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重庆市大足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火的使用促进了古人类脑的发育。下列叙述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 火能烤熟食物有利于营养吸收 B. 火与烟能提供地理位置信息
C. 火能驱赶威胁人类的大型猛兽 D. 火能取暖以抵抗寒冷的环境
2. 卵细胞成熟后,由什么器官排出( )
A. 睾丸 B. 输精管 C. 卵巢 D. 输卵管
3. 人体血液呈现红色的原因是( )
A. 血液中含有二氧化碳 B. 血液中含有养料
C. 血液中含有氧气 D. 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
4.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男、女体形变化越来越明显。原因是( )
A. 男、女身高发育时间不一致 B. 男、女平均身高不一致
C. 性器官质量在12岁时基本相等 D. 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不同
5. 在子宫内膜组织坏死脱落形成的“月经”中,不包含下列( )
A. 血细胞 B. 铁等无机盐 C. 受精卵细胞 D. 水等含氮废物
6. 黄豆、瘦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能转化成抵抗新冠、甲流等病毒使人体致病的“抗体”,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除此外,蛋白质还有的功能是( )
A. 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B. 为老年人提供生长发育的物质
C. 提供生命活动的维生素 D. 提供雌、雄性激素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肪酶能催化和乳化脂肪 B. 唾液腺是上皮组织构成的器官
C. 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D. 麦芽糖能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
8. 肺泡以及其外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气体物质穿过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主要由肺泡向血液转运 B. 氧气主要由血液向肺泡转运
C. 氧气主要由肺泡向血液转运 D. 人工呼吸时施救者首先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9.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细胞核能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无细胞核有利于运输氧气
B. ③能释放凝血物质
C. ②有细胞核寿命长且能吞噬病菌
D. ①寿命短是因为有细胞核
10. 心房、心室都是由自动有节律收缩和舒张的心肌细胞构成。下列结构收缩力最强的是( )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右心室
11. 一般情况下给A型受血者输血。下列叙述不符合该情况的输血原则的是( )
A. 应接受O型血 B. 不能过快输血 C. 应接受A型血 D. 不能大量输血
12. 通过模拟肾脏工作原理,血液透析能及时排出血浆中的废物。关于血液透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排出尿素等废物 B. 透析液相当于血浆
C. 用过的透析液相当于尿液 D. 半透膜滤不过血小板
13. 如图是反射弧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③是神经中枢 B. ①是效应器,如心脏等
C. 若④被切断,受刺激后无反应 D. 若⑤被破坏,受刺激后无反应
14. 在飞机起降或遇到巨大爆炸声响时,应微微张开口,其目的是避免( )
A. 损伤大脑的听觉中枢 B. 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
C. 损伤听觉神经和脑干 D. 损伤脑神经和神经纤维
15. 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其中胰岛素能调节血液中的( )
A. 氨基酸浓度 B. 葡萄糖浓度
C. 钠、钙等无机盐浓度 D. 氨等含氮废物浓度
16. 经测量,一般稻田的pH值在6.5左右,天然水的pH值在7.0~8.0 之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硫等气体能形成酸雨 B. 酸雨会危害水稻的幼芽和叶
C. 饮用天然水一般不会危害人、畜健康 D. 酸雨只危害浸入水里的水稻根
17. 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神经元 B. 胞体 C. 突起 D. 神经末梢
1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手接触到“烫”的物体时会迅速缩回是一种复杂反射
B. 原尿在肾小管中可被重吸收
C.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扩散作用
D. 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为维生素A
19.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生长发育,如果成年人缺乏该激素不会出现呆小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激素对已发育完成的运动系统形态结构无影响
B. 该激素对已发育完成的神经系统形态结构无影响
C. 该激素对已发育完成的循环系统形态结构无影响
D. 该激素对成年人的身体胖、瘦、情绪等影响不大
20.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肺动脉血管里流动的着静脉血液
B. 吸收营养后的小肠的静脉血液,流向肝脏
C. 重吸收后汇集成的肾静脉血液,流向肝脏
D.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将光能转变成神经兴奋(电能)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0分)
21. 实验课上,同学们通过观察某哺乳动物的心脏,认识了心脏的各部分结构及与心脏相连的血管。
(1)心脏位于人体胸腔正中偏左下方,心脏壁主要由______ 组织构成,图中______ (填结构名称)能阻止血液从肺动脉血管倒流到右心室。
(2)为探究心脏内部的血流方向,实验小组的同学合作完成了心脏的注水实验。记录水注入和流出的位置,结果如下表。
组别
A
B
C
D
水注入部位
肺静脉
肺动脉
上腔静脉
主动脉
出水部位
②
动脉
肺动脉
主动脉
(3)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C组所示血液流动方向。
(4)从结构解释D组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从功能解释D组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
22. 肾脏健康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发现,儿童期至成年期的体重指数变化与成年期肾损伤的发生有关。
(1)图1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入球小动脉是______ 。(填序号)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的小分子物质进入到______ (填序号)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后,全部的______ ,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______ 后形成尿液。
(3)尿白蛋白/肌酐比是肾功能评估指标之一,比值增高肾功能异常的风险增大。由图2可知,随着儿童期至成年期体重指数增加量______ ,尿白蛋白/肌酐比成______ 趋势,由此可推测,肥胖可能影响肾单位中的______ 功能,导致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4)根据上述研究可知,从儿童期开始保持正常的体重增长非常重要,下列不利于青少年控制体重的生活方式有______ (答出一项即可)。
23. 请根据眼球的基本结构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③______ (填结构名称)透明而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使光线发生______ 从而形成物像。
(2)图中⑦______ (填结构名称)也能使光线折射参与物像的形成。假性近视该结构的形态正常,它与结构③一同处于______ 环境里,这有利于折射光线形成物像。
(3)⑨的黄斑区域分布有大量对光______ 的细胞,能吸收光能转变成神经兴奋(电能),神经兴奋经______ (填序号)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24. 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没有甜味,但其分解成的麦芽糖有甜味。淀粉遇碘后会发生物理变化呈蓝色,而麦芽糖则不会。下列是探究人体体外淀粉是否会分解成麦芽糖的实验,请仔细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
