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选择题(11-20题)
展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选择题(11-20题)
一.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共1小题)
1.(2020秋•滨江区期末)下列课本实验中,没有用到转换法的是( )
A.甲图研究氢气还原氧化铜
B.乙图研究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C.丙图研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D.丁图研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共1小题)
2.(2021秋•滨江区期末)在科学实验和生活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如果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时,先将唾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等分为若干份,然后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水浴
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对装有氧化铜的试管加热,然后通入氢气
C.浓硫酸溅在手上,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用布擦干
D.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时,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再闭合开关
三.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共1小题)
3.(2022秋•滨江区期末)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物质
操作
A
除杂
CaCl2中混有CaCO3杂质
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分离
铁粉和铜粉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C
制备
少量澄清石灰水溶液
将少量石灰石溶解在足量水中
D
鉴别
化肥NH4Cl和K2SO4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A.A B.B C.C D.D
四.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共2小题)
4.(2021秋•滨江区期末)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错误的是( )
A.利用CO2气体能区分NaOH、Ca(OH)2两种溶液
B.只用蒸馏水就能鉴别固体烧碱和熟石灰两种物质
C.足量H2还原CuO后试管内壁附有红色固体用稀盐酸除去
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5.(2021秋•滨江区期末)物质中混有杂质常常影响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的判定。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uSO4
H2SO4
加入足量NaOH,蒸发
B
NaOH
Na2CO3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C
铁粉
铜粉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铜粉,过滤
A.A B.B C.C D.D
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共1小题)
6.(2022秋•滨江区期末)如图相关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图甲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图乙血涂片推片时,推片与载片成30°﹣40°角,按图示方法一次推成
C.图丙的实验过程中,若燃烧的食物熄灭,不需要再次点燃继续实验
D.图丁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在唾液和淀粉溶液充分混合后再滴加稀盐酸
六.估值(共2小题)
7.(2022秋•滨江区期末)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A.安静时人的心率约为200次/分
B.初中生在运动会的跳高项目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5000J
C.热机工作时柴油机可达到的效率一般比汽油机高
D.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五楼的功率约为5000W
8.(2021秋•滨江区期末)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A.家庭电路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
B.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功约为0.5J
C.冬天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1s
七.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共1小题)
9.(2021秋•滨江区期末)有机物在物质种类中占了绝大多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部分有机物具有易挥发,易燃烧,难溶于水的特征
B.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
C.一定条件下,自然界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D.甲烷燃烧后的生成物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甲烷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1小题)
10.(2020秋•滨江区期末)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在120℃下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C.该反应体现出CO具有还原性
D.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九.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共1小题)
11.(2022秋•滨江区期末)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载人潜水器球壳,是世界上最大的载人舱球壳,已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完成万米海试任务。在开发深海潜水舱时,科研团队要考虑深海压强大、海水腐蚀强、上浮困难等问题,如图是中科院研究团队研发的钛合金深海潜水器球舱,解决了以上问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钛合金属于化合物
B.钛合金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腐蚀性能
C.钛合金的密度大小会影响上浮的难易程度
D.合金往往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一十.金属的化学性质(共2小题)
12.(2020秋•滨江区期末)如图甲所示,用滴管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物质至过量,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y与加入x物质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曲线变化特点的是( )
选项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铜
硝酸银溶液
B
铁
盐酸溶液
C
碳酸钙粉末
盐酸溶液
D
碳酸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13.(2022秋•滨江区期末)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化学变化中y与x变化关系的是( )
A.锌粒中滴入稀硫酸:y代表氢气的质量
B.NaOH和Ba(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y代表沉淀的质量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y代表混合溶液的pH
D.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y代表沉淀的质量
