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四节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747033/0-16927574965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四节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747033/0-16927574966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四节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747033/0-16927574967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四节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
展开第四节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要点归纳】
一、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1.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及最小刻度值,根据待测物的大小和所需达到的测量准确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2)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3)通常测量时,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长度的起始端对齐;使用零刻度线已被磨损的刻度尺时,则可以让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的起始端对齐。
(4)观察示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垂直,并与刻度线正对。
(5)读数时,应估计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2.游标卡尺的构造原理及读数.
(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尺身上还有一个紧固螺钉.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其读数见下表:
刻度格数(分度) | 刻度总长度 | 每小格与1 mm的差值 | 精确度(可准确到) |
10 | 9 mm | 0.1 mm | 0.1 mm |
20 | 19 mm | 0.05 mm | 0.05 mm |
50 | 49 mm | 0.02 mm | 0.02 mm |
(4)读数: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首先从游标尺零刻度线左侧的主尺刻度线读出整毫米数,其次找到游标尺与主尺刻度线的“正对”位置,在游标尺上读出毫米的小数部分,它们的和即为所测长度值.游标卡尺的读数公式:
测量值=主尺读数+游标尺的读数,
即:L=(10x+y+ns)mm,其中L为被测物体线度,x为对应的主尺上标的数字(即厘米数),y为主尺上的整毫米数,n为与主尺上某刻度线对齐的游标尺刻度线的格数,s为此种卡尺的精度.以上公式中的(10x+y)即为主尺读数,ns即为游标尺的读数.
十分度、二十分度和五十分度的游标尺的有关参数和游标尺读数如下表所示:
游标卡尺 | 精度(mm) | 测量结果[n为游标卡尺上正对刻度左侧的小格数](mm) | ||
小格数 | 刻度总长度(mm) | 主尺与游标卡尺每小格长度差(mm) | ||
10 | 9 | 0.1 | 0.1 | +0.1n |
20 | 19 | 0.05 | 0.05 | +0.05n |
50 | 49 | 0.02 | 0.02 | +0.02n |
(5)提示:游标卡尺的读数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看清精确度;②主尺上的单位应为厘米;③区分零刻度与标尺最前端.
3.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及读数.
(1)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如下图所示是常用的螺旋测微器.它的小砧A和固定刻度G固定在框架F上,测微螺杆P、可动刻度H、调动旋钮K和微调旋钮K′连在一起.
(2)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固定刻度G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旋钮K每旋转一周,P前进或后退0.5 mm,而可动刻度H上的刻度为50等份,因此每等分为0.01 mm,即可动刻度的精确度为0.01 mm.读数时要估读至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3)读数: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半毫米的整数倍部分由固定刻度读出,不足半毫米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
测量值(毫米)=固定刻度数(毫米)(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0.01(毫米)+千分位上的估读.
(4)提示:螺旋测微器需要估读,最后一位数字为估计数字,读数和记数时估计位为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 限流式 | 分压式 |
电路组成 | ||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特点 | 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 | 采用“两下一上”的接法 |
调压范围 | ~E(不计电源内阻) | 0~E(不计电源内阻) |
适用情况 | 负载电阻的阻值Rx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相差不多,或R稍大,且电压、电流变化不要求从零调起 | (1)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较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 (2)负载电阻的阻值R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 |
方法选择
通常以限流接法为主,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必须选择分压连接方式:
①题目所提供的实验仪器最大允许电流、电压不够.
②变阻器电阻远小于被测电阻或远小于电路中串联的其他电阻的阻值.
在变阻器电阻远小于被测电阻时,若采用限流式接法,即使变阻器从一端滑至另一端,电路中电流变化仍极小,因此此时应用分压接法.
③要求回路中某部分电路的电压从零开始可连续变化,应采用分压接法.
三、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螺旋测微器及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进一步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二、实验原理
1.电阻率的测定原理.
把金属丝接入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金属丝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金属丝中的电流,根据Rx=计算金属电阻Rx,然后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计算出横截面积S;根据电阻定律Rx=,得出计算金属丝电阻率的公式ρ==.
三、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毫米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三次测量金属丝不同位置的直径取平均值d,求出其横截面积S=.
2.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拉直,用毫米刻度米尺测量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度,测三次,求出平均值L.
