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湛江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级开学考试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糖史上的蔗浆时代》,讨论唐代以及唐以前的时期,蔗糖的主要形式是“蔗浆”,但是,当时我误以为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以为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这是一个普遍流传的误会。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谱》。宋人王灼的《糖霜谱》是一部严谨惊人的科学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时代,固体的糖已经出现了。但是,很多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望文生义,对这一著作有很多误解,包括以为“糖霜”指的是我们今天生活中看到的砂糖,即细粒状的糖粉。其实,王灼讲解得非常清楚:糖霜之称,是指这种产品经历结晶的过程,近似自然界中的结霜现象。至于糖霜的形态,则是大大小小的不规则团块,所以宋人亦称之为“糖冰”或“冰糖”。
当时甘蔗种植在宋朝的境内非常普遍,质量也很好,然而掌握了糖霜技术的地方却不多,仅仅局限在福唐(位于福建)、四明(浙江)、番禺(广东)以及广汉、遂宁(二者皆在四川),可是前四个地方都产量小,质量也逊色,因此实际上只有遂宁一处为主力。即使在遂宁,也只是集中在伞山周围,这里制糖霜的家庭作坊称为“糖霜户”,其中大致有三百家的出品为优等货,大户每年能动用三百多只缸制糖,而小户不过只有一两缸。另外还有将近百家制糖作坊,但是只能生产中下等的产品。附近虽然也有很多甘蔗田,那里的农户们却没有掌握做糖霜的技术,只能把甘蔗汁加工成糖水,作为原料卖给伞山前的制糖坊。
这些糖霜户所掌握的技术相当简单,无法完全控制生产过程,导致每年的产量不稳定。从耕田到晒霜,历时长达一年半,最终可能一缸出几十斤乃至上百斤糖霜,也可能完全没有任何糖霜形成。
宣和初年,北宋朝廷要求遂宁每年进贡数千斤糖霜,结果当地将近半数产家破产,到王灼写《糖霜谱》时还没有恢复元气。在最大的生产地遂宁,尚且无法承受一年多出几千斤固体糖的负担,那么其他四个地方只会更弱。另外,《糖霜谱》介绍,当时边境以外的很多地区都出产好甘蔗,但却没听说有糖霜的生产,连王灼都觉得奇怪。
《糖霜谱》记录了当时糖霜与沙糖的制作工艺。前者的生产过程辛苦漫长,而且出品率很低,大致是把甘蔗榨出的汁在火上熬,熬到类似麦芽饭的黏稠度,然后把若干竹条插在大缸里,再将熬好的蔗浆倒入,以竹藤编的盖子罩合。接下来,便是等着蔗浆析出结晶,附着在竹条以及缸壁上。到农历五月,把这些结晶取出,这个程序称为“沥缸”。“沥”出的糖晶再经阳光下暴晒,才得到最终的糖霜。不过,一缸糖浆不会全部结晶成霜,会留下相当比例的“糖水”,也就是余浆。这些糖水有两种去处,直接卖掉,“或自熬沙糖”。很清楚,在王灼时代的制糖体系里,沙糖与糖霜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商品。
实际上,王灼非常了不起,在卷二清楚地勾勒了中国古人在蔗糖消费上的不同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蔗浆,乃是甘蔗压榨成的汁。第二个阶段为“蔗饷”,即经过初步简单加工的甘蔗饴浆,很可能是把甘蔗榨汁在阳光下晒,蒸发掉水分,由此形成浓缩稠浆。第三个阶段,则是加入了把蔗浆汁在火上熬炼的程序。文献记载,唐太宗派人从印度的摩接陀国学会了“熬糖法”,很多后代学者误以为,这次引入的新技术是直接制作固体糖,但事实绝非如此。王灼推测,熬糖法是“熬糖渖作剂,似是今之沙糖也”,接下来他明确道:“蔗之技尽于此,不言作霜,然则糖霜非古也。”他指出,三个阶段里都没有提到固体糖的制作工艺,所以糖霜的历史并不长。同时,他认为,唐初从印度引入的熬糖法,制成的产品就是沙糖。所以,在王灼那里,沙糖不是固体糖,尤其不是今天的砂糖。
《糖霜谱》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浆就,元代官修的《农桑辑要》收编了详细的“煎熬法”,其工艺说来相当简单:
把甘蔗汁于大锅内温火熬煮,熬到变为黑枣合(疑通“褐”)色;在一只大盆的底部凿一个小眼,然后把大盆架在一只罐子上,将煮好的稠浆倒入盆内,任其从小孔内一点点滴落,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澄清,分离糖蜜。最终,落入罐底的糖蜜在品质上比较差,只能用于制作“渴水”这类饮料。留在盆内的部分才是质量好的沙糖,贮存起来,供随时食用。
《农桑辑要》中很明确地展示了“熬沙糖”的技术过程,也清楚地告诉我们,简单分离过糖蜜的稠浆就是沙糖的最终形态,并没有进一步晒干等更多步骤,因此成品是流质的胶饴。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而福建的液态糖产量极大,“仙游县田耗于蔗糖,岁运入浙淮者,不知其几万坛”,这一繁荣一直持续到元代。从《糖霜谱》可知,不仅福建,同时期的其他蔗糖产地也是如此,这就显示了宋人消费蔗糖的情况。如此重要的历史情况,却在糖史研究中常受忽略。同样受到忽略的是,有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作为糖制品主力的液态糖,拥有一个指定专用名称——沙糖。