淀粉湖
清水
唾液
水浴温度
试剂
现象
1
2mL
2mL
-
37℃
碘液2d
变蓝
2
2mL
-
2mL
37℃
碘液2d
不变蓝
3
2mL
-
2mL
96℃
碘液2d
变蓝
4
2mL
-
2mL
0℃
碘液2d
变蓝
注:“-”表示未加入该项物质。
(1)1号试管与2号试管互相对照,它们之间的差别是“是否有”唾液。实验结果表明只有试管1溶液变成了蓝色,原因是该溶液中没有______ ,淀粉湖中的淀粉未水解成______ 。
(2)若向蓝色的1号试管再加2mL唾液进行前后对照,则1号试管溶液的颜色会______ ,这是因为1号试管变蓝的物质仍然是______ 。
(3)2号与3号、3号与4号、2号与4号对照,都只有温度不同,但只有在37℃时试管中溶液没有变化(不变蓝)。这可能是人体口腔唾液淀粉酶,在人体体温条件下才有催化功能。3号再降温、4号再升温到37℃体温条件时,实验现象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 (填试管编号)。
25. 如图所示肺泡中的气体交换,和探究呼出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实验。请仔细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分组
通入空气
用口吹气
澄清的石灰水
现象(10秒后观察)
Ⅰ
+
-
5mL
未变化
Ⅱ
-
+
5mL
变浑浊
注:“-”表示无物质,“+”表示有物质
(1)绝大多数陆生生物都有肺器官。肺泡壁和其外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 层上皮组织细胞构成的,有这利于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该实验还可增加一组“用口吹气、加入5mL蒸馏水”,以验证实验中的______ 这种物质是否纯净。
(2)为了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的组成变化,______ 组能证明二氧化碳进入了肺泡,Ⅰ、Ⅱ组对照证明了该二氧化碳并非来自于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脑容量不断增加。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早期的人类用火烤制食物来吃,使食物易于吸收,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
故选:A。
早期的人类用火烤制食物来吃,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的生存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
2.【答案】C
【解析】解:A、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A不符合题意。
B、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
C、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卵细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C符合题意。
D、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对其各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进行明确的区分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所以,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人体血液呈现红色的原因是: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
故选:D。
人体血液的组成示意图:
本题考查了血液的组成,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4.【答案】D
【解析】解: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增多,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并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并首次出现遗精。女孩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等,并出现月经,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发生很大的变化,D符合题意。
故选:D。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身体、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分析解答。
只要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5.【答案】C
【解析】解:若卵细胞未受精,卵巢会减少有关激素的分泌,从而引起子宫内膜组织坏死脱落,血管破裂出血,即月经来潮,在子宫内膜组织坏死脱落形成的“月经”中,不包含受精卵细胞,C符合题意。
故选:C。
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育龄妇女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女性月经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调控卵巢功能的上级机构(下丘脑和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掌握月经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黄豆、瘦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能转化成抵抗新冠、甲流等病毒使人体致病的“抗体”,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除此外,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离不开蛋白质,但老年人基本停止生长发育,只能有助于老年人对自身免疫系统的维持和稳定,因此蛋白质不能为老年人提供生长发育的物质,蛋白质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蛋白质的作用。
7.【答案】A
【解析】解:A、脂肪酶能催化和分解脂肪,胆汁内不含消化酶,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A错误。
B、唾液腺是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的器官。B正确。
C、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C正确。
D、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D正确。
故选:A。
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消化。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脂肪先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是我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和功能及各种消化腺的功能。
8.【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产生的,由血液运输到肺泡,排出体外,因此,二氧化碳主要由血液转动到肺泡,A错误;
BC、氧气通过肺泡内的氧气交换进入血液,主要是由肺泡向血液运输,B错误,C正确;
D、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①使病人仰卧于坚实平面上,通过抬下颜、保持头后仰的方法,使其呼吸道畅通,并解开衣领,放松腰带。若病人口鼻内可见异物和污物,可用手指勾出,确保呼吸道畅通;液体可在翻身、头侧位时自然流出。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颜,②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④深深吸一口气,③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平缓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以上,D错误。
故选:C。
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呼气时,膈肌与肋间肌舒张,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缩小,膈肌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呼出肺,完成呼气。