一十一.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共1小题)
14.(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科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一十二.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15.(2021秋•滨江区期末)在①氧化铜、②金属铁、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一十三.盐的化学性质(共2小题)
16.(2020秋•滨江区期末)小金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玻璃管,将U形玻璃管内的物质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滤液变为红色。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一定会产生大量气泡
B.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滤渣一定全部溶解
C.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滤液变为红色,说明碳酸钠一定过量
D.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一定过量
17.(2021秋•滨江区期末)在试管放入一根镁条(已除去氧化膜),往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浸没镁条,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一层疏松的固体物质,经检验发现生成的固体物质中有单质银;
②镁条表面有明显的气泡现象,经检验发现气泡中有氢气;
对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
B.镁跟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
C.镁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只发生2AgNO3+Mg═Mg(NO3)2+2Ag
D.根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
一十四.酸、碱、盐的鉴别(共1小题)
18.(2020秋•滨江区期末)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
A
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无色酚酞试液
B
稀盐酸和稀硫酸
氢氧化钡溶液
C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试液
D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碳酸钠溶液
A.A B.B C.C D.D
一十五.化学反应类型的判定(共1小题)
19.(2022秋•滨江区期末)2022年11月24日,中科院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磁铁矿,成分中含有Fe3O4和Fe共存。结合嫦娥五号月壤分析,通过计算得到是FeO反应的结果(4FeO=Fe3O4+Fe),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FeO中Fe的化合价为+2价
C.Fe3O4属于氧化物
D.地壳中的铁一般是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
一十六.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共1小题)
20.(2022秋•滨江区期末)如图所示,连着弹簧的小球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弹簧自由伸长时,小球位于O点。现把小球移至A点后使其静止,然后释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小球到O点时,水平方向不受力,动能最大
C.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受到的弹力增大,动能减小
D.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动能的增加量大于势能的减少量
一十七.功率的计算(共1小题)
21.(2020秋•滨江区期末)小金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正常的速度骑着自行车,自行车所受阻力为车与人总重的0.02倍,则骑车人的功率最接近( )
A.1 瓦 B.10 瓦 C.100 瓦 D.1000 瓦
一十八.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共2小题)
22.(2020秋•滨江区期末)如图(甲)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1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1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1m。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 )
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P1=30W
B.物体向右运动时,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10N
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10N
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所做的功W2=40J
23.(2020秋•滨江区期末)强风把公园的一棵大树吹倒了,两个工人把它扶起,工人们想到了四种方案,假设同一方案中每一个工人的用力大小相同,则这四种方案中每个工人所用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B.F2<F3 C.F3<F4 D.F2=F4
一十九.滑轮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共2小题)
24.(2022秋•滨江区期末)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m,拉力F的大小为25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0N,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处绳子拉力为50N
B.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2m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0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25.(2021秋•滨江区期末)如图所示,滑轮组将物体A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前拉动了1m,拉力F的大小为1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6W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m
C.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20J
D.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16N
二十.电功率的计算(共2小题)
26.(2020秋•滨江区期末)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L1、L2串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小滨对这两个灯泡的额定功率比较大小时,做以下分析,请你将最合理的排序选出来( )
①从关系式P=I2R可以知道
②比较亮的灯泡的电阻较大
③在相同电压下工作时,灯泡的电功率和它的电阻成反比
④从关系式P=可以知道
⑤串联时流过两个灯泡的电流相同
⑥所以,串联时那个较暗灯泡的额定功率较大
A.⑤④③②①⑥ B.②④③⑤①⑥ C.⑤①③④②⑥ D.⑤①②④③⑥
27.(2022秋•滨江区期末)如图所示电路,甲、乙两灯分别标有“6V,6W”和“6V,3W”字样,电源电压恒为6V。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时,甲、乙两灯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B.闭合S1、S2时,甲、乙两灯的实际功率之比为1:2
C.只闭合S1时,电路的总功率为9W
D.闭合S1、S2时,电路的总功率为3W
二十一.伏安法测定电功率(共1小题)
28.(2021秋•滨江区期末)一只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为了确定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下述方案中最佳的是( )
