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2 教案
展开2 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关键诗句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象征的表现手法和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的激情。(出示课题)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奠定了艾青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背景资料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侵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
3.知识链接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诗歌的一种,是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形式自由,内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直率陈述和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按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可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等;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嘶哑(sī) 腐烂(fǔ) 黎明(lí)
喉咙(hóu) 吹刮(guā) 汹涌(yǒng)
(2)词语释义
嘶哑:声音沙哑。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激怒:激动而愤怒。
温柔:温和柔顺。
腐烂: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三、朗读指导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
[停顿与重音指导]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四、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朗读课文,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答案示例: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悲怆的。
2.诗中“鸟”的形象与诗人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
答案示例:“鸟”指代的是诗人自己,“土地”则象征着祖国。诗人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之爱。
3.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对土地、对祖国油然而生的深沉、炽热的爱。
4.全诗分为两小节,概括每个小节的大意。
答案示例:第1节:借鸟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以鸟对土地歌唱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的热爱和奉献之情。第2节:自问自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答案示例: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喉咙早已嘶哑,但它靠着顽强的生命力仍在不停地歌唱着。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自己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里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土的眷恋与热爱,隐含着自己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
2.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应如何解读这些意象?
答案示例:诗中运用的意象有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
①“鸟”的形象:象征诗人,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虽然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但作为一只在炮火中力薄势单的鸟儿,却勇敢地护卫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不但不会弃之而去,而且为它的解放加油呐喊;歌唱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吹刮着“激怒”的“风”,就是在为中国人民满怀悲愤满腔怒火地掀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呼号的礼赞。鸟的不屈与抗争,正表现了诗人对饱经沧桑的祖国的挚爱。
②“土地”的形象: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这“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一百多年来,我们这个古老民族遭受了列强的入侵蹂躏(放映百年屈辱史图片)。
③“河流”“风”的形象: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悲愤”“激怒”都表现出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放映史上英勇反抗的英雄图片)
④“黎明”象征着光明的斗争前景,预示着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诗人用带着这些意象的一组诗句,抒写了祖国和人民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痛和愤怒,以及对独立自由的向往和希冀。诗人用“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告诉我们:自己深爱着这片土地,虽然它布满痛苦、涌动悲愤,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有坚韧不屈的抗争精神,有相信未来必胜的坚定信念。
教师点拨:意象是诗歌欣赏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用来表意抒情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具体而可以感知的,包括自然、人、事等种类。意象的作用,就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使思想情感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
3.请总结诗中“土地”的形象。
答案示例:这是饱经列强凌辱的土地,这是永不气馁坚决反抗的土地。它有着勇敢顽强的人民,它是一个不断反抗、不断进取、永远不会停止追求的民族,这又是一块成熟伟大、有着美好未来的土地,它——是我们的家园。
4.诗歌第2节和第1节有着怎样的联系?如果把第2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答案示例:如果说第1节是对“爱土地”“爱祖国”这个主题的铺陈描述,那么第2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成是对主题的高度概括。如果去掉第2节,诗意就得不到提炼、强化和升华。
5.从全诗看,作者在诗中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感情?
答案示例: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的、如今正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的深沉热烈、至死不渝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开篇两句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答案示例: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感染。这种忧患意识来自诗人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全诗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的歌唱对象的描述——土地、河流、风、黎明。从这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语来看,它们长期遭受“暴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2.简析“——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两句的内涵。
答案示例:“我”生前要歌唱这片土地,死后也要葬身这片土地。“我”的一切一切都要毫无保留地献给这片土地。这是诗人在借这只喉咙嘶哑的鸟,唱出对正在饱受苦难的祖国,最真挚最深沉最凝重的爱,唱出自己要为祖国献身的决心。
3.第2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中的“泪水”包含了哪几种情形?“常含泪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被侵略——悲伤、激怒的泪水;看到人民的反抗——悲愤的泪水;抗战胜利——喜悦激动的泪水。
4.第2节的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这两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发思考,激发情感的共鸣。“眼里常含泪水”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在心中。“因为……”一句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内心强烈的痛苦与热爱之情。“爱得深沉”后紧跟省略号,情感延伸,余味无尽。这是那个年代所有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它不仅是诗人内心深处爱国情感的体现,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感的浓缩。点明题旨,升华诗意。句末紧跟着的省略号,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留下无尽的余韵。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中心主旨。
答案示例:在这首词中,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以象征的手法,通过鸟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自己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心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找出本诗最突出的写作手法并作简析。
答案示例:①象征手法。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形象,表达出深挚的感情。“土地”可以看作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河流”“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可以看作光明的斗争前景、自由与独立的象征。
②朴实的意象。“土地”是艾青诗歌中的主导意象之一,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从这一意象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族危亡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忧愤。“我爱这土地”“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直白的诗题和朴素的诗句中无不流露着诗人内心永恒的土地情结。
教师点拨:象征手法,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赏析:本诗用简短八句,塑造了一个不堪重负的老马的悲惨形象。第1节写装车。前两句中的“总得”与“横竖”相呼应,侧面表现出主人贪婪、残忍,让老马超负荷运载,同时也写出老马倔强、坚忍的性格,把一腔悲愤深埋在心里。后两句实写装车,一个“扣”字、一个“垂”字,把老马负重受压的惨状刻画得极为生动,主人的冷酷,老马的痛苦,都包含在其中了。第2节写扬鞭出发。前两句是虚写,刻画老马悲愤而又无望的心理。后两句写实,“一道鞭影”活现出主人的凶狠、无情。在这样严酷的压迫下,在“前面”等待老马的又是什么呢?全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以马喻人,对黑暗时代劳动民众的悲苦命运作了形象的写照。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艾青不愧是土地的歌者。今天,我们领略了诗人的土地情结,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虽然那段炮火硝烟的岁月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应该更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让我们铭记历史,刻苦学习,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吧!
六、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
意象象征
土地 遭难的国土
河流 满腔的愤怒
风 愤怒的反抗
黎明 光明的未来
语文九年级上册(2018)第一单元任务二 诗歌朗诵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2018)第一单元任务二 诗歌朗诵精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活动指导,活动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14 故乡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14 故乡优秀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018)任务三 尝试创作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018)任务三 尝试创作优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文题展示,写作指导,范文评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