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3 环境与发展
展开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3 环境与发展
命题规律
考点 | 5年考情考察点 | 核心素养 | 命题趋势 |
考点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 2023湖南卷、2022河北卷、2022辽宁卷、2022广东卷、2022浙江6月、2022天津卷、2022全国甲卷、2021广东卷、2021福建卷、2021海南卷、2021湖北卷、2020海南卷、2020北京卷、2020江苏卷、2019全国新课标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1.人地协调观:认识环境问题的表现,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综合思维:能够认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区域认知: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区域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4.地理实践: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调查等方式,对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规划方案。 |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覆盖面较广,单独考查比较少,但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其他考点关联度较大,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所以考生要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施途径。 |
考点分布
考点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2023·湖南·高考)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 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下图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7日20:00至9日20:00,该地( )
A.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相同 B.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
C.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变化一致 D.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
2.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反气旋 B.冷锋、气旋 C.暖锋、反气旋 D.暖锋、气旋
3.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 )
A.7日20:00 B.8日20:00 C.9日20:00 D.10日20:00
(2022·天津·高考)下列是天津四处的景观图片。回答下列4-5小题。
4.四图中能反映历史时期本市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的是( )
A.甲、丙 B.甲、乙 C.乙、丁 D.丙、丁
5.图乙所示的居民区位于滨海地区,当地居民经常能感受到海陆风。在夏季时,若只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天中海风风力最大的时段是( )
A.6:00~7:00 B.10:00~11:00 C.14:00~15:00 D.20:00~21:00
(2022·辽宁·高考)张家口地区的东南部为山间盆地,地势相对平坦,水资源丰富。该地区利用充沛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建设了绿氢生产基地。下图为氢能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6.“绿氢”相对于“灰氢”和“蓝氢”( )
A.产业链条复杂 B.制备过程无污染 C.储存运输安全 D.终端应用零排放
7.张家口地区发展绿氢产业,原因是“绿氢”( )
A.生产布局更加均衡 B.距离消费市场更近
C.生产成本更加低廉 D.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2022·浙江·高考)将养殖场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处理生成甲烷,并通过内燃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是生物质天然气利用的重要方式,既可发电还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下图为该项目实施示意图。完成下面8-9小题。
8.影响该项目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9.处理后的沼渣、沼液施用于农田,会( )
A.减少土壤有机碳含量 B.减弱土壤通气性
C.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状况 D.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
(2021·海南·高考)图左示意我国某热带雨林地区人工多层经济林模式,图右示意我国某地区“猪沼果”模式,二者均为生态农业模式。据此完成下列10-12小题。
10.图左模式中能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是( )
①土地②水③光照④热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目前,制约图右模式在我国南方农村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因素是( )
A.政策、劳动力 B.环境、资金 C.原料、运行管理 D.降水、技术
12.与图右模式相比,图左模式的环境效益凸显在( )
A.减少土壤污染 B.减少水污染 C.减少大气污染 D.减少温室气体
(2019·全国·高考)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肥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14.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15.(2021·福建·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数百年来,贵州省Z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下图),种植品种多样的糯稻,并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形成“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2011年被列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秆(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耐阴、耐寒的特点。每年11月,丰收的糯稻晾晒在禾架上,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1)从梯田位置角度,分析Z村在种植水稻时,选择品种多样糯稻的原因。
(2)稻田的田埂通常高约0.4米。解释Z村“稻-鱼-鸭”系统中,梯田田埂高达1.5米的现象。
(3)稻谷通常铺置于地面晾晒。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每年11月Z村利用禾架晾晒糯稻的原因。
(4)简述Z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
16.(2021·湖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养耕共生”模式是利用养耕共生系统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都市农业生产形式,适用于城市屋顶、阳台、地面庭院等地方,产品自给或在邻里市场销售。以色列国土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城市人口比重大。近些年来,以色列在城市推广“养耕共生”模式,促进了绿色科技型都市农业的发展。下图示意养耕共生系统运作原理。
(1)结合图,描述“养耕共生”模式的农业生产过程。
(2)分析以色列在城市采用“养耕共生”模式的原因。
(3)在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大力推广“养耕共生”模式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17.(2021·广东·高考)[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热融湖是因热融作用引起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近年来,我国青藏高原上的热融湖发展迅速,在一些地区形成了繁星一样的“星宿海”,冬季湖泊冰面可见一串串甲烷气泡冻结在冰层中。有些热融湖也会出现停止生长现象,湖盆会被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积物充填。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热融湖景观。
分析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8.(2020·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然橡胶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海南橡胶种植面积快速增长,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橡胶种植区。下图示意在橡胶林下种植高温型食用菌的生产模式,该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据此评价该生产模式在海南推广的条件。
19.(2020·江苏·高考)【环境保护】
下图为“2000~2018年我国GDP、能源消费、SO2排放量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00~2018年我国GDP与能源消费量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说明2000~2018年我国SO2排放量的变化特点。
(3)分析我国2006年以来SO2排放量变化趋势产生的主要原因。
(4)依据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说出其中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
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4 区域与区域发展: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4 区域与区域发展,文件包含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五年2019-2023专题14区域与区域发展解析版docx、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五年2019-2023专题14区域与区域发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2 交通: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2 交通,文件包含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五年2019-2023专题12交通解析版docx、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五年2019-2023专题12交通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1 工业与服务业: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1 工业与服务业,文件包含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五年2019-2023专题11工业与服务业解析版docx、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五年2019-2023专题11工业与服务业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