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乐音的特性 讲义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41878/1-16926649699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乐音的特性 讲义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41878/1-16926649699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乐音的特性 讲义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41878/1-16926649699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乐音的特性 讲义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41878/0-16926649686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乐音的特性 讲义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41878/0-16926649687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乐音的特性 讲义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41878/0-16926649687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乐音的特性 讲义
展开第2课 乐音的特性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1.了解乐音的三要素。 2.理解响度的概念及振幅。 3.理解音调的概念及频率。 4. 理解音色的概念。 | 1、充分理解响度的概念并能进行分辨,并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充分理解音调的概念并能进行分辨,并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3、充分理解音色的概念并能进行分辨,并探究影响音色的因素。 |
知识点01 响度
响度
(1)概念: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2)振幅:振动的幅度叫振幅。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3) 响度的影响因素:
①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②响度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听到的声音越小;与声音分散的范围有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越小.
(4)特点:响度大,听起来震耳欲聋,响度小,听起来轻声细语。
【即学即练1】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
B.敲击鼓皮绷紧程度不同的鼓
C.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D. 上下拉动活塞
答案 A
解析 A、同一根琴弦时,琴弦的振动频率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时,琴弦的振幅改变,响度不同;可以探究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故A正确;
B、不同的鼓,振动频率有可能不同,敲击鼓皮绷紧程度不同的鼓,存在频率和振幅的不同;不能够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故B错误;
C、抽出钟罩内的空气,是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结论,故C错误;
D、吹口哨,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动,为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故D错误。
故选:A。
知识点02 音调
音调
(1)定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粗细叫做音调。
(2)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f表示,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3) 周期(T):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频率与周期的关系:。
(4)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振动得越快,则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得越快,则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5)特点: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
【即学即练2】如图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听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人们是依据声音的哪一个特征发生变化来这样判断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三个特征
答案 A
解析 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声音是由于空气柱振动产生的;随着水面的升高,使空气柱的长度变小,引起空气柱振动的变快,从而使声音的音调升高。故选:A。
知识点03 音色
(1)定义: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影响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3)特点:通过其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
【即学即练3】如图所示,是四种不同乐器。演奏它们时,我们看不到它们而能分辨出它们的声音,是依据听到它们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波形
答案 C
解析 ABC、不同的乐器演奏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有可能相同,但音色是不同的,所以人们分辨出它们的依据是音色,故C正确,AB错误;
D、声音的波形需要在示波器上才能显示,我们看不到它们而能分辨出它们的声音,是通过听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不是看波形判断的,故D错误。故选:C。
考法01 乐音三要素的识别
【典例1】小明在班里举办的小型音乐会上,用“水瓶琴”演奏了乐曲。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小木棍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的( )
A.响度、音色 B.音调、音色
C.音调、响度 D.音调、响度、音色
答案 A
解析 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材料相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若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时,瓶子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瓶内水的高度不同,敲击时瓶子和水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不同;所以可能具有相同的响度和音色,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考法02 观察声波图来识别乐音的特性
【典例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色、响度相同,音调不同
B.甲、丙的音色、音调相铜,响度不同
C.乙、丁的音色,音调,响度都不同
D.丙、丁的音色相同,音调和响度不相同
答案 D
解析 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的波形不同,音色不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A错误;
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B错误;
C、乙、丁的波形不相同,音色不相同,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C错误;
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响度不相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能改变音调
B.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能改变响度
C.改变试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能改变音调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用同样力度再次拨动能改变响度
答案 C
解析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增大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故A错误;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故B错误;
C、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故C正确;
D、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2. 如图所示是不同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所显示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甲声音的响度最小 D.丙和丁音色不同
答案 B
解析 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甲和乙音调相同,故A正确;
B、甲振幅最小,乙、丙振幅相同,丁波形无规则,属于噪声,其振幅不固定,故甲、丙响度不相同,故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偏离中间位置最近,表示振幅最小,所以响度最小,故C正确;
D、从图中可以看出,丙丁虽然振幅和频率相同,但声波的形状不相同,因此它们的音色不相同,故D正确。故选:B。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 景德镇瓷博会有演员用瓷乐器表演,瓷笛、瓷二胡、瓷编钟等等,下列关于这些乐器演奏出的声音正确的是( )
A.不同瓷乐器演奏同一段乐曲时的声音感觉不同是音色区别
B.敲瓷鼓的声音最响亮是因为它的音调最高
C.敲打瓷编钟的演员打击比较大的编钟音调更高
D.瓷乐器需要挑选发出声音清脆、绵长的,对瓷器的音色要求比一般瓷器要高,对音调的准确性也需要仔细甄别
答案 A
解析 A、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乐曲,即使音调和响度一样,音色也不同,所以听众能够区分开,故A正确;
B、敲瓷鼓的声音最响亮是因为它的响度最大,而不是音调最高,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质量越大,物体越难振动,用同样大的力敲打瓷编钟,比较大的编钟振动频率慢,音调低,故C错误;
D、发声体不同,音色就不同,瓷乐器需要挑选发出声音清脆、绵长的,对瓷器的音色要求比一般瓷器要高,但对音调的准确性不需要仔细甄别,故D错误。
故选:A。
2. 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乐器水瓶琴,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敲击的办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瓶子和里面的水柱振动引起的
B.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依次升高
C.用吹气的办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引起的
D.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吹气,音调依次升高
答案 B
解析 A、用敲击的方法使玻璃瓶发出乐音,是因为瓶子和里面的水柱振动引起的,故A正确;
B、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时,瓶内的水越多,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音调依次降低,故B错误;
C、向瓶子里吹气时,瓶子里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故C正确;
D、向瓶子里吹气时,瓶子里的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从左到右音调依次升高,故D正确。
故选:B。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B.甲、丙的音调不同和响度相同
C.乙、丁的音调响度都不同
D.甲、丁的音调、音色都相同
答案 C
解析 A、从声波的波形图可知,甲和乙的振动频率相同(相同时间内完成了2次振动),波形不同,所以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故A正确;
B、甲、丙的振动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而振动的幅度相同,则响度相同,故B正确;
C、乙、丁的振动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响度不同,故C错误;
D、甲和丁的振动频率相同,波形相同,所以甲、丁的音调、音色都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2. 观察者静止在路旁,一列动车以速度v向观察者驶来,动车发出的鸣笛声频率为f0,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为f,声音的速度为u,f与f0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f0 B.f=f0 C.f=f0 D.f=f0
答案 B
解析 动车发出的鸣笛声频率为f0,设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为f,当波以速度u通过接收者时,时间t内通过的完全波的个数为n=,因而单位时间内通过接收者的完全波的个数,即接收的频率为f=。
波源朝向观察者以速度v运动,由于波长变短为λ0=λ﹣vt,而使得单位时间内通过波的个数增多,即f0==,(动车的速度小于声速)。
则f=n′=f0。
故选:B。
初中物理1.2 声音的特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1.2 声音的特征一课一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2 声音的特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1.2 声音的特征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 声音的特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 声音的特征一课一练,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