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唐人对这种形式的蔗糖颇为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种应用。真正惊人的是,如《演繁录》指出,早在东汉时,张衡《七辩》里已然提到:“沙场石蜜,远国储珍。”原来,至晚在公元一世纪时,就出现了沙糖(饬)这个专称,它来自远方,稀少而昂贵,很显然只有上层社会才有机会接触到。赋中与沙糖并列的尚有“石蜜”,这是汉唐时代对异国所产固体糖的叫法。
(摘编自孟晖《宋人的沙糖》)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代的“糖霜”在形态上呈现为不规则的团块,与今天生活中看到的砂糖并不相同。
B. 宋代遂宁的伞山周围集中了许多糖霜户,他们的“糖霜”的生产能力并不是相同的。
C. 中国古人对蔗糖的消费进入第三个阶段,与摩接陀国“熬糖法”的传人有密切关系。
D. 作者孟晖经过详细的考证,认为宋代流行的是液态糖,唐代之前并没有出现固体糖。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以及唐以前消费蔗糖的主要形式是“蔗浆”,这属于王灼提出的中国古人在蔗糖消费上的第一阶段。
B. 宋人生产“糖霜”存在“沥缸”和“晒霜”这两道程序。前者是指在农历的五月将蔗浆析出的结晶取出。
C. 较之糖霜,宋代熬制沙糖的工艺相当简单,因为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后遗留下来的糖水。
D. 若研究中国蔗糖史,学者可以参考《糖霜谱》《农桑辑要》等古籍,也可以参考季羡林先生的《蔗糖史》。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宋代,掌握了制作糖霜技术的有福唐、四明、番禺、广汉、遂宁,这说明宋代的甘蔗种植只集中在这五个地方。
B. 宋代的“糖霜户”运用所掌握的技术生产“糖霜”,但并不能完全控制生产过程,这可推断出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
C. 南宋医学家寇宗奭《本草衍义》的记载“甘蔗……石蜜、沙糖、糖霜皆自此出”可以佐证宋代的"沙糖"与"糖霜"不是同一种商品。
D. “仙游县田耗于蔗糖,岁运人浙淮者,不知其几万坛”,由此可以推断出宋代浙淮地区对沙糖的消费量是巨大的。
4. 作者运用哪些证据推翻了“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的结论?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5. 孟晖对宋人所消费的蔗糖的研究能给从事相关学术研究的学者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答案】1. D 2. C 3. A
4. ①作者考证出宋代存在的固体蔗糖——“糖霜”和今天的“砂糖”不是同一种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费“砂糖”;②依据《糖霜谱》的记载,宋代境内“糖霜”的产量很低,且境外不生产“糖霜”,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③贺威、刘伟荣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④作者从《糖霜谱》《农桑辑要》考证出宋代的“液态糖”的专有名称是沙糖,可见沙糖不是固体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
5. ①从事学术研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②研究中要尽可能研读更多的文献资料;③善于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④学术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唐代之前并没有出现固体糖”错。从文章最后“赋中与沙糖并列尚有‘石蜜’,这是汉唐时代对异国所产固体糖的叫法”可知,唐代之前已经出现了固体糖。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宋代熬制沙糖的工艺相当简单,因为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后遗留下来的糖水”强加因果关系。工艺相当简单,与其使用的原材料没有直接关系。且宋代熬制沙糖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后遗留下来的糖水”缺少依据,原文说的是“《糖霜谱》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浆就”。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宋代的甘蔗种植只集中在这五个地方”错。原文说“当时甘蔗种植在宋朝的境内非常普遍”。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原文“很清楚,在王灼时代的制糖体系里,沙糖与糖霜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商品”“ 所以,在王灼那里,沙糖不是固体糖,尤其不是今天的砂糖”可知,作者考证出宋代存在的固体蔗糖——“糖霜”和今天的“砂糖”不是同一种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费“砂糖”;
由原文“《糖霜语》记录了当时糖霜与沙糖的制作工艺。前者的生产过程辛苦漫长,而且出品率很低”“《糖霜语》介绍,当时边境以外的很多地区都出产好甘蔗,但却没听说有糖霜的生产”可知,依据《糖霜谱》的记载,宋代境内“糖霜”的产量很低,且境外不生产“糖霜”,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
