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嫁接是培育优良品种的好方法,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下列生殖方式与嫁接的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 试管婴儿 B. 马铃薯块茎发芽
C.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D. 竹子的地下部分竹鞭分节长成竹笋
2. 毛桃的根系发达但果实味酸,水蜜桃的根系不发达但果实味甜。果农为了获得根系发达、果实味甜的桃树苗,简单易行的方法是以( )
A. 毛桃为接穗、水蜜桃为砧木进行嫁接 B. 水蜜桃为接穗、毛桃为砧木进行嫁接
C. 水蜜桃的花粉传给毛桃,用种子繁殖 D. 毛桃的花粉传给水蜜桃,用种子繁殖
3. 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 )
A. 开花和传粉 B. 开花和受精 C. 传粉和受精 D. 传粉和发育
4.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一个白胖子”这是从小就常听到的一则谜语,谜底是花生。“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依次属于( )
A. 子房、子房壁、胚珠 B. 子房、珠被、受精卵
C. 果皮、种皮、胚 D. 种皮、果皮、胚乳
5.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如图为蝴蝶的发育过程,下列生物与蝴蝶发育过程不相同的是( )
A. 家蚕
B. 蜜蜂
C. 蝗虫
D. 苍蝇
6. 下列关于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体内受精 B. 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C. 幼体用鳃呼吸 D. 幼体和成体形态相似
7. 两栖动物不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主要原因是( )
A. 两栖动物的体温不恒定 B.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C. 两栖动物的心室中有混合血 D. 两栖动物的肺发育不完全
8. 下列关于对生物生殖发育阶段的描述,分析错误的是( )
A. 蜻蜓点水——产卵 B. 金蝉脱壳——化蛹
C.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育雏 D. 风吹绿水皱,蛙呜翠荷惊——求偶
9. 如图是受精的鸡卵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B. 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C. 家兔的黑毛和长毛 D. 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11. 如图是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由②和③两种物质组成 B. 基因主要是由②构成的
C. 基因的数量和②的数量相同 D. 人的肝脏细胞中①有23条
12. 如图所示基因组成中,最可能是生殖细胞的是( )
A. B. C. D.
13.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B. 变异的实质是生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C. 生男生女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中所含的性染色体
D.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14. 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现有一对表现正常但均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夫妇,该对夫妇生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的概率为( )
A. 18 B. 14 C. 12 D. 1
15. 如图为某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其中B基因控制显性性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表示隐性基因
B. 若B基因来自精子,则b基因来自卵细胞
C. 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
D. 该男性和基因组成bb的女性结婚,后代的基因组成一定为Bb
16. 下列各项中,表示男性体细胞和精子染色体组成的是( )
A. 44条+XY和22条+X B. 22条+XY和X、X+Y
C. 44条+XY和X、Y D. 44条+XY和22条+X或22条+Y
17. 下列关于近亲结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禁止近亲结婚可以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B. 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一定患有遗传病
C. 表兄妹可以结婚
D. 同姓的男女禁止结婚
18. 根据生命起源的海洋化学起源说,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②形成原始生命
③形成相对独立的多分子体系
④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④③② D. ④③①②
19. 科学家培育了一只可以发光的老鼠,如图为培育过程示意图,该研究过程运用的技术有( )
A. 克隆技术 B. 发酵技术 C. 转基因技术 D. 细胞融合技术
20. 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入褐鼠的子宫内,该褐鼠产下的小鼠的体色与性别是( )
A. 黑、雌 B. 褐、雌 C. 白、雌 D. 黑、雄
21.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叔述,正确的是( )
A. 啄木鸟用舌取食树缝内的昆虫,使舌变长 B. 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发生了抗药性变异
C. 蟑螂经常接触杀虫剂,因此具备了抗药性 D. 猎豹和羚羊善于奔跑,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22. 如图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
B. 与B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A
C. 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
D. 与C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E
23. 现代人猿和人类共同起源于( )
A. 森林古猿 B. 猕猴 C. 猩猩 D. 长臂猿
24. 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
A. 赤眼蜂从动物的卵中孵化
B. 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
C. 人工密植的某种纯乔木林长得细高,利于争光
D. 犀牛背上生活着食虫的小鸟
25.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A.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D.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26. 某生态系统地处湿润地区,动物种类繁多,有“绿色水库”之称,该生态系统是( )
A. 农田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27. 如图是草、鼠和蛇三种生物在某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存在的食物链为:蛇→鼠→草 B. 人类过度捕食蛇,短期内会造成鼠类减少
C.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草 D. 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28. 如图表示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乙→甲
B. 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C. 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和丙的数量增加
D. 若图中生物的数量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9. 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采取的态度是( )
①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②要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③为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可持续使用 ④我国资源人均量少,应节约使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0.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