A.接入220V电路中使之正常发光,再与有标记的灯泡比较亮度进行判断
B.在实验室里用伏安法测出灯丝电阻,再用公式P=进行计算
C.接入220V电路中,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I,再用公式P=UI进行计算
D.直接与其它标有220V的灯泡从外观上比较确定
二十二.热机(共1小题)
29.(2021秋•滨江区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B.内能小的物体不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C.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锯条内能增加,木板内能也增加
D.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二十三.酶的催化作用(共1小题)
30.(2020秋•滨江区期末)如图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A点时,麦芽糖含量增加的速度最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a时麦芽糖几乎没有积累
B.To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C.Tb到Tc麦芽糖积累量不再上升,表明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
D.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选择题(11-20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共1小题)
1.(2020秋•滨江区期末)下列课本实验中,没有用到转换法的是( )
A.甲图研究氢气还原氧化铜
B.乙图研究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C.丙图研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D.丁图研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答案】A
【解答】解:A、研究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生成物直接可以观察到,没有用到转换法;
B、将不同食物所含能量转化为温度的变化多少;
C、将动能大小转化为物块运动的距离;
D、将酶催化作用的温度因素转化为时间长短。
故选:A。
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共1小题)
2.(2021秋•滨江区期末)在科学实验和生活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如果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时,先将唾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等分为若干份,然后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水浴
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对装有氧化铜的试管加热,然后通入氢气
C.浓硫酸溅在手上,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用布擦干
D.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时,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再闭合开关
【答案】D
【解答】解:A、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要求可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实验时,必须先将唾液和淀粉溶液分别在相同的温度下水溶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混合,A错误。
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氢气排净试管内的空气,后对装有氧化铜的试管加热,以防氢气不纯加热时发生的爆炸,B错误。
C、浓硫酸溅在手上,先用用布擦干,然后再用清水冲洗,C错误。
D、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时,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再闭合开关,以防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损坏小灯泡,D正确。
故选:D。
三.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共1小题)
3.(2022秋•滨江区期末)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物质
操作
A
除杂
CaCl2中混有CaCO3杂质
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分离
铁粉和铜粉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C
制备
少量澄清石灰水溶液
将少量石灰石溶解在足量水中
D
鉴别
化肥NH4Cl和K2SO4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A.A B.B C.C D.D
【答案】D
【解答】解:A、CaCl2易溶于水,CaCO3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
B、铁粉和铜粉均能与适量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进行分离,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
C、石灰石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不能用于少量澄清石灰水溶液,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
D、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Cl,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钾,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
故选:D。
四.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共2小题)
4.(2021秋•滨江区期末)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错误的是( )
A.利用CO2气体能区分NaOH、Ca(OH)2两种溶液
B.只用蒸馏水就能鉴别固体烧碱和熟石灰两种物质
C.足量H2还原CuO后试管内壁附有红色固体用稀盐酸除去
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答案】C
【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B、固体烧碱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熟石灰微溶于水,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C、足量H2还原CuO后试管内壁附的红色固体是铜,铜不与稀盐酸反应,不能用稀盐酸除去,故选项说法错误。
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也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生成物造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2021秋•滨江区期末)物质中混有杂质常常影响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的判定。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uSO4
H2SO4
加入足量NaOH,蒸发
B
NaOH
Na2CO3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C
铁粉
铜粉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铜粉,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D
【解答】解:A、CuSO4和H2SO4均能与足量NaOH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B、NaOH和Na2CO3均能与过量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C、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D、铜粉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共1小题)
