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阶段检测试卷(一)(含答案 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3·江西南昌期中)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自身有稠密的大气层,其厚度是地球大气层的数十倍,其中CO2气体占比可达96%。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高达475 ℃,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下表为金星和地球的数据资料。据此完成1~3题。
1.金星成为地球“姊妹星”的特殊相似性主要表现为( )
A.公转方向 B.公转轨道
C.自转周期 D.质量体积
2.金星成为太阳系“最热”行星主要是由于( )
A.距离太阳最近 B.温室效应强
C.自转周期长 D.大气压力大
3.若我国向金星发射探测器,将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距离遥远,难以到达 ②金星自转周期过长,探测器无法利用太阳能工作 ③金星表面极端高温,影响探测器工作 ④金星的超强大气压,易损坏探测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笔石(下图)是一类早已灭绝的海洋动物,大约在寒武纪中期出现,石炭纪早期灭绝,因其化石像是用笔在岩石上画的图案而被称为笔石。我国最主要的页岩气资源正好处在含笔石的页岩层中,因笔石演化速度快,可以被当作判断地层年代的“黄金卡尺”。据此完成4~5题。
4.笔石可能生存过的地质年代为( )
A.元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5.关于笔石的生存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矿的重要形成时期
B.同时期恐龙繁盛
C.同时期三叶虫繁盛
D.同时期裸子植物繁盛
(2023·山西太原期末)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12月22日10时47分,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5.56度,东经99.14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6~7题。
6.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7.关于地球内部圈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圈层为岩石圈,由固体岩石组成
B.②圈层中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C.④圈层为地幔,软流层位于其顶部
D.⑤圈层为岩石圈,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据此完成8~9题。
8.“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时进入图示②层至地面所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情况是( )
A.不断升高 B.不断下降
C.先下降后升高 D.先升高后下降
9.图示大气圈层中( )
A.①层大气层内常见云雨现象
B.②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C.③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D.④层大气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下面两图分别为“某年南京9月5日和9月6日天气预报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年南京9月6日与9月5日相比( )
A.温度较低 B.温差较大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弱
11.南京在9月5日( )
A.①较弱 B.②较强
C.③较弱 D.④较强
湖陆风是一种在沿湖地区昼夜风向明显改变的地方性大气现象,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城市人口集中,产业发达,每天释放出大量废热,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即“热岛效应”。广东省河源市的万绿湖,是广东省第一大湖,风景优美,吸引无数旅游者前来观光。图1、图2分别示意万绿湖景观和湖泊周围的四处地点。据此完成12~14题。
12.下列能够正确表示万绿湖湖陆风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旅游者在炎热的中午能够感觉到凉爽西风吹来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近年来,位于湖畔的河源市城镇化加速发展,可能使得( )
A.湖风加强、陆风加强
B.湖风加强、陆风减弱
C.湖风减弱、陆风加强
D.湖风减弱、陆风减弱
(2023·浙江宁波期中)我国东南沿海某山区农民长期、大量砍伐林木,以薪柴作为主要生活燃料,给该地小流域水循环和生态环境带来诸多影响。下图为“该山区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小流域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大循环
D.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
16.当地农民长期、大量砍伐林木,对该流域水循环的影响有( )
①降水量减少 ②蒸腾作用减弱 ③地下径流增多 ④地表径流变率增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且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下图1为该电站景观照片,图2为“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潮汐能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
C.风力作用 D.日月引力
18.在天气稳定情况下,当日下列时段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 )
A.2~4时 B.4~6时
C.14~16时 D.16~18时
(2023·山东济南期末)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b、c处于同一纬度,a、d处于同一纬度。据此完成19~20题。
19.由图可知( )
A.a是北半球寒流
B.b是南半球暖流
C.c是北半球暖流
D.d是南半球寒流
20.以下对该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及密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a海域与d海域的盐度大小相同
B.a海域密度大于b海域密度
C.b海域盐度小于c海域盐度
D.d海域密度大于c海域密度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2023·河北石家庄期末)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比较昆明、重庆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异,并分别阐释原因。(6分)
(2)简要评价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优缺点。(6分)
22.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分)
实验一 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
实验二 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
(1)实验一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2分)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2)甲箱温度计应该比乙箱温度计的读数______(填“大”或“小”)一些。为什么?(4分)