A. 迁地保护 B. 立法保护 C. 宣传教育 D. 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31. 如图为桃花的结构示意图(示例:[②]花柱),据图回答。
(1)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雌蕊由[ ______ ] ______ 、②花柱和[ ______ ] ______ 构成。
(2)[ ______ ] ______ 中的花粉落到雌蕊①上的过程称为 ______ ,发育过程中,⑤将来发育成 ______ 。
(3)我们平时食用的桃的果肉是由[ ______ ] ______ 发育来的。
32. 如图表示家蚕的不同发育时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 ______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四个时期。
(2)这种发育方式属于 ______ 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 ______ (举两例)。
(3)为提高吐丝量,可设法延长其中的 ______ (填名称)期;家蚕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比多了 ______ (填名称)期。
(4)“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请问诗中“死”指的是家蚕哪一发育时期的结束? ______ 。
33. 下列图示中,图1表示某平衡状态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图1中某食物链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量。请分析回答:
(1)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 ______ 过程,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通过 ______ 传递给各级消费者。
(2)图1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 ______ 和 ______ 。
(3)在该生态系统中,共有 ______ 条食物链,鹰与蛇的关系是 ______ 和 ______ 。
(4)图2中的丁是指图1中的 ______ 。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34. 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人的卷舌性状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用“R表示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请回答下列题:
(1)男性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用“22对+XY”表示,则男性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______ 种。女性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______ 。
(2)若某一性状总是父亲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在 ______ 染色体上。
(3)人群中能卷舌与不能卷舌是一对 ______ 性状。现有一对夫妻都能卷舌,生出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则能卷舌是 ______ 性状,不能卷舌是 ______ 性状,则父亲的基因型是 ______ ,母亲的基因型是 ______ ,再生一个孩子能卷舌的可能性为 ______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35. 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水温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其他均相同;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保持12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 ______ ℃。
(2)有些水蚤能在20℃的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的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存在着 ______ 。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 ______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______ 的。
(3)将在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8℃的环境中,导致水蚤死亡;将在28℃的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环境中也将引起水蚤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 ______ ,就要被环境所淘汰。这种在 ______ 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再将胚胎前体−−−受精卵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因此试管婴儿技术属于有性生殖,A符合题意。
BCD.马铃薯块茎发芽、克隆羊多莉的诞生、竹子的地下部分竹鞭分节长成竹笋都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与上述嫁接繁殖方式相同,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无性生殖的后代能能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的后代具备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3)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采用嫁接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注意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熟记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答案】B
【解析】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果农为了获得根系发达、果实味甜的桃树苗,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将水蜜桃的接穗接到毛桃的砧木上。
故选:B。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能保持接穗性状的稳定。
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应用以及优点,既能解答问题,也能应用于我们实际的生产生活。
3.【答案】C
【解析】解: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故选:C
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叫做受精.据此解答: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
4.【答案】C
【解析】解: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描述的是花生。如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麻屋子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红帐子是花生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白胖子是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故选:C。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花生果实的组成。
5.【答案】C
【解析】解:ABD、家蚕、苍蝇、蜜蜂的发育与蝴蝶发育过程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BD不符合题意。
C、蝗虫的发育都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蝗虫与蝴蝶发育过程不相同,C符合题意。
故选:C。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明确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抱对能促进两性生殖细胞同时排出,A错误。
B、青蛙的卵表面没有坚韧的卵壳,B错误。
C、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正确。
D、幼体和成体形态变化很大,属于变态发育,D错误。
故选:C。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7.【答案】B
