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4.2物质运输的管道练习(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722052/0-16923307446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4.2物质运输的管道练习(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722052/0-1692330744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4.2物质运输的管道练习(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722052/0-169233074471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管道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鲁科版七年级上4.4.2物质运输的管道
(共16题)
一、选择题(共12题)
- 小明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况。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最好选择颜色深的部位观察
B.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看到血液流动情况
C.可根据血液颜色的深浅分辨动、静脉
D.图中的三种血管中,③为静脉
- 在我们手背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
A.管壁较薄,弹性小
B.管壁内有瓣膜
C.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D.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种子发芽率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
C.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不需要用碘液染色
D.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将盖玻片盖在尾鳍上
- 我们四肢上的“青筋”是静脉,下面不属于静脉结构和功能特点的是
A.压力较低,血流速度较慢 B.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C.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 D.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 下列实验探究活动中,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的是
A.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B.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D.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
- 人体内氧与血红蛋白分离的场所是
A.肺泡外毛细血管 B.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
C.肺动脉 D.肺静脉
-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它们都只有
A.一层细胞 B.二层细胞 C.三层细胞 D.无法判断
- 在抽血或输液时,选用的血管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上肢动脉
- 能够使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A.上、下腔静脉 B.小动脉 C.四肢静脉 D.毛细血管
-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毛细血管的辨别特征是
A.管腔较细 B.管腔较粗
C.血液流向心脏 D.管中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 如图甲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材料;图乙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①②③表示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B.①是小动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
C.②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③②①
- 下列关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肺泡壁和其外面包绕着的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B.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C.动脉、静脉血管和心脏内有较多的瓣膜,能够防止血液倒流
D.大脑皮层有很多沟和回,增大了其总面积
二、综合题(共4题)
-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 万的冠心病患者需要接受心脏搭桥手术,之前搭桥所用的移植血管主要是取自患者自身,但自身供体血管有诸多局限性,而且对患者的创伤非常大,因此,各国都在努力进行人造血管的研发。
世纪初,各国学者利用聚乙烯、硅胶、蚕丝、织物等材料制成的管状物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但由于材料易被降解的问题,导致效果并不理想。直到
世纪末,聚氨酯材料因具备良好的顺应性和弹性,以及优良的抗血栓性而受到关注。
迄今为止,应用于临床的人造血管均为大、中口径。小口径人造血管对材料自身支撑力、血管的可缝合性以及抗凝血性能三方面的要求更高。 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了“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人体自身的小动脉作为参照的人造血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它以复合生物纳米材料制成,模拟了人体小动脉血管的三层解剖结构——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血管内膜、富含弹力的平滑肌纤维构成的中层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外层,具有抗凝血性能强,不易形成血栓,自身支撑力强,不易吸瘪的特点,更接近于人体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目前在动物实验中已取得重大突破。
一旦产品成功上市,将解决我国人造医用血管大量依赖进口的问题,也将极大推动中国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发展。
(1) 人体中的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管壁最厚的是 血管,这种血管也是在做心脏搭桥手术中最常需要被替换的血管。
(2) 根据文中可知,以下特征不符合人造血管材料要求的是 。
A.具备良好的顺应性和弹性
B.优良的抗血栓性
C.支撑力强,不易吸瘪
D.易于降解
(3) “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很好的模拟了人体小动脉的三层结构,从文中可知,组成人体小动脉的组织不包括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输导组织
(4) 目前人造毛细血管和人造静脉血管尚未硏制成功。若设计人造毛细血管,其直径应只允许 行红细胞通过;若设计应用于下肢处的人造静脉血管,应关注防止血液倒流的 的设计。
- 图
表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
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湿棉絮包裏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以保证小鱼能正常呼吸。
(2) 如果显微镜配备有 和
两种规格的物镜,本实验应选用物镜 (填字母),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 图 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你认为[
]是 血管。
- 请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回答。
(1)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管径最小、血流速度最慢的血管是 ,它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2) 若选用目镜 、物镜
的镜头组合,则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3) 要使观察到的血管更清晰,应调节 准焦螺旋。
- 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用的小鱼,应选择尾鳍色素少的,还是色素多的? 。
(2) 显微镜的目镜有 和
两种,物镜有
和
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血管更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 、 。
(3) 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管径最小、血流速度最慢的血管是 ,它只允许 单行通过。
(4) 实验结束后,你怎样安置小鱼?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
1. 【答案】D
2. 【答案】C
【解析】“青筋”是静脉,静脉的特点是管壁较薄,弹性小,内有瓣膜,里面流动的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静脉内的血液由远心端流向近心端。
3. 【答案】D
4. 【答案】C
【解析】方法一:
静脉是指把全身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和动脉相比,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较大,血管内的压力较小,血流速度较慢,四肢的静脉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方法二:
压力较低,血流速度较慢、管壁较薄,弹性较小、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都属于静脉的结构和功能特点,ABD正确;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是动脉,不是静脉,C错误。
故选择C选项。
5. 【答案】C
6. 【答案】B
【解析】人体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这就决定了红细胞能够携带氧气。在人体内,肺泡处氧的浓度最高,因此当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在人体内,组织细胞处氧的浓度最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最高。于是在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发生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故选B。
7. 【答案】A
【解析】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
故选A。
8. 【答案】B
【解析】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在病人的上臂抽血化验或输液时,选用的血管是静脉。
故选B。
9. 【答案】D
【解析】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两条: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可见人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有两个,一个是肺周围毛细血管。一个是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管壁薄。适于物质交换。
故选D。
10. 【答案】D
【解析】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故选D。
11. 【答案】D
【解析】血管①中的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
血管②中的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
血管③中的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
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①③②。
12. 【答案】C
【解析】A、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A正确;
B、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B正确;
C、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动脉内没有瓣膜;
D、大脑皮层上有很多的沟和回,这与其调节功能相适应。
二、综合题(共4题)
13. 【答案】
(1) 动脉
(2) D
(3) D
(4) 单或一或 ;静脉瓣
【解析】
(1)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血流速度最快,管壁最厚的是动脉血管。
(2) 世纪初,各国学者利用聚乙烯、硅胶、蚕丝、织物等材料制成的管状物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但由于材料易被降解的问题,导致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易于降解不符合人造血管材料要求。故选D。
(3) “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很好的模拟了人体小动脉的三层结构,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血管内膜,主要是上皮组织;富含弹力的平滑肌纤维构成的中层,主要是肌肉组织;结缔组织构成的外层。因此,组成人体小动脉的组织不包括输导组织。故选D。
(4) 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若设计人造毛细血管,其直径应只允许单行红细胞通过;人体四肢的静脉血管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若设计应用于下肢处的人造静脉血管,应关注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的设计。
14. 【答案】
(1) 清水
(2)
(3) 毛细
【解析】
(1) 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来获取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2) 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时应该用低倍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
(3) 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15. 【答案】
(1) 毛细血管
(2)
(3) 细
16. 【答案】
(1) 色素少的
(2) ;
(3) 毛细血管;红细胞
(4) 把小鱼放回水中
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管道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管道精品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精品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精品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