由原文“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可知,贺威、刘伟荣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
由原文“从《糖霜谱》可知,不仅福建,同时期的其他蔗糖产地也是如此,这就显示了宋人消费蔗糖的情况。如此重要的历史情况,却在糖史研究中常受忽略。同样受到忽略的是,有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作为糖制品主力的液态糖,拥有一个指定专用名称——沙糖”“《农桑辑要》中很明确地展示了‘熬沙糖’的技术过程,也清楚地告诉我们,简单分离过糖蜜的稠浆就是沙糖的最终形态,并没有进一步晒干等更多步骤,因此成品是流质的胶饴”可知,作者从《糖霜谱》《农桑辑要》考证出宋代的“液态糖”的专有名称是沙糖,可见沙糖不是固体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当时我误以为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以为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这是一个普遍流传的误会”可得,从事学术研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
由原文“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谱》。宋人王灼的《糖霜语》是一部严谨惊人的科学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时代,固体的糖已经出现了”“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唐人对这种形式的蔗糖颇为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种应用。真正惊人的是,如《演繁录》指出,早在东汉时,张衡《七辩》里已然提到:‘沙场石蜜,远国储珍。’”可得,研究中要尽可能研读更多的文献资料;
由原文“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可得,在考证过程中,作者引用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善于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
作者在文中指出“很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望文生义”,结果得出错误的观点,由此可得,学术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枫木坳①
沈从文
到了河坎上眺望对河,虽相隔将近一里路,夭夭眼睛好,却看得出枫木坳上祠堂前边小旗杆下,有几个过路人坐在石条凳上歇憩。几天来枫树叶子被霜熟透了,落去了好些,坳上便见得疏朗朗的。夭夭看不真老水手人在何处,猜详他必然在那里和过路人谈天。她想叫一叫,看老水手是否听得到,因此锐声叫“满满”②。叫了五六声,还得不到回答。夭夭心不悦服,又把喉咙拖长,叫了四五声“满满”,这一来,果然被坳上枫木树下的老水手听到了,踉踉跄跄从小路走下河边来,站在一个乌黑大石墩子上,招呼夭夭。人隔一条河,不到半里路宽,水面传送声音远,两边大声说话听得清清楚楚。
老水手嘶着个喉咙大叫夭夭。夭夭说:
“满满,我叫了你半天你怎么老不理我?”
“我还以为河边扇把鸟雀儿叫!你怎不上青溪坪赶场?我以为你早走了。”
“早走了?爹不让我去。我说:‘不让我去我要哭的!’爹爹说:‘你要哭,好,一个人到河坎边去哭,好哭个尽兴。’我就到河边来了。”
“真哭够了吗?”
“蒸的不够煮的够;为什么我要哭,我说来玩的。”
“太平溪老爷杨金亭,送了我两大口袋油板栗,一个一个有鸡蛋大,挂在屋檐口边风干了半个月,味道又香又甜,快来帮我个忙,把它吃掉。”
夭夭说:“那好极了,我来帮你忙吃掉它。待一会儿我就来。”
夭夭返身就走。母亲却叫住了她。“夭夭,带点橘子送满满吧。堂屋里有大半箩顶好的,你自己背去。”
……
河边水杨柳叶子黄布龙冬,已快脱光了,小小枝干红赤赤光溜溜的,十分好看。夭夭借刀削砍了一大把水杨柳细枝,预备编篮子和鸟笼。溪口流水比往日分外清,水底沙子全是细碎金屑,在阳光下烁烁放光,玛瑙石和蚌壳,在水中沙土上尤其好看。有几个村中小孩子,在水中搬鹅卵石砌堤坝堵水玩,夭夭见猎心喜,也脱了袜子下溪里去踹水,和小孩子一样,从沙砾中挑选石子蚌壳。
将近坳上时,只见老水手正躬着腰,用个长竹笤帚打扫祠堂前面的落叶。夭夭人未到身边声音先到:“满满,满满,我来了!”
老水手带笑说:“夭夭,你平日是个小猴儿精,手脚溜快,今天怎么好象八仙飘海,过了半天的渡,还不济事。神通到哪里去了?”
“我在溪口捡宝贝。满满,你看看,多少好东西!”她把围裙口袋里水湿未干的石子蚌壳全掏出来,塞到老水手掌心里:“全都把你!”
“嗨,把我!我又不是神仙,拿这个当饭吃?好礼物。”
夭夭自然也觉得好笑。“满满,这枫木叶子好,你帮我做顶大帽子,把这些石子儿嵌上去。福音堂洋人和委员见到,一定也称赞。”两人一面说笑一面向祠堂走去。到了里边侧屋,老水手把背笼接过手,将橘子倒进一个大簸箕里,“夭夭,这橘子真大,我要用松毛盖好留下,托你大哥带到武昌黄鹤楼下头去卖,换一件西口大毛皮统子回来。这里橘子不值钱,下面值钱。你家园里的橘子树,如果生在鹦鹉洲,会发万千洋财,一家人都不用担心,住在租界上大洋楼里,冬暖夏凉,天不愁地不怕过太平日子。哪里还会受什么连长排长欺压。”
夭夭说:“那有什么意思?我要在乡下住。”
老水手说:“你舍不得什么?”
“我舍不得橘子树。”
“我才说把橘子树搬过鹦鹉洲!”