6.(2022秋•滨江区期末)如图相关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图甲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图乙血涂片推片时,推片与载片成30°﹣40°角,按图示方法一次推成
C.图丙的实验过程中,若燃烧的食物熄灭,不需要再次点燃继续实验
D.图丁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在唾液和淀粉溶液充分混合后再滴加稀盐酸
【答案】C
【解答】解:A.甲图中杠杆不平衡,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为了便于测量力臂,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不能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故A错误;
B.图乙血涂片推片时,推片与载片成30°﹣40°角,且血液滴应在推片的后面,故B错误;
C.图丙的实验过程中,若燃烧的食物熄灭,由于有机物已经燃烧完毕,将不能再次点燃继续实验,否则会导致测定的温度值不准确,故C正确;
D.图丁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在淀粉溶液中先加稀盐酸,调节淀粉溶液呈酸性后,再加唾液,故D错误;
故选:C。
六.估值(共2小题)
7.(2022秋•滨江区期末)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A.安静时人的心率约为200次/分
B.初中生在运动会的跳高项目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5000J
C.热机工作时柴油机可达到的效率一般比汽油机高
D.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五楼的功率约为5000W
【答案】C
【解答】解:A、安静时人的心率约为70次/分,故A错误;
B、中学生的体重约G=500N,跳高时跳起的高度约为1m,则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W=Gh=500N×1m=500J,故B错误;
C、柴油机工作时柴油燃烧更充分,所以柴油机可达到的效率一般比汽油机高,故C正确;
D、中学生的体重约G=500N,从一楼到五楼的高度约h=4×3m=12m,中学生从一楼上到四楼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W′=Gh′=500N×12m=6000J;上一层楼的时间大约为10s,从一楼到5楼用时约40s,则功率为:P===150W,故D错误。
故选:C。
8.(2021秋•滨江区期末)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A.家庭电路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
B.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功约为0.5J
C.冬天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1s
【答案】B
【解答】解:A.家庭电路日光灯额定功率在40W左右,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为I==≈0.2A,故A不符合实际;
B.一个鸡蛋的重力G=0.5N左右,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功约为W=Gh=0.5N×1m=0.5J,故B符合实际;
C.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70℃,故C不符合实际;
D.人正常呼吸1分钟18﹣20次,则呼吸一次的时间约3s,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七.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共1小题)
9.(2021秋•滨江区期末)有机物在物质种类中占了绝大多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部分有机物具有易挥发,易燃烧,难溶于水的特征
B.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
C.一定条件下,自然界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D.甲烷燃烧后的生成物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甲烷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D
【解答】解:A.大部分有机物具有易挥发,易燃烧,难溶于水,故正确;
B.有机物首先是化合物。金刚石中含有碳元素,它是单质,所以不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虽然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也不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C.二氧化碳是无机物,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可转化成有机物,如糖类,故正确;
D.甲烷的化学式为CH4,由此可知,其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错误。
故选:D。
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1小题)
10.(2020秋•滨江区期末)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在120℃下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C.该反应体现出CO具有还原性
D.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答案】A
【解答】解: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O+H2OCO2+H2;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不正确;
B.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反应的原理可知,在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了水的氧,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九.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共1小题)
11.(2022秋•滨江区期末)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载人潜水器球壳,是世界上最大的载人舱球壳,已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完成万米海试任务。在开发深海潜水舱时,科研团队要考虑深海压强大、海水腐蚀强、上浮困难等问题,如图是中科院研究团队研发的钛合金深海潜水器球舱,解决了以上问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钛合金属于化合物
B.钛合金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腐蚀性能
C.钛合金的密度大小会影响上浮的难易程度
D.合金往往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答案】A
【解答】解:A、钛合金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钛合金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腐蚀性能,故B正确;
C、钛合金的密度大小会影响上浮的难易程度,故C正确;
D、合金往往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故D正确。
故选:A。
一十.金属的化学性质(共2小题)
12.(2020秋•滨江区期末)如图甲所示,用滴管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物质至过量,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y与加入x物质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曲线变化特点的是( )
选项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铜
硝酸银溶液
B
铁
盐酸溶液
C
碳酸钙粉末
盐酸溶液
D
碳酸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答案】A
【解答】解:A、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生成的是硝酸铜溶液,每340份质量的硝酸银能生成188份质量的硝酸铜,溶液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溶液增加的质量比与铜反应时多,符合图中变化趋势,故选项正确。
