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9讲原电池化学电源学生用书

    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9讲原电池化学电源学生用书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9讲原电池化学电源学生用书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9讲原电池化学电源学生用书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9讲原电池化学电源学生用书

    展开

    第19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复 习 目 标1.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正确判断原电池的两极,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了解燃料电池的应用。体会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3.能够认识和书写新型化学电源的电极反应式。考点一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必备知识整理1.原电池的概念及构成条件(1)定义:把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的装置。(2)原电池的形成条件①能自发进行的__________。②两个金属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燃料电池的两个电极可以相同)。③形成________,需满足三个条件:a.存在电解质;b.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c.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2.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3.原电池在生活、研究中的应用(1)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原电池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作________,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一般作________。(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加快。(3)用于金属的防护将需要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的________而受到保护。如要保护一个铁质的输水管道不被腐蚀,可用导线将其与一块________相连,________作原电池的负极。(4)设计原电池①正、负极材料的选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一般选择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作为________;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或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等)作为________。②电解质溶液的选择: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________发生反应,或者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其他物质能与负极发生反应(如溶解于溶液中的空气)。但如果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中间连接盐桥),则两个容器中的电解质溶液应选择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的溶液。③画装置图:注明电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但应注意盐桥不能用________代替,要形成闭合回路。如根据Cu+2Ag+===Cu2++2Ag设计原电池:[正误判断] (1)任何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  )(2)NaOH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此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3)任何原电池一定是活泼性不同的两金属电极(  )(4)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入正极,然后通过溶液流回负极(  )(5)实验室制H2,用粗锌与稀H2SO4反应较快(  )(6)一般来说,带有“盐桥”的原电池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效率高(  )(7)Mg—Al形成的原电池,Mg一定作负极(  )(8)在Cu|CuSO4|Zn原电池中,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所以Cu2+向负极移动(  )对点题组训练题组一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将相同的锌片和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两烧杯中溶液的H+浓度都减小C.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D.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剂和还原剂必须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反应B.电极Ⅱ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正极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Fe3++Cu===Cu2++2Fe2+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K+移向负极区[思维建模] 原电池工作原理模型图特别提醒(1)若有盐桥,盐桥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区,阳离子移向正极区。(2)若有交换膜,离子可选择性通过交换膜,如阳离子交换膜,阳离子可通过交换膜移向正极。题组二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3.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C.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4.如图所示原电池的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烧杯中溶液颜色不断变浅。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b极是电池的正极B.甲烧杯中K+经盐桥流向乙烧杯C.甲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D.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5Fe2++8H+===Mn2++5Fe3++4H2O微点拨 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五种方法题组三 原电池的应用5.某化学实验小组对KSCN的性质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1)实验步骤ⅱ中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2)针对实验步骤ⅱ中红色褪去的原因,该实验小组同学认为是SCN-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由于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存在,所以不能直接取褪色后的溶液来验证SCN-的氧化产物是,故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证实上述猜想是成立的。