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辽宁省铁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辽宁省铁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第1页
    辽宁省铁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第2页
    辽宁省铁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铁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铁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是日更定,问其姓氏,是金陵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言文阅读
    辽宁省铁岭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10.(1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ㅤ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ㅤㅤ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ㅤㅤ二年春三月庚午,大司马大将军光①薨。上②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乃复使乐平侯山③领④尚书事,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⑤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⑥,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节选自《汉书》)
    【注释】①光:大将军霍光。②上:汉宣帝。③山:霍山,霍光之兄孙。④领:兼任之意。⑤傅奏:陈奏,向君上报告。⑥异善:特殊贡献。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C.以知下情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
    自非亭午夜分(《三峡》)
    (2)将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②上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4)甲文中的“先帝去世、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是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分析蜀国当时面临的① ,而有“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和“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则阐述了② ,情辞恳切,言之有理。
    (5)甲文中诸葛亮给后主的建议与乙文中汉宣帝的治国举措有相同之处,请概括出来。

    辽宁省铁岭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晏子①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
    晏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②。强不暴③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④,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⑤,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⑥患,故民不疾其劳。此长保威强勿失之道也。失此者危矣。”
    吴王忿然作色,不说。
    晏子曰:“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⑦之罪请辞而行。”遂不复见。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晏子:名婴,春秋末期齐国名相。②施:施恩惠。此指赏赐。诛:指刑罚。③暴:损害。④进:进用,任用。⑤退人之君:使别人的君主退居己下。⑥屏(bǐng):排除,消除。⑦锧(zhì):腰斩时所垫的砧板。斧锧,这里是斩首的意思。
    10.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乃下令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 闻寡人之耳者 一老河兵闻之(《河中石兽》)
    C. 故世不逆其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北冥有鱼》)
    D. 故民不疾其劳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11. 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吴王忿然作色,不说。
    12.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之罪请辞而行。
    13. 写出【甲】文中齐国大治在国外有所表现的句子。
    14. 【甲】【乙】两文都是君臣间的言论,齐威王______,体现了他的胸襟和智慧;吴王表面虚心,却并未接受晏子______的思想。
    辽宁省铁岭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12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湖心亭看雪》)
    【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不妆散粉,点点糁②原宪③之羹。飞霰④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⑤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1áo):浊酒,汁渣混合的酒。
    9.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A.上下一白/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B.画冒雪出云之势/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
    C.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 (《陋室铭》)
    D.回风折竹/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
    10.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四林皆雪,登眺时见。

    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欣 然 一 饱 随 作 雪 景 一 幅 以 寄 僧 赏。
    12.写出【乙】文中表现作者沉醉雪景、流连观赏的语句。(2分)


    13.【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甲】文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的 ▲ ;【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 ▲ 。(2分)


