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展开文学类文本阅读
辽宁省沈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四)(20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墨香里的年味儿
徐进
①临近岁尾,年味儿越来越浓,我似乎又嗅到了一股淡淡的墨香,又看到了红红火火的春联。
②父亲与对联有着深深的情缘。自我记事起,乡邻红白喜事的对联,都是父亲写的,我家的春联也是父亲书写的。
③受父亲影响,孩提时,我就对春联情有独钟。因为过年的时候,裁红纸,写对子,贴春联,是父亲必须亲自去做的事情,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也跟着忙活,从中享受春联带给我们一家人的喜庆与希望。
④犹记得每年寒假,还没回家,父亲就会给我打来电话,嘱咐我买红纸。父亲自有毛笔和没用完的墨汁,就担心没有红纸写不成春联。我知道,每到过年,他都会自作一副对联,很仔细地贴上,毕竟一年是一年,新年要有点新气象。
⑤大街两旁,摆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年画、春联、中国结和火红的灯笼,年就这样欢欢喜喜地赶来了。我在店内挑选红纸时,看到里面摆放的春联,总感觉没有父亲写的春联的那种家的味道和幸福气息,因为那是他依据自家的实际情况写出的。
⑥我读书那几年,物质条件差,家里贫穷了些。然而每到腊月三十,父亲都会早早地起床,找出我买来的大红纸,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用小刀小心翼翼地裁开,收拢,为写春联做准备。为了书写时能找到每个字的中心点,父亲比对着拟出的春联字数,将红纸叠出“X”痕。如果字数多了,还要熬点糨糊,以便把两条红纸连接成一个长条,这样写春联的纸才够长。我就拿着粘接的红纸在炭火前慢慢烘干,递给父亲。
⑦父亲一边启开先前为别人写喜联时用过的大瓶墨水瓶盖,一边示意我把红纸摆放在大案上。我自然明白父亲要开始写春联了。我用右手把红条纸的前段按住,父亲开始非常慎重地蘸墨书写,每写完一个字,我就向前拉一点儿。天很冷,手也冻僵了,但墨香淡淡地散开,节日的喜庆也蔓延开来。父亲越写越精神,脸上也红红的,写到最后反而解开外套扣子,说写得流汗了。写完之后,父亲再慎重地书写横批。
⑧在等待字迹变干的间隙,父亲还要对着亲手写的这副对联品评一番,和我絮叨着哪个字写得还好,哪个字写得有些什么问题。我也和父亲一道欣赏和评判得不亦乐手。有问题的字改是改不成了,但我还是从中领悟到了一些春联书写的小窍门,感受到了写春联的乐趣。
⑨后来的几个春节,父亲约我齐作春联。他一边书写,一边怂恿着我来写。我读师范时练过柳体①,也能够信手完成,只是和一直坚持写对联、令我仰慕的父亲相比,自感写得差远了。父亲看了却叫好,眼里充满了赞赏,说比他的“我字体”有章法。就这样,我和父亲合作完成春联的创作,满满的幸福感便伴着墨香在我们之间弥漫开来。
⑩岁月更选,一年又一年。每当春节越来越近时,家家户户忙着过年,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各种吃的、喝的、穿的、玩的,贴上的春联也多是买来的。唯独我家自己写春联、贴春联的传统依然在。
⑪墨香里的年味儿,一直弥漫在我心间,家门上贴着的红红的春联也时常闪烁在我眼前。墨香里,有我们对家庭温馨场面的深深回忆,有我们对父亲濡养教诲的绵绵深情,有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殷期许,更有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默默传承。
(选自《意林》,有改动)
【注释】①柳体:唐代柳公权所写的字体,笔画遒劲。
13. 阅读选文第⑥~⑨段,填写表格。
段落
第⑥段
第⑦段
第⑧段
第⑨段
内容概括
裁备春联
书写春联
C
D
态度情感
A
B
不亦乐乎
幸福满满
14.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大街两旁,摆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年画、春联、中国结和火红的灯笼,年就这样欢欢喜喜地赶来了。
15. 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然而每到腊月三十,父亲都会早早地起床,找出我买来的大红纸,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用小刀小心翼翼地裁开,收拢,为写春联做准备。
16. 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⑧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父亲还要对着亲手写的这副对联品评一番,和我絮叨着哪个字写得还好,哪个字写得有些什么问题。
17. 选文第⑨段中对于我写的春联父亲叫好,而和父亲相比我“自感写得差远了”,分别是什么原因?
