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一年级上册2、平面图形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一年级上册2、平面图形课后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手实践,感知“面在体上”,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年级上数学评课-认识平面图形人教新课标本学期的第一次数学校级教研课是聆听了一年级的两位美女老师章海芳和李扬的《认识平面图形》,这是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可以说是一节起始课,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前一课时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4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重点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4种平面图形。难点是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以及感知面在体上。纵观两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动手实践,感知“面在体上”。《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师在复习回顾了立体图形之后,让学生想办法把“面”描到纸上,学生想出了画、印、折等多种方法,然后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办法,选择喜欢的一个面描在纸上,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二、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和应用不竭的源泉。教师在学生认识了四种平面图形后安排了 “交通警示牌”,在认识图形的同时,还认识了一些交通标志,培养交通意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三、重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虽然这是一节起始课,但是学生并不是对本节课的内容一无所知,这之前他们已经在生活中接触过、听说过有关知识,教师在让学生描下了四种平面图形后,直接问学生“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学生说出了这四种图形的正确名称。然后,教师采用了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等认识进一步深入。有比较才有鉴别。本节课教师在多处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如课一开始让学生比较四种立体图形有什么不一样,这是立体图形之间的对比。在认识了四种平面图形之后又让学生说说“跟上面的(立体)图形有什么不一样。这是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对比。在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了盖住一部分图形,猜图形名称的游戏,当中进行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比较,这是平面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对比,使学生知道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异同,突破了难点。四、设计有趣情境练习巩固,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抓小偷“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情感的投入,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黑猫警长发现的四个脚印盖住了图形的一部分,让学生想象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必须根据看到的一部分联系所学图形的特征进行想象,才能作出判断。教师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也不同,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探讨之处:如果是我来执教本节课,我会在以下几处作一些调整:1.让学生自己对所画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在展示学生所画作品时,有意识地进行了分类展示,只有1个长方形放在三角形下面。如果是我,喜欢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找出本质特征分类。学生可能会分成“有角”、“没角”两类;也有可能分成正方形、长方形一类,圆形一类、三角形一类;也有可能就是四类。不管分成几类,教师可根据生成引导整理出四类。2.放大步子认识四中平面图形特征。不必一种一种讲图形特征。3.总结一下这4种图形的共性:只有一个平平的面。总的来说,教师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参与度高,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以上观点仅是我个人的想法,有不当之处请专家和同仁批评指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1、立体图形课时练习,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初步渗透分类的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课时训练,共1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和9课后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沿着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