(3)实验二中放入瓶中的温度计的读数会______(填“大”或“小”)一些。为什么?(5分)
23.下图为“波罗的海地区图”。海冰范围为2017年1月22日遥感资料,海水冰点随海水盐度增加而降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图示波罗的海海冰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成因。(6分)
(2)依据图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6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非洲是一片广阔而神奇的土地,有着绝美的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至今仍蕴藏着很多不解之谜,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和探险者去考察和探险。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对甲地有这样的描述:“……进入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
探险者在乙地发现一种十分奇特的树——猴面包树,在其游记中对该树有这样的描述:“……看上去活像个大胖子,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叶集生于枝顶,小叶长5厘米,长圆状倒卵形,急尖,上面暗绿色发亮,无毛或背面被稀疏的星状柔毛,叶柄长10~201厘米。”
(1)这位探险者在甲地游历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森林主要特征有哪些?(6分)
(2)乙地典型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说出该植被景观的季节变化特点。(5分)
(3)结合游记内容,阐释乙地地理环境与猴面包树形态特殊的关系。(4分)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阶段检测试卷(一)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3·江西南昌期中)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自身有稠密的大气层,其厚度是地球大气层的数十倍,其中CO2气体占比可达96%。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高达475 ℃,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下表为金星和地球的数据资料。据此完成1~3题。
1.金星成为地球“姊妹星”的特殊相似性主要表现为( )
A.公转方向 B.公转轨道
C.自转周期 D.质量体积
2.金星成为太阳系“最热”行星主要是由于( )
A.距离太阳最近 B.温室效应强
C.自转周期长 D.大气压力大
3.若我国向金星发射探测器,将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距离遥远,难以到达 ②金星自转周期过长,探测器无法利用太阳能工作 ③金星表面极端高温,影响探测器工作 ④金星的超强大气压,易损坏探测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D 2.B 3.C
解析 第1题,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与地球同属于类地行星,质量和体积具有相似性,D正确;金星与地球自转周期差异大,C错误;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都具有近圆性、同向性,这不是与地球特殊的相似性,A、B错误。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金星浓密的大气中主要是CO2,CO2保温作用强,加上距离太阳近,获得太阳辐射多,使其表面温度极高,B正确;八大行星中,水星距离太阳最近,A错误;自转周期、大气压不会影响温度,C、D错误。第3题,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人类目前的探测器能够到达,①错误;金星自转周期长,在其处于白昼时仍能获得太阳能,②错误;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利于探测器工作,③正确;金星的超强大气压容易损坏探测器,④正确。所以选C。
笔石(如图)是一类早已灭绝的海洋动物,大约在寒武纪中期出现,石炭纪早期灭绝,因其化石像是用笔在岩石上画的图案而被称为笔石。我国最主要的页岩气资源正好处在含笔石的页岩层中,因笔石演化速度快,可以被当作判断地层年代的“黄金卡尺”。据此完成4~5题。
4.笔石可能生存过的地质年代为( )
A.元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5.关于笔石的生存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矿的重要形成时期
B.同时期恐龙繁盛
C.同时期三叶虫繁盛
D.同时期裸子植物繁盛
答案 4.B 5.C
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笔石大约在寒武纪中期出现,石炭纪早期灭绝,该时期的地质年代正值古生代,B正确。第5题,铁矿的重要形成时期是前寒武纪,A错误;恐龙繁盛的时期是中生代,B错误;三叶虫繁盛是古生代,C正确;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中生代,D错误。
(2023·山西太原期末)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12月22日10时47分,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5.56度,东经99.14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6~7题。
6.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7.关于地球内部圈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圈层为岩石圈,由固体岩石组成
B.②圈层中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C.④圈层为地幔,软流层位于其顶部
D.⑤圈层为岩石圈,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答案 6.A 7.B
解析 第6题,此次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陆地部分较厚,海洋部分较薄,所以本次地震发生在地壳,图中①为地壳,A正确。第7题,①是地壳,岩石圈为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A错误。②位于地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B正确。②③④共同组成地幔,C错误。⑤圈层为岩石圈,平均厚度远远超过17千米,D错误。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据此完成8~9题。
8.“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时进入图示②层至地面所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情况是( )
A.不断升高 B.不断下降
C.先下降后升高 D.先升高后下降
9.图示大气圈层中( )
A.①层大气层内常见云雨现象
B.②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C.③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D.④层大气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答案 8.C 9.A
