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三化学干电池的制作实验设计 教案

    初三化学干电池的制作实验设计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三化学干电池的制作实验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三化学干电池的制作实验设计,共2页。
    初三化学干电池的制作实验设计  初三化学干电池的制作实验设计当讲到干电池时,建议教师按干电池的构造原理,给学生演示干电池的实验。1、实验方法(1)称取20克碳粉(可由废电池中取出碳棒,经加热之后用铁锤将其敲成粉末)和10克二氧化猛,混合均匀后,放入缝制好的布袋中,将碳棒(也可由废电池中取出,洗净,烘干后使用)插入布袋中央,用线绑好,做好正极。(2)称取60克氯化铵放入烧杯中,加水200ml,搅拌使它全部溶解。(3)用锌片作为负极,将正、负极和电压表串联起来,然后将两极插入氯化铵的溶液中。实验装置如图6-43所示。观察电压表指针偏转现象,或小灯炮的发亮情况。实验说明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或灯炮发亮,说明有电子在流动。这是由于在两极上,分别发生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负极(锌片):Zn - 2e === Zn2+ (氧化反应)正极(碳棒):2NH4+ + 2e === 2NH3+H2 (还原反应)负极溶解下来的Zn2+离子和氨生成锌氨络离子:Zn2 + 2NH3 ===[Zn(NH3) 2]2+锌氨络离子的生成,促进了锌片的继续溶解。正极上形成的氢气,被二氧化锰所氧化:H2 + MnO2 === MnO+H2O或:H2+2MnO2 === Mn2O3+H2O在正极上形成的氢气,如不设法除去则氢的分压愈来愈大,将使电池的电动势下降。所以,锌氨络离子的生成和二氧化锰的除氢作用,保证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顺利进行。按上述方法制作的干电池,其电动势应在1.2V左右。

    相关教案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原子:

    这是一份初三化学教学教案:原子,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原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绪言:

    这是一份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绪言,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课时计划,内容提要,教学过程,讲述与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分子:

    这是一份初三化学教学教案:分子,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课堂教学过程,.纯净物和混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