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2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黄金分割-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同步精讲精练(苏科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66244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6.2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黄金分割-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同步精讲精练(苏科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66244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6.2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黄金分割-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同步精讲精练(苏科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66244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6.2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黄金分割-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同步精讲精练(苏科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6624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6.2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黄金分割-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同步精讲精练(苏科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6624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6.2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黄金分割-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同步精讲精练(苏科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6624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6.2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黄金分割-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同步精讲精练(苏科版)
展开6.1-6.2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黄金分割
【推本溯源】
1.回顾小学的比例尺公式
2. 假设四条线段a:b=c:d,我们之前学过的解法有哪些?
(1) 內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
(2) 化为分式,交叉相乘
因此,在四条线段中,如果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3.回顾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反过来,如果ad=bc(b≠0,d≠0),那么a:b=c:d。因此,在比例式中a:b=b:c,那么b叫做a和c的比例中项。
比例的合比性质:如果如果
4.如图,点B在线段AC上,且,设AC=1,求AB的长。
解:设AB=x,则BC=AC-AB=1-x.
∵
∴
∴x²+x-1=0
解得
答:AB的长为
因此,像上图那样,点B把线段AC分成两部分,如果,那么称线段AC被点B黄金分割,点B为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AB与AC的比称为黄金比,它们的比值为,近似值为0.618
【解惑】
例1: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依据比例的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
,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的性质,掌握内项积等于外项积是解题的关键.
例2:地图上乐山到峨眉的图上距离为3.8厘米,比例尺是1:1000000,那么乐山到峨眉的实际距离是( )
A.3800米 B.38000米 C.380000米 D.3800000米
【答案】B
【分析】设乐山到峨眉的实际距离为x cm,利用比例尺的定义得到3.8:x=1:1000000,然后利用比例的性质求出x,再化单位化为米即可.
【详解】解:设乐山到峨眉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根据题意得3.8:x=1:1000000,
解得x=3800000,
所以乐山到峨眉的实际距离是3800000厘米,即38000米.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3:若,则的值为( )
A. B.1 C.1.5 D.3
【答案】A
【分析】先用b、d、f分别表示出a、c、e,再代入要求的式子即可.
【详解】解: 由,
,
,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比例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定义.
例4:若,求的值.
【答案】6或
【分析】分两种情况:当时,当时,分别求出m的值即可.
【详解】解:当时,
根据比例的等比性可得:
;
当时,可得,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的等比性质,但需要注意对式子用等比性时一定要注意根据分母是否为0进行分类讨论.
例5:已知线段,在上有一点A,如果,求证:点A是的黄金分割点.
【答案】见解析
【分析】先求得,即可得到,结论得证.
【详解】解:∵,,
∴,
∵,
∴点A是的黄金分割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应该识记黄金分割的公式:较短的线段=原线段的,较长的线段=原线段的.
【摩拳擦掌】
1.已知,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比例式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可得,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可得,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
可得,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
可得,所以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式的性质,掌握比例式的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是解题的关键.
2.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为普及优选法作出重要贡献,优选法中有一种0.618法应用了( )
A.黄金分割数 B.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
【答案】A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比可进行求解.
【详解】解:0.618为黄金分割比,所以优选法中有一种0.618法应用了黄金分割数;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黄金分割比,熟练掌握黄金分割比是解题的关键.
3.已知线段是线段,的比例中项,,,则为()cm.
A. B. C. D.
【答案】C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代入数值,解答出即可,注意线段为正值.
【解答】解:由题意得,
∵,
∴
∴,(舍)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线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比例中项的定义.
4.下列各组的四条线段a,b,c,d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比例线段的定义,让最小的和最大的相乘,另外两个相乘,看它们的积是否相等,对选项一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A、,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注意在相乘的时候,最小的和最大的相乘,另外两个相乘,看它们的积是否相等.
5.已知P点为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且,则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如图,点P是线段上的黄金分割点,,则,再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解:如图,点P是线段上的黄金分割点,且,,
,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掌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6.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相距7.5cm的两地、的实际距离为______m.
【答案】750
【分析】设的实际距离为cm,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得到,利用比例的性质求得的值,注意单位统一.
