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测试卷
展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问卷)
(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由问卷和答卷两部分组成,答案务必写或涂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科别等信息填写在答卷的密封区内。
一、积累(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 ),这便是“壹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涌,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聘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1.请用正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凹下去(āo) B. 撞着(chuànɡ)
C. 霎时(chà) D. 寒噤(jìnɡ)
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壹口 B. 推推搡搡 C. 前呼后涌 D. 驰聘
4.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瞬息万变 B. 深不可测 C. 叹为观止 D. 目眩神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据统计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B. 今年春寒时间长,但当六月的熏风携着暑热来临时,令我感到乌鲁木齐的盛夏到来了。
C. 为防止电信诈骗案件的再次发生,各地的公安部门加强了防诈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D. 近日水磨沟区一所中学的同学前往社区掀起了一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的实践活动。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礼记》相传是由西汉的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道家经典之一,《大道之行也》即表达了道家的大同社会理想。
B.《最后一次讲演》选自《闻一多全集》,作者闻一多是我国当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诗人和学者。
C.《登勃朗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D.“老生”是戏曲的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旦”“老旦”也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男子、老年女子。
7.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
(1) ,白露为霜。(《蒹葭》)
(2)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惠州定慧院寓居作》)
(5)《石壕吏》中,不仅点明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时代氛围的诗句是: , 。
(6)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钓鱼婉转含蓄地表露自己从政心愿的句子是: , 。
二、活动(共8分)
【活动一】乌鲁木齐市厚德中学将举办以“话说诗词”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活动。
8.为了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小柯同学作为学生会代表写了一段话,请你仿照前后文进行补充。(2分)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到山的风采:有的明媚秀美,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有的灿烂盛开。
【活动二】红色经典作品是具有持久生命力,鼓舞人心的优秀作品。乌鲁木齐市厚德中学开展红色经典作品阅读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9. 初识红色经典内容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名著《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2分)
(2)结合整部作品,文段中的“铁环”是指 。(2分)
10. 探究红色经典意义
八年级(2)班的同学在做名著阅读专题探究活动——“红色经典”的现实主义,如果请你在分享活动中发言,请谈谈你的认识。(2分)
三、阅读(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1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1. 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前两句直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景,“卷”显示秋风的强劲狂暴,“三重”突出卷去的茅草之多,受害程度之重。
B. 诗人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想到国破家亡的时局,“长夜”用夸张手法,表现诗人盼天亮、盼过安定日子的迫切心情。
C.“娇儿恶卧踏里裂”是说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这句从侧面表现出诗人一家此时处境的窘迫和生活艰难。
D. 最后一节“安得广厦千万间”这两句,诗人推己及人,心怀天下寒士,从中可见诗人炽热的情感和美好的理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共10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水尤清冽 冽:凉 B. 可百许头 可:大约
C. 日光下澈 澈:清澈 D. 以其境过清 以:因为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4.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以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 第二段写游鱼,先总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 本文在景物描写中巧妙地传达出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听到水声的愉悦——游鱼似与游者相乐的物我相融——赏美景时的豁达。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共9分)
会哭的人更健康
①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长期以来,传统观念一直教导我们,哭泣是软弱的表现,尤其对男人更是如此。然而,当我们强忍泪水,听凭痛苦和悲伤侵蚀身体时,其实是拒绝了一种健康的宣泄方式。
②哭泣自有其奥妙。美国的生化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一批志愿者先看情感电影,等他们被感动得哭了,就将泪水收进试管。几天后,再利用切洋葱的办法让同一群人流下眼泪。结果显示,因悲伤而流的“情绪眼泪”和被洋葱刺激出的“化学眼泪”成分大不相同,在“情绪眼泪”中含有儿茶酚胺,而“化学眼泪”中却没有。这是大脑在情绪压力下释放出的一种化学物质,体内有过多的儿茶酚胺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心肌梗死。所以,当我们落下“情绪眼泪”时,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毒”。
③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们心情压抑时,体内还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哭泣时这些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也会随着泪液排出体外,这同样也会有效降低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浓度。
④研究还发现,眼泪不仅能把有害物质带出体外,泪腺自身还能分泌出一种活性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对全身各部位伤口的修复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一个外伤病人,哭得越厉害,伤口便愈合得越快。反之,忍住泪水,压抑了泪腺工作,就会延迟伤口愈合。在这一点上,眼泪不再是意志薄弱的表现,而是加速伤口愈合的天然药物。
⑤可见,哭有其生物学意义,哭是对人体的一种安全保护。
⑥哭还是人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式之一。在遭遇严重不幸时大哭一场,是人体对不幸的自然反应。人在哭泣后,其情绪强度一般也会降低40%,这便解释了为什么哭后人的心情也会变得稍微舒畅。不情愿哭或哭不出来,身心可能就会出毛病。被抑制的紧张情绪若不能及时发泄出去,还会导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风湿、冠心病或者其他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发作。像神经性气喘等疾病,就与隐忍不发关系密切。而偏头疼及许多无名病痛,如胸口发胀、咽喉肿塞、脑袋涨痛等,都可能与过度抑制情绪有关。还有,男人大多没有女人长寿,重要缘由之一就是女人一般比男人爱哭。据考证,女性哭的频度为男人的5倍,女性平均每人每月至少要哭5次,而男人只有1次。看来,经常强忍眼泪等于慢性自杀绝非危言耸听。
⑦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或挫折、委屈郁闷的时候,实在没必要绷着脸强装出一副硬汉样。记住:会哭的人,才更健康。
(选自《阅读》,有删改)
1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全文思路明晰,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会哭的人才会更健康的原因。
B. 文章从生理学角度否定了传统观念后,自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C. 画线句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男女哭的频度比较,说明哭能使人更长寿。
D. 文章语言准确而不乏生动,第②段中加点的“过多的”就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6. 下列对为什么“会哭的人更健康”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哭泣是软弱的表现,尤其对男人更是如此。
B. 眼泪不仅能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也能有效降低它们在体内的浓度。
C. 泪腺自身分泌出的一种活性化合物有助于伤口修复,加速伤口愈合。
D. 哭是人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式之一。
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是一篇消除人们对“哭泣是软弱的表现”的偏见、为哭“正名”的科普文章。
B. 其实当我们因悲伤而落下“情绪眼泪”时,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儿茶酚胺。
C. 人在遇到困难或挫折、委屈郁闷的时候,适当的“哭”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D. 偏头疼及许多无名病痛,如胸口发胀、咽喉肿塞等,都与抑制情绪有密切关系。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共10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8. 请根据以下不同要求,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不超过20个字:
(2)不超过5个字:
19. 请揣摩、分析选文中的画线句,体会“我”的心理。(3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20. 选文的景物描写调动了“我”的多种感官,请结合选文任选两种加以分析。(4分)
四、写作(40分)
21. 题目:夏日里的一缕清凉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要有真情实感。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新疆乌鲁木齐水磨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乌鲁木齐水磨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古诗文名句默写, 批注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古诗文名句默写, 请根据以下要求,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与运用,语言表达,古诗文积累,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