检验产物中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设计原电池装置证明Fe3+的氧化性比Cu2+强。(1)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电池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下面画出装置图,指出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①不含盐桥     ②含盐桥[思维建模] 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的模板考点二 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必备知识整理1.一次电池——干电池(1)碱性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的负极是Zn,正极是MnO2,电解质是KOH,其电极反应如下: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银锌电池银锌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是____________,电解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电极反应如下: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次电池——充电电池或蓄电池(1)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是______,正极材料是__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锂离子电池一种锂离子电池,其负极材料为嵌锂石墨(LixCy),正极材料为LiCoO2(钴酸锂),电解质溶液为LiPF6(六氟磷酸锂)的碳酸酯溶液(无水),其总反应为LixCy+Li1-xCoO2 LiCoO2+Cy,其放电时电极反应式为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燃料电池(1)特点:连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常见燃料有H2、烃、肼、烃的衍生物、NH3、煤气等。电能转化率超过80%。(2)氢氧燃料电池4.化学电源中电极反应式书写的一般方法(1)明确两极的反应物。(2)明确直接产物:根据负极氧化、正极还原,明确两极的直接产物。(3)确定最终产物:根据介质环境和共存原则,找出参与反应的介质粒子,确定最终产物。(4)配平: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电极反应式。微点拨 (1)若已知总反应式时,可先写出较易书写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用总反应式减去较易写出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到较难写出的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2)若燃料电池氧化剂为O2,得电子生成O2-,1 mol O2得4 mol电子,O2-在水溶液中不存在,在酸性环境中结合H+,生成H2O,在中性或碱性环境结合H2O,生成OH-。[正误判断] (1)碱性锌锰干电池是一次电池,其中MnO2是催化剂,可使锌锰干电池的比能量高、可储存时间长(  )(2)铅酸蓄电池中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燃料电池中的燃料在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4)氢氧燃料电池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负极反应式为2H2-4e-===4H+(  )(5)二次电池充电时,二次电池的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6)燃料电池的电极不参与反应,有很强的催化活性,起导电作用(  )对点题组训练题组一 一、二次电池1.由我国科学家研发成功的铝锰电池是一种比能量很高的新型干电池,以氯化钠和稀氨水混合溶液为电解质,铝和二氧化锰—石墨为两极,其电池反应为Al+3MnO2+3H2O===3MnOOH+Al(OH)3。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石墨为电池正极B.负极反应式为C.OH-不断由负极向正极移动D.每生成1 mol MnOOH转移1 mol电子2.我国科研工作者研制出基于PANa(聚丙烯酸钠)电解质的Zn/NiCo-LDMH可充电电池,该电池具有高容量和超长循环稳定性。电池反应为5Zn+6CoOOH+4NiOOH+5H2O eq \o(,\s\up7(放电),\s\do5(充电)) +4Ni(OH)2。PANa是一种超强吸水聚合物,吸收大量Zn(CH3COO)2和KOH溶液作为水和离子含量调节剂形成水凝胶电解质,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ANa是一种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电离B.PANa具有超强吸水性可避免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因失水使离子导电率下降C.放电时,负极附近pH减小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3Co(OH)2+2Ni(OH)2-5e-+5OH-===3CoOOH+2NiOOH+5H2O微点拨 二次电池充电时的电极连接即正极接正极,负极接负极。题组二 常见燃料电池3.如图为以Pt为电极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为负极,电子由a极经外电路流向b极B.a极的电极反应式:H2-2e-===2H+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中c(H2SO4)增大D.若将H2改为CH4,消耗等物质的量的CH4时,O2的用量增多4.研究发现,在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加入硝酸,可使电池持续大电流放电,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HNO3降低了正极反应的活化能B.电池工作时正极区溶液的pH降低C.1 mol CH3CH2OH被完全氧化时有3 mol O2被还原D.负极反应为CH3CH2OH+3H2O-12e-===2CO2+12H+微点拨 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技巧(1)首先写出正极反应式(一般参加反应的是O2)①酸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电极反应式:O2+4H++4e-===2H2O。②碱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③固体氧化物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环境下电极反应式:O2+4e-===2O2-。④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电极反应式:。(2)根据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确定负极反应式。注意消去总反应和正极反应中的O2。新 情 境 新 高 考探究伏打电池意大利科学家伏特设计了一种能检验电量的验电器,用多种金属反复进行实验,他发现起电序列为锌、铅、锡、铁、铜、银和金。此序列中任意两种金属相接触,位于序列前面的带负电,后面的带正电。1799年,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打电池(即原电池)。