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达标测试
展开2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迸溅(bèng) 挑逗(tiāo) 嚷嚷(rāng)
B.伶仃(lín) 枯槐(huái) 琼浆(qióng)
C.遗憾(hàn) 伫立(zhù) 笼罩(zhào)
D.绽开(zhàn) 酒酿(niàng) 沉淀(dìng)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
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
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
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治理黄河,国家环保局已经采取了在黄河两岸植树种草。
B.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成为江河卫士。
C.近年来,黄河水遭到严重污染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D.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收听并记录当天的天气预报。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它的作者是宗璞。
B.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B.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C.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D.“赛格大厦晃动”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二、填空题(共2小题)
6.写出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3)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4)“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5)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7.宗璞,原名 ,当代作家,主要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 》《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本文选自散文集《 》。
三、综合题(共1小题)
8.观察下面楚均亭的画作《无人亦自芳》,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梅花不急
许冬林
①梅花开得迟。梅花不急。
②回家路上,我路过一棵蜡梅树,一棵正开花的蜡梅树。叶子几乎凋尽,只剩一树的梅花冷冷淡淡开在嶙峋的枝干上,开得漫不经心。
③此时,冬至已过,万木萧萧,它是独一无二的芳,独一无二的华。可是,那花依旧开得有谦谦隐者之风。迎着那冷香,我走近折了一枝。回家将梅枝插进淡绿的细颈瓷瓶里。一下午,梅在书房里,幽幽地吐着香,像是低声部的吟唱,从楼窗里远远地传来;又带着点叙事长诗的味道,婉转,朴素。
④冬天,在这不紧不慢的梅香里,就此算是正式开场了。
⑤记得少年时,外婆家屋后也有一棵蜡梅。这棵蜡梅是我的大舅栽种的。大舅爱养花,有蔷薇、大丽菊、美人蕉、君子兰,还有牡丹和芍药……实在是多。我那时一去外婆家,就爱去那些花边草边转悠,心里觉得无限明媚。但对于蜡梅,我心里暗暗哂笑大舅的审美。那时的蜡梅看起来实在是貌不惊人,完全不像能演绎一段传奇的角色。
⑥外婆的后院,春天里,桃花杏花闹哄哄地开,气场盛大逼人,狗都安静下来不嚷了,终日窝在屋檐下晒太阳。我那时常常仰面站在树下,等花瓣落到我脸上来——蜡梅呢,只是在吐叶子。吐出来的叶子也平常得很,惹不起人的兴致。夏天,篱笆旁的木槿枝上也眨巴眨巴地开起紫红色的花来。在花少的长夏,端详那木槿,也还有几分动人的颜色。蜡梅呢,叶子倒是和木槿的叶子长得一样厚了,可依旧模样寒碜,片花不着。秋天,沙地上的庄稼收回来了,乡村人家的门前,桂树终于开花了。桂花的香,涨得一个村子都清甜起来了,很有些五谷丰登的意味。
⑦我站在外婆家的后门槛上,闻着空气里满溢的桂香,心想:蜡梅啊,蜡梅,你怎么办呢!就这么什么都不交代?
⑧蜡梅依旧缄默着,静静地立在后院里,人家长叶子它也长叶子,人家落叶子它也落叶子。它如何知道,一个小女孩已经在逼视它。逼视它生长的意义,怀疑它存在的价值。
⑨逼视也无用,怀疑,它也不急。它依旧安然地走着自己的时令,长路迢迢,它似乎有的是耐性。
⑩不记得是在哪一阵冷风里,忽然就闻到了花香。好奇地寻到外婆的后院,看见落光叶子的蜡梅树上,有黄色的花朵绽开,三朵两朵三朵,像是各开各的,又像是呼应着开。树上更多的是花蕾,一粒粒的,像攥紧的小拳头。拳头里握着花香,也握着力量。
⑪梅花到底还是开了!
⑫我站在花树下,闻着冷香,觉得这香味沉实。若能把花香拿到秤盘上称称,梅花的香一定比桃花杏花的要重。
⑬我回家,给堂姐描述:外婆家屋后有一棵蜡梅,在冬天开花!好香,好香!
⑭实在,梅花担得起这传说!