【详解】解:设的实际距离为cm,
比例尺为,,
解得,
故答案为:750.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比例尺.解题的关键是注意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列方程,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7.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若某条道路长约为,则它的实际长度约为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依题意列比例式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它的实际长度约为,依题意得:
,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
∴它的实际长度约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线段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比例尺的定义构建方程,注意单位的转换.
8.把ad=bc写成比例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对选项一一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详解】解:A.⇒ad=bc,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ad=bc,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ab=dc,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ad=bc,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正确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1)若,则___________;
(2)若,则___________;
(3)若,则___________.
【答案】(1);(2);(3).
【分析】(1)对化简得,再把代入,即可;
(2)根据,得,把的值代入,即可;
(3)对化简,得,把的值代入,即可
【详解】(1)∵,
∴;
故答案为:.
(2)∵,
∴,
∴,
故答案为:.
(3)∵,
∴,
∴
.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比例性质运用中的基本计算,关键是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10.如图,已知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且若表示以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表示长为,宽为的矩形的面积,试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理由见解析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可得,进而得出,最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将和表示出来即可.
【详解】解:∵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且,
∴,即,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黄金分割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为.
【知不足】
1.点P是长度为10的线段上的黄金分割点,则较短线段的长度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即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较长的线段为全线段与较短线段的比例中项,这样的线段分割叫做黄金分割,他们的比值叫做黄金比,分别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点P是长度为 10的线段上的黄金分割点,
∴较长的线段的长度为,
则较短的线段的长度为:;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熟记黄金分割的公式:较短的线段原线段的,较长的线段原线段的是本题的关键.
2.在长度为1的线段上有一点P.满足,则长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知是较长线段,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的长,进而求出的长度.
【详解】解:是线段上的一点,且满足,
为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且是较长线段,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的概念:如果一个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线段,并且较长线段是较短线段和整个线段的比例中项,那么就说这个点把这条线段黄金分割,这个点叫这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3.已知线段d是线段a、b、c的第四比例项,其中a=2cm,b=4cm,c=5cm,则d等于( )
A.1cm B.10cm C.cm D.cm
【答案】B
【分析】根据第四比例项的概念,得a:b=c:d,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得第四比例项.
【详解】解:∵线段d是线段a、b、c的第四比例项,
∴a:b=c:d
∴
∵a=2cm,b=4cm,c=5cm,
∴cm
∴线段a,b,c的第四比例项d是10cm.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熟悉第四比例项的概念,写比例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顺序.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求解是关键.
4.下列各组线段中,不成比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四条线段成比例,根据线段的长短关系,从小到大排列,判断中间两项的积是否等于两边两项的积,相等即成比例;不相等即不成比例.
【详解】A 、从小到大排列,由于20×90=30×60,所以成比例,不符合题意;
B 、从小到大排列,由于4×10≠6×8,所以不成比例,符合题意;
C 、从小到大排列,由于22×33=11×66,所以成比例,不符合题意;
D 、从小到大排列,由于4×4=2×8,所以成比例,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成比例线段.将所给的四条线段长度按大小顺序排列,若最长和最短两条线段之积与另两条线段之积相等,则说明四条线段成比例.
5.、两地的实际距离米,画在地图上的距离为5厘米,则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直接求出即可.
【详解】解:250米厘米,
∴比例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注意在求比的过程中,单位要统一.
6.已知:线段,点是的黄金分割点,且,则_____,________.
【答案】 / /
【分析】黄金分割点是指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用分数表示为,据此解题.
【详解】∵点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且,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黄金分割点,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7.人体下半身(脚底到肚脐的长度)与身高的比例越接近,越给人美感.遗憾的是,即使是身材修长的芭蕾舞演员也达不到如此的完美.某女士,身高,下半身,她应选择________(取两位有效数字)高的高跟鞋看起来更美.
【答案】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概念,列出方程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她应选择高跟鞋的高度是,
则,
解得:.
经检验知是原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要能够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注意身高不要忘记加上高跟鞋的高度.
8.已知线段,点在线段上,且,那么线段的长_____ .
【答案】/
【详解】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得到点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根据黄金比值计算得到答案.
【解答】解:∵,
点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黄金分割的概念和性质,掌握黄金比值为是解题的关键.
9.(1)已知线段a=2,b=9,求线段a,b的比例中项.