“那么我们的牛,我们的羊?我们的鸡和鸭子?我知道,它们都不愿意去那个生地方。路又不熟习,还听人说长年水是黄浑浑的,不见底,不见边,好宽一道河。满满,你说,鱼在浑水里怎么看得见路,不是乱撞?地方不熟习我就有点怕。”
“怕什么?一到那里自然会熟习的。当真到那里去,就不用养牛养猪了。”
“我赌咒也不去。我不高兴去。”
“你不去那可不成!说好了大家去,连家中小花子狗也得去,你一个人不能住下来的。”
两人把话说来,竟俨然像是一切已安排就绪,只差等待上船神气,争执得极其可笑。到后两人察觉园里那一片橘子树,纵有天大本领也绝无办法搬过鹦鹉洲时,方各在微笑中叹了一口气,结束了这种充满孩子气的讨论。
老水手把一大棕衣口袋的栗子从廊子前横梁上叉下来,放到夭夭背笼中去。夭夭一时不回家,祠堂里房子阴沉沉的,觉得很冷,两人就到屋外边去晒太阳。夭夭抢了个笤帚,来扫除大坪子里五色斑斓的枫木叶子。半个月以来,树叶子已落掉了一半,只要一点点微风,总有些离枝的木叶,同红紫雀儿一般,在高空里翻飞。太阳光温和中微带寒意,景物越发清疏而爽朗,一切光景静美到不可形容。夭夭一面打扫祠堂前木叶,一面抬头望半空中飘落的木叶,用手去承接捕捉。
“唉,世界上有多少东西,都是无用的。许多东西,譬如你问它为什么活下来,它照规矩是不理会你的。它就这么活下来了!这事信不信由你。”
夭夭一面笑一面说:“满满,我听人说县里河务局要请你做局长,因为你会认水道,信口开合(河)!”
老水手舞着个烟杆说:“好,委任状一来,我就走马上任。民国以来,有的官从局长改督办,有的官从督办改局长,有人说,这就是革命!夭夭你说这可像革命?”
其时坳前有马项下串铃声响,繁密而快乐,越响越近,推测得出正有人骑马上坳。当地歌谣中有“郎骑白马来”一首四句头歌,夭夭心中狐疑:“什么人骑了马来?莫非是……”
【注】①本文选自《长河》。全文共十一章,本文节选自第九章,有删改。②满满:小叔叔通称。老水手是夭夭家的远房宗亲,老年孤寡,在枫木坳祠堂守祠堂,在渡口摆渡为生。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夭夭和《边城》的翠翠都是天真的少女,符合作者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翠翠天真中有忧郁,夭夭天真中见坦率。
B. “蒸的不够煮的够”一句中“真”与“蒸”谐音异形,此处是夭夭故意曲解的回答,体现了少女的活泼与机敏。
C. 文中的景物描写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画面感强烈。既渲染出静美明丽的意境,又展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
D. 小说语言诗意灵动,又加入了湘西特色的方言,如“全都把你”等,使作品在诗意美中又透露出乡土风味。
7. 关于文中夭夭和老水手谈论搬橘树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水手想将橘子树搬到“下面”去“发万千洋财”,是因为橘子在当地价钱低,也是他不满于夭夭一家受军官欺压。
B. 天夭选择在乡下住,舍不得乡下的诸多事物,表现出了乡下人的淳朴,也暗含他们对未知的社会变革感到恐慌。
C. 对这充满孩子气的话题,文中一老一小讨论得很认真,生动地展现出老水手有趣的灵魂和未经俗世沾染的天真。
D. 老水手搬橘树的奇想与下文他对“革命”的发问呼应,都透露了这个故事发生在传统与现代交替的历史背景中。
8. 《长河》在作品创作上注重“常”与“变”的错综。请结合全文,分析湘西农村社会的“常”与“变”。
9. 有人认为本文的主体部分是人物对话,可以直接用作剧本台词。你认为可行吗?
【答案】6. C 7. C
8. 如常之处有:静美的自然风光:温和中略带寒意的太阳光,清澈的溪口流水,五色斑斓的枫木叶子;朴素的生活场景:守祠人简单的生活,隔河应答的日常,孩子在河中嬉戏等;温暖的人情关系:老水手和夭夭两人之间彼此关爱的真情。
变化之处有:社会背景中的变革因素:如福音堂洋人和委员、橘子在各地价格的不同,革命等;人们对待未知变革的态度:有隐约的恐慌,也有顺其自然的接受。
9. (1)剧本的人物语言强调高度个性化、富于动作性和丰富的潜台词。
(2)本文的人物对话虽能突出人物个性,但缺乏矛盾冲突,全文表现出散文化的特征,不适宜用作剧本台词。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又展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错误,文中的景物描写没有展现独特的民俗风情。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生动地展现出老水手有趣的灵魂和未经俗世沾染的天真”错误。可见老水手对夭夭平等的态度和怜爱的心理,老水手并没有“未经俗世沾染的天真”。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如常之处有:静美的自然风光:结合“太阳光温和中微带寒意,景物越发清疏而爽朗,一切光景静美到不可形容”“溪口流水比往日分外清,水底沙子全是细碎金屑,在阳光下烁烁放光,玛瑙石和蚌壳,在水中沙土上尤其好看”可知,温和中略带寒意的太阳光,清澈的溪口流水,五色斑斓的枫木叶子;朴素的生活场景;结合“到了河坎上眺望对河,虽相隔将近一里路,夭夭眼睛好,却看得出枫木坳上祠堂前边小旗杆下,有几个过路人坐在石条凳上歇憩。几天来枫树叶子被霜熟透了,落去了好些,坳上便见得疏朗朗的。夭夭看不真老水手人在何处,猜详他必然在那里和过路人谈天”可知,守祠人简单的生活,结合“她想叫一叫,看老水手是否听得到,因此锐声叫‘满满’。叫了五六声,还得不到回答。夭夭心不悦服,又把喉咙拖长,叫了四五声‘满满’,这一来,果然被坳上枫木树下的老水手听到了,踉踉跄跄从小路走下河边来,站在一个乌黑大石墩子上,招呼夭夭。人隔一条河,不到半里路宽,水面传送声音远,两边大声说话听得清清楚楚。老水手嘶着个喉咙大叫夭夭。夭夭说:‘满满,我叫了你半天你怎么老不理我’”可知,隔河应答的日常,结合“有几个村中小孩子,在水中搬鹅卵石砌堤坝堵水玩,夭夭见猎心喜,也脱了袜子下溪里去踹水,和小孩子一样,从沙砾中挑选石子蚌壳”可知,孩子在河中嬉戏等;温暖的人情关系:结合“太平溪老爷杨金亭,送了我两大口袋油板栗,一个一个有鸡蛋大,挂在屋檐口边风干了半个月,味道又香又甜,快来帮我个忙,把它吃掉。”“夭夭自然也觉得好笑。‘满满,这枫木叶子好,你帮我做顶大帽子,把这些石子儿嵌上去。福音堂洋人和委员见到,一定也称赞’”可知,老水手和夭夭两人之间彼此关爱的真情。