3.根据所选测量仪器和选择电路的原则画好电路图,然后依电路图按顺序给实物连线并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4.检查线路无误后闭合单刀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几组I、U值,分别计算电阻R再求平均值,设计表格把测量的d、L、U、I填空.
5.数据处理,将测得的d、L、U、I的值,代入电阻率的计算式ρ=Rx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6.拆除电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五、数据处理
1.在求Rx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
(1)用Rx=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
(2)用U-I图线的斜率求出.
2.计算电阻率.
将记录的数据Rx、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式ρ=Rx=.
六、注意事项
1.器材的选取应遵从安全、准确、操作方便的原则.可以先估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然后再选取合适量程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等器材.
2.测量长度时,要测量接入电路中的金属丝的长度,而不是测量金属丝的全长.
3.螺旋测微器的最小分度0.01 mm,应估读到0.001 mm.
4.金属丝的电阻和电流表的内阻相差不很大,因此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应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阻值应调至最大,实验过程中通过金属丝的电流不宜过大,以防止温度升高电阻率发生变化.
5.本实验由于电流表量程0~0.60 A,测量时通过金属丝的电流应控制在0.6 A以下,每次通电时间应尽量短(以能读取电表数据为准),读数完毕立即断开单刀开关,防止温度升高使金属丝长度和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
6.求R平均值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R=算出各次测量值,再取平均值.第二种是图象法,用U-I图线的斜率来表示.在描点连线时,要让尽可能多的点在直线,其余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个别偏离较远的点舍去.
七. 误差分析
1. 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
2. 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
3. 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会带来偶然误差.
4. 由于金属丝通电后发热升温,会使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造成测量误差.
【夯实基础练】
1.(2022•四川省石室中学高三(下)第五次专家联测卷)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定一均匀电阻丝的电阻率,电源是两节干电池。
(1)根据图甲,连接图乙中的实物图__________。
(2)如图丙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时,应先转动__________使与间的距离稍大于被测物,放入被测物,再转动________到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______使固定后读数。(均选填“”、“”或“”)
(3)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一合适位置后不动,多次改变线夹的位置,得到几组电压表的示数、电流表的示数、电阻丝间的长度的数据,根据公式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后作出图像如图丁所示,取图线上的两个点,得到这两个点的横坐标之差和纵坐标之差,若电阻丝的直径为,则其电阻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
【解析】 (1)[1]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2][3][4] 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粗调旋钮D使测微螺杆F接近被测电阻丝,再转到微调旋钮H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止动旋钮G使F固定后读数;
(3)[5]根据,得知图线的斜率为,得
【答案】 ① ②D ③H ④G ⑤
2.(2022•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下)第4次学情调查)在“测量一段圆柱形金属材料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用伏安法测定这段金属材料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其的电流,以及这段金属材料的长度和直径。
(1)如下图所示:图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材料的直径为______mm;
(2)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除开关、导线外,还有如下器材:
R金属丝(电阻约为十几欧姆)
E直流电源6~8V
A1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1Ω)
A2电流表(量程3A,内阻约0.2Ω)
V1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60kΩ)
V2电压表(量程5V,内阻约20kΩ)
R1滑动变阻器(1kΩ,0.5A)
R2滑动变阻器(0~10Ω,2A)
①实验所用到的电流表应选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填字母符号);
②在虚线框内画出最合理的实验原理图,并标出相应的字母符号。______
(3)测量圆柱形金属材料的电阻率的表达式______。(用符号表示:圆柱形材料的直径为D、长度为L,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
【解析】 (1)[1]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2)①[2]电流表选择,可以获得接近满偏的电流,有效的减小测量误差。
[3]电压表选择,可以获得仅仅接近满偏的电压,有效的减小测量误差。
[4]滑动变阻器选择,方便电路调节,让电表获得较多的明显变化的读数。
②[5]金属丝电阻较小,电流表应外接;滑动变阻器选择分压式连接,方便调节电路。
(3)[6]根据电阻定律得
【答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2022•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第八次适应性训练)小阳同学想自己设计的实验来测量某种金属丝的电阻率。首先他将一卷长为128m的金属丝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接线柱间,他选用的器材有多用电表、电流表(内阻为1Ω)、电压表(内阻约为3000Ω)、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导线和学生电源等。
(1)他先使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操作过程分以下四个步骤:
①调整“机械零点调节旋纽”使指针指到零刻度;
②将红、黑表笔分别插人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电阻挡“ × 1”;
③然后将两表笔_________;调整“欧姆调零旋钮”进行欧姆调零;