18. “春联”在选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辽宁省沈阳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9.(20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味蕾上绽放的思念
近云
ㅤㅤ①春日里和煦的阳光带着一丝慵懒,悠然自若地洒向大地,从来都是不急不躁。熬过了冻土寒冬,微风轻拂之下,世间变得温柔起来。历经蛰伏,万物生长的力量变得无比坚定,草木发新,春菜也跟着尽情舒展,随处可见的青翠绿意,共筑起草长莺飞的诗情画意与鲜嫩明媚的春日之味。
ㅤㅤ②春天的韭菜,俗语称为“春香”,是难得的鲜香。如若追溯到古时,韭菜是让人心生敬意的祭祀佳肴。《诗经 豳风•七月》里道:“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句子,证实了春韭与羔羊肉同样珍贵。所以每年开春,把韭菜安排到餐桌上,算得上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
ㅤㅤ③小时候,每当户外冰雪消融,远山渐绿,我就会格外留意后院的菜地。万物复苏是个奇妙的场景,春光所到之处,田间日渐葱郁。但我绝非只为试探春意而来,除了弄春之趣,我的小心思更在于搜寻那些能装进肚子里的春日之味。眼见我日日去田园里踩得一脚泥泞却毫无所获,妈妈索性指点一二,韭菜长高了就烙韭菜盒子吃吧。这下好了,心里的馋虫一下就被勾起,每日的菜园巡视径直变成了探望那一洼杂草间的春韭。
ㅤㅤ④好在春日里韭菜的生命力绝不输给杂草,用不了几天,春韭已有了一青二白的架势。终于有一天,一把韭菜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个头不大,却鲜嫩欲滴,香味扑鼻。妈妈准备做韭菜盒子,而我,开始围着妈妈转。妈妈摘韭菜,一摘一把,又快又干净,我要一根一根慢慢地摘,边摘边嗅沾在我手上独特的香气。
ㅤㅤ⑤三两个鸡蛋,打散入锅炒成黄灿灿的蛋碎,慢慢摊凉。清洗干净的韭菜,一刀下去,满屋都是韭菜味儿,有点冲鼻,却也是让人难以抵挡的诱惑。切细的韭菜和蛋碎,黄绿相间,煞是好看,淋上油调下味,已经开始让人垂涎欲滴了。
ㅤㅤ⑥包馅、捏边、热油、下锅,妈妈做韭菜盒子总是一气呵成。虽然从厨房到餐桌只有几步距离,但在我心里等多一秒似乎鲜度都有所折损。所以每次妈妈烙韭菜盒子,我最要紧的事当然是等在灶台边蹲守。锅里的韭菜盒子被煎得两面焦香金黄,香气弥漫满屋的时候,我手里早已抓紧了盘子,准备随时迎接韭菜盒子大快朵颐一番。
ㅤㅤ⑦刚烙出来的韭菜盒子,上面细细的油泡还在滋滋啦啦,热腾腾的面皮映着黄绿相间的韭菜鸡蛋,让人忍不住想大吃一口。可千万别急,心急吃不了韭菜盒子。先咬一小口,放一放韭菜盒子里的热气,再趁热吃,才是不二法门。
ㅤㅤ⑧只不过,道理我都懂,可在韭菜盒子面前,谁还有空想这些呢。于是,一边真香,一边真烫,吃得跳脚,鲜到忘乎所以。妈妈的韭菜盒子,好像永远都凑不到整盘,剩下几个端上桌的时候,我的肚皮早已撑得滚圆,再也吃不下了。
ㅤㅤ⑨也不知道是韭菜盒子太香,还是儿时对于吃韭菜盒子的记忆太过美好,年复一年,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抬头看看窗外明朗的春光,妈妈的韭菜盒子就会跳入脑海。
ㅤㅤ⑩岁月新更又一春。如今我的儿子也开始时不时地来厨房打探,扯着我的衣襟儿,一遍又一遍地问“今天吃什么?”离家在外,既然吃不到妈妈的韭菜盒子,就让儿子吃上我做的韭菜盒子吧。不用看菜谱,靠着记忆里的点滴,电饼铛里的韭菜盒子已经喷香。“韭菜盒子真好吃!”“好烫啊!”看儿子吃韭菜盒子的小样儿,犹如当年自己的馋猫儿相。
ㅤㅤ⑪几个韭菜盒子下肚,抚慰了味蕾,也唤醒了思绪。择时而食,本是件平凡而又自然的选择,却因有关美食记忆的微妙作用,开启了一段浓浓的思念和美好的传承。
(选自《格言》,有删改)
(1)阅读选文③~⑩段,完成下面图表。
A
B
C
D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画线的句子。
草木发新,春菜也尽情舒展腰肢。
(3)请根据选文第②段内容,分析春韭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的原因。
(4)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包馅、捏边、热油、下锅,妈妈烙韭菜盒子总是一气呵成。
(5)选文第⑩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6)请结合选文,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第⑪段的作用。
辽宁省沈阳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四)阅读选文,完成13~18题。(20分)
别把我当陌生人
尉克冰
①去年夏天,我去外地开个笔会。想要看看沿途不同区域的风景,决定去时坐火车。3000多公里的路途,我没有同伴。
②出发前,老公反复叮嘱我:“独自出行,注意安全。路上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置,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弄得我还没出门就倍感紧张。
③我刚走进火车包厢,一个男人也进来了,身后跟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男人的女儿。过了一会,一个七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过来了,他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心里稍稍平静了些。