变化之处有:社会背景中的变革因素:结合“满满,这枫木叶子好,你帮我做顶大帽子,把这些石子儿嵌上去。福音堂洋人和委员见到,一定也称赞”“夭夭,这橘子真大,我要用松毛盖好留下,托你大哥带到武昌黄鹤楼下头去卖,换一件西口大毛皮统子回来。这里橘子不值钱,下面值钱。你家园里的橘子树,如果生在鹦鹉洲,会发万千洋财,一家人都不用担心,住在租界上大洋楼里,冬暖夏凉,天不愁地不怕过太平日子。哪里还会受什么连长排长欺压”可知,福音堂洋人和委员、橘子在各地价格的不同,结合“好,委任状一来,我就走马上任。民国以来,有的官从局长改督办,有的官从督办改局长,有人说,这就是革命!夭夭你说这可像革命”可知,革命等;人们对待未知变革的态度:结合“那么我们的牛,我们的羊?我们的鸡和鸭子?我知道,它们都不愿意去那个生地方。路又不熟习,还听人说长年水是黄浑浑的,不见底,不见边,好宽一道河。满满,你说,鱼在浑水里怎么看得见路,不是乱撞?地方不熟习我就有点怕。”“怕什么?一到那里自然会熟习的。当真到那里去,就不用养牛养猪了。”“我赌咒也不去。我不高兴去。”“你不去那可不成!说好了大家去,连家中小花子狗也得去,你一个人不能住下来的。”“唉,世界上有多少东西,都是无用的。许多东西,譬如你问它为什么活下来,它照规矩是不理会你的。它就这么活下来了!这事信不信由你”可知,有隐约的恐慌,也有顺其自然的接受。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剧本的人物语言强调高度个性化、富于动作性和丰富的潜台词。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富于动作性,动作语言也叫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结合“满满,我叫了你半天你怎么老不理我?”“我还以为河边扇把鸟雀儿叫!你怎不上青溪坪赶场?我以为你早走了。”“早走了?爹不让我去。我说:‘不让我去我要哭的!’爹爹说:‘你要哭,好,一个人到河坎边去哭,好哭个尽兴。’我就到河边来了。”“真哭够了吗?”“蒸的不够煮的够;为什么我要哭,我说来玩的”可知,夭夭故意曲解的回答,体现了少女的活泼与机敏,本文的人物对话虽能突出人物个性,但缺乏矛盾冲突;小说语言诗意灵动,又加入了湘西特色的方言,如“全都把你”等,使作品在诗意美中又透露出乡土风味。全文表现出散文化的特征,不适宜用作剧本台词。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①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动;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推进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自然之道,行舞穷之令,故曰明主。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住卑也。千钩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钩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人臣守所长,尽所能,故忠。以尊主御忠臣,则长乐生而功名成。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故臣主同欲而异使。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人臣之忧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故曰:至治之国,君若椁,臣若鼓,技若车,事若马。故人有余力易于应,而技有余巧便于事。立功者不足于力,亲近者不足于信,成名者不足于势,近者不亲,而远者不结,则名不称实者也。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而位不载于世,则功不立,名不遂。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如此,故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舜之所以北面而效功也。
(选自《韩非子·功名》)
【注】①贲、育:指孟贲、夏育,两人都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著名的大力士。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千钩得船则浮A锱铢B失船则沉C非千钩D轻锱铢E重也F有势之与无势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技能”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因”意思相同。
B. “天下一力以共载之”中的“载”与“载笑载言”(《氓》)中的“载”意思相同。
C. “虽疾无声”中的“疾”与成语“痛心疾首”中的“疾”意思不同。
D. 南面,即君位,古代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作“南面为王”“南面称孤”。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阐明英明的君主“立功成名”的条件有四项:天时、人心、技能和势位。
B. 文章指出君主处在君位,要建立功业长享声名,需要拥有权势,并得到臣下的配合。
C. 本文以左右手不能同时画两种不同图形为例,来表明君主的忧患在于不能专守一职。
D. “立功者”“亲近者”“成名者”“近者”“远者”若各存在一定的不足,会使君主“名不称实”。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
(2)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
14. 君主如何能使“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
【答案】10. ACF 11. B 12. C
13. (1)所以掌握了天时,不努力庄稼也会自行生长;获得了人心,就算不督促民众也会自我勉励。
