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104/0-16937422180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104/0-16937422180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104/0-169374221810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一、单选题1.(2022秋·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溶解性 B.可燃性 C.硬度 D.密度2.(2022秋·北京顺义·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氮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3.(2022秋·北京石景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液氢用作火箭燃料C.液氮用作冷冻剂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4.(2022秋·北京丰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 B.沸点低 C.能支持燃烧 D.不易溶于水5.(2022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于冷冻降温 B.稀有气体用于制造电光源C.氢气用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裁玻璃6.(2022秋·北京·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CO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能燃烧C.难溶于水D.常温下为气体7.(2022秋·北京石景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N2不支持燃烧 B.金刚石硬度大 C.H2的密度小 D.O2不易溶于水8.(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二氧化氯(ClO2)是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浓度高时易爆炸,常用作灭菌消毒剂。实验室可用氯酸钾(KClO3)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备ClO2,反应原理为:3KClO3+3H2SO4=2ClO2↑+HClO4+H2O+3KH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性气味”属于化学性质B.可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ClO2气体C.KClO3中的氯元素全部转化到ClO2中D.制取ClO2时需要防止浓度过高引起爆炸9.(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氮气用作保护气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白磷用作烟雾弹10.(2022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 B.状态 C.可燃性 D.沸点11.(2022秋·北京大兴·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CO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难溶于水 B.无色无味 C.常温下为气体 D.能燃烧12.(2022秋·北京门头沟·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银用作导线 B.二氧化碳用于制作碳酸饮料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干冰用作制冷剂13.(2022秋·北京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用做钻头 B.氧气用于气焊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稀有气体用做霓虹灯14.(2022秋·北京丰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氮气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液氮用作冷冻剂 B.焊接金属时用作保护气C.制造硝酸和氮肥 D.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15.(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 B.干冰用作制冷剂C.乙醇用作燃料 D.氮气用作保护气 二、选择题组(2022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二氧化碳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完成下面小题。16.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倒入适量的水C.观察颜色 D.伸入燃着的木条17.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灭火 B.人工降雨C.生产纯碱(Na2CO3) D.光合作用18.下列做法不利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是A.提倡公共出行 B.植树造林C.推广燃油汽车 D.利用二氧化碳制氧气 (2022秋·北京房山·九年级统考期末)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完成下面小题。19.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A.78% B.21% C.0.94% D.0.03%2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 B.红磷 C.蜡烛 D.铁丝21.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 B.沸点低 C.能支持燃烧 D.不易溶于水22.下列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A.2O B.O2 C.O2- D.2O2 (2022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完成下面小题。23.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Si B.Al C.O D.Fe25.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A.禁止吸烟 B.禁止燃放鞭炮 C.禁止烟火 D.禁止放易燃物26.我国在部分地区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原子27.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28.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CO B.CO2 C.SO2 D.NO229.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铜 B.泥水 C.空气 D.氧化镁30.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能除去色素和异味的净水方法是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消毒3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说明干冰升华吸热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CO用作燃料,说明CO具有可燃性 D.将食物放置冰箱冷藏,以延长它的保质期32.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A.纸杯着火点降低 B.温度低于着火点 C.未与氧气接触 D.纸杯不是可燃物 (2022秋·北京房山·九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世界无烟日”的宣传主题为“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回答下列小题。33.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34.小烟头,大隐患。烟头在火灾中的作用是A.消耗氧气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供可燃物D.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5.吸烟时,烟草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A.N2 B.O2 C.CO D.CO236.烟草中含有尼古丁(C10H14N2),会使人产生依赖性。下列尼古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油状液体 B.可溶于水 C.可燃烧 D.易挥发
参考答案:1.B【详解】A.溶解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反应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C.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密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B。2.D【详解】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铝呈银白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碳酸易分解,是物质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此项正确;故选D。3.B【分析】w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详解】A、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凝结,可用于人工降雨,利用的是物理性质;B、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利用的是化学性质;C、液氮用作冷冻剂是因为液氮气化吸热,可制造低温环境,利用的是物理性质;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质软色黑,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选B。4.C【分析】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据此判断。