④晚上10点多,我锁好门,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不知不觉,已到深夜。人们都睡熟了。突然,我在似睡非睡中听到窸窸窣窣开锁的响动,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了。我看到,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身体还在外面。不好,一定是小偷!我猛地打了个激灵,心跳到了嗓子眼儿,身体哆嗦,头皮发麻。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内。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顿时从铺上弹坐起来,大喝一声:“干什么的?”“我,我上车呀。”刚上车的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随后他将行李拖了进来,原来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
⑤昏昏沉沉的一夜过去了,我感觉过了一个世纪。早晨醒来,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在。
⑥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了几次,回来后,我严格按照老公嘱咐的去做,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包厢里,孩子们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当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我没有。
⑦“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下铺的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笑着对我说。她把我从铺上唤下来,我就和他们几个大人聊了会儿,孩子们也不闲着,小姑娘唱歌,小男孩儿讲故事,我们的包厢里显得很热闹。
⑧“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奶声奶气地说,接着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赶忙说了声谢谢,接过荔枝,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上车快一天了,我们都是各吃各的东西,谁都没给过孩子吃的。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同时我更害怕遭遇被拒绝的尴尬。
⑨接着小姑娘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没有人拒绝她。看着大家一起分享她的甜蜜,她笑得眼睛像弯弯的月亮湖。此刻我拿着荔枝,不敢面对孩子天真无邪、清澈透亮的眼睛。和孩子比起来,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顾虑。突然间,我觉得非常惭愧。
⑩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同荔枝皮,坚硬、粗糙,常有顾虑;孩子的世界如同荔枝瓤,柔软、晶透,充满善意。我们的小包厢渐渐成了快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让她坐在我腿上,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小辫,拍了很多照片。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⑪第三天清晨,越过上千里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滩,终于看到了茂密的树林。“快看,天山!”人们指着远处峻拔高耸、白雪皑皑的群峰喊着。
⑫车停了。人们如潮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出站了,外面人头攒动。要分别了,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的那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如此地不舍,背过身去……
⑬手机响了,收到老公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
(选自《读者》,有删改)
13.阅读选文③~⑫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时间
刚上火车
当天深夜
第二天
第三天
主要情节
“我”见到了同一包厢的乘客。
B
小姑娘给每个人分荔枝。
D
“我”的心情
A
害怕
C
不舍
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3分)
昏昏沉沉的一夜过去了,我感觉过了一个世纪。
15.选文第⑥段结尾句提到“我”没有拿零食给孩子们吃,请从文中找出原因。(2分)
