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课件ppt
展开一、走近作者1.张岱年 张岱年(1909—2004),河北献县人,哲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研究。注重阐发中国先秦以来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提出“综合创新”论的主张,兼取中西文化之长,创造新的中国文化。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求真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等。
2.卢梭 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二、探究背景《修辞立其诚》 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以“直道而行”作为一生立身
之则。他认为,哲学之“可信的”即“可爱的”。“可信的”哲学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爱中华民族,爱张载之“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境界;他相信,只有“可信的”哲学才能引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怜悯是人的天性》 1749年, 卢梭为应征第戎学院征文而写《论科学与艺术》,此文之后获第戎学院奖金。1753年,第戎学院公布了“什么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它是否为自然法所认可?”的征文题目。卢梭为此撰写了他的第二篇论文《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本文即节选自该论文。
三、拓展知识 《中国哲学大纲》 张岱年自知既无实业救国之才能,又拿不动保卫疆国之枪械,发誓磨砺思想的剑矛,以唤醒麻木的国人,焚膏继晷地专研中国传统哲学。1936年7月,他完成了50余万字的巨著《中国哲学大纲》。他明确将哲学史与哲学加以区分,以中土哲学问题为经,以思想发展为纬,从横的方面,以一种现代知识的形式,重新展示了中国哲学自身的问题意识、致思方式、内在结构和旨趣,具有发凡起例之功。该著作是中国近代第一本系统论述中国哲学范畴的专著。
托马斯·霍布斯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英国哲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曾任 大贵族家庭教师,培根的秘书。他建立了近代第一个机械唯物主义体系,指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他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在哲学上,他强调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征服自然,“造福人类”。 你搜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一、字音识记
怜悯( ) 言辞( ) 损益( )摒弃( )尊崇( )熏陶( )弥补( )野蛮( )滥用( )精辟( )贬抑( )著论( )禀性( )牺牲( )恐怖( )肢体( )酷刑( )赋予( )
· · ·
· · ·
· · ·
· · ·
( ) 折磨( ) 石磨
( ) 邪恶( ) 厌恶( ) 恶心
( ) 端正( ) 揣测( ) 喘息( ) 湍急
( ) 捐弃( ) 婵娟( ) 绢丝( ) 涓滴
( ) 掐死( ) 陷阱( ) 谄媚( ) 馅饼
( ) 厮拼( ) 嘶吼( ) 撕扯( ) 斯文
duān chuǎichuǎntuān
juānjuān juàn juān
qiāxiàn chǎnxiàn
三、词语辨析1.曲解·误解
四、成语积累1.顺风转舵:2.错综纷繁:3.混为一谈:4.无拘无束·无法无天
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多含贬义)。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无拘无束”侧重于人自由自在,与做坏事无关;“无法无天”侧重于已经产生违法的事实。
5.感同身受:6.嗜血成性:7.无动于衷:8.明目张胆:
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形容公开地、无所顾忌地做坏事。
1.驳论的作用在于“破”,即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观点。《怜悯是人的天性》中,卢梭就运用驳论的方法来剖析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这一观点中的谬误。请你概述其论证思路。
答案: ①先列出霍布斯认为“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然后驳斥霍布斯“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这一解释的错误之处。
②再基于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的观点,合理推导出野蛮人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这样就得出了强壮的人也需要依赖他人的结论。随即交代“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的事实。 ③最后,通过霍布斯的自相矛盾揭示出“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的荒谬,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得出怜悯心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这一观点。
2.同为论述类文章,《修辞立其诚》与《怜悯是人的天性》两篇文章风格迥异,请你简要概括二者的差异。
答案:语言方面:《修辞立其诚》直接简明,不加修饰,较多提及专业术语,没有人称的变化,理性色彩浓厚;《怜悯是人的天性》详尽含蓄,多推理性词语,语气之中更多恳切,多用“我们”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情感方面:《修辞立其诚》站在纯粹的客观角度,不融入个人感情,单纯将所讲的求真论点剖析清楚;《怜悯是人的天性》大量使用善恶一类的情感倾向浓重的词语表现人性,不仅以理服人,也力图以情感人。
3.卢梭在《怜悯是人的天性》中用以描述怜悯心的故事与孟子阐明“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的故事“孺子将入于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二者的相似之处。
答案: ①卢梭的“怜悯心”与孟子的“恻隐之心”内涵相同,都是不依赖于理性的自然触发的助人之心。 ②二者都是作者对人生深入思考后得出来的结论,都体现了作者希望以这种同情之心推动人与人之间相助的向善态度。 ③二者对弱者的关注,都体现出了深挚的人文关怀,体现出了作者希望人与人结成彼此关爱的命运共同体的淳朴愿望。
4.张岱年主张“修辞立其诚”,做学问,做人都要真诚。“真诚”一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此,班里专门组织了一次讨论会,请你准备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对做人要真诚的看法。
答案:示例: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由此可见,诚是社会活动的根本,是有德行之人的行为准则。交友以诚为贵。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做到了以诚待人,那么你就能收获更多的朋友、伙伴,甚至能使对手变为支持者。如果一个人真诚,就能打动人。即便对方当时不了解,过后也会明白的。
高中人教统编版4.2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4.2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演示课件ppt,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目录索引,复合文本比较鉴赏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预习梳理与积累,研习讨论与鉴赏,练习思考与运用,预习助读,知识积累,问题研讨,课堂活动,整合建构,思路整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4.2 *怜悯是人的天性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4.2 *怜悯是人的天性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