(2)尧做一个普通的百姓,不能管理好三户人家,不是他的德才不好,是他的地位太低下了。
14. ①处于君位,有权势;②得到臣下的配合。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
句意:千钧的重物有船载就能浮起来,很轻的东西没有船载就会下沉,不是千钧的东西轻,很轻的东西重,而是因为有船这个“势”和没有船这个“势”(是不一样的)。
“千钩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是并举成分,应在中间断开,即A处;
“非千钩轻锱铢重也”是对前面两个并举成分的原因分析,应在“非”前断开,即C处;
“非千钩轻锱铢重也”是判断句,句末语气词“也”表判断,故应在“也”后断开,即F处。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辨析一词多义,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因”的意思是“依靠,借助”。句意:依靠技能。/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
B.“意思相同”错误。拥戴。/动词词头,无义。句意:全天下的人合力来拥戴他。/边笑边说话。
C.正确。“疾”:快速、迅疾。/痛苦。句意:虽然迅疾却没有响声。/形容极其伤心或悔恨。
D.正确。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来表明君主的忧患在于不能专守一职”张冠李戴。根据原文“人臣之忧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可知,本文以左右手不能同时画两种不同图形为例,来表明人臣的忧患在于不能专守一职。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掌握;“务”,努力耕种,种植;“趣”,通“趋”,督促;“劝”,勉励。
(2)“匹夫”,普通百姓;“正”,管理;“肖”,有德才;“卑”,低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可知,要处于君位,有权势。
由原文“以尊主御忠臣,则长乐生而功名成……故臣主同欲而异使。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可知,要得到臣下的配合。
参考译文:
英明的君主立功成名的条件有四项:一是天时,二是人心,三是技能,四是势位。不顺应天时,即使十个尧也不能使冬天里结出一个穗子;违背人心,即使是孟贲、夏育这样的勇士也不能逼迫人使出全部的力气。所以掌握了天时,不努力庄稼也会自行生长;获得了人心,就算不督促民众也会自我勉励;依靠技能,就算你不着急也会很快成功;有了威势和地位,即使你不追求也会建立功名。事情就像水自然向下流,就像船浮在水面上。遵守自然的规律,推行畅通无阻的法令,所以叫做英明的君主。
只有才能没有势位,即使是贤德的人也不能制服无德无才的人。所以将一尺长的木材树立在高山上,那么它就可以俯视千仞深的山涧,不是木材长高了,是它处的地位很高。夏桀做了天子,能控制天下,不是他的德才好,是他的权势重;尧做一个普通的百姓,不能管理好三户人家,不是他的德才不好,是他的地位太低下了。千钧的重物有船载就能浮起来,很轻的东西没有船载就会下沉,不是千钧的东西轻,很轻的东西重,而是因为有船这个“势”和没有船这个“势”(是不一样的)。所以短的东西因为地位高而俯视千仞,无德无才的人因为权势可以控制贤德的人。君主,全天下的人合力来拥戴他,所以地位巩固;大众同心且共同拥立他,所以他尊贵。臣子坚守自己的所长,尽自己的所能,因此叫做忠。以尊贵的君主驱使忠臣,那么君主就可以长久安乐地生活,而功名也可建立。名和实相互依赖而形成,形和影相互对应而出现,所以臣子和君主目标一致而使命不同。君主的忧患在于没有人响应他,所以说一只手单独拍打,虽然迅疾却没有响声。人臣的忧患在于不能专守一职,所以说:右手画圆形,左手画方形,不能同时画成两种图形。所以说:治理得很好的国家,君主就好比鼓槌,臣子就好比鼓,技能就好比车子,政事就好比马。因此人有多余的力量就容易响应君主的号召,而有了超人的技能就容易办成事。想为君主立功的人力量不够,和君主亲近的人诚信不够,要拥戴君主成名的人没有权势,贴身的人不贴心,而关系远的人不来结交,那么君主的名声和实际就不相符了。圣明的人的道德如同尧、舜,而行为如同伯夷,但他的地位不被世人所拥戴,就不能立功,也不能成名。所以古代能功成名就的人,大家都来帮他出力,贴身的人用真心来和他结交,关系远的人用好名声来称誉他,地位尊贵的人用权势来拥戴他。像这样的话,那么像泰山一样的丰功伟绩就会长期树立在国家之中,像太阳月亮一样的光辉名声就会永久地著于天地之间。这就是尧处在君位上能够保住名声,舜处在臣位上能够做出功绩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①
黄庭坚
县楼三十六峰寒②,王粲登临独倚阑③。
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
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
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鲵桓④。
[注]①本诗是黄庭坚在叶县任上所作。王晦之,黄庭坚的朋友,在河南登封做官。②县楼:登封县的城楼。三十六蜂:中岳嵩山有三十六个主要的山峰。③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登楼赋》。④鲵桓:语出《庄子·应帝王》“鲵桓之审为渊”,一说是两种大鱼的名字,一说鲵为鲸,桓为盘桓。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上句省一“对”字,意思是说登封县的城楼正对着嵩山三十六个高寒的山峰。
B. 首联下句说诗人曾像王粲一样,登上此楼,独倚着栏杆,向远方眺望思念友人。
C. 颔联写一阵春雨过后,诗人静坐在夕阳之下思念远方的朋友,美景更显友情之深。
D. 尾联写自己在叶县无法自宽,希望能摆脱繁琐的公务,回家去过渔钓的隐居生活。
16. “嗟”是全诗的诗眼,请说明全诗是怎样围绕“嗟”行文布局的。