    文言文阅读
    辽宁省铁岭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10.(1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ㅤ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ㅤㅤ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ㅤㅤ二年春三月庚午,大司马大将军光①薨。上②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乃复使乐平侯山③领④尚书事,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⑤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⑥,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节选自《汉书》)
    【注释】①光:大将军霍光。②上:汉宣帝。③山:霍山,霍光之兄孙。④领:兼任之意。⑤傅奏:陈奏,向君上报告。⑥异善:特殊贡献。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C.以知下情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
    自非亭午夜分(《三峡》)
    (2)将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②上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4)甲文中的“先帝去世、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是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分析蜀国当时面临的① ,而有“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和“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则阐述了② ,情辞恳切,言之有理。
    (5)甲文中诸葛亮给后主的建议与乙文中汉宣帝的治国举措有相同之处,请概括出来。
    【分析】【参考译文】
    【甲】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陛下。陛下你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过分地看轻自己,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乙】
    后元二年三月庚午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去世。汉宣帝才开始亲自治理政事,又想报答大将军霍光的大德,便封霍光兄长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为乐平侯,命他以奉车都尉的身份主管尚书事务。并且召集群臣,听取他们对朝政事务的意见。每隔五天,自丞相以下,群臣各就自己负责的事务分别奏报,再将他们陈述的意见分别下达有关部门试行,考察、检验其功效。凡任侍中、尚书的官员有功应当升迁,或有特殊成绩,就厚加赏赐,甚至及于他们的子孙,长久不改变。中枢机构严密,法令、制度完备,上下相安无事,没有人抱着苟且敷衍的态度办事。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A.相同,诚:两个都是“确实,实在”的意思;
    B.不同,然:然而/……的样子;
    C.不同,以:用来/按照;
    D.不同,自:从/如果。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重点词:追,追念;报,报答。句意为: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陛下。
    ②重点词:句意为:汉宣帝才开始亲自治理政事,又想报答大将军霍光的大德。
    (3)本题考查给文言语句断句。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本句的意思是:法令、制度完备,上下相安无事,没有人抱着苟且敷衍的态度办事。可据此断句为: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4)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甲文中的“先帝去世、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是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分析蜀国当时面临的不利处境;而有“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和“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则阐述了有利条件,情辞恳切,言之有理。
    (5)本题考查阅读比较。根据甲文“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可知,诸葛亮给后主的建议有广开言路,严明赏罚。根据乙文“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可知,汉宣帝也同样重视广开言路;从“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可知,汉宣帝也注意到了论功行赏。这些都是与诸葛亮给后主的建议有相同之外。
    答案:
    (1)A
    (2)①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陛下。
    ②汉宣帝才开始亲自治理政事,又想报答大将军霍光的大德。
    (3)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4)不利处境;有利条件。
    (5)广开言路,论功行赏。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辽宁省铁岭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晏子①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
    晏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②。强不暴③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④,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⑤,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⑥患,故民不疾其劳。此长保威强勿失之道也。失此者危矣。”
    吴王忿然作色,不说。
    晏子曰:“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⑦之罪请辞而行。”遂不复见。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晏子:名婴,春秋末期齐国名相。②施:施恩惠。此指赏赐。诛:指刑罚。③暴:损害。④进:进用,任用。⑤退人之君:使别人的君主退居己下。⑥屏(bǐng):排除,消除。⑦锧(zhì):腰斩时所垫的砧板。斧锧,这里是斩首的意思。
    10.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乃下令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 闻寡人之耳者 一老河兵闻之(《河中石兽》)
    C. 故世不逆其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北冥有鱼》)
    D. 故民不疾其劳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11. 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吴王忿然作色,不说。
    12.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之罪请辞而行。
    13. 写出【甲】文中齐国大治在国外有所表现的句子。
    14. 【甲】【乙】两文都是君臣间的言论,齐威王______,体现了他的胸襟和智慧;吴王表面虚心,却并未接受晏子______的思想。
    【答案】10. A 11. (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2)吴王愤怒地改变了脸色,(很)不高兴。
    12. 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之罪/请辞而行。
    13.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4. ①. 广开言路(从善如流、善于纳谏) ②. 民本(以民为本、以民为先)
    【解析】
    【10题详解】
    考查一词多义。
    A.副词,于是/副词,于是;
    B.动词,使……听到/动词,听说;
    C.名词,意志/动词,记载;
    D.动词,厌恶/形容词,快;
    故选A。
    【11题详解】
    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重点词语:面:当面,名词作状语。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
    (2)重点词语:忿然:气愤的样子。说:同“悦”,高兴。
    【12题详解】
    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也可以根据相关的文言词语的标志来划分。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我的国君交办的事情完毕了,我晏婴没有刀斧砍头之罪,请求告辞回国。“矣”是句末语气词,可在其后断开。“婴无斧锧之罪”的意思是我晏婴没有刀斧砍头的罪名。意思完整,应在其后断开。据此可知这个句子正确的断句为: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之罪/请辞而行。
    【13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根据题干要求,在【甲】文中找到齐国大治在国外有所表现的句子即可。【甲】文“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一句的意思是: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燕、赵、韩、魏”是别的国家,“皆朝于齐”指的是“燕、赵、韩、魏”这些国家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是齐国大治在国外的表现。
    【14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人物形象的把握。
    ①结合“体现了他的胸襟和智慧”可知要找到体现齐威王的胸襟和智慧的语句进行分析。结合【甲】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可知,齐威王下令让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都来向他进谏,这体现了齐威王能够广开言路、善于纳谏。
    ②从【乙】文中找到能体现晏子思想的语句进行概括。结合“先民而后身”“百姓并进,有司不侵,民和政平”“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患,故民不疾其劳”等语句可知,晏子认为,要先为民众而后为自身,要与百姓并进,官员不侵犯民众,民众和谐政治平稳。使用法律,为当时禁止暴乱,他使用武力,是为大众消除祸患。由此可看出晏子认为要以民为本、以民为先的思想。从“吴王忿然作色,不说”可看出吴王并未接受晏子的思想。
    【点睛】参考译文:
    【甲】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乙】晏子访问吴国,吴王说:“请问长久保持威武强盛而不会失去的道路是什么样?”
    晏子回答说:“先为民众而后为自身,先赏赐而后再惩罚;强盛而不以暴力欺压弱小,高贵而不欺凌低贱,富裕而不傲视贫穷。与百姓并进,官员不侵犯民众,民众和谐政治平稳。不以威力强迫别国君主退位,不以人多势众去兼并别人的土地。他使用法律,为当时禁止暴乱,所以世人不会违背他的意志。他使用武力,是为大众消除祸患,所以民众不厌恶劳累。这就是长久保持威武强盛不失去的道路。失去这些的人就危险了。”
    吴王愤怒,变了脸色,很不高兴。
    晏子说:“我的国君交办的事情完毕了,我晏婴没有刀斧砍头的罪名,请求告辞回国。”于是不再见吴王。
    辽宁省铁岭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12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湖心亭看雪》)
    【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不妆散粉,点点糁②原宪③之羹。飞霰④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⑤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1áo):浊酒,汁渣混合的酒。
    9.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A.上下一白/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B.画冒雪出云之势/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
    C.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 (《陋室铭》)
    D.回风折竹/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
    10.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四林皆雪,登眺时见。