B、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每73份质量的氯化氢能生成127份质量的氯化亚铁,反应前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盐酸,增加的质量比与铁反应时少,不符合图中变化趋势,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钙粉末与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可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溶液的质量增加56份质量,至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盐酸,增加的质量比与碳酸钙反应时要少,不符合图中变化趋势,故选项错误。
D、烧杯中的是碳酸钠溶液,反应前溶液的质量不为0,不符合图中变化趋势,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3.(2022秋•滨江区期末)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化学变化中y与x变化关系的是( )
A.锌粒中滴入稀硫酸:y代表氢气的质量
B.NaOH和Ba(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y代表沉淀的质量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y代表混合溶液的pH
D.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y代表沉淀的质量
【答案】D
【解答】解:A、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一开始就产生氢气,与图象不符,故选项错误。
B、向一定量NaOH和Ba(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硝酸钡反应完后,沉淀质量不变,因此一开始加入稀硫酸就有硫酸钡沉淀产生,与图象不符,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小于7,与图象不符,故选项错误。
D、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与图象相符,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一十一.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共1小题)
14.(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科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答】解:A、锌、铜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银,铜>银,但无法确定锌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B、银与Zn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银;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但无法确定锌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C、银、铜均不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银,锌>铜,但无法确定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D、锌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铜,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锌>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故选:D。
一十二.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15.(2021秋•滨江区期末)在①氧化铜、②金属铁、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答】解:①氧化铁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体现酸的通性,故正确;
②金属锌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体现酸的通性,故正确;
③氢氧化铜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体现酸的通性,故正确;
④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与盐酸不反应,不能表现酸的通性,故错误;
故选:B。
一十三.盐的化学性质(共2小题)
16.(2020秋•滨江区期末)小金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玻璃管,将U形玻璃管内的物质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滤液变为红色。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一定会产生大量气泡
B.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滤渣一定全部溶解
C.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滤液变为红色,说明碳酸钠一定过量
D.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一定过量
【答案】B
【解答】解:A.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由于滤液中不一定含有碳酸钠,不一定会产生大量气泡,故选项说法错误。
B.滤渣是碳酸钡,碳酸钡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滤渣一定全部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显碱性,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滤液变为红色,不能说明碳酸钠一定过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说明氯化钡一定过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7.(2021秋•滨江区期末)在试管放入一根镁条(已除去氧化膜),往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浸没镁条,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一层疏松的固体物质,经检验发现生成的固体物质中有单质银;
②镁条表面有明显的气泡现象,经检验发现气泡中有氢气;
对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
B.镁跟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
C.镁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只发生2AgNO3+Mg═Mg(NO3)2+2Ag
D.根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
【答案】C
【解答】解:镁条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镁条表面迅速生成单质银,镁条表面也会生成氢气,所以
A、通过分析可知,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故A正确;
B、镁也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故B正确;
C、通过分析可知,镁既会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也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故C错误;
D、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根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故D正确。
故选:C。
一十四.酸、碱、盐的鉴别(共1小题)
18.(2020秋•滨江区期末)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
A
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无色酚酞试液
B
稀盐酸和稀硫酸
氢氧化钡溶液
C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试液
D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碳酸钠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A