其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各数字分别表示:1—铜片,2—锌片,3—浸有稀H2SO4的湿布片,4—金属导线[问题探究](1)从装置示意图中分析伏打电池的构成条件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伏打电池中的正、负极材料是什么?电子流向是怎样的?写出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将伏打电池装置图中的“1”更换为Al片,“2”更换为Mg片,“3”更换为浸有NaOH溶液的湿布片,该装置能否形成原电池?若能,指出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并写出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讲真题研练1.[2022·全国甲卷]一种水性电解液Zn-MnO2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KOH溶液中,Zn2+以存在]。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Ⅱ区的K+通过隔膜向Ⅲ区迁移B.Ⅰ区的通过隔膜向Ⅱ区迁移C.MnO2电极反应:MnO2+4H++2e-===Mn2++2H2OD.电池总反应:+Mn2++2H2O2.[2022·全国乙卷]Li-O2电池比能量高,在汽车、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近年来,科学家研究了一种光照充电Li-O2电池(如图所示)。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e-)和空穴(h+),驱动阴极反应(Li++e-===Li)和阳极反应(Li2O2+2h+===2Li++O2)对电池进行充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Li2O2===2Li+O2B.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C.放电时,Li+从正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负极迁移D.放电时,正极发生反应O2+2Li++2e-===Li2O23.[2022·广东卷]科学家基于Cl2易溶于CCl4的性质,发展了一种无需离子交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可作储能设备(如图)。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 NaTi2(PO4)3+2Na++2e-===Na3Ti2(PO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极b是阴极B.放电时NaCl溶液的pH减小C.放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D.每生成1 mol Cl2,电极a质量理论上增加23 g4.[2021·全国甲卷]乙醛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合成。图中的双极膜中间层中的H2O解离为H+和OH-,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Br在上述电化学合成过程中只起电解质的作用B.阳极上的反应式为:C.制得2 mol乙醛酸,理论上外电路中迁移了1 mol电子D.双极膜中间层中的H+在外电场作用下向铅电极方向迁移5.[2021·湖南卷]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先进的水溶液电解质电池,广泛应用于再生能源储能和智能电网的备用电源等。三单体串联锌/溴液流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N极为正极B.放电时,左侧贮液器中ZnBr2的浓度不断减小C.充电时,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D.隔膜允许阳离子通过,也允许阴离子通过第19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考点一必备知识整理1.(1)化学能 电能 (2)氧化还原反应 闭合回路2.锌片 铜片 减小 增大 氧化 还原 Zn Cu 正 负3.(1)负极 正极 (3)正极 比铁活泼的常见金属如锌块 锌块 (4)①负极 正极 ②负极 ③导线 AgNO3 正误判断答案:(1)× 能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2)× 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3)× 燃料电池的两个电极均可用碳棒(4)× 电子不进入溶液,溶液中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5)√(6)√ (7)× 若是酸性介质Mg作负极,若是碱性介质Al作负极(8)× 在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而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都由负极移向正极对点题组训练1.解析:甲装置形成原电池,铜是正极,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气,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乙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铜不反应,A错误;两烧杯中溶液中的H+均得到电子被还原为氢气,因此氢离子浓度都减小,B正确;形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加快,则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快,C错误;金属性锌强于铜,则甲中铜片是正极,锌片是负极,乙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D错误。答案:B2.答案:C3.解析:②中Mg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Al能和NaOH溶液反应失去电子,故Al是负极;③中Fe在浓硝酸中钝化,Cu和浓HNO3反应失去电子作负极,A、C错;②中电池总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负极反应式为+4H2O,二者相减得到正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B正确;④中Cu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错。答案:B4.解析:由甲烧杯中溶液颜色不断变浅,可知K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 则b为负极,a为正极,所以总的电极反应式为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由于Fe2+在b电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b极是电池的负极,A错误;K+向正极移动,所以K+从盐桥流向甲烧杯,B错误;甲烧杯中a电极上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电极反应为+8H++5e-===Mn2++4H2O,所以甲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C错误;由总的电极反应式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8H+===Mn2++5Fe3++4H2O,D正确。答案:D5.答案:+5Fe2++8H+===Mn2++5Fe3++4H2O Fe3++3SCN-⇌Fe(SCN)3(2)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少量左侧烧杯中的溶液,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6.答案:(1)Cu-2e-===Cu2+(2)2Fe3++2e-===2Fe2+(3)Cu+2Fe3+===2Fe2++Cu2+(4)考点二必备知识整理1.