【解析】解:青蛙等属于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后,分别把生殖细胞排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蛙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与成蛙在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变化明显,为变态发育,可见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因此,两栖动物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的原因是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故选:B。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据此答题。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进行,离不开水。
8.【答案】B
【解析】解:A.蜻蜓点水,属于繁殖行为中的产卵行为,A正确。
B.蝉属于昆虫,身体的外面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有利于蝉的生活,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所以金蝉脱壳属于蜕皮现象,B错误。
C.“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意思是青虫不容易抓到,黄口小燕似乎从来没吃饱饭,描写了鸟类的育雏行为,C正确。
D.风吹绿水皱,蛙鸣翠荷惊,蛙鸣声是雄蛙的一种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中的求偶行为,D正确。
故选:B。
生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明确生物的生殖现象。
9.【答案】C
【解析】解:A、①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②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B不符合题意。
C、③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C符合题意。
D、④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如图所示:①卵白,②卵黄,③胚盘,④气室。
明确鸟卵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B、番茄的红果与黄果,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C、家兔的长毛与黑毛,是家兔毛的长短与颜色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
D、鸡的玫瑰冠与单冠,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故选:C。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11.【答案】A
【解析】解: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①染色体是由②DNA和③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B错误。
C、一条染色体有一个②DNA分子组成,一个②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错误。
D、人的肝脏细胞是体细胞,体细胞中①染色体有23对,D错误。
故选:A。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图示①染色体,②DNA,③蛋白质。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12.【答案】D
【解析】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是不成对的。AA、aa、Aa基因组成都是成对的属于体细胞,D基因不成对因此属于生殖细胞的是D。
故选:D。
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因此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基因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在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基因成单不成对。
13.【答案】B
【解析】解:A、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A正确;
B、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变异的原因是遗传物质或环境变化引起的,B错误;
C、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X,将来发育成女孩;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Y,将来发育成男孩。因此,性别决定主要决定于精子所含的性染色体,C正确;
D、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D正确。
故选:B。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变异的概念、变异的原因和遗传的实质。
14.【答案】A
【解析】解: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假设正常基因用A表示,致病基因用a表示,则表现正常但均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夫妇的基因组成均为Aa,其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该对夫妇生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4,又因为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12,所以该对夫妇生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的概率为14×12=18,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通过生殖过程,有可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5.【答案】D
【解析】解:A、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因此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A正确。
B、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来自父方(精子),则b一定来自母方(卵细胞),B正确。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C正确。
D、该男性和基因组成bb的女性结婚,遗传图解:
后代的基因可能是Bb或bb,D错误。
故选:D。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
此题考查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6.【答案】D
【解析】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因此正常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是44+XY;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的是22条+X或22条+Y。
故选:D。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看清题目问的是染色体组成而不是性染色体组成。
17.【答案】A
【解析】解: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几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几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故A正确。
故选:A。
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关键是熟知近亲结婚的危害以及预防。
18.【答案】B
【解析】解: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物质在紫外线、闪电、高温和宇宙射线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些独立的体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即④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①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有机物质→③从有机大分子物质聚变为独立的体系→②从独立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因此选项B正确。
故选:B。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