(2)已知x:y=4:3,求的值.
【答案】(1);(2)
【分析】(1)设线段x是线段a,b的比例中项,根据比例中项的定义列出等式,利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得出答案.
(2)设x=4k,y=3k,代入计算,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解:(1)设线段x是线段a,b的比例中项,
∵a=3,b=6,
x2=3×6=18,
x=(负值舍去).
∴线段a,b的比例中项是3.
(2)设x=4k,y=3k,
∴==.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熟练掌握比例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若,求的值.
【答案】
【分析】直接利用比例的性质将已知条件变形,再解一元二次方程得出答案.
【详解】解:∵,
∴,
∴,
∴,
∴,
检验:将,代入得:,,
∴,是原方程的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正确解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11.根据条件求值.
(1)若,求的值;
(2)若,求的值.
【答案】(1)
(2)﹣
【分析】(1)把化为,再把代入,即可;
(2)根据,得,代入,即可.
【详解】(1)∵
∴当时,
∴.
(2)∵
∴
∴
∴.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分式进行化简.
【一览众山小】
1.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计算,再将整体代入即可得到代数式的值.
【详解】解:,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找到所求代数式与条件的关系,整体代入求函数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已知四条线段a、b、c、d满足,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由已知,可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已知,可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已知,可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已知,可得,那么,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能够根据比例的性质灵活对一个比例式进行变形是解题的关键.
3.已知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且,则下列比例式能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图所示,
∵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且,
∴,
A. ,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 ,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黄金分割定义把线段分成两条线段和,且使是和的比例中项,叫做把线段黄金分割,点叫做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4.在设计人体雕像时,使雕像上部(腰部以上)与下部(腰部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的高度比,可以增加视觉美感.如图,按此比例设计一座高度为的雷锋雕像,那么该雕像的下部设计高度约是( )(精确到0.01.参考数据:,,)
A. B. C. D.
【答案】B
【分析】设雕像的下部高为xm,根据题意可得,求解即可;
【详解】设雕像的下部高为xm,则上部长为,
∵雕像上部(腰部以上)与下部(腰部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的高度比,高度为,
∴,
∴,
解得:(舍)或,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线段的知识点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计算,准确列出比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5.已知线段的长为,点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那么较长线段的长是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概念得到,把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线段的长为,点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的概念,理解黄金分割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6.黄金分割比是让无数科学家、数学家、艺术家为之着迷的数字.黄金矩形的长宽之比为黄金分割比,即矩形的短边为长边的倍.黄金分割比能够给画面带来美感,令人愉悦,在很多艺术品以及大自然中都能找到它.比如蜗牛壳的螺旋中就隐藏了黄金分割比.如下图,用黄金矩形框住整个蜗牛壳,之后作正方形,得到黄金矩形,再作正方形,得到黄金矩形……,这样作下去,我们以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半径画弧线,然后连接起来,就是黄金螺旋.已知,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黄金矩形的定义可得的长,从而得到的长,再由阴影部分的面积,即可求解.
【详解】解:∵四边形是黄金矩形,,
∴,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扇形面积,理解黄金矩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7.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将黄金分割法作为一种“优选法”,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取得了很大成果.如图,利用黄金分割法,所做将矩形窗框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点E为边的黄金分割点().已知为2米,则线段的长为__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可得,求解即可.
【详解】解:∵点E为边的黄金分割点(),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熟练掌握黄金分割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8.若,则=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设,则,再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解:设,则,
代入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比例的计算,解题关键在于,把a和b的值用设k法表示出来,代入值时k可以约掉.
9.如图1,把标准纸(长与宽之比为)一次又一次对开,按图2叠放,可以发现,这些叠放起来的矩形的右上顶点与左下顶点在同一直线上. 若以图2最大矩形的左下顶点为原点,以宽和长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和y轴,则这组矩形的右上顶点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
【答案】
【分析】设直线为y=kx+b,根据直线过原点,长与宽之比为,计算求值即可.
【详解】解:设直线为y=kx+b,
∵直线经过原点,∴b=0.
由矩形的性质可知:矩形的右上顶点的坐标为该矩形的宽和长,
∵长∶宽=∶1,∴y∶x=∶1,
∴y=x,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解析式,矩形的性质,比例的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0.已知(,,均不为0),则式子的值是__________.