【答案】15. B 16. “嗟”,叹息之意。首联写友人登楼眺望,自己不能同游,这是写叹息的诱因。颔联写雨后清坐和夕阳下相思,具体展现叹息时的形象。颈联通过“不同醉”和“能自宽”的对比,点明叹息的原因。尾联写何时能摆脱繁琐公务、归去过渔钓的隐居生活,这是叹息的延续。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说诗人曾像王粲一样,登上此楼……”错误。首联是想象友人登临的情景,联想到嵩山的三十六个主要山峰和王粲的《登楼赋》,下句的意思是说,你也像写《登楼赋》的王粲那样,独倚栏杆,登楼远眺。另外,从诗题“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也可知登楼者不是诗人,而是友人。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首先要解释“嗟”是嗟叹、叹息的意思。然后再分析本诗是如何围绕“嗟”字行文布局的特征。
首联“县楼三十六峰寒,王璨登临独倚阑”,写登封县的城楼正对着嵩山三十六个高寒的山峰,作者想象朋友王晦之像当年王粲一样独自倚靠阑干,登楼远眺。作者和友人分隔两地,不能同游,这是写作者叹息的诱因。
颔联“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写春雨停歇,夕阳西下,作者孤身独坐,思念远方的友人,描绘了作者叹息时的形象。
颈联“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是叹息自己不能和对方一同喝醉,欣慰对方在远方能够自我宽慰,通过“不同醉”和“能自宽”的对照,点明作者叹息的原因。
尾联“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鲵桓”,是写自己在叶县无法自宽,希望能摆脱繁琐的公务,“钓鲵桓”是闲适的隐居生活,“几时归”是叹息不知道何时才能归隐。最后一句是是作者叹息的延续。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指出,因左丘明失去视力,“__________”;而《诗》三百篇的问世,则“____________”。
(2)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示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3)小汪刚来到黄河边,就迫不及待地吟诵着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母亲河的赞美。
【答案】 ①. 厥有《国语》 ②.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③. 万里归船弄长笛 ④. 此心吾与白鸥盟 ⑤. 黄河之水天上来 ⑥. 奔流到海不复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厥”“底”“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儿化”是北京极具特色的语言文化现象。②儿化往往利用卷舌作用造成一种与原有语音形式相近的新形式,从而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新的意义。③例如,“尖”到“尖儿”,“亮”到“亮儿”,儿化后词性发生了改变,词的功用得以扩大。④儿化诞生起就与附加词义和感情色彩相联系:可表示“细小”,如门缝儿、家雀儿;可形容“喜爱”,如胡同儿、发小儿;⑤还可带有“轻蔑、厌恶”,如败家子儿、破烂儿……⑥但其表示褒贬爱憎也具体需要看对象和情境。⑦儿化,因其在语音、词汇上的丰富功能和意蕴,得以在上千年的语言流变中发展和保存。
《红楼梦》是以北京话为语体写成的,这个语体的重要标志就是 A 。曹雪芹对儿化词的运用是独具匠心的。其儿化用语多出现在口语场合,例如在人物对话如拉家常、闲聊中。但作为统治阶级的贾政、北静王、贾雨村等则嗜好运用晦涩的文言雅文。贾府中运用儿化词语上自贾母、王熙凤下至刘姥姥、老嬷嬷等阶层。当然,_ B__ ,儿化词的表意也各异:贾母的儿化词语包含对晚辈的关爱,凤姐儿则多表现为幽默打趣,刘姥姥等下层人物多出自质朴粗俗。
18. 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0. 作家汪曾祺去世后,儿子汪朗在《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中写道:时间真快,爸爸走了十几年了。他要是还在,今年该是91岁了。多想当面再喊他一声——“老头儿”!请赏析句中的儿化词“老头儿”的表达效果。
【答案】18. 第②句,将“造成”改为“生成”;第⑥句,但其表示褒贬爱憎也需要看具体的对象和情境;第⑦句,将“发展和保存”改为“保存和发展”。
19. A引入儿化词 B人物身份不同
20. 体现了汪曾祺和儿子关系的融洽,也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亲昵和深情。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处:②“造成……的新形式”搭配不当,“造成”指导致,引起(一般指不好的结果),与后文的宾语不搭配,应改为“生成”。
第二处:⑥“具体需要看对象和情境”语序不当,“具体”修饰的应是“对象和情境”,应位于“对象”前。
第三处:⑦“发展和保存”语序不当,按照逻辑顺序,应改为“保存和发展”。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此处要求点出儿化音这一语体的重要标志,而结合前文“门缝儿、家雀儿、胡同儿、发小儿、败家子儿、破烂儿”等的共同特征“儿”可知,此处应填“引入儿化词”;
B处,根据后面举例中的贾母、凤姐儿、刘姥姥这些人的不同身份,以及所产生的“儿化词的表意也各异”的结果,可知应是由于身份不同产生表意不同,故可填“人物身份不同”。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老头儿”的意思是年老的男子,文中是作者对父亲汪曾祺的称呼,包含轻微戏谑的语气,表面上似乎对父亲不够尊重,实际上是表达对父亲的“喜爱”之情,此处想喊已去世的父亲一声“老头儿”,体现的是汪曾祺和子女关系的融洽,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亲昵和深情。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串螃蟹在门后叽哩咕噜吐着泡沫。打气炉子呼呼地响。