解析 第8题,读图分析,“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时进入图示②平流层后,随着高度下降气温下降;进入①对流层后,随着高度下降气温升高,C正确。第9题,①层为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常见云雨现象,A正确;③层和④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B错误;臭氧层分布在②平流层,C错误;②平流层大气稳定,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D错误。故选A。
下面两图分别为“某年南京9月5日和9月6日天气预报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年南京9月6日与9月5日相比( )
A.温度较低 B.温差较大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弱
11.南京在9月5日( )
A.①较弱 B.②较强
C.③较弱 D.④较强
答案 10.B 11.A
解析 第10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年南京9月6日与9月5日相比,9月6日的平均温度更高,A错;9月6日的温差达14 ℃,而9月5日的温差为6 ℃,所以9月6日的温差更大,B正确;图中可以看出9月6日和9月5日的风向有所不同,但风力强弱无法判断,C错;9月6日为晴天,云层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弱,光照更强,D错。第11题,9月5日白天多云,夜间中雨。白天多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①较弱,A正确;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地温不高,地面辐射不会很强,②表示地面辐射,B错;夜间多雨,大气逆辐射较强,③为大气逆辐射,C错;④为地面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9月5日白天和夜晚的云层较厚,④不会较强。D错。
湖陆风是一种在沿湖地区昼夜风向明显改变的地方性大气现象,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城市人口集中,产业发达,每天释放出大量废热,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即“热岛效应”。广东省河源市的万绿湖,是广东省第一大湖,风景优美,吸引无数旅游者前来观光。图1、图2分别示意万绿湖景观和湖泊周围的四处地点。据此完成12~14题。
12.下列能够正确表示万绿湖湖陆风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旅游者在炎热的中午能够感觉到凉爽西风吹来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近年来,位于湖畔的河源市城镇化加速发展,可能使得( )
A.湖风加强、陆风加强 B.湖风加强、陆风减弱
C.湖风减弱、陆风加强 D.湖风减弱、陆风减弱
答案 12.B 13.A 14.B
解析 第12题,根据湖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湖泊增温慢,气压高,近地面风由湖泊吹向陆地,为湖风,夜晚相反,吹陆风,故B正确。第13题,由于白天吹湖风,近地面风由湖泊吹向陆地,读图可知,甲处吹偏西风,乙处吹偏南风,丙处吹偏东风,丁处吹偏北风,故选A。第14题,湖畔的河源市城镇化加速发展,可能出现城市“热岛效应”,白天陆地更热,气压更低,湖风加强,夜晚由于“热岛效应”,陆地的高压减弱,湖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减小,陆风减弱,故B正确。
(2023·浙江宁波期中)我国东南沿海某山区农民长期、大量砍伐林木,以薪柴作为主要生活燃料,给该地小流域水循环和生态环境带来诸多影响。下图为“该山区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小流域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大循环
D.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
16.当地农民长期、大量砍伐林木,对该流域水循环的影响有( )
①降水量减少
②蒸腾作用减弱
③地下径流增多
④地表径流变率增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15.C 16.C
解析 第15题,由材料可知,该流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山区,距海较近,应为外流区域,且据图可知,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降水、蒸发、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水汽输送等,因此该流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海陆间大循环,C正确。第16题,森林被大量砍伐,蒸腾作用减弱,大气中的水汽减少,故降水量减少,①②正确;森林减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下降,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且变率增大,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
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且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下图1为该电站景观照片,图2为“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潮汐能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
C.风力作用 D.日月引力
18.在天气稳定情况下,当日下列时段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 )
A.2~4时 B.4~6时
C.14~16时 D.16~18时
答案 17.D 18.C
解析 第17题,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故潮汐能的能量主要来自月球和太阳的引力,D正确。第18题,由材料可知,该电站电量来自太阳能和潮汐能,天气稳定的情况下,越接近正午,光照越强,太阳能越充足;四个选项中14~16时,潮位差最大。综合太阳能发电峰值,可知一日中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14~16时。
(2023·山东济南期末)如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b、c处于同一纬度,a、d处于同一纬度。据此完成19~20题。
19.由图可知( )
A.a是北半球寒流
B.b是南半球暖流
C.c是北半球暖流
D.d是南半球寒流
20.以下对该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及密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a海域与d海域的盐度大小相同
B.a海域密度大于b海域密度
C.b海域盐度小于c海域盐度
D.d海域密度大于c海域密度
答案 19.C 20.C
解析 第19题,读图根据等温线的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判断出该海域位于北半球,根据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画出洋流流向,可判断出a是暖流,b是寒流,c是暖流,d是寒流,故选C。第20题,a海域纬度比b海域低,水温高,密度小,d海域纬度比c海域低,水温高,密度小,B、D项错误;a海域有暖流流经,d海域有寒流流经,两者处于同一纬度,a海域盐度大于d海域,A项错误;b海域与c海域处于同一纬度,b海域有寒流流经,c海域有暖流流经,故b海域盐度小于c海域盐度,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2023·河北石家庄期末)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比较昆明、重庆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异,并分别阐释原因。(6分)