掌握呼吸运动的原理及人工呼吸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①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A正确;
B、③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B正确;
C、②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C正确;
D、①红细胞寿命短是因为没有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
本题考查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10.【答案】B
【解析】解: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可见,心脏中收缩力最强的是左心室。
故选:B。
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脏主要通过肌肉的收缩舒张,来推动血液在血管和心脏构成的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壁最厚。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1.【答案】A
【解析】解: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缓慢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所以一般情况下给A型受血者输血,能够大量接受A型血,输血的速度不能过快。如果有同型血就不要接受O型血。A正确。
故选:A。
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缓慢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输血与型血的相关知识。
12.【答案】B
【解析】解:A、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代谢产生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A正确。
BC、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用过的透析液含有血液中过滤出来的废物,相当于人体的尿液,B错误、C正确。
D、半透膜的具体作用是使血液中的废物通过半透膜渗透到膜外透析液中,同时,透析液还向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所以类似于肾小体中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内壁,因此半透膜不能过滤血细胞,D正确。
故选:B。
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尿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A正确。
B、图中①是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所以感受器是一种信号转换装置。某一特定反射往往是在刺激其特定的感受器后发生的,这特定感受器所在的部位称为该反射的感受器,B错误。
C、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若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若④被切断,受刺激后无反应,C正确。
D、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若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若⑤被破坏,受刺激后无反应,D正确。
故选:B。
分析图可知: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掌握反射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答案】B
【解析】解: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口香糖或将口微微张开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防鼓膜受损。
故选:B。
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防止击穿鼓膜。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保护鼓膜的措施及原因。
15.【答案】B
【解析】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故选:B。
胰岛素的作用: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掌握胰岛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D
【解析】解:A、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可以和水蒸气反应,形成硫酸,这使得降下的雨水变酸性,形成了酸雨,A正确;
B、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对水稻的幼芽和叶造成伤害,B正确;
C、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7.0到8.0之间,属于中性或者微碱性,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没有直接威胁,C正确;
D、酸雨不仅会对浸入水中的水稻根部造成损害,还会通过土壤和树叶的表面汇集到地表水中,从而对水稻整体造成危害,D错误。
故选:D。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即酸雨。酸雨主要是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如大量燃烧煤排出含硫的气体、汽车尾气等。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使植物不能吸收利用,酸雨可使河流等酸化,影响鱼虾等生长发育,甚至导致鱼虾等死亡。酸雨可以引起水源酸化,饮用后威胁健康。酸雨可以腐蚀建筑物,使植物枯萎,甚至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酸雨的形成和酸雨对生物的危害。
17.【答案】A
【解析】解: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故选:A。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关键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18.【答案】A
【解析】解:A、当手接触到“烫”的物体时会迅速缩回,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是动物与人共有的反射,A错误;
B、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B正确;
C、肺泡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是通过自由扩散进行的,C正确;
D、人体摄入胡萝卜素后,通过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在人体内胡萝卜素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在肝脏中被储存,D正确。
故选:A。
1、简单(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的;
2、复杂(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平时多练习。
19.【答案】D
【解析】解: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儿童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出现呆小症,如果成年人缺乏该激素不会出现呆小症,因为该激素对已发育完成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形态结构无影响。但如果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多,人就会消瘦,且情绪容易激动。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具有摄取碘以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虽然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很少,但它在调节人体的生理代谢,维持机体各个系统、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掌握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C
【解析】解:A、肺动脉内流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脉血,A正确。
B、吸收营养后的含养料丰富,含二氧化碳多,含氧气少的小肠静脉血液,流向肝脏,B正确。
C、根据体循环路径,肾静脉中血液通过下腔静脉流向心脏的右心房,C错误。