(1)Zn-2e-+2OH-===Zn(OH)22MnO2+2e-+2H2O===2MnOOH+2OH-Zn+2MnO2+2H2O===2MnOOH+Zn(OH)2(2)Zn Ag2O KOHZn-2e-+2OH-===Zn(OH)2Ag2O+2e-+H2O===2Ag+2OH-Zn+Ag2O+H2O===Zn(OH)2+2Ag2.(1)Pb PbO2①-2e-===PbSO4②③+2e-===PbSO4+2H2O④(2)LixCy-xe-===xLi++CyLi1-xCoO2+xLi++xe-===LiCoO23.(2)2H2+4OH--4e-===4H2OO2+4H++4e-===2H2OO2+2H2O+4e-===4OH-正误判断答案:(1)× MnO2是正极反应物,不是催化剂(2)× 铅酸电池中的反应分别是在充电、放电不同条件下发生的,不是可逆反应(3)× 燃料电池中的燃料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4)× 碱性环境下负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5)√(6)√对点题组训练1.解析:由电池反应方程式知,铝为电池负极,铝失去电子转化为Al(OH)3,A、B正确;阴离子移向负极,C错误;由反应中锰元素价态变化知D正确。答案:C2.解析:PANa在水溶液中电离出聚丙烯酸根离子和Na+,应为离子化合物,A项错误;PANa是一种超强吸水聚合物,具有超强吸水性,可避免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因失水使离子导电率下降,B项正确;分析题给电池反应,放电时,Zn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2OH-===ZnO+H2O,负极附近OH-浓度降低,pH减小,C项正确;充电时,Co(OH)2和Ni(OH)2在阳极失去电子得到CoOOH和NiOOH,电极反应为3Co(OH)2+2Ni(OH)2+5OH--5e-===3CoOOH+2NiOOH+5H2O,D项正确。答案:A3.解析:a极通入的H2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电子由a极经外电路流向b极,以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时,负极的H2被氧化为H+,A、B项正确;总反应为2H2+O2===2H2O,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中c(H2SO4)减小,则C项错误;根据电池总反应:2H2+O2===2H2O,CH4+2O2===CO2+2H2O,可知消耗等物质的量的H2和CH4,CH4消耗O2较多,则D项正确。答案:C4.解析:由分析知,HNO3在正极起催化作用,作催化剂,则加入HNO3降低了正极反应的活化能,故A正确;电池工作时正极区的总反应为O2+4e-+4H+===2H2O,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故B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1 mol CH3CH2OH被完全氧化时,转移12 mol电子,则有3 mol O2被还原,故C正确;由分析知,负极反应为CH3CH2OH+3H2O-12e-===2CO2+12H+,故D正确。答案:B新情境新高考提示:(1)伏打电池的构成条件:①两个金属活动性不同的电极(Cu和Zn);②电解质溶液(稀H2SO4);③形成闭合回路。(2)伏打电池的正极是Cu,负极是Zn;电子由负极(Zn)流向正极(Cu);正极反应式为2H++2e-===H2↑。(3)能形成原电池,其中Al片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4H2O 镁片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3H2↑+6OH-。本讲真题研练1.解析:根据题图可知Zn为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为正极,电极反应为MnO2+2e-+4H+===Mn2++2H2O。A项,根据负极反应可知,Ⅲ区中负电荷减少,为了平衡溶液中电荷,放电时Ⅲ区的钾离子向Ⅱ区迁移,错误;B项,根据正极反应可知,Ⅰ区中正电荷减少,为了平衡溶液中电荷,硫酸根离子从Ⅰ区迁移至Ⅱ区,正确;D项,将正、负极电极反应相加即可得到电池总反应,正确。答案:A2.解析:根据题给电池装置图并结合阴、阳极电极反应可知,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2O2===2Li+O2,A项正确;由题干中光照时阴、阳极反应可知,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B项正确;放电时题给装置为原电池,阳离子(Li+)向正极迁移,C项错误;根据题给装置图可知,放电时正极上O2得电子并与Li+结合生成Li2O2,即O2+2Li++2e-===Li2O2,D项正确。答案:C3.解析:由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可知,充电时电极a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极a是阴极,则电极b是阳极,故A错误;放电时电极反应和充电时相反,则由放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3Ti2(PO4)3-2e-===NaTi2(PO4)3+2Na+可知,NaCl溶液的pH不变,故B错误;放电时负极反应为Na3Ti2(PO4)3-2e-===NaTi2(PO4)3+2Na+,正极反应为Cl2+2e-===2Cl-,反应后Na+和Cl-浓度都增大,则放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故C正确;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Cl--2e-===Cl2↑,阴极反应为NaTi2(PO4)3+2Na++2e-===Na3Ti2(PO4)3,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每生成1 mol Cl2,电极a质量理论上增加23 g·mol-1×2 mol=46 g,故D错误。答案:C4.解析:根据图示,石墨电极一侧发生反应2Br--2e-===Br2、OHC—CHO+Br2+H2O―→HOOC—CHO+2HBr,总反应为OHC—CHO-2e-+H2O===HOOC—CHO+2H+,因此石墨电极为阳极,KBr不只是起到电解质的作用,A项错误,B项错误;根据阳极总反应OHC—CHO-2e-+H2O===HOOC—CHO+2H+、阴极反应HOOC—COOH+2e-+2H+===HOOC—CHO+H2O,可得总反应式为OHC—CHO+HOOC—COOH===2HOOC—CHO,故制得2 mol乙醛酸,理论上外电路中迁移了2 mol电子,C项错误;根据阴极(铅电极)反应,双极膜中间层中的H+在外电场作用下向阴极(铅电极)迁移,D项正确。答案:D5.解析:在该原电池中,活泼金属锌做负极,则N极为正极,A说法正确;放电时,左侧锌放电产生Zn2+,贮液器中ZnBr2浓度不断增大,B说法错误;充电时,M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C说法正确;放电时Br-通过隔膜进入溶液中与Zn2+结合,充电时Zn2+通过隔膜在双极性碳和塑料电极上沉积,D说法正确。答案:B 电极名称负极正极电极材料________.________.电极反应Zn-2e-===Zn2+Cu2++2e-===Cu电极质量变化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反应________反应电子流向由____片沿导线流向____片盐桥中离子移向盐桥含饱和KCl溶液,K+移向____极,Cl-移向____极盐桥作用a.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b.维持两电极电势差(中和电荷),使电池能持续提供电流装置实验步骤现象ⅰ.先加1 mL 0.1 mol/L FeSO4溶液无明显现象ⅱ.再加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碱性负极反应式2H2-4e-===4H+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总反应式2H2+O2===2H2O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