16.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②段和第⑧段中两个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反复:
颤抖:
17.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奶声奶气地说,接着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
18.结合选文,分析第⑫段画线句子不能删去的原因。(3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辽宁省沈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四)(20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墨香里的年味儿
徐进
①临近岁尾,年味儿越来越浓,我似乎又嗅到了一股淡淡的墨香,又看到了红红火火的春联。
②父亲与对联有着深深的情缘。自我记事起,乡邻红白喜事的对联,都是父亲写的,我家的春联也是父亲书写的。
③受父亲影响,孩提时,我就对春联情有独钟。因为过年的时候,裁红纸,写对子,贴春联,是父亲必须亲自去做的事情,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也跟着忙活,从中享受春联带给我们一家人的喜庆与希望。
④犹记得每年寒假,还没回家,父亲就会给我打来电话,嘱咐我买红纸。父亲自有毛笔和没用完的墨汁,就担心没有红纸写不成春联。我知道,每到过年,他都会自作一副对联,很仔细地贴上,毕竟一年是一年,新年要有点新气象。
⑤大街两旁,摆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年画、春联、中国结和火红的灯笼,年就这样欢欢喜喜地赶来了。我在店内挑选红纸时,看到里面摆放的春联,总感觉没有父亲写的春联的那种家的味道和幸福气息,因为那是他依据自家的实际情况写出的。
⑥我读书那几年,物质条件差,家里贫穷了些。然而每到腊月三十,父亲都会早早地起床,找出我买来的大红纸,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用小刀小心翼翼地裁开,收拢,为写春联做准备。为了书写时能找到每个字的中心点,父亲比对着拟出的春联字数,将红纸叠出“X”痕。如果字数多了,还要熬点糨糊,以便把两条红纸连接成一个长条,这样写春联的纸才够长。我就拿着粘接的红纸在炭火前慢慢烘干,递给父亲。
⑦父亲一边启开先前为别人写喜联时用过的大瓶墨水瓶盖,一边示意我把红纸摆放在大案上。我自然明白父亲要开始写春联了。我用右手把红条纸的前段按住,父亲开始非常慎重地蘸墨书写,每写完一个字,我就向前拉一点儿。天很冷,手也冻僵了,但墨香淡淡地散开,节日的喜庆也蔓延开来。父亲越写越精神,脸上也红红的,写到最后反而解开外套扣子,说写得流汗了。写完之后,父亲再慎重地书写横批。
⑧在等待字迹变干的间隙,父亲还要对着亲手写的这副对联品评一番,和我絮叨着哪个字写得还好,哪个字写得有些什么问题。我也和父亲一道欣赏和评判得不亦乐手。有问题的字改是改不成了,但我还是从中领悟到了一些春联书写的小窍门,感受到了写春联的乐趣。
⑨后来的几个春节,父亲约我齐作春联。他一边书写,一边怂恿着我来写。我读师范时练过柳体①,也能够信手完成,只是和一直坚持写对联、令我仰慕的父亲相比,自感写得差远了。父亲看了却叫好,眼里充满了赞赏,说比他的“我字体”有章法。就这样,我和父亲合作完成春联的创作,满满的幸福感便伴着墨香在我们之间弥漫开来。
⑩岁月更选,一年又一年。每当春节越来越近时,家家户户忙着过年,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各种吃的、喝的、穿的、玩的,贴上的春联也多是买来的。唯独我家自己写春联、贴春联的传统依然在。
⑪墨香里的年味儿,一直弥漫在我心间,家门上贴着的红红的春联也时常闪烁在我眼前。墨香里,有我们对家庭温馨场面的深深回忆,有我们对父亲濡养教诲的绵绵深情,有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殷期许,更有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默默传承。
(选自《意林》,有改动)
【注释】①柳体:唐代柳公权所写的字体,笔画遒劲。
13. 阅读选文第⑥~⑨段,填写表格。
段落
第⑥段
第⑦段
第⑧段
第⑨段
内容概括
裁备春联
书写春联
C
D
态度情感
A
B
不亦乐乎
幸福满满
14.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大街两旁,摆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年画、春联、中国结和火红的灯笼,年就这样欢欢喜喜地赶来了。
15. 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然而每到腊月三十,父亲都会早早地起床,找出我买来的大红纸,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用小刀小心翼翼地裁开,收拢,为写春联做准备。
16. 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⑧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父亲还要对着亲手写的这副对联品评一番,和我絮叨着哪个字写得还好,哪个字写得有些什么问题。
17. 选文第⑨段中对于我写的春联父亲叫好,而和父亲相比我“自感写得差远了”,分别是什么原因?
