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三年级上册五 四则混合运算说课ppt课件
展开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四单元第四课时《四则混合运算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 四则混合运算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 通过学生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同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四则混合运算(没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由分步列式合成综合算式,来理解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过程与方法】:掌握混合运算计算过程,能熟练计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探索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对、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计算。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谁来说说运算顺序。生:当综合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板书: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1.明确解题思路,列出算式。师:出示教材例2的情境图,明确题意。生:仔细看图,说说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生:足球每个45元,买2个篮球用70元。师:根据买2个篮球用70元这一数学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生:可以得出1个篮球的价钱。师:例2的问题是让我们求什么?生:每个足球比每个篮球贵多少元?师:哪位同学根据已知的条件来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要想求出每个足球比每个篮球贵多少元?就要用1个足球的价钱减去1个篮球的价钱。根据题意不知道1个篮球的价钱,所以第一步应该先求出1个篮球的价钱。生:70÷2=35(元) 45-35=10(元)师:把两个算式合为一个综合算式。生: 45-70÷2。
2.探究计算方法。师:综合算式我们列出来了,大家讨论一下该怎样计算呢?生:组内讨论计算方法,在答题纸上进行计算。生:组长把本组内的交流计算结果写在小白板上,展示计算结果,并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演计算过程。并画出第一步计算。 45-70÷2 =45-35 =10(元)教师小结:当综合算式里有除法和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说一说。师:结合例1、例2的算式,说一说运算顺序。生:当综合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生:当综合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生: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 除,再算加 减。师:像例1、例2的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4.独立完成试一试。师:出示“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并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教师巡视。生:展示计算结果,说说计算顺序。5.议一议。师:出示“议一议”讨论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生:小组内讨论,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师:综合学生的汇报小结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6.试一试师:出示“试一试”,指名两名同学板演。生:在答题纸上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师:让两名同学说说自己的运算顺序,并订正结果。
(三)、课堂小结师:大家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生: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生: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七、课堂练习1.计算。64÷2= 58×3= 29×8=
2.每个文具盒7元,每个书包55元,买6个文具盒和一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分析与解答:先求出买文具盒的总价钱,再加上书包的价钱。(1)分步计算。买文具盒的总价钱,列式计算为( )(元);再加上书包的价钱,列式计算为( )(元)。(2)列综合算式。列式计算为( )(元)。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 ),再算( )。4.我还知道了在有两步运算的算式中,要先明确运算顺序,再计算。
5.计算。24+24÷6 40×5-162
6.电子城上半月卖出85台计算机,下半月卖出计算机的台数是上半月的2倍。(1)全月共卖出多少台计算机? (2) 下半月比上半月多卖出多少台计算机?
【参考答案】:1.32 174 2322.(1)7×6=42 42+55=97(2)7×6+55=973.乘除法 加减法 4.略 5.28 386.(1)85+85×2=255(台)(2)85×2-85=85(台)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四则混合运算》板书 45-70÷2 =45-35 =10(元)1.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2. 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本课教学中,教师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使数学课 亲切、富有生命力。教学混合运算,教师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算乘后算加减,而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答得出运算顺序。这样,学生既深刻地理解了新知,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经历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全班交流时勇于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五 相交与平行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五 相交与平行说课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1.认识周长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1.认识周长说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