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八音盒欣赏 《图画展览会》选曲优秀教案设计
展开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时《图画展览会》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1、 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乐曲《图画展览会》是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于1874年根据亡友——画家哈尔特曼的遗作展览会而创作的一部杰出作品。1873年,与穆索尔斯基交情颇深的画家哈尔德曼不幸突然去世了,为了纪念这位与其交往达四年之久的密友,穆索尔斯基在参观了圣彼得堡美术学校为哈尔德曼所举行的绘画遗作展览会后,根据其中的几幅图画创作出了这部由十首小曲组成的音乐作品。《图画展览会》原是一部标题性的钢琴套曲,由于穆索尔斯基的成功创作,其后的许多作曲家都曾经将其改编成管弦乐组曲,其中最出色的当属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所作的改编。拉威尔以他那精湛纯熟的配器技巧和诠释功力,赋予了这部作品以多样的色调和新颖的音乐表现。我们这里介绍的正是由他所改编的管弦乐组曲。
《图画展览会》由与“图画”相关联的、各自独立的十首小品组成。它们虽各自独立,但却紧密相关,这种关联性是通过“漫步”主题来实现的。这一主题在整部组曲中反复出现,将十首小品加以组织和穿插,好像是作曲家在信步闲游地从一幅幅的画前走过一样。而且,每次出现,它都在乐器的编配和调性等方面呈现着各异的面貌,以表现着作曲家观画时的不同情绪。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使全曲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
《两个犹太人》原是哈尔特曼的两幅人物写生画,一幅是富人的肖像、一幅是穷人的肖像。作曲家在创作这部音乐作品的时候,创造性地将二者合二为一地并置在了一起,造成了他们之间在体貌、个性上的强烈对比。首先,富人的主题在低音区出现了,它以它那干涩的音调和怪异的节奏入木三分地勾勒出了富人大腹便便的体态和骄横跋扈的神态:随后,穷人的主题在高音区出现了,它有着颤抖的同音反复和半音下行的音调轮廓,那是寒酸瘦弱的穷人形象,他一直在不住地打着哆嗦、可怜巴巴地哀求着富人:接着,两个主题重叠在了一起, 那是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对话”,从“对话”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富人的呵斥声和穷人的恳求声。最后,富人打断了穷人的恳求,将他赶走了。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4、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5、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 《图画展览会》 | 第4课时 | 学科 | 音乐 | 年级 | 六年级 |
教学 目标 | 1、审美感知目标:通过欣赏音乐,能够随着情绪的变化表现音乐,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音乐想象力与表现力。 2、艺术表现目标: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求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3、创意实践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基础上,能创编哑剧动作将音乐加以再现;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画”这一概念。 4、 文化理解目标:欣赏《图画展览会》,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从真实感受出发以他们喜爱的方式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 | |||||
重点 | 欣赏《图画展览会》,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 |||||
难点 | 让每一个学生从真实感受出发以他们喜爱的方式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新知导入 |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图画展览会这十幅画,你们有什么感想?。 师:今天,老师将邀请你们用耳朵去参观一个图画展览会。是不是觉得老师刚才的话说错了?耳朵如何去参观画展?其实一点没错,一会儿,我们就将在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音乐的引领下去参观一个精彩的图画展览会。 | 学生认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 | 导入课题。 |
讲授新课 | 师:今天,我们就要欣赏由《穆索尔斯基》传作的《图画展览会》中的选曲,让我们来感受用耳朵欣赏画作的乐趣。 1、音乐背景 2、欣赏《图画展览会》漫步主题 1) 乐曲的音色变化是怎样的? 这是整个作品的引子,也就是“漫步”主题的第一次呈现,拉威尔所采用的音色变化顺序是:小号(独奏)——铜管——弦乐——木管+弦乐一木管——弦乐——乐队全奏——铜管——乐队全奏。总的来看,铜管音色是这个段落的主色调,或者说“硬质”音色。 2) 你们去看图画展览会的时候是慢慢的欣赏还是快速掠过呢? 3)《图画展览会》由与“图画”相关联的、各自独立的十首小品组成。它们虽各自独立,但却紧密相关,这种关联性是通过“漫步”主题来实现的。这一主题在整部组曲中反复出现,将十首小品加以组织和穿插,好像是作曲家在信步闲游地从一幅幅的画前走过一样。 3、作者简介 4、跟着音乐哼一哼漫步主题 5、完整欣赏漫步主题 6、 欣赏《图画展览会》两个犹太人 1) 乐曲背景 2)你觉得乐曲中先出现的是哪一个,后出现的是谁,为什么? 乐曲用弦乐器的齐奏来表现威风凛凛、傲慢粗暴的胖犹太人形象。用加弱音器的小号展示贫穷的瘦小犹太人的形象。 3)主题1是怎样表现胖犹太人的? 4)主题2是怎样表现瘦犹太人的? 5)总结两段主题音乐的区别 6)最后发生了什么?谁占了上风? 7)请你随音乐即兴画出线条或图形表现两个犹太人的形象 7、完整欣赏两个犹太人 |
学生认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
1、欣赏歌曲,回答问题 2、通过反复聆听欣赏体会歌曲内涵。 3、用心体会每一句的情感,将自己融入歌曲情境中。
回答老师的问题。 |
通过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巩固练习 | 师:同学们,通过欣赏、演唱你们是不是对《图画展览会》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把这首歌曲用不同形式展现出来,演绎到我们的课堂中吧。 1、跟着音乐做游戏,小球传递到哪位同学手中,就要随着音乐哼唱,注意音乐强弱的变化。 2、请大家为《两个犹太人》设计哑剧动作,将音乐中的两个犹太人形象重现出来,随着音乐的进行,展现不同的动作。
| 积极参与小组演唱并展示表演。
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以及个人的才能,比一比哪组唱得好。 | 用分组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以及参与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以创编的形式来进行扩展延伸,利于培养学生创作的灵感与兴趣,并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
拓展知识 | 《图画展览会》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两首选曲,还有很多精彩的乐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 为学生拓展关于歌曲的知识 |
|
课堂小结 | 音乐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音乐用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旋律、节奏、力度、音色、音调等来深刻地刻画出人物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由此可见音乐的魅力, 通过音乐作曲家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感悟。 |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
板书 |
| 清晰、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学习过程。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欣赏 音乐瞬间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欣赏 音乐瞬间精品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三段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美丽的草原欣赏 天堂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美丽的草原欣赏 天堂精品教案,共4页。
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美丽的草原欣赏 赛马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美丽的草原欣赏 赛马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