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10章机械与人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10章机械与人第1页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10章机械与人第2页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10章机械与人第3页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10章机械与人第4页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10章机械与人第5页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10章机械与人第6页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10章机械与人第7页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10章机械与人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10章机械与人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10章机械与人,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十章机械与人,※重点摘要※,随堂巩固,帮你归纳,WGh,劳而无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常考点五:机械效率
    ★常考点六:动能和势能
    ★常考点七:机械能及其转化
    ★ 常考点一 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 。它包含有五要素:支点、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2.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易错警示】画力臂时,千万不要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误认为是力臂.
    【帮你归纳】正确画出杠杆上力臂:1.在杠杆上,找支点O.2.画动力作用线或阻力作用线,可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3.从支点O 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4.力臂用虚线表示并用大括号勾出,在旁边标上字母L1或L2.
    当力F OA :力臂最大,力最小,最省力。力的示意图: 在力的作用点上垂直于杠杠,力臂就在杠杆上。
    实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静止或匀速缓慢转动)2.支点处于杠杆中间(轻质杠杆)(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3.调节平衡螺母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往高处调)4.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5.若用测力计,需竖直拉杠杆,变成倾斜拉,测力计的示数变大。(因为动力臂变小了)(用钩码更好:力的大小方向容易控制)6.分析数据,平衡条件 F1L1=F2L2 巧合出现F1+L1=F2+L2 是错误,不同物理量不能进行相加7.利用平衡条件调节杠杆平衡
    4.杠杆种类(1)省力杠杆:L1>L2;省力但费距离; 撬棍、钢丝钳、羊角锤、酒瓶起子(2)费力杠杆:L1>L2;费力但省距离; 钓鱼竿、镊子、筷子、船桨、理发剪刀(3)等臂杠杆:L1=L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定滑轮、天平
    【帮你归纳】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要省距离时,应选择费力杠杆.
    ★ 常考点二 滑轮
    1.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 ,其特点是 ,其实质是一个 .F=G S=h
    2.动滑轮: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_____,其特点是 ,其实质是一个 杠杆F= G总 S=2h
    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滑轮组: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可以达到既 ,又可以___________,动滑轮和重物由n段绳子承担,拉力就是总重G的 ,用式子表示为F= ,绳子末端拉出的长度s是重物通过距离h的 ,用式子表示为s= .
    【帮你归纳】确定绳子段数n的方法: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数与动滑轮相接触的绳子段数就是承受的绳子段数.
    若滑轮横着使用,拉动的是摩擦力f,把G换成f.
    4.其他简单机械(1)使用轮轴特点: 省 力, 费 距离.(2)使用斜面特点: 省 力, 费 距离;高度相同,斜面越长越 省 力.   
    典例1★ 杠杆的分类
     例1 如图所示的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典例2★ 力臂的画法
    例2 请画出力F的力臂L
    典例3★ 杠杆的平衡条件
     例3 小雨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她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典型例题4 轻质杠杆中间悬挂一物体,用力F提起物体 (1)当力始终与杠杆垂直,力_____. (2)当力始终竖直向上时,力_____. (3)当力始终水平,力_____. (选填:变大 变小 不变)
    典例5★ 滑轮和滑轮组
    例4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20 N,绳重及摩擦不计.用它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体,用的拉力F是( )
    A.50 N  B.60 N  C.70 N  D.120 N
    1.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2.学校国旗杆的顶端装有定滑轮,如图所示.定滑轮的作用是( )
    A.省力B.省距离C.省力省距离D.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4.如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5.陈教授用一根撬棒撬石头,如图所示,他使用的杠杆是一个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在用力方向不变的情况下陈教授想用更小的力撬起石头,那么他的手应该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支点O方向移动.
    F1↓L1↑=F2L2
    6.盘山公路修得弯弯曲曲,宛如盘龙,如图所示,从物理模型角度看,盘山公路可看作是 ,与直线上山的公路相比,盘山公路的特点是 .
    7.(1)如图甲是果农修剪树枝的情景,图乙是图甲明亮部分的简化图,F1是剪刀受到的动力,B是阻力的作用点.请在图乙中标出支点O 的位置,并作出阻力F2的示意图和动力臂L1.
    (2)请画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两种绕线方法.
    n=2N+1(最省力)n=2N (改变力的方向)(N是动滑轮的个数)
    绳子的固定端:奇动偶定
    例6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杠杆的位置如图a所示,此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向__ (选填“左”或“右”)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施加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 .(2)小雨同学通过多次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你认为她的结论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动力和阻力不垂直作用在杠杆上,动力臂和阻力臂小于支点与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不成立
    (3)利用如图c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0.5 N,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_____N.如果保持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为了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常考点三 功
    1.功的定义: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___.
    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距离. 即“劳而无功”2.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虽然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与力的方向垂直). 即“垂直无功”3.物体由于惯性而移动距离.没有推力。 即“不劳无功”
    3.功的计算:功等于 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的乘积.公式:W=Fs W=Gh (重力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
    4.功的单位: ,1 J=1 N·m.