18. “春联”在选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答案】13. 小心翼翼;越发精神;品评春联;齐作春联
14. 运用拟人手法,把年拟人化,生动形象第写出了年到来时人们的高兴、喜悦。
15.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裁剪春联、准备春联的小心、专注,突出父亲对写春联这件事的认真、重视。
16. “絮叨”的意思是唠叨、啰嗦,这里写出了父亲和“我”一起唠唠叨叨地说哪个字写得好,写出了父亲对写春联这件事的喜爱。
17. 父亲对于“我”写得春联叫好一方面是一种鼓励,另一方面是“我”练过柳体,能够信手完成。“我”觉得和父亲比较“差远了”是因为父亲一直坚持写对联,有经验、有能力,表现出“我”对父亲的仰慕。
18. 线索,贯穿全文;“春联”上寄托这作者对过去温馨家庭的美好回忆;“春联”上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留恋;“春联”上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春联”上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默默传承。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结合“裁备春联”“书写春联”可知,CD要补充的内容格式是四个字,最后两个字是“春联”。
结合第⑧段“在等待字迹变干的间隙,父亲还要对着亲手写的这副对联品评一番”可概括:C是品评春联;
结合第⑨段“后来的几个春节,父亲约我齐作春联”可概括:D是齐作春联。
结合“不亦乐乎”“幸福满满”可知,AB是表示状态的四字词语。
结合第⑥段“我读书那几年,物质条件差,家里贫穷了些。然而每到腊月三十,父亲都会早早地起床,找出我买来的大红纸,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用小刀小心翼翼地裁开,收拢,为写春联做准备”可知,裁备春联时,态度情感是:A是小心翼翼。
结合第⑦段“天很冷,手也冻僵了,但墨香淡淡地散开,节日的喜庆也蔓延开来。父亲越写越精神,脸上也红红的,写到最后反而解开外套扣子,说写得流汗了”可知,书写春联时,态度情感是:B是越发精神。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赏析。判断修辞手法,分析效果,把握情感。
结合“年就这样欢欢喜喜地赶来了”可知,“欢欢喜喜”是表示情感地词语,这里是把年拟人化,运用了拟人修辞;“欢欢喜喜”写的是年的精神状态,实际上写的是人的精神状态,结合“大街两旁,摆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年画、春联、中国结和火红的灯笼”可知,喜悦的是过年的人,写出了人们过年的时候的喜悦、高兴、热闹。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赏析。
“起床”“找出”“裁开”“收拢”都是动词,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眉头微蹙,目光专注”是神态描写;“早早起床”“小心翼翼地裁开”写出了父亲对准备写春联、裁剪春联的重视、认真、谨慎,怕起晚了来不及,怕裁剪坏了;“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则写出了父亲对裁剪春联的投入、专注。整体写出了父亲裁剪春联、准备春联的认真、专注、重视、谨慎。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本义:絮叨的意思是啰嗦、唠叨,说话冗长。
语境义:结合句子可知,这里指在父亲写完春联后,会和“我”一起啰嗦、唠叨关于字写得怎样的内容;
效果:“絮叨”本身是带有一定贬义,这里是褒义,写出了父亲写完春联了,还要围绕写的字说许多话,写出父亲对写春联这件事的喜欢,不舍得就那么停止。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1)对于我写的春联父亲叫好。
结合第⑨段“我读师范时练过柳体,也能够信手完成”“父亲看了却叫好,眼里充满了赞赏,说比他的‘我字体’有章法”可知,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的鼓励,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读师范时练过柳体,能够信手完成,表现出一个父亲对孩子的鼓励、爱护、信任。
(2)父亲相比我“自感写得差远了”。
结合第⑨段“只是和一直坚持写对联、令我仰慕的父亲相比,自感写得差远了”可知,“我”虽然也练习了书法,但是和一直、多年写对联的父亲比,自己认为还是差一些火候,还是少一些经验;同时“我”非常仰慕父亲,从心理角度看,对父亲是敬佩,自己觉得不如父亲。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作用。
(1)文章写裁剪准备写春联、写春联、品评春联、齐作春联,春联贯穿全文的情节,是线索;
(2)结合第⑪段“墨香里的年味儿,一直弥漫在我心间,家门上贴着的红红的春联也时常闪烁在我眼前。墨香里,有我们对家庭温馨场面的深深回忆,有我们对父亲濡养教诲的绵绵深情,有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殷期许,更有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默默传承”可知,文章回顾了作者和父亲裁、写、品评春联、齐作春联的事情,“春联”这个事物上承载着家庭过去的温馨的场面;承载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默默传承;
(3)结合第⑨段“只是和一直坚持写对联、令我仰慕的父亲相比,自感写得差远了”可知,春联上还承载着父亲的美好形象,表达着对父亲的仰慕和怀念;