D、光线进入眼球后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递到视觉中枢产生视觉,D正确。
故选:C。
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关键是把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21.【答案】肌肉 动脉瓣 左心室和主动脉处具有动脉瓣 动脉血管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解析】解:(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有节律的不断收缩和舒张,促使血液在心血管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有一道厚厚的肌肉壁将心脏分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使得心脏分成了四个心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同侧心室与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这有利于保证血液按照心室到动脉的方向流动。可见,图中动脉瓣能阻止血液从肺动脉血管倒流到右心室。
(2)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从肺静脉注水,水会从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即水会从②主动脉流出。
(3)用箭头表示C组(上腔静脉→肺动脉)所示血液流动方向如下图所示:
(4)同侧心室与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这有利于保证血液按照心室到动脉的方向流动。动脉血管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大多动脉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可见,从结构解释D组现象的原因是左心室和主动脉处具有动脉瓣,从功能解释D组现象的原因是动脉血管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故答案为:
(1)肌肉;动脉瓣
(2)②主动脉
(3)
(4)左心室和主动脉处具有动脉瓣;动脉血管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图中: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④左心室,⑤右心房,⑥右心室,⑦下腔静脉。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2.【答案】① ② 葡萄糖 肾小管重吸收 增加 上升 肾小球 不运动(或大量摄入高糖高脂食物、服用减肥药等)
【解析】解:(1)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两端都是动脉,一端为入球小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结合题图可知,图1中,入球小动脉是①,出球小动脉是③。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结合题图可知,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的小分子物质进入到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后,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
(3)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由图2可知,随着儿童期至成年期体重指数增加量增加,尿白蛋白/肌酐比成上升趋势,由此可推测,肥胖可能影响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功能,导致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4)身体发胖,一方面与缺少运动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摄入的糖类和脂肪过多。不经常运动、大量摄入高糖高脂食物都会导致身体肥胖。可见,不利于青少年控制体重的生活方式有不运动(或大量摄入高糖高脂食物等)。(写1条,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①
(2)②;葡萄糖;肾小管重吸收
(3)增加;上升;肾小球
(4)不运动(或大量摄入高糖高脂食物等)
图1示肾单位结构:①入球小动脉;②肾小囊;③出球小动脉;④肾小球;⑤肾小管;⑥肾静脉。
图2:据坐标图示可知,随体重指数的增加,尿白蛋白/肌酐比呈升高趋势。
熟练掌握肾脏的结构功能、尿的形成过程及树立正确的健康饮食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晶状体 折射 玻璃体 平行 敏感 ⑩
【解析】解:(1)晶状体透明而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而成像。
(2)图中⑦玻璃体也能使光线折射参与物像的形成。玻璃体与结构状体一同处于平行的环境里,这有利于折射光线形成物像。
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3)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能形成物像。视觉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2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⑩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故答案为:
(1)晶状体;折射
(2)玻璃体;平行
(3)敏感;⑩
观图可知:①角膜、②房水、③晶状体、④虹膜、⑤巩膜、⑥睫状体、⑦玻璃体、⑧脉络膜、⑨视网膜、⑩是神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24.【答案】唾液 麦芽糖 慢慢褪去 淀粉 4号
【解析】解:(1)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1号试管与2号试管形成了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只有试管1溶液变成了蓝色,原因是该溶液中没有唾液,淀粉湖中的淀粉未水解成麦芽糖。
(2)若向蓝色的1号试管再加2mL唾液进行前后对照,唾液会分解淀粉,但需要时间,因此,1号试管溶液的颜色会慢慢褪去,这是因为1号试管变蓝的物质仍然是淀粉。
(3)2号与3号、3号与4号、2号与4号对照,都只有温度不同,但只有在37℃时试管中溶液没有变化(不变蓝)。这说明唾液淀粉酶,在人体体温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3号再降温、4号再升温到37℃体温条件时,实验现象会发生变化的是4号,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3号处于高温环境中,酶的活性已丧失,即使再降温,也没有催化作用了。
故答案为:(1)唾液;麦芽糖;
(2)慢慢褪去;淀粉;
(3)4号。
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淀粉遇碘液变蓝。
掌握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一 澄清的石灰水 Ⅱ 空气
【解析】解:(1)肺泡壁和肺泡外面的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实验增加一组“用口吹气、加入5mL蒸馏水”,可以与Ⅱ组实验形成对照,以验证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这种物质是否纯净。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Ⅱ组实验的现象说明从肺泡内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Ⅰ、Ⅱ组对照证明了该二氧化碳并非来自于空气。
故答案为:(1)一;澄清的石灰水;
(2)Ⅱ;空气;
图中①表示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②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Ⅰ、Ⅱ两组实验形成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分析处理图表信息的能力。
重庆市大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大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大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大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6页。
重庆市大足区龙岗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大足区龙岗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