    5.把两个鸡蛋举高1 m所做的功大约是1 J. 学生从一楼到二楼,做功大约1500J
    6.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应用功的公式时:1.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 就是这个力.2.公式中的 s 一定是所求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关系.3.功的单位“J”(1 N·m=1 J)不要与力和力臂的乘积单位(N·m,不能写成J)混淆.4.做功的多少由W=Fs决定,与物体做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无关.
    1.功率: 与 之比叫做功率,它是表示做功 的物理量.
    2.公式:其单位有 、 .推导出公式: 即: 推导公式中速度单位一定是:m/s功率一定,减小速度可以增大牵引力,如汽车上坡
    3.测功率(如爬山、上楼梯等) (1)原理:________________ (2)需测的物理有 、 、 .
    生活常识:人正常做功时功率大约50w。
    【易错警示】①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不表示做功的多少.②比较功率的大小时,不能只看做功的多少或做功时间的长短.③功率和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快,反之,做功快,不一定做功多.④功率的公式 是指在t时间内的平均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 常考点五 机械效率
    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竖着提升重物时:W有=Gh (克服重力做功) 横着前进时: W有=fs (克服阻力做功)
    3.额外功:不需要但又必须做的功 滑轮组:W额=G动h (只考虑动滑轮重) 其它: W额=W总-W有
    2.总功:人(拉力、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W总=Fs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表达式:滑轮组还可以用:
    1.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小于1;(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只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百分数表示.2.(1)机械效率ŋ 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效率高反映有用功占总功比值大(或额外功占总功比值小)。如ŋ1=80% ŋ2=30% 只知道ŋ1的有用功占总功比值大,不确定ŋ1的有用功就多。 (2)功率P 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如P1=3w P2=10w 只知道P2做功快,做功多少还要看时间。 效率与功率与力大小无关。       
    【帮你归纳】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1)增大物重(2)减小机械自重和摩擦
    3.机械效率:与物重 机械重和摩擦有关 与绕绳方式、s 、h 、t 、v等无关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重越大,效率越高。同一滑轮组,机械重和摩擦越小,效率越高。
    实验一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命题角度★1.实验过程中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的读数3.控制变量法的应用4.补充表格数据5.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6.分析数据总结结论
    例6 小雨和同学们进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1)他们按照如图所示的顺序进行实验,其中甲、乙实验用的是同一滑轮组.在实验过程中,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
    (2)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丙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3)对比分析实验甲、乙,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钩码 ,机械效率越高.
    ★ 常考点六 动能和势能
    1.能: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 ,它是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其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也是_______
    【易错警示】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一定是“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___,其大小与 和_________有关,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帮你归纳】1.具有动能的物体的基本特征是“运动”;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2.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的同时还可能具有其他形式的能,因此不能说“运动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
    3.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 ,其大小与 和____________有关.
    4.弹性势能:物体发生 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同一物体发生_______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帮你归纳】1. 具有重力势能的物体的基本特征是“被举高”—— 一切举高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2.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同时还可能具有其他形式的能,因此不能说“被举高物体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3.物体被举的高度是相对于参考面而言.参考面可以任意选取,但一般选择地面为参考面.
    ★ 常考点七 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 能和____能统称为机械能.
    【易错警示】一个物体具有动能,可以说是具有机械能,但反过来一个物体具有机械能,就不一定具有动能,因为它可能只具有势能.
    2.机械能守恒:若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不计各种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不变,即机械能守恒的.可理解为:除重力外,没有外力做功,就会机械能守恒。
    【帮你归纳】判断一个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是否改变,看该物体的质量、速度、被举高的高度、弹性形变是否改变.
    如: 自由上升的物体,不考虑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即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同卫星由远地点到近地点一样。若不守恒,只能说动能 势能变大变小,不能转化
    实验一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从不同一高度滑下: 球到水平面的初速度不同2.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木块滑行的距离长短反映球到水平面时动能大小)
    实验二 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桌腿陷入沙子中的深度反映物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典例7★ 功、功率的计算
    例1 小雨同学用100 N的推力推动重500 N的木箱,使木箱沿推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 s内前进了6 m.求:小雨同学对木箱所做的功和功率.
    拓展: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W1______W2,P1_______P2(选填“>”、“=”或“

    相关课件

    物理中考复习考点研究 第九讲 机械与人 课时3 合理利用机械能 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中考复习考点研究 第九讲 机械与人 课时3 合理利用机械能 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串考点,核心考点精讲练,实验攻关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中考复习考点研究 第九讲 机械与人 课时2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中考复习考点研究 第九讲 机械与人 课时2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串考点,核心考点精讲练,实验攻关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中考复习考点研究 第九讲 机械与人 课时1 杠杆 滑轮 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中考复习考点研究 第九讲 机械与人 课时1 杠杆 滑轮 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串考点,核心考点精讲练,实验攻关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