【解答】解:A、酚酞试液在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中都不变色,不能鉴别,错误;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稀盐酸与氢氧化钡混合反应没有现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C、稀硫酸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没有现象,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故选:A。
一十五.化学反应类型的判定(共1小题)
19.(2022秋•滨江区期末)2022年11月24日,中科院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磁铁矿,成分中含有Fe3O4和Fe共存。结合嫦娥五号月壤分析,通过计算得到是FeO反应的结果(4FeO=Fe3O4+Fe),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FeO中Fe的化合价为+2价
C.Fe3O4属于氧化物
D.地壳中的铁一般是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
【答案】D
【解答】解:A、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A说法正确;
B、FeO中氧元素显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则Fe的化合价为+2价,故B说法正确;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Fe3O4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C说法正确;
D、由于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地壳中的铁一般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一十六.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共1小题)
20.(2022秋•滨江区期末)如图所示,连着弹簧的小球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弹簧自由伸长时,小球位于O点。现把小球移至A点后使其静止,然后释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小球到O点时,水平方向不受力,动能最大
C.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受到的弹力增大,动能减小
D.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动能的增加量大于势能的减少量
【答案】D
【解答】解: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故A正确;
B、小球到O点时,水平方向不受力,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B正确;
C、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故C正确;
D、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势能的减少量,故D错误。
故选:D。
一十七.功率的计算(共1小题)
21.(2020秋•滨江区期末)小金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正常的速度骑着自行车,自行车所受阻力为车与人总重的0.02倍,则骑车人的功率最接近( )
A.1 瓦 B.10 瓦 C.100 瓦 D.1000 瓦
【答案】C
【解答】解:小金同学的质量约为50kg,自行车的质量约为15kg,骑车人行驶的速度约为5m/s,
则小金和自行车的总重:G总=m总g=(m人+m车)g=(50kg+15kg)×10N/kg=650N,
因小金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正常的速度骑着自行车时处于平衡状态,骑车人的动力和所受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骑车人的动力:F=f=0.02G总=0.02×650N=13N,
骑车人的功率:P===Fv=13N×5m/s=65W,
比较可知,人骑车的功率最接近100W。
故选:C。
一十八.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共2小题)
22.(2020秋•滨江区期末)如图(甲)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1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1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1m。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 )
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P1=30W
B.物体向右运动时,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10N
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10N
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所做的功W2=40J
【答案】D
【解答】解:A、物体向左运动时,F1的功率P1=F1v=10N×2×3m/s=60W,故A错误;
B、图甲中是一只动滑轮,用2段绳子拉动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为2F1=2×10N=20N,所以B错误;
C、由于物体G和地面没有改变,故所受摩擦力没有改变,仍为20N,方向向左,同时物体向左还受两股绳子施加的拉力,每股绳子的拉力为10N,物体右侧滑轮为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为2F2,因此,2F2=2F1+f=40N,所以F2=F1+f=10N+×20N=20N;故C错误;
D、在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滑轮轴处摩擦均不计的情况下,拉力F2做的功W=F2×2s=20N×2×1m=40J,所以D正确。
故选:D。
23.(2020秋•滨江区期末)强风把公园的一棵大树吹倒了,两个工人把它扶起,工人们想到了四种方案,假设同一方案中每一个工人的用力大小相同,则这四种方案中每个工人所用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B.F2<F3 C.F3<F4 D.F2=F4
【答案】B
【解答】解:1、由图可知,右边的树其实就是一个动滑轮,则利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把绳子放到树的底部,则动力臂太短不省力;
2、由图可知,右边的树其实就是一个动滑轮,则利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而且把绳子放到树的上部,动力臂较长,则动力较小;
3、由图可知,绳子直接系在右边的树上,则拉动树时绳子无固定点,右边的树没有起到动滑轮的作用,则使用时,不会省力,并且将绳子放到树的底部会更费力;
4、由图可知,绳子绕过右边的树,两人在同侧拉右边的树,则拉动树时绳子无固定点,右边的树没有起到动滑轮的作用,则使用时,不会省力;此图中把绳子放到树的上部,动力臂较长,则动力较小,但是,与2项相比,拉力还是较大的,
所以F2<F4<F1<F3。
故选:B。
一十九.滑轮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共2小题)
24.(2022秋•滨江区期末)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m,拉力F的大小为25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0N,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处绳子拉力为50N
B.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2m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0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案】A
【解答】解:A、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FA=f=40N,故A错误;
B、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1m=2m,故B正确;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nv物=2×0.2m/s=0.4m/s,
P===Fv=25N×0.4m/s=10W,故C正确;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80%,故D正确。
故选:A。
25.(2021秋•滨江区期末)如图所示,滑轮组将物体A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前拉动了1m,拉力F的大小为1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6W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m
