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共筑生命家园学案
展开共筑生命家园
学习目标
1.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2.重点掌握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措施。
3.建设生态文明。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 ,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人与自然 ,共荣共生,这是一种动态中的 、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 ,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3)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 ,是人类的 ,也是时代的选择。
(4)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 和 的基本国策。坚持 、 、 、 、共享的发展理念。
2.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2)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 与 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 、 、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
(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 上限, 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二、探究提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已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12月25日通过,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启示我们( )
A.人与自然不可能和谐共生
B.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C.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可以根治我国环境问题
D.只有实行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2.河北省衡水市近期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河为脉,以湖为韵,以绿色生态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深度保护和科学利用湿地的路子。下列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中错误的是( )
①充分利用湿地保护区的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增加捕捞船只数量 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湖区渔民粗放经营理念,培育观光农业、休闲渔业 ③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空间,在湖泊上大量建设水上游乐园 ④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吸引大批的环保志愿者来保护湿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党的十九大强调,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就要( )
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 ②善待自然,禁止开发资源 ③节能减排,落实环保行动 ④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观点中能体现这一国策的是( )
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会破坏环境,等经济发展了,再治理污染
B.保护环境利与功只是在当代
C.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D.为了保护环境就不能利用和开发资源
5.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9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设定了资源消耗上限、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指标约束,将各类经济社会活动限定在红线管控范围以内。
设定资源消耗上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指标约束。为什么要这样做?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1)和谐共生
(2)相互依存 平衡 有度
(3)文明形态 共识
(4)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2.(1)实现可持续
(2)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金山银山 生产力 生产力
(3)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4)资源消耗 环境质量
二、探究提高
1.D 2.B 3.D 4.C
5.①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②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筑生命家园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筑生命家园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合作探究,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正视发展挑战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正视发展挑战导学案,共7页。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导学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