(4)结合第④段“我知道,每到过年,他都会自作一副对联,很仔细地贴上,毕竟一年是一年,新年要有点新气象”可知,“春联”上承载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辽宁省沈阳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9.(20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味蕾上绽放的思念
近云
ㅤㅤ①春日里和煦的阳光带着一丝慵懒,悠然自若地洒向大地,从来都是不急不躁。熬过了冻土寒冬,微风轻拂之下,世间变得温柔起来。历经蛰伏,万物生长的力量变得无比坚定,草木发新,春菜也跟着尽情舒展,随处可见的青翠绿意,共筑起草长莺飞的诗情画意与鲜嫩明媚的春日之味。
ㅤㅤ②春天的韭菜,俗语称为“春香”,是难得的鲜香。如若追溯到古时,韭菜是让人心生敬意的祭祀佳肴。《诗经 豳风•七月》里道:“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句子,证实了春韭与羔羊肉同样珍贵。所以每年开春,把韭菜安排到餐桌上,算得上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
ㅤㅤ③小时候,每当户外冰雪消融,远山渐绿,我就会格外留意后院的菜地。万物复苏是个奇妙的场景,春光所到之处,田间日渐葱郁。但我绝非只为试探春意而来,除了弄春之趣,我的小心思更在于搜寻那些能装进肚子里的春日之味。眼见我日日去田园里踩得一脚泥泞却毫无所获,妈妈索性指点一二,韭菜长高了就烙韭菜盒子吃吧。这下好了,心里的馋虫一下就被勾起,每日的菜园巡视径直变成了探望那一洼杂草间的春韭。
ㅤㅤ④好在春日里韭菜的生命力绝不输给杂草,用不了几天,春韭已有了一青二白的架势。终于有一天,一把韭菜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个头不大,却鲜嫩欲滴,香味扑鼻。妈妈准备做韭菜盒子,而我,开始围着妈妈转。妈妈摘韭菜,一摘一把,又快又干净,我要一根一根慢慢地摘,边摘边嗅沾在我手上独特的香气。
ㅤㅤ⑤三两个鸡蛋,打散入锅炒成黄灿灿的蛋碎,慢慢摊凉。清洗干净的韭菜,一刀下去,满屋都是韭菜味儿,有点冲鼻,却也是让人难以抵挡的诱惑。切细的韭菜和蛋碎,黄绿相间,煞是好看,淋上油调下味,已经开始让人垂涎欲滴了。
ㅤㅤ⑥包馅、捏边、热油、下锅,妈妈做韭菜盒子总是一气呵成。虽然从厨房到餐桌只有几步距离,但在我心里等多一秒似乎鲜度都有所折损。所以每次妈妈烙韭菜盒子,我最要紧的事当然是等在灶台边蹲守。锅里的韭菜盒子被煎得两面焦香金黄,香气弥漫满屋的时候,我手里早已抓紧了盘子,准备随时迎接韭菜盒子大快朵颐一番。
ㅤㅤ⑦刚烙出来的韭菜盒子,上面细细的油泡还在滋滋啦啦,热腾腾的面皮映着黄绿相间的韭菜鸡蛋,让人忍不住想大吃一口。可千万别急,心急吃不了韭菜盒子。先咬一小口,放一放韭菜盒子里的热气,再趁热吃,才是不二法门。
ㅤㅤ⑧只不过,道理我都懂,可在韭菜盒子面前,谁还有空想这些呢。于是,一边真香,一边真烫,吃得跳脚,鲜到忘乎所以。妈妈的韭菜盒子,好像永远都凑不到整盘,剩下几个端上桌的时候,我的肚皮早已撑得滚圆,再也吃不下了。
ㅤㅤ⑨也不知道是韭菜盒子太香,还是儿时对于吃韭菜盒子的记忆太过美好,年复一年,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抬头看看窗外明朗的春光,妈妈的韭菜盒子就会跳入脑海。
ㅤㅤ⑩岁月新更又一春。如今我的儿子也开始时不时地来厨房打探,扯着我的衣襟儿,一遍又一遍地问“今天吃什么?”离家在外,既然吃不到妈妈的韭菜盒子,就让儿子吃上我做的韭菜盒子吧。不用看菜谱,靠着记忆里的点滴,电饼铛里的韭菜盒子已经喷香。“韭菜盒子真好吃!”“好烫啊!”看儿子吃韭菜盒子的小样儿,犹如当年自己的馋猫儿相。
ㅤㅤ⑪几个韭菜盒子下肚,抚慰了味蕾,也唤醒了思绪。择时而食,本是件平凡而又自然的选择,却因有关美食记忆的微妙作用,开启了一段浓浓的思念和美好的传承。
(选自《格言》,有删改)
(1)阅读选文③~⑩段,完成下面图表。
A
B
C
D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画线的句子。
草木发新,春菜也尽情舒展腰肢。
(3)请根据选文第②段内容,分析春韭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的原因。
(4)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包馅、捏边、热油、下锅,妈妈烙韭菜盒子总是一气呵成。
(5)选文第⑩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6)请结合选文,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第⑪段的作用。
【分析】文章先写小时候妈妈做韭菜盒子给“我”吃,后又写“我”成为母亲后做韭菜盒子给儿子吃,表现了对妈妈和童年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的传承。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梳理与概括。文章第③段写了“我”去菜园子里探春韭,情感是盼望;④⑤⑥段写妈妈割韭菜、做馅料、做“盒子”,“我”的情感是充满期待;⑦⑧段写“我”吃“盒子”,感到满足;第⑨段写“我”回忆往事,回忆妈妈给“我”做的韭菜盒子,情感是思念;第⑩段写“我”做“盒子”给儿子吃,儿子很高兴。
(2)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由“尽情舒展腰肢”可知,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菜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菜春天到了尽情生长、充满生机的情景,富有情趣和画面感。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第②段可知,春韭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的原因:春天的韭菜,难得的鲜香,在古时,韭菜还是让人心生敬意的祭祀佳肴,与羔羊肉同样珍贵。