熟记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及条件,最具说服力的是化学起源说。
19.【答案】C
【解析】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科学家将一种来自发光水母的基因,结合到普通的老鼠的基因中,培育出的老鼠到了夜晚居然能够发出绿色荧光”,由于这些老鼠体内具有了发光水母的部分基因,因此能够发出荧光。实现这种现象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故选:C。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已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转基因技术就是人们研究的成果。
20.【答案】A
【解析】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小鼠体内的遗传物质来源于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因此小鼠的体色与性别是黑色、雌性。
故选:A。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遗传控制中心。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
21.【答案】D
【解析】解:A、啄木鸟因为要捕食树缝内的昆虫,只有舌伸长才能捕捉到,就容易生存下去,舌短的就捉不到昆虫,而慢慢会被淘汰。而不是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A错误。
B、细菌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是抗生素使细菌发生了定向变异,B错误。
C、蟑螂本身就存在抗药性,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不是经常接触杀虫剂,就具备了抗药性,C错误。
D、猎豹和羚羊奔跑速度很快,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与环境的适应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2.【答案】D
【解析】解:A、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得出F→E→A→B;F→E→D→C,因此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A正确。
B、从图中得出F→E→A→B,因此与B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A,B正确。
C、从图中得出F最古老,应出现最早,C正确。
D、从图中得出F→E→D→C,因此与生物C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D,D错误。
故选:D。
(1)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得出F→E→A→B,F→E→D→C;故F既是它们的祖先又是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
(2)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正确理解生物的进化树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A
【解析】解: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是近亲,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
B、猕猴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动物,不是类人猿,更不是人类的祖先,B错误。
C、猩猩属于类人猿,是近亲,C错误。
D、长臂猿属于类人猿,是近亲,D错误。
故选:A。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据此解答。
关键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4.【答案】C
【解析】解:A.赤眼蜂寄生在动物的卵中,属于寄生关系,A错误。
B.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B错误。
C.人工密植的乔木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是同种植物之间为了争夺空间而发生的种内斗争,C正确。
D.犀牛鸟与犀牛的关系就是互利共生的关系,D错误。
故选:C。
种内斗争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栖息地或其它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叫做种内斗争。例如,鲈鱼的成鱼经常以本种幼鱼为食;有的动物的雄性个体在繁殖期时,往往为了争夺雌性个体与同种的雄性个体进行斗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5.【答案】D
【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使降雨量多、气候湿润,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D.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6.【答案】C
【解析】解:A、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此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代替,A错误;
B、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的70%,B错误;
C、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C正确;
D、湿地生态系统 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没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生态系统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
生态系统的类型以及特点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27.【答案】D
【解析】解:A.草、鼠和蛇三种生物中,鼠吃草籽或草根,蛇吃鼠。根据食物链的写法,食物链为:草→鼠→蛇,而选项中写反了,A错误。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人过度捕食蛇,鼠的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鼠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多,B错误。
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C错误。
D.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该生态系统由于食物链简单,生物种类较少,因此自我调节能力较差,D正确。
故选:D。
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一段时间后各种生物的量处于稳定状态。
生态系统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时常出现,注意理解掌握和灵活答题。
28.【答案】B
【解析】解:A、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根据数量关系,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丙→丁→乙→甲。A正确。
B、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不能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还包括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B错误。
C、图中食物链为:丙→丁→乙→甲,如果乙的数量增加,甲捕食乙,所以甲的数量增多;乙捕食丁,丁数量会减少,丁捕食丙,导致丙的数量增加。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正确。
故选:B。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8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20%.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
(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
29.【答案】D
【解析】①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种类繁多,但人均不足,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①正确;
②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种类繁多,但人均不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②正确;
③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种类繁多,但人均不足,为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可持续使用,③正确;