(2)简要评价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优缺点。(6分)
答案 (1)差异:昆明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重庆年太阳辐射总量贫乏。原因:昆明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且日照时间长,故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重庆属于盆地地形,雨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且日照时间短,故年太阳辐射总量贫乏。
(2)优点:太阳能分布范围广,能量巨大,清洁无污染。缺点: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受纬度、天气、季节、昼夜等因素影响较大,不稳定。
22.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分)
实验一 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
实验二 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
(1)实验一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2分)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2)甲箱温度计应该比乙箱温度计的读数________(填“大”或“小”)一些。为什么?(4分)
(3)实验二中放入瓶中的温度计的读数会________(填“大”或“小”)一些。为什么?(5分)
答案 (1)D
(2)大 有土层的玻璃箱吸收的太阳辐射多,产生的地面辐射也强。
(3)大 太阳辐射可穿透玻璃瓶使瓶内气温升高,而玻璃可阻挡瓶内热量向外散发,所以瓶内气温会高一些。
解析 (1)实验一是对有土层的玻璃箱和没有土层的玻璃箱进行温度比较,主要目的是测试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D正确。该实验测试不出“温室效应”,A错。从图中看,太阳光线没有差异,不是测试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B错。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从实验中读不出来,C错。(2)甲箱有土层,比没有土层的乙箱温度高。原因是有土层的玻璃箱比没有土层的玻璃箱吸收太阳辐射较多,产生的地面辐射多。(3)放入瓶中的温度计读数会大一些,原因是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透能力强,可穿透玻璃瓶,使玻璃瓶内气温升高。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穿透能力差,玻璃可阻挡瓶内热量向外辐射,导致瓶内气温高。
23.下图为“波罗的海地区图”。海冰范围为2017年1月22日遥感资料,海水冰点随海水盐度增加而降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图示波罗的海海冰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成因。(6分)
(2)依据图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6分)
答案 (1)分布特点:北部海冰面积大于南部;边缘海冰面积大于中部。
成因:北部纬度高,水温低;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沿岸海水受陆地影响大,冬季降温快;沿岸海水较浅,海水热容量较中部小,冬季降温快;沿岸有河流淡水注入,盐度较低,易结冰。
(2)波罗的海的形成时间短,水质较好;波罗的海海区闭塞,与外海的通道又浅又窄,盐度高的海水不易进入;波罗的海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气候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四周有多条河流注入。
解析 (1)由图示分析可知,波罗的海的海冰北部多南部少,边缘多中部少。影响海水结冰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海水的比热容、海水的盐度等。(2)海水盐度主要从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径流等因素分析。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非洲是一片广阔而神奇的土地,有着绝美的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至今仍蕴藏着很多不解之谜,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和探险者去考察和探险。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对甲地有这样的描述:“……进入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
探险者在乙地发现一种十分奇特的树——猴面包树,在其游记中对该树有这样的描述:“……看上去活像个大胖子,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叶集生于枝顶,小叶长5厘米,长圆状倒卵形,急尖,上面暗绿色发亮,无毛或背面被稀疏的星状柔毛,叶柄长10~201厘米。”
(1)这位探险者在甲地游历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森林主要特征有哪些?(6分)
(2)乙地典型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说出该植被景观的季节变化特点。(5分)
(3)结合游记内容,阐释乙地地理环境与猴面包树形态特殊的关系。(4分)
答案 (1)热带雨林 植被高大茂密;生物种类繁多;常见茎花、板根现象;垂直结构复杂。
(2)热带草原(或草原) 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3)乙地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导致猴面包树树干粗大,便于储水,耐旱;当地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因此猴面包树叶少而小,以减少水分蒸腾。
行星
质量
体积
密度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表面温度/℃
大气压/hPa
金星
0.82
0.856
5.26
224.7天
243天
464
93
地球
1.00
1.000
5.52
1年
23小时56分
15
1
行星
质量
体积
密度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表面温度/℃
大气压/hPa
金星
0.82
0.856
5.26
224.7天
243天
464
93
地球
1.00
1.000
5.52
1年
23小时56分
15
1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综合检测试卷(一)(含答案 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本册综合同步训练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综合检测试卷(二)(含答案 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本册综合课后测评,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阶段检测试卷(二)(含答案 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本册综合课时作业,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