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单元复习案 讲义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41924/0-16926652182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单元复习案 讲义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41924/0-1692665218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单元复习案 讲义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41924/0-16926652183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单元复习案 讲义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41924/1-16926652219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单元复习案 讲义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41924/1-16926652219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单元复习案 讲义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41924/1-169266522196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单元复习案 讲义
展开目标导航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2.理解密度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3.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体积;
4.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质量
1、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kg ,常用单位:t、g、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测量:
【知识拓展】
【即学即练1】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一粒植物种子被“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带入太空后,质量变为零
B. 一块铜温度从0℃升高到60℃,铜的质量不变
C. 把一块铁压成铁片,形状和质量都改变
D. 一块冰熔化成水,状态和质量都改变
【即学即练2】“盎司”属于英制计量单位,可以作为质量单位,也可以作为容积单位。作为质量单位时,如图所示的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大约为2盎司,请你估计1盎司与以下哪个质量最为接近( )
A. 1.3 kg
B. 30 g
C. 3 g
D. 300 mg
【即学即练3】关于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之和等于物体质量
B. 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
C. 测量前,可以通过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
D. 天平移动位置后,应重新调节平衡
【即学即练4】小鹏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1)小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并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小鹏正确的操作应当是__________。
(2)调节完毕,小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操作中他再次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小鹏正确的操作应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小鹏用调好的天平准确地称得物体的质量为62.6 g,他在右盘中放了50 g和10 g的砝码各一个,请你在图乙的横梁标尺上画出此时游码的位置。
知识点02 密度
2、密度
(1)我们把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 变形:v=mρ :m=ρv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其物理意义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知识拓展】
理解密度公式:ρ=mV
①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ρ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ρ成正比。
③m-v图象:如图所示:ρ甲>ρ乙
【即学即练5】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B.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 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
D. 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即学即练6】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
B.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 甲:ρ 乙=2:1
C. 质量相同的乙、丙两种物质,它们的体积之比为1:2
D.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密度从大到小排列为ρ甲>ρ乙>ρ丙
【即学即练7】一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体积为V,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系列V与m的对应值,描绘m-V图象如图所示,求:
(1)容器的质量;
(2)液体的密度;
(3)90cm3液体的质量。
知识点03 密度的测量及应用
1.测体积——量筒(量杯)
①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②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2.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3.测液体的密度:
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4.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可以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可以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即学即练8】在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小块大理石密度的实验过程中:
(1)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步骤如下:
①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________工作台面上;
②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
③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实验过程:
用调好的天平测大理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这一小块大理石的质量是_______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大理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这一小块大理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计算后得出这一小块大理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3)已知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则用此测量方法测得的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即学即练9】现在,很多家庭使用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来消毒。小刚同学利用烧杯、天平、量筒来测量其密度。
(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这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天平平衡后,他开始测量,测量的步骤如下:
①将待测酒精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m1=153 g;
②将烧杯中酒精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的这部分酒精的体积,如图乙,则V=_________mL;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如图丙,则m2=_________g。
(3)该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用实验步骤中的字母表示),计算出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即学即练10】一个铁球的质量为158g,体积是35cm3,已知ρ=7.9×103kg/m3。求:
(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cm3?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球和水的总质量是多少kg?
知识点04 物质的物理属性
不同的物质,其物理属性一般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硬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透光性等。
【即学即练11】铁钉可以在石蜡上留下刻痕,这是因为铁的 比石蜡大;制造飞机经常要用铝作为材料,是利用铝的 小的特性.
【即学即练12】人们常把物质的一些属性作为选择材料的依据,下列应用与材料的属性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用铜物质制造导线----良好的导电性
B. 运动员跑鞋使用新型材料----较大的密度
C. 用铁物质制造炒锅------良好的导热性
D. 用复合材料制作撑杆跳高的撑杆----良好的弹性
【即学即练13】为了比较铜和铝的导热性能,小军选取了粗细均匀、横截面积、长度均相同的U形铜棒和铝棒进行实验。小军认为导热性能无法直接测量,他首先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可直接测量量之间的关系,并类比所学知识定义了一个物理量k,来衡量物质的导热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并成功比较出哪种材料导热性能更好。小军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他将铜棒的一端放入烧杯内持续沸腾的水中,铜棒的另一端放入试管内25℃的冷水中,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中的图象①.换成U形铝棒后,小军按照同样的实验方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中的图象②。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用来衡量导热性能的物理量k是用______表示的。(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时间 B.温度 C.温度的变化量 D.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变化量
(2)可推断出此实验中______的导热性能更好。(选填“铜棒”或“铝棒”)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煤油
0.8×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冰(0℃)
0.9×103
水
1.0×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单元复习案 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单元复习案 讲义,文件包含第十章单元复习案原卷版docx、第十章单元复习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单元检测试卷: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单元检测试卷,文件包含第六章单元检测试卷原卷版docx、第六章单元检测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单元复习案 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单元复习案 讲义,文件包含第八章单元复习案原卷版docx、第八章单元复习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