【详解】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氧气沸点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氧气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D、氧气不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5.C【详解】A、液氮用作冷冻剂是利用液氮气化吸热,温度降低,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稀有气体做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充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C、氢气用作燃料是利用氢气有可以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金刚石用于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C。6.B【分析】化学性质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详解】A.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C.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常温下为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B。7.A【分析】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详解】A.N2不支持燃烧,需要发生化学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属于化学性质。 B.金刚石硬度大,硬度属于物理性质。 C.H2的密度小,密度属于物理性质。 D.O2不易溶于水,水溶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A8.D【详解】A、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刺激性气味”属于物理性质。A错。B、二氧化氯(ClO2)易溶于水,不可用排水法收集。B错。C、实验室可用氯酸钾(KClO3)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备ClO2,反应原理为:3KClO3+3H2SO4=2ClO2↑+HClO4+H2O+3KHSO4。从原理中可以看出KClO3中的氯元素一部分转化到ClO2中,一部分转化到HClO4中。C错。D、二氧化氯(ClO2)是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浓度高时易爆炸,所以制取ClO2时需要防止浓度过高引起爆炸。D正确。故选D。【点睛】9.C【详解】A、氧气用于气焊,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B、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液态,形成降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D、白磷用作烟雾弹,利用了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故选C。10.C【详解】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可燃性、有毒性、腐蚀性等;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故选C。11.D【分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详解】A、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B、无色无味是物质的颜色、气味,属于物理性质;C、常温下为气体是物质的状态,属于物理性质;D、能燃烧是物质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12.B【详解】A、银用作导线,是因为银导电性能良好,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用于制作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铜的导热性能良好,可用于制作铜火锅,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干冰升华吸热,用作制冷剂,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13.B【详解】A、金刚石用做钻头利用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B符合题意;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用作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后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A【详解】A、液氮用作冷冻剂是因为液氮汽化吸热,利用的是物理性质。B、焊接金属时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利用的是化学性质。C、制造硝酸和氮肥,是因为氮气含有氮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利用的是化学性质。D、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利用的是化学性质。故选A。15.B【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详解】A、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乙醇用作燃料,是利用乙醇的可燃性,乙醇的可燃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氮气、干冰、氢气和氧气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6.D 17.B 18.C 【解析】16.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均为无味气体,则不能鉴别,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该现象不明显,则不能鉴别,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三种气体均为无色气体,则不能鉴别,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则能鉴别,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7.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纯碱,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8.A、提倡公共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植树造林,能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推广燃油汽车,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该选项符合题意;D、利用二氧化碳制氧气,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9.B 20.D 21.C 22.A 【解析】19.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B。20.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蜡烛燃烧发出黄色火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1.A、颜色和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沸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能支持燃烧后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D、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2.A、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O表示2个氧原子,该选项符合题意;B、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则O2表示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则O2-表示1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则2O2表示2个氧分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3.B 24.C 25.B 26.A 27.D 28.B 29.D 30.C 31.B 32.B 【解析】2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体积分数约为78%,故选B。24.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故选C。25.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故选B。26.“酱油加铁”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27.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故选D。28.CO2含量过高,虽然会引起温室效应,但其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B。29.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镁是由氧和镁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D。30.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选C。31.鱼类能在水中生存,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氧气属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故选B。32.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杯中的水吸热汽化,导致纸杯下部分的温度低于着火点,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33.A 34.D 35.C 36.C 【分析】33.A、表示禁止吸烟,正确。B、表示禁止燃放鞭炮,错误。C、表示禁止烟火,错误。D、表示禁止堆放易燃物质,错误。故选:A。34.小烟头,大隐患。烟头在火灾中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D。35.吸烟时,烟草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碳,故选:C。36.A、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B、物质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物理性质。C、可燃性需要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D、易挥发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6水②,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6水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空气③,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