⑮梅花的传说,是一段用低声部在民间吟唱的传说,初听平淡,细思感怀。
⑯有些人的人生,其实就是一段梅花的传说。
⑰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遭遇过漠视,遭遇过嘲笑,遭受过排挤。就像我对待外婆家屋后的那棵蜡梅,我无视过它的存在,哂笑它不会开花,我甚至建议舅舅砍掉蜡梅树,好让芍药海棠们多一些地方喧哗地开。
⑱但是,梅花没有抱怨,它依旧静静地生长,笃定地伸展枝干。它只有一个信念:我要生长,生长,生长——长高,长粗,将根脉深深扎进宽广的土地,长得枝叶可以装满一座院子……
⑲长得所有的花都开过了,长得所有的叶都落尽了,它才长舒一口气,开了。
⑳顶风冒雪,寂静盛开。
㉑是寂静盛开。一朵花一片雪,一树花一树雪,即使开得肝胆欲裂,也是寂静盛开。
㉒苦难太深长了,所以,当最后一抹芳华独自绽放的那一刻,它是静穆的。
㉓苦难太深长了,所以,已经习惯低调,已经懂得从容,已经能稳稳沉住气。最后,当天地将一年的光阴交给它来压轴收梢时,它已无意哗众取宠,无意显摆炫耀。
㉔楼下的梅花,依旧在不声不响地盛开,不声不响地凋零。进出小区,我常常会路过它,我默然走过,觉得自己心上也开着一枝冷梅。我心上的这枝梅,也没有委屈,没有抱怨……只有不急。
(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经过作者修改的,请将它与修改前的句子进行比较,具体分析改句的妙处。
原句:回家路上,我路过一棵正开花的蜡梅树。
改句:回家路上,我路过一棵蜡梅树,一棵正开花的蜡梅树。
(2)请说说本文标题的作用。
(3)第⑥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桃花、杏花、木槿花和桂花?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4)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借助梅花的形象寄寓了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挑”应读“tiǎo”;B项,“伶”应读“líng”;D项,“淀”应读“diàn”。
2.【答案】B
【解析】先整体把握句子主旨,注意句子关联词及内在的逻辑关系,前后连贯,“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也不会……”选③,所以“该怎么办”选②④,“结果”如何选①,这样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项。
3.【答案】A
【解析】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措施”。
4.【答案】B
【解析】象征是表现手法,不是修辞手法。
5.【答案】D
【解析】D.有误,句中两个逗号应改为问号。
6.【答案】(1)比喻
(2)拟人
(3)通感
(4)拟人
(5)比喻
7.【答案】冯钟璞;红豆;铁箫人语
8.【答案】示例一:画面由外倾山崖、一簇兰花、两只飞翔的小鸟和画题组成。画的主体是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的一簇茂盛的兰花,数朵兰花鲜艳盛开,芬芳四溢;叶子四处伸展,有的直抵画面底端。画面左下角两只鸟儿从山崖下飞翔而过,右下角题写着“无人亦自芳”字样。画面以外倾的崖角和鸟儿飞行的位置,衬托出兰花生长的高度,突出表现了兰花自甘寂寞、自励品性、高洁傲岸、不媚世俗的精神品质,使物性与人品、主观与客观水乳交融,别出心裁,发人深思。
示例二:画面由外倾山崖、一簇兰花、两只飞翔的小鸟和画题组成。画的主体是崖顶一簇茂盛的兰花,叶子四处伸展,数朵花儿鲜艳盛开,芬芳四溢。虽身处悬崖绝壁之上,连鸟儿都难以企及,但兰花依然兀自开放,突出表现了兰花自甘寂寞、自励品性、高洁傲岸、不媚世俗的精神品质。这幅画立意高远,构思自出机杼;托物言志,耐人寻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观察能力和理解说明能力。解说画面内容,首先要观察画面上都有哪些事物。这幅画面上有山崖、兰花、小鸟和“无人亦自芳”的题字。然后,根据提示和画面,综合分析判断画面的主题。兰花应该是画面的核心,画面中的兰花不是开在温室中,而是在山崖绝壁上,连鸟都难以企及,但兰花依然盛开,表现出兰花甘于寂寞、不媚世俗的品质。根据提炼出的主题,再结合画面内容,按照一定顺序说明。要注意重点突出,用上恰当的词语。
9.【答案】(1)改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蜡梅开花了,更能凸显“我”看到梅花时的惊喜,与下文“我”年少时惊喜于蜡梅开花的经历相照应。原句是一般陈述句,语言简明,表达效果一般。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开得迟的特点,凸显了它不与众芳争艳的品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将开在春、夏、秋三季的花与春、夏、秋三季都不开花的蜡梅进行对比,既反衬出蜡梅的低调从容、沉得住气,又反映了“我”盼望蜡梅开花的急切心情。
(4)①不要抱怨苦难,要坚定信念,体现自己的价值;②不要哗众取宠,做人要低调从容、沉得住气。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首先,仔细比较原句和改句。与原句相比,改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蜡梅开花了。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改句的妙处。改句强调蜡梅开花了,既能凸显“我”看到梅花时的惊喜,又与下文“我”年少时惊喜于蜡梅开花的经历相照应。最后,答出为什么要修改,指出原句的不足之处。
(2)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由“不急”可知,标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再联系文章内容来思考其作用即可。
(3)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的运用。首先,认真阅读文章第⑥段,第⑥段主要写春天桃花、杏花盛开,夏天木槿花盛开,秋天桂花盛开,而蜡梅在这三个季节始终缄默。据此可知,作者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桃花、杏花、木槿花、桂花,一方面反衬蜡梅的低调从容、沉得住气,另一方面又反映了“我”盼望蜡梅开花的急切心情。
(4)本题考查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解答时弄清所寄托的事物有什么特点,再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思考。本题扣住蜡梅的经历和形象特点来谈即可。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版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版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综合题,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邓稼先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邓稼先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老王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老王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