(4)本题考查对加点词的赏析。首先理解“一气呵成”这个词语的本义: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然后再结合前面“包馅、捏边、热油、下锅”等一系列动作:这里是指母亲烙韭菜盒子的动作很是熟练。思想情感: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
(5)本题考查对结尾段落作用的分析。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所以结尾有总结全文的作用;另外由“味蕾”“思念”可知,结尾也照应了文题;再由“开启了一段浓浓的思念和美好的传承”可知,深化并升华了文章主题,同时字里行间也寄托了对妈妈的思念、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的传承。
答案:
(1)A.盼望;B.割韭菜;C.做“盒子”;D.思念。
(2)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春菜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到了之时春菜生机勃勃、鲜嫩可爱的情态。表现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春天的韭菜,难得的鲜香,在古时,韭菜还是让人心生敬意的祭祀佳肴,与羔羊肉同样珍贵。
(4)“一气呵成”的本义是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这里是指母亲烙韭菜盒子的动作很是娴熟,赞美了母亲的能干和巧遇持家。
(5)内容:总结全文,照应文题;内容上:深化并升华了文章主题,表现了对妈妈的思念、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的传承。
【点评】阅读感悟与启示表达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按照题意要求,联系相关的生活实际。
第三步:在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把握中心的基础上,进行体会感悟。
第四步:结合实际生活,用简洁、流畅的语言阐明观点。
辽宁省沈阳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四)阅读选文,完成13~18题。(20分)
别把我当陌生人
尉克冰
①去年夏天,我去外地开个笔会。想要看看沿途不同区域的风景,决定去时坐火车。3000多公里的路途,我没有同伴。
②出发前,老公反复叮嘱我:“独自出行,注意安全。路上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置,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弄得我还没出门就倍感紧张。
③我刚走进火车包厢,一个男人也进来了,身后跟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男人的女儿。过了一会,一个七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过来了,他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心里稍稍平静了些。
④晚上10点多,我锁好门,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不知不觉,已到深夜。人们都睡熟了。突然,我在似睡非睡中听到窸窸窣窣开锁的响动,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了。我看到,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身体还在外面。不好,一定是小偷!我猛地打了个激灵,心跳到了嗓子眼儿,身体哆嗦,头皮发麻。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内。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顿时从铺上弹坐起来,大喝一声:“干什么的?”“我,我上车呀。”刚上车的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随后他将行李拖了进来,原来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
⑤昏昏沉沉的一夜过去了,我感觉过了一个世纪。早晨醒来,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在。
⑥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了几次,回来后,我严格按照老公嘱咐的去做,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包厢里,孩子们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当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我没有。
⑦“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下铺的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笑着对我说。她把我从铺上唤下来,我就和他们几个大人聊了会儿,孩子们也不闲着,小姑娘唱歌,小男孩儿讲故事,我们的包厢里显得很热闹。