一声鸡啼。一个金彩烂丽的大公鸡,一只很好的鸡,在小天井里徘徊顾盼,高傲冷清,架上两盆菊花,一盆晓色,一盆懒梳妆。——大概多数人一定欣赏懒梳妆名目,但那不免过于雕琢着意,太贴附事实,远不比晓色之得其神理,不落形象,妙手偶得,可遇不可求。看过又画过这种花的就可以晓得,再没有比这更难捉摸的颜色了,差一点就完全不是那回事!天晓得颜色是什么样子呢,可是一看到这种花叆叆叇叇,清新醒活的劲儿,你就觉得一点不错,这正是“晓色”!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两个字。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汪曾祺全集·鸡鸭名家》2019年版)
21. 文中画横线处“高傲冷清”后的标点在不同版本中有逗号和句号的区别,请分析这里使用逗号的理由。
22. “叆叇”的本意是云彩很厚,文中加点处使用叠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案】21. ①逻辑上:这句话写了叙述者先被鸡啼牵引视线,后以公鸡的高冷顾盼带出架上菊花,由低到高,视角转换自然流畅。
②意境上:由公鸡的高傲冷清再联系到架上的菊花,二者形神毕肖,色彩华贵,与意境谐调。句意联系紧密,可以用逗号。
22. ①“叆叇”本意是云彩很厚,这里借助云彩的层层叠叠来形容菊花花瓣的繁复。
②使用叠词,强调了繁复的程度,形象生动地写出菊花盛放的美丽。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
从逻辑上看,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引出后文对菊花的描写,“一声鸡啼。一个金彩烂丽的大公鸡,一只很好的鸡,在小天井里徘徊顾盼,高傲冷清,架上两盆菊花……”,叙述者先被鸡啼牵引视线,由公鸡的高冷顾盼带出架上菊花,由低到高,视角转换自然流畅。
从意境上看,公鸡“高傲冷清”,菊花“得其神理,不落形象”,二者形神毕肖,色彩华贵,与意境谐调。句意联系紧密,可以用逗号。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叠词表达效果的能力。
“叆叇”,指的是云彩很厚的样子,形容浓云蔽日。“可是一看到这种花叆叆叇叇”,这里借助云彩的层层叠叠来形容菊花花瓣的繁复。
“叆叆叇叇”,运用叠词,强调了“晓色”菊花的繁复的程度,同时也写出了盛开的“晓色”的美丽。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回答“‘符合社会和他人期望的自己’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己之间’你会如何选择”这一问题时,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表示:“请一定要对自己保持诚实,过那种自己满意、认可的人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题目呈现了人生道路的两种选择,选择“符合社会和他人期望的自己”还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己”。“符合社会和他人期望的自己”强调我们应该在社会期望值的引导下,遵循社会角色赋予的责任和贡献期待,将社会期待转化为行动能力,顺应社会期待而成长,社会期待对于人的价值塑造、社会的平稳运行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社会期待有时也必然孕育着与自我观念的矛盾。如果社会整体价值并不高尚,一味固守于期待,会对人格的形成造成不利;另一方面体现在,过分专注于社会期待,会让人丧失自己内心的定力。而一旦迎合外界的期待成了习惯,一味屈内心之志,反而会活得茫然而无方向。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己”,拥有独立的思想、做自己人生的主人。了解自己的客观情况,听从内心真实的声音,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求想要的人生,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涌出。正如材料中日本学者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所言,“对自己保持诚实,过那种自己满意、认可的人生”。写作时可以选择赞成的一种人生选择展开论述,也可以综合两者,展开思辨思考,比如,顺应社会期待同时努力地发展自我,活出自我生命的精彩。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社会和个体相互成就和促进。社会期待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我们个体,同时我们也应当怀有自己生命的热度。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人的本质终究是社会性,我们在服务他人中成全了自我。二、清醒于世,依自己又可以重新定义自我的角色。我们万不可止于外界的角色期待,从社会期待上升到自我期待,依自我内心的动力活出生命的期待。三被社会期待,又改变着社会期待。当社会角色影响与自我动力相结合,可享个人与社会共进步。
立意:
1.社会角色期待和自我定位的统一。
2.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修正调整社会期待。
3.社会期待和个体精彩相互成就。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
广东省湛江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东台市东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东台市东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经久不衰,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