【答案】1
【分析】设,则,,,然后把,,代入代数式中进行分式的化简运算即可.
【详解】解:设,则,,,
所以.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合比性质、分比性质、合分比性质、等比性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1.“黄金分割”被视为最美丽的几何学比率,在建筑、艺术和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主持人站在舞台的黄点分割位置会更自然得体,如图,舞台长米,点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即 ),则的长是______ .
【答案】米
【分析】利用黄金分割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点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即 ),米,
米,
米,
故答案为: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熟练掌握黄金分割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2.黄金分割比例是使矩形最具美感的比例,即矩形的宽与长之比为,这样的矩形被称为黄金矩形,如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其立面就接近于黄金矩形,小华想设计一张版面为黄金矩形的海报,已知海报的宽为,则海报的长应设计为多少?
【答案】
【分析】设海报的长应设计为,由题意得,,计算求解满足要求的解即可.
【详解】解:设海报的长应设计为,
由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是分式方程的解,
∴海报的长应设计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黄金分割.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运算.
13.小知识: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在2500年前曾经大胆断言,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那么这样的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后来我们将分割这条线段()的点称为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在主持节目时,主持人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最自然得体,那么在长20米的舞台上,主持人从点到点走多少米,他的站台最得体?(取)
【答案】主持人从A点到B点走8米或12米他的站台最得体.
【分析】设米,根据题意,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较长的线段为全线段与较短线段的比例中项,这样的线段分割叫做黄金分割,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解:设米,则米,
根据题意得:当,即,
解得:(舍去),,
米,
此时主持人从A点到B点走8米;
当,即,
,
解得:,(舍去),
米,
此时主持人从A点到B点走12米;
综上:主持人从A点到B点走8米或12米他的站台最得体.
答:主持人从A点到B点走8米或12米他的站台最得体.
【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找出黄金分割中成比例的对应线段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有两种情况.
14.设,求的值.
【答案】0
【分析】根据分式基本性质,得,令,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根据分式基本性质,得,
令,
则有,,,
三式相加,即得.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的性质的综合应用,掌握比例的性质,设参数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15.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矩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
(1)【操作判断】
操作一:如图1,将矩形纸片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上的点E处,折痕为,把纸片展平,连接;
操作二:如图2,将矩形纸片再次折叠,使点A与点E重合,得到折痕为,把纸片展平;
操作三:如图3,连接,并把折到上的处,得到折痕,把纸片展平,连接.
根据以上操作,直接写出图3中的值:______;
(2)【问题解决】
请判断图3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拓展应用】
我们知道:将一条线段分割成长、短两条线段,,若,则点P叫做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在以上探究过程中,已知矩形纸片的宽为,当点M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时,直接写出的长.
【答案】(1)
(2)四边形是菱形,理由见解析
(3)或.
【分析】(1)由操作一和操作二可得,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2)由折叠可知,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等量代换得到,则可得,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判定定理得出结论;
(3)首先求出的长,然后根据黄金分割点的意义分情况列式求出,再分别求出对应的的长即可.
【详解】(1)解:由操作一可知,由操作二可知,
∴,
∵在矩形中,,
∴,
∴,
故答案为:;
(2)四边形是菱形,
理由:如图3,由折叠可知:,,
∵在矩形中,,
∴,
∴,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解:∵,
∴由(1)可知,,,
∵四边形是菱形,
∴,
∴,
∴,
∵点M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或,
即或,
∴或,
∴或,
即的长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黄金分割等知识,灵活运用各性质定理进行推理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7-2.8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与圆锥的侧面积-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同步精讲精练(苏科版): 这是一份2.7-2.8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与圆锥的侧面积-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同步精讲精练(苏科版),文件包含27-28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与圆锥的侧面积解析版docx、27-28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与圆锥的侧面积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6 正多边形与圆-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同步精讲精练(苏科版): 这是一份2.6 正多边形与圆-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同步精讲精练(苏科版),文件包含26正多边形与圆解析版docx、26正多边形与圆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同步精讲精练(苏科版): 这是一份2.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023年新九年级数学同步精讲精练(苏科版),文件包含2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析版docx、2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