④把红、黑表笔分别与金属丝的两端(已刮去绝缘漆)相接,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金属丝的电阻为__________Ω。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3)为了更准确地测量金属丝Rx的电阻,并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以下四个电路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4)按小阳同学选择的电路测量,某次得到电流表示数为0.20A,电压表示数为2.76V,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_________Ω·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③[1]欧姆调零时,需要将两表笔短接;
④[2]选择的档位为 × 1,所以欧姆表读数为
(2)[3]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3)[4]为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由于电流表内阻已知为1Ω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有URx = UV - IRA,则可消除系统误差。故选B。
(4)[5]根据欧姆定律得,结合电阻定律,又,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答案】 ①短接 ②13 ③0.600 ④B ⑤
4.(2022•银川一中第五次月考)在工业生产中,常运用测定电学量的方法来测定某些溶液含离子的浓度。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电路模拟这一情形,测定不同浓度下食盐溶液的电阻率。在长方体绝缘容器内插上两竖直金属薄板A、B,A板固定在左侧,B板可插在容器内不同位置。
(1)因缺少保护电阻,为保护电流表,开关闭合前B板应尽量靠近容器的______侧(填“左”或“右”),容器内应倒入______(填“少量”或“大量”)食盐溶液。
(2)某次实验时,容器内有一定量的食盐溶液,且B板位于最右端,为便于在多次测量中电流的变化范围更大一些,应______(选填:增加、减少)容器内的食盐溶液。
(3)倒入适量食盐溶液后,将B板插在容器内不同位置,改变B、A两板的间距x,读取电流表读数I,测量多组数据,得到图线如图b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为3.0V,容器内部底面长L=20cm,容器内溶液体积V=1200cm3。根据图线求得该食盐溶液的电阻率ρ=_____Ω·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1)[1]由电阻定律,可知,B板越靠近右侧,溶液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盐溶液浓度越低,阻值越大,所以应向容器内应倒入少量食盐溶液。
(2)[3]要使测量中电流的变化范围更大,则应减小电阻,故需要增加容器内的食盐溶液。
(3)[4]根据电阻定律可得,又,,联立可得,结合图象的斜率k,可得
【答案】 ①右 ②少量 ③增加 ④
5.(2022•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高三(下)零模)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待测金属丝的电阻约为。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某次测量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
(2)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按如图连接好电路,用电压表的接线柱先后与、接触,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实验中电压表的接线柱应与___________点相连(选填“”或“”),并说明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
(3)设被测金属丝电阻为,长度为,直径的平均值为,则该金属材料电阻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
【解析】 (1)[1]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方法;
(2)[2] 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变化,电流表分压作用明显,选择电流表外接,接a;
[3] 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变化,电流表分压作用明显,选择电流表外接
(3)[4] 根据及可得
【答案】 ①0.314 ②a ③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变化,电流表分压作用明显,选择电流表外接 ④
6.(2022•安徽省六校第二次联考)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cm;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mm;
(2)按图丙连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
①将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置于最_______处(填“大”或“小”);将S2拨向接点1,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表示数为Io.
②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至最_________(填“大”或“小”),S2拨向接点2;保持R1不变,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o,此时R2阻值为2507.5Ω.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求出圆柱体的电阻率是_______Ω·m(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为5cm+0.05mm×3=5.015c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为4.5mm+0.01mm×19.7=4.697mm
(2)①[3]将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置于最大处;将S2拨向接点1,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表示数为Io.
②[4]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至最大,S2拨向接点2;保持R1不变,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o,此时R2阻值为2507.5Ω,根据等效法可知,圆柱体的电阻也为2507.5Ω;
(3)[5]根据,解得
【答案】 ①5.015 ②4.697(4.696-4.699均算对) ③大 ④大 ⑤0.87
(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五节 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 这是一份(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五节 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15页。
(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四节 追及相遇问题-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 这是一份(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四节 追及相遇问题-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13页。
(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四节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 这是一份(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四节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