C.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20J
D.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16N
【答案】D
【解答】解:A、由图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2,由v=nv物和P===Fv可得,拉力F做功的功率P=Fnv物=10N×2×0.2m/s=4W,故A错误;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物=2×1m=2m,故B错误;
C、绳端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0N×2m=20J,由η=可得,有用功W有=ηW总=80%×20J=16J,故C错误;
D、克服物体A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做的功是有用功,由W有=fs物可得,f===16N,故D正确。
故选:D。
二十.电功率的计算(共2小题)
26.(2020秋•滨江区期末)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L1、L2串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小滨对这两个灯泡的额定功率比较大小时,做以下分析,请你将最合理的排序选出来( )
①从关系式P=I2R可以知道
②比较亮的灯泡的电阻较大
③在相同电压下工作时,灯泡的电功率和它的电阻成反比
④从关系式P=可以知道
⑤串联时流过两个灯泡的电流相同
⑥所以,串联时那个较暗灯泡的额定功率较大
A.⑤④③②①⑥ B.②④③⑤①⑥ C.⑤①③④②⑥ D.⑤①②④③⑥
【答案】D
【解答】解:由电路图知两灯泡串联,闭合开关后,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同,灯L1较亮,灯L2较暗,说明灯泡L1的实际功率大,根据P=I2R可知,灯泡L1的电阻比L2的电阻大;
两个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灯泡L1的电阻大,根据P=可知灯泡L1的额定功率小,所以串联时那个较暗灯泡的额定功率较大,故正确顺序为⑤①②④③⑥。
故选:D。
27.(2022秋•滨江区期末)如图所示电路,甲、乙两灯分别标有“6V,6W”和“6V,3W”字样,电源电压恒为6V。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时,甲、乙两灯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B.闭合S1、S2时,甲、乙两灯的实际功率之比为1:2
C.只闭合S1时,电路的总功率为9W
D.闭合S1、S2时,电路的总功率为3W
【答案】D
【解答】解:由甲、乙两灯分别标有“6V,6W”和“6V,3W”字样,可知甲、乙灯的额定电压:U额甲=U额乙=6V,甲灯的额定电功率:P额甲=6W,乙灯的额定电功率:P额乙=3W,
根据P=UI=可得甲、乙两灯的电阻:R甲===6Ω,R乙===12Ω;
AC、只闭合S1时,甲、乙两灯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知,电路的总电阻:R总=R甲+R乙=6Ω+12Ω=18Ω,
电源电压U=6V,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A,
由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甲、乙两灯泡中的电流:I甲=I乙=I=A,
由P=UI=I2R可知甲、乙两灯的实际功率:P甲=R甲=(A)2×6Ω=W,P乙=R乙=(A)2×12Ω=W,
甲、乙两灯的实际功率之比:==,故A错误;
此时电路的总功率:P总=P甲+P乙=W+W=2W,故C错误;
BD、闭合S1、S2时,甲灯被短路,电路为乙灯的简单电路,此时乙灯泡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所以乙灯泡的功率是其额定功率3W,甲灯泡的实际功率为零,故B错误;
电路的总功率等于乙灯泡的额定功率3W,故D正确。
故选:D。
二十一.伏安法测定电功率(共1小题)
28.(2021秋•滨江区期末)一只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为了确定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下述方案中最佳的是( )
A.接入220V电路中使之正常发光,再与有标记的灯泡比较亮度进行判断
B.在实验室里用伏安法测出灯丝电阻,再用公式P=进行计算
C.接入220V电路中,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I,再用公式P=UI进行计算
D.直接与其它标有220V的灯泡从外观上比较确定
【答案】C
【解答】解:A、D用肉眼观察比较,误差较大。都不是最佳方案。
B、因为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所以在实验室用伏安法测出灯丝的电阻与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不同,算出的功率也不是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额定功率。本方案不是最佳方案。
C、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0V,将灯泡接入220V的电路中,测出灯泡的电流,再用电功率公式求出其功率,即为灯泡的额定功率。
故选:C。
二十二.热机(共1小题)
29.(2021秋•滨江区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B.内能小的物体不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C.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锯条内能增加,木板内能也增加
D.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答案】B
【解答】解:A、摩托车上的四冲程热机工作时,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提供了动力,故A正确;
B、内能小的物体,可能温度高,所以它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故B错误;
C、用锯条锯木头,要克服摩擦做功,消耗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锯条和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锯条内能改变的,故C正确;
D、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是具有方向性,故D正确。
故选:B。
二十三.酶的催化作用(共1小题)
30.(2020秋•滨江区期末)如图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A点时,麦芽糖含量增加的速度最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a时麦芽糖几乎没有积累
B.To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C.Tb到Tc麦芽糖积累量不再上升,表明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
D.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答案】C
【解答】解:A、Ta时,麦芽糖的积累量为0,这是因为温度较低,淀粉酶的活性被抑制,淀粉未被分解,A正确。
B、A点位于时间段的中间,此时麦芽糖含量增量最快,酶的催化效率最高,因此To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正确。
C、Tb至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量不再上升,说明淀粉已完全分解而不能说明酶的活性最大,C错误。
D、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低温时,酶的活性被抑制, 高温时,酶的活性下降甚至永久失活,D正确。
故选:C。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选择题(11-20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选择题(11-20题),共35页。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选择题(11-20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选择题(11-20题),共35页。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选择题(11-20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选择题(11-20题),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