    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欣 然 一 饱 随 作 雪 景 一 幅 以 寄 僧 赏。
    12.写出【乙】文中表现作者沉醉雪景、流连观赏的语句。(2分)


    13.【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甲】文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的 ▲ ;【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 ▲ 。(2分)


    【分析】参考译文: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乙)四周的树林都被积雪覆盖,登高远眺看到白雪如同柳絮一样在风中起舞,山峰积雪如同堆砌的玉,寒鸦在城角翻飞,山中万壑都铺上了一层银色。没有树木,却在飘花,片片如同苏子瞻所描绘的赤壁景色;不用装点,散落之粉点点如同原宪藜羹中的糁。飞散的雪花飘入林中,强劲的回风折断竹子,徘徊其间,仔细凝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描绘飘着雪冒出云彩之景致,呼唤松子、茶茗的情景。围着火炉烤山芋,美美地吃饱,随后画了一幅雪景,以便寄给名僧评赏。
    【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全,都/数量词,一;
    B.助词,的/助词,的;
    c.这/判断词,是;
    D.折断/曲折。
    故选:B。
    (2)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重点字词:俱,都;绝,消失。句意: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②重点字词:皆,都;雪,积雪;见,看见。句意:四周的树林都是积雪,登高远眺时时可见。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根据句意及语法结构等断句。翻译为:愉快地吃饱,然后画一幅雪景图,以寄给高僧欣赏。故可断句为: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根据“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的意思“徘徊其间,仔细凝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分析,符合“沉醉雪景、流连观赏”的要求。据此回答即可。
    (5)本题考查文本表达情感。甲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据此得出答案:家国之思(故国之思等)。乙文通过描写雪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据此得出答案:自然之乐。
    答案:
    (1)B
    (2)①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②四周的树林都是积雪,登高远眺时时可见。
    (3)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4)徘徊凝览,以发奇思。
    (5)①家国之思;②自然之乐。
    【点评】重点词解释:
    是:
    1.是日更定:这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
    更:
    1.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gēng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èng
    白:
    1.上下一白:白色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时罚酒用的,泛指酒杯。
    大:
    1.见余大喜:非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
    余:
    1.余住西湖:我,指作者
    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多



    相关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字音字形及词语运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铁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字音字形及词语运用,共5页。

    辽宁省铁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修改及文学常识:

    这是一份辽宁省铁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修改及文学常识,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感法,紧缩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铁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这是一份辽宁省铁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共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