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十五校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十五校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0分)
1. 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水分 B. 温度 C. 阳光 D. 大气
A. 一片农田 B. 一条河中的所有鱼 C. 生物圈 D. 一块草地
A. 分裂生殖、出芽生殖 B. 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C. 孢子生殖、分裂生殖 D.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4. 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看,“惊弓之鸟”和“蜘蛛织网”分别属于( )
A. 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B.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C. 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D.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5. “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入口甘香的汁液来自( )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液泡
A. 染色体在所有细胞们都是成对存在的
B. 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C. 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D. 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包含一个基因
A. 萌发的种子 B. 刚刚收获的种子 C. 低温储存的种子 D. 煮熟的种子
8.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保持心血管健康要从现在做起,你不认同的生活习惯是( )
A. 积极参加锻炼 B. 保持均衡饮食 C. 不吸烟、不酗酒 D. 经常熬夜上网
A. 肋间肌收缩 B. 膈向上移动
C. 胸腔容积缩小 D. 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10. 大连在蛇岛上建立蝮蛇保护区,北京建立大熊猫基因研究中心,对捕猎国家保护动物的惩治行为,分别属于( )
A. 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B. 自然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C.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D.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11. 如图阴影部分示蝗虫和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对其共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性生殖 B. 体内受精 C. 受精卵体外发育 D. 变态发育
12. 下列是相对性状的是( )
①单眼皮和双眼皮②有耳垂和无耳垂③双眼皮和色盲④卷发与黑发⑤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①③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水影响植物的分布主要是因为:第一水是构成植物体的主要成分。第二水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如化学反应的溶剂,物质的运输,光合作用的原料等。由于各种植物对水的要求不同,所以就影响了植物的分布。我国从东部到西部最大的不同环境因素是水,东部多西部少,我国从东到西降水量逐渐减少,形成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的植被特点。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以及沙漠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我国的降水特点以及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2.【答案】B
【解析】解:一块农田、生物圈、一块草地即包括了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条河中的所有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故选:B。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
3.【答案】D
【解析】解: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
故选:D。
细菌进行分裂生殖,霉菌孢子生殖,据此答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细菌、霉菌的主要生殖方式。
4.【答案】C
【解析】解:惊弓之鸟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蜘蛛结网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C。
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主要从是先天获得还是后天形成,以及获得途径来区分。
5.【答案】D
【解析】解:A、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B、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C、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D、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有多种物质,因此,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入口甘香的汁液来自液泡。
故选:D。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A错误。
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B错误;
C、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C正确;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D错误。
故选:C。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染色体>DNA>基因。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基因的位置和每种生物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是一定的。
7.【答案】D
【解析】解: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只要是活的细胞都需要能量,就都要进行呼吸作用。而煮熟的种子,种子以死亡,没有生命现象了,因此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故选:D。
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据此解答。
关键抓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只要是活的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
8.【答案】D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积极参加锻炼、保持均衡饮食、不吸烟、不酗酒都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经常熬夜上网会破坏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不是认同的生活习惯。
故选:D。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9.【答案】A
【解析】解: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呼气时,呼吸肌的运动状态是肋间外肌舒张,胸骨肋骨下移、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胸廓容积变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的气体通过呼吸道排除肺,完成呼气的过程。
故选:A。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
吸气和呼气合称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了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而实现的。
10.【答案】C
【解析】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如大连在蛇岛上建立蝮蛇保护区;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如北京建立大熊猫基因研究中心;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管理和处罚等,如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等等对捕猎国家保护动物的惩治行为,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据此解答。
掌握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而采取的一定的措施,结合题意,仔细分析,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蝗虫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解答】
A.蝗虫和青蛙的生殖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A正确;
B.青蛙的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而蝗虫经过交配产生受精卵,属于体内受精,B错误;
C.蝗虫和青蛙的受精卵都是体外发育,C正确;
D.蝗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中的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于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解:①单眼皮和双眼皮、②有耳垂和无耳垂、⑤能卷舌和不能卷舌,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都属于相对性状;
③双眼皮和色盲、④卷发与黑发,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属于相对性状.
