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岭南版六年级上册7. 艺术小收藏教案
展开第七课 艺术小收藏 教学设计
课题 | 第七课 艺术小收藏 | 单元 | 第二单元 | 学科 | 美术 | 年级 | 六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了解艺术收藏的基本知识,掌握简易的包装设计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艺术收藏品的过程中,学习审美的方法;在包装设计中体验包装的美感与功能,在展示与评价中分享设计制作的乐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艺术遗产的情感,养成爱护文物、赏识和保护艺术品的品德。 | ||||||
重点 | 为艺术收藏品制作收藏卡和收藏箱。 | ||||||
难点 | 总结自己的艺术小收藏的特点,通过收藏卡和收藏箱来进行严谨、准确、生动的表现。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学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展示一组藏品图片,再通过一个问题引入课题:图片展示了什么? 图片里展示了多种类别的艺术收藏品 什么是艺术收藏品? 艺术小收藏
|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 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
讲授新课 | 教师讲述引导语:艺术收藏能培养我们对艺术的热爱,还能丰富课外知识和提高艺术修养。你和小伙伴们收藏了哪些小艺术品?可以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展示藏品图片,欣赏各类藏品。 展示图片祁芳收藏的《公鸡》(泥塑)现代,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并小结: 造型与结构: 造型简洁大方,鸡头、鸡身、鸡尾几部分浑然天成。 色彩与花纹: 以白.色为主,以红色分出结构,并以黑色线条作为装点,简洁、朴素、大方。 作品特点: 生动传神,色彩、用笔皆简洁明快,表现出民间玩具自然天成的稚拙美。 展示图片花布蟹和剪纸, 感受民间工艺品的造型与色彩。 展示学生小收藏,感受小学生喜爱的同一种动物收藏品有不同材质与不同装饰手法的表现。 课堂小结: “收藏”是人类一种古老的文化活动,古时多把藏品称为“古玩”或“文玩”,内容包括字画、工艺品、邮票、参观票、火花等范围广泛的物品。 收藏的种类: 陶器、瓷器、玉器、铜器、字画、文房四宝、家具、钱币、邮品、火花、书签、徽章、珠宝、烟标、金银首饰、古籍善本、碑帖、杂志、报纸、连环画、信札、老照片、名人签字物、摄影、宗教藏品、金石印章、奇石、化石、翡翠、水晶、珍珠、珊瑚、紫砂壶、鼻烟壶、古董、卡证、扑克牌等其他各类工艺品等。 藏品是人类和人类环境的实物见证,它从不同领域和侧面真实的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人们人海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原始实物资料。 博物馆收藏的物品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收藏盒,介绍其特点:以甲壳虫的外形为构思依据,盒盖上有甲虫的眼睛、背壳点状图案等。整体色调为红色。 提出问题:你会用什么方式收藏艺术品?艺术收藏夹、百宝箱等。 生活中常见的收藏方式?相册、集邮册等。 文件夹式包装,适宜邮票、门票、火花、卡片等类型的收藏。 展示优秀生肖收藏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你认为这张生肖收藏卡制作的怎么样? 这个收藏说明清楚的记述了藏品名称、材料、规格、收藏地点、时间、造型特点及图示。 教师引导学生自考并提示制作方法:怎么制作艺术收藏卡? 1、艺术收藏卡要与藏品相配。抓住藏品的外形、色彩、特点进行艺术收藏卡的设计制作,加上介绍的文字。 2、为艺术小收藏进行包装设计。 展示图片,欣赏作品。
|
分享并介绍自己的藏品。
设计自己的作品并展示。 |
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藏品基本知识。
欣赏作品,激发创作灵感。
引导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作品。
|
实践练习 | 作业:为自己的艺术收藏品设计制作与之相配合的收藏卡。 要求:个性化,与藏品相配,并在上面写上介绍文字。 |
| 通过练习加深感悟 |
展示与评价 | 1、外形、色彩、装饰、文字。 2、收藏卡展示并介绍。 |
| 成果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劲头,在参观交流中学习。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
课后延伸 | 1、欣赏古代的收藏箱图片。 2、与家人到古旧家具市场欣赏藏品。 |
| 继续激发学生兴趣 |
板书 | 艺术小收藏 藏品分类 怎么制作收藏卡 |
|
|
岭南版五年级上册7. 彩塑动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岭南版五年级上册7. 彩塑动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小学美术岭南版四年级上册7. 妈妈的好帮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岭南版四年级上册7. 妈妈的好帮手教学设计,共4页。
小学美术岭南版二年级上册7. 美丽的叶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岭南版二年级上册7. 美丽的叶子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