⑧“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奶声奶气地说,接着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赶忙说了声谢谢,接过荔枝,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上车快一天了,我们都是各吃各的东西,谁都没给过孩子吃的。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同时我更害怕遭遇被拒绝的尴尬。
⑨接着小姑娘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没有人拒绝她。看着大家一起分享她的甜蜜,她笑得眼睛像弯弯的月亮湖。此刻我拿着荔枝,不敢面对孩子天真无邪、清澈透亮的眼睛。和孩子比起来,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顾虑。突然间,我觉得非常惭愧。
⑩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同荔枝皮,坚硬、粗糙,常有顾虑;孩子的世界如同荔枝瓤,柔软、晶透,充满善意。我们的小包厢渐渐成了快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让她坐在我腿上,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小辫,拍了很多照片。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⑪第三天清晨,越过上千里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滩,终于看到了茂密的树林。“快看,天山!”人们指着远处峻拔高耸、白雪皑皑的群峰喊着。
⑫车停了。人们如潮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出站了,外面人头攒动。要分别了,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的那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如此地不舍,背过身去……
⑬手机响了,收到老公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
(选自《读者》,有删改)
13.阅读选文③~⑫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时间
刚上火车
当天深夜
第二天
第三天
主要情节
“我”见到了同一包厢的乘客。
B
小姑娘给每个人分荔枝。
D
“我”的心情
A
害怕
C
不舍
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3分)
昏昏沉沉的一夜过去了,我感觉过了一个世纪。
15.选文第⑥段结尾句提到“我”没有拿零食给孩子们吃,请从文中找出原因。(2分)
16.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②段和第⑧段中两个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反复:
颤抖:
17.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奶声奶气地说,接着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
18.结合选文,分析第⑫段画线句子不能删去的原因。(3分)
13.(4分)A:平静 B:“我”误把上车乘客当小偷。 C:惭愧 D:“我”与小姑娘下车告别。
14.(3分)夸张。强调了时间之长,突出表现了“我”的害怕与不安。
15.(2分)①丈夫嘱咐“我”旅途中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②“我”觉得他们的父母一定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害怕遭遇被拒绝的尴尬。
16.(4分)“反复”指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突出表现了丈夫对“我”独自出行的担忧和关切。
“颤抖”指哆嗦,发抖。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我”面对小姑娘的善意时诧异、激动的心情。
17.(4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的热情(善良、善意、友善、友爱、真诚、纯朴、乐于分享、好心、坦诚等近义词)和天真(纯真、单纯、可爱、活泼、无戒心、无防备、无芥蒂、对人信任)。
18.(3分)写出了“我”与小姑娘的亲密,以及小姑娘的爸爸对“我”的帮助,与前文“我”刚上车时对他们的戒备形成对比,突出主题: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信任。
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营口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辽宁省营口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4页。
辽宁省锦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分析选文结尾段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