因此,是相对性状的是:①单眼皮和双眼皮、②有耳垂和无耳垂、⑤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故选:C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13.【答案】4 分解者 消费 农作物 农作物→虫→鸟→蛇 蛇
【解析】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图中食物链有:农作物→虫→鸟→蛇、农作物→鸟→蛇、农作物→鼠→蛇、农作物→兔→蛇,因此这个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构成。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此,生态系统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还必须具有分解者。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中的农作物是生产者,虫、兔、鸟等动物属于消费者。
(3)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的数量越少。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其数量最多。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营养级最低,它的数量最多。
(4)根据(1)小题的解答可知: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农作物→虫→鸟→蛇。
(5)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该生态系统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蛇,因此“如果受到DDT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蛇。
故答案为:(1)4;分解者;
(2)消费;
(3)农作物;
(4)农作物→虫→鸟→蛇;
(5)蛇。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有毒物质富集等知识。
14.【答案】细胞 生长 分裂 分化 器官 系统
【解析】解:(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可以认为,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会进行分裂、分化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3)玉米的食用部分是它的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植物体结构层次按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可以描述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结构层次按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可以描述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人体),与人体结构层次相比,玉米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故答案为:(1)细胞;
(2)生长;分裂;分化;
(3)器官;系统;
据图可知:A属于细胞,a表示细胞通过生长、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C表示器官,D表示整个玉米植株(植物体)。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及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区别。
15.【答案】结缔 ② 关节软骨 神经 收缩 肩关节
【解析】解:(1)如图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软骨,③是关节窝,④是关节头和关节窝合成的关节面,⑤是关节囊,⑥是关节腔。其中⑤关节囊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作用,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②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2)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必须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
(3)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完成一个动作需要两块或以上的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牵引着骨围绕肘关节做运动。当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就属于屈肘。
(4)上肢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下肢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
故答案为:(1)结缔组织;②关节软骨;(2)神经;(3)收缩;(4)肩关节、肘关节
观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软骨,③关节窝,④关节面,⑤关节囊,⑥关节腔。
熟练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理解不同的运动情况下肌肉所处的不同的状态。
16.【答案】器官 雌蕊 雄蕊 传粉 子房壁 卵细胞
【解析】解:(1)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其中根、茎、叶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称作生殖器官。
(2)甲图中1柱头,2花柱和子房组成雌蕊。
(3)甲图中的[5]花药和[6]花丝共同组成雄蕊。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图甲虚线表示的过程称为传粉。
(4)(5)果实是由绿色开花植物的子房在开花授粉后发育而来的,主要的功能为保护种子及协助种子的传播。一般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层,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
果肉属于果皮,由7子房壁发育而成。b胚是由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来的。
故答案为:(1)器官;
(2)雌蕊;
(3)雄蕊;传粉;
(4)子房壁;
(5)卵细胞。
图甲中1柱头,2花柱,3花瓣,4胚珠,5花药,6花丝,7子房壁,8卵细胞,图乙中a果皮,b胚,c果实。
明确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1)相对性状
(2)外公和外婆
(3)bb; Bb
(4)Bb或 bb
(5)50%
【解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一组相对性状。
(2)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在图中可以看出,外公和外婆都为有酒窝,子代中出现了变异现象即无酒窝,说明无酒窝为隐性性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外公和外婆体内没有表现,被隐藏了。
(3)小华为无酒窝,属于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只有一种,即bb。而爸爸为有酒窝,其基因组成可能为BB或Bb.但小华的b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所以父亲的基因组成只能是Bb。
(4)小华的父亲基因组成为Bb,产生的精子基因是B或b。小华的母亲为无酒窝,其基因组成为bb,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即b。其后代有两种类型,即Bb或bb。遗传图解如图:
(5)小华的父亲产生的精子的基因为B或b。小华的母亲为无酒窝,其基因组成为bb,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即b。其后代有两种类型,即Bb或bb。其中无酒窝即bb的概率为50%。
答案:
(1)相对性状
(2)外公和外婆
(3)bb;Bb
(4)Bb或 bb
(5)50%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的传递。解答时可以从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以及它们控制的性状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8.【答案】B 重金属汞离子浓度或Hg2+浓度 控制变量或保持变量的唯一性等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 形成对照 降低
【解析】解:(1)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从种子自身条件来看应采取的措施是挑选粒大而饱满的种子,这样的种子储存的营养物质多,有利于种子萌发。故选:B。
(2)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重金属汞离子浓度或Hg2+浓度。实验中“种子放在相同环境中培养”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控制实验变量(单一变量),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3)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设置重复组并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实验中每组做3次重复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设计Hg2+浓度为0的这一组,目的是设置对照组,与Hg2+浓度为0.1、0.2、0.3、0.4、0.5mmol/L的溶液进行对照试验。
(4)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Hg2+浓度超过0.3mmol/L时,曲线明显下降,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降低。
故答案为:
(1)B。
(2)重金属汞离子浓度或Hg2+浓度;控制变量或保持变量的唯一性等。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形成对照。
(4)降低。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由图1可以得出:当Hg2+浓度超过3mmol/L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降低。
(3)由图2可以得出:当汞离子/(Hg2+)浓度不超过0.3mmol/L时,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抑制不显著;当汞离子/(Hg2+)浓度超过0.3mmol/L时,对淀粉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本题结合实验过程图,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协作校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协作校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十五校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十五校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血管是血流的管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