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11减几公开课教学设计
展开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11减几》教学设计
课题
11减几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习
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11减几的计算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的兴趣。
重点
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
理解并理解11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算一算。
引导学生得出:计算十几减几时,十位上的数不变,个位上的数相减。
2.你能根据这个加法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吗?
13+5=18 5+12=17
二、导入新课
师:上次跟着导游光头强去森林旅游,别有一番风景。今天熊大、熊二又发来了邀请函,邀请大家去狗熊岭去玩,你看!这是它们寄来的一张照片。
课件出示:
师:咦!明明和玲玲早已经到了,他们还发现了许多数学信息呢!谁来说说呢?
反馈:池塘里有11只鹅,游走了2只。
树上原来有12只猴,下来了4只。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呢?
反馈:我想知道池塘里还剩几只鹅?
我还想知道树上还剩几只猴?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学习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11减几好吗?
板书课题:11减几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好。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所学的知识奠定基础。
通过谈话,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解决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讲授新课
一、 教学例1
师:他们在干什么呀?
师:他们是怎么做的?
反馈:原来有11支,小男孩拿走2支。
师:你想知道什么呢?
师:怎样列式呢?
师:能说说为什么用减法吗?
师:这种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减法一样吗?
师: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呢?可以借助你们的小棒摆一摆。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吗?
反馈:我把1捆拆开是10根,从10根中去掉2根还剩8根,8根加1根是9根。
师:大家都看懂了吗?谁能用算式表示这一过程呢?
引导学生说出:11能分成10和1,先算10-2=8,再算8+1=9。
师:真棒!其实这种方法叫做“破十法”。如果不摆小棒还可以怎么计算呢?
反馈:倒着数,10,9,还剩9支。
师:这是利用数数的方法,那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这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方法。小朋友们太厉害了,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现在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11-9。
课件出示:
11-9=□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师:2+9=11也能计算11-2,看来一道加法算式能帮助我们计算两道减法习题呢!
二、 教学例2
师:接下来我们去看看小明在整理茶杯时遇到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
师:你发现什么了?
师:还剩多少个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怎样列式计算呢?
师:怎么算的?
反馈:把11分成10和1,10-8=2,2+1=3;
8+3=11,所以11-8=3。
师:你们太厉害了!看来大家已经找到计算11减几的计算方法了,我们可以把11分成10和1,先算10减几,然后再加上1,还可以直接应用想加算减的方法。
三、 教学例3
师:既然小朋友们这么棒!我们就去摘葫芦吧!
课件出示: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吗?
课件出示:
反馈:11-5=6,11-6=5。
师:这么快呀!你是怎样算的?
反馈:6+5=11,所以11-5=6,11-6=5。
师:看来想加算减这个方法真的很好用呀!那么你能很快的算出这两道算式的结果吗?
课件出示:
11-7=□ 11-4=□
师: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反馈:7+4=11,所以11-7=4,11-4=7。
学生:他们在摆铅笔。
学生根据图意自由说说。
学生:还剩多少支?
学生:11-2。
学生:求还剩用减法。
同桌交流,然后回答:不一样,个位不够减。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交流。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学生:因为2+9=11,所以11-2=9。
学生独自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2+9=11,所以11-9=2。
学生:盒子里有11个,拿走8个。
学生:还剩8个。
学生:11-8=3。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计算。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让学生说说获取的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审题意识。
让学生先尝试计算,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出困难,然后为解决困难想办法,进而得出计算11减几的计算方法,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容易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通过试一试的联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想加算减方法的实用性。
通过让学生根据信息列出算式,然后采用倒推的模式展开教学,实际也就是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本环节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自主完成,然后通过说一说的环节,充分感受想加算减方法的便利。
巩固练习
1.把11根小棒分成两堆,每分一次说两个减法算式。
2.看谁算的对。
3.看图列式计算。
11只鹅,游走了2只。
4.池塘里还剩几只鹅?
5.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十一第1、2、3题。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采取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我会用破十法计算11减几,把11分成1和10,先算10减几,然后再加上1。
我还会用想加算减计算11减几。
学生自由说一说。
利用说一说的方式总结本课,是对本课知识的一个总结,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
板书
11减几
11-2=9
想:10-2=8 8+1=9
想:2+9=11 11-2=9
11-8=3
想:10-8=2 2+1=3
想:8+3=11 11-8=3
11-5=6 11-6=5
想:5+6=11
通过简洁、有效的板书,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九 20以内的减法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一年级上册九 20以内的减法优质教案,共6页。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11减几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11减几精品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11减几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11减几一等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