④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不足,因此我国资源人均量少,应节约使用,④正确。
故选:D。
通过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来分析我们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考查了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基础题。
30.【答案】D
【解析】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故选:D。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本题主要考察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措施的知识。侧重考察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惜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31.【答案】① 柱头 ③ 子房 ⑥ 花药 传粉 种子 ④ 子房壁
【解析】解:(1)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其中雌蕊由①柱头、②花柱和③子房构成,雄蕊包括⑥花药和⑦花丝。
(2)(3)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雄蕊⑥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③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⑤胚珠发育成种子。
我们平时食用桃的果肉属于果皮,是由④子房壁发育来的。
故答案为:
(1)①柱头; ③子房。
(2)⑥花药;传粉;种子。
(3)④子房壁。
观图可知: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④子房壁、⑤胚珠、⑥花药、⑦花丝,解答即可。
掌握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2.【答案】④→②→①→③ 完全变态 蚊子、苍蝇(或蝴蝶等) 幼虫 蛹 幼虫期
【解析】解:(1)家蚕的发育经过④受精卵、②幼虫、①蛹、③成虫四个时期。
(2)家蚕的发育经过④受精卵、②幼虫、①蛹、③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蚊子、苍蝇、蝴蝶等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3)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开始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家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因此“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在家蚕发育的②幼虫期满足食物的供应。家蚕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与蝗虫相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蛹期。
(4)蚕是幼虫期,幼虫发育成熟后,吐丝作茧,吐完丝,蚕的幼虫化为不食不动的蛹,好像是“死”了,其实没死,蛹过一段时间就能羽化为蚕蛾(成虫),因此缫丝时在茧内死亡的是家蚕的蛹期。
故答案为:(1)④→②→①→③;
(2)完全变态;蚊子、苍蝇(或蝴蝶等);
(3)幼虫;蛹;
(4)幼虫期。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掌握昆虫的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3.【答案】光合作用 食物链和食物网 非生物成分 分解者 4 捕食 竞争 鹰
【解析】解:(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递减流动各级消费者。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1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3)图1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蛇→鹰,草→鼠→鹰,草→鼠→蛇→鹰,共4条。鹰捕食蛇,二者又都捕食鼠,所以二者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4)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乙→丙→丁,即对应图一中的草→鼠→蛇→鹰或草→兔→蛇→鹰,则甲是生产者草,丁是最高级消费者鹰。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
(2)非生物成分;分解者;
(3)4;捕食;竞争。
(4)鹰。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2.图1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蛇→鹰,草→鼠→鹰,草→鼠→蛇→鹰。鹰与蛇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4.【答案】(1)2 22对+XX (2)Y (3)相对 显性 隐性 Rr Rr 3/4
【解析】解:(1)(2)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可见,如果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Y染色体上。
(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中能卷舌与不能卷舌。现有一对夫妻都能卷舌,生出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能卷舌是显性性状;用“R表示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则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rr,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父亲和母亲都能卷舌,故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是Rr,遗传图解如图:
有遗传图解可知,再生一个孩子能卷舌的可能性为3/4。
故答案为:(1)2;22对+XX;(2)Y;(3)相对;显性;隐性;Rr;Rr;3/4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由图示可知: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35.【答案】25 各种变异类型 选择 定向 适应新环境的变异 激烈的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解析】解:(1)从A、B两组实验可以看出,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25℃;
(2)有些水蚤能在20℃的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的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存在着各种变异的类型。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选择作用,温度作为选择者,这种作用是定向的。
(3)将在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8℃的环境中,导致水蚤死亡;将在28℃的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环境中也将引起水蚤死亡。因此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适应新环境的变异,就要被环境所淘汰;这种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故答案为:(1)25;
(2)各种变异类型;选择;定向;
(3)适应新环境的变异;激烈的生存斗争;自然选择。
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特征,生物有了这个特征,物种才能稳定存在;同时,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每一代都存在变异,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是不定向的,而环境对生物的选择是定向的,是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选择的.
此题通过实验验证了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环境的选择是定向的.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秦邯郸市馆陶县2022-2023上期八年级生物期末试卷JS-02: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邯郸市馆陶县2022-2023上期八年级生物期末试卷JS-02,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