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训练:分析人物形象
展开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寄题沙溪宝锡院①
欧阳修
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
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
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
野僧独得无生②乐,终日焚香坐结跏③。
【注】①宝锡院:寺庙名,在欧阳修的家乡江西。②无生:佛教语,不生不灭。③坐结跏:佛教坐禅之法。
全诗塑造了怎样的野僧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张求(节选)
唐 庚
张求一老兵,著帽如破斗。
卖卜益昌市,性命寄杯酒。
上语不假借,意自有臧否。
坐此益寒酸,饿理将入口。
士节久凋丧,舐痔甜不呕。
求岂知道者,议论无所苟。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兵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胡无人①(节选)
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碛②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③,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②碛:沙石堆积之地。③降款:投降的文书。
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荆轲(节选)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本诗是怎样塑造荆轲的英雄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5.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城西门,词人旧居。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简析这两首词在塑造妻子美好形象方面各运用了什么手法,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赵将军歌
岑参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1]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2]。
注:【1】博:这里指古代军中较量骑射和勇力的一种游戏。【2】貂(diāo)鼠袍:用貂鼠皮做成的暖裘。貂鼠即貂,体细长,色黄或紫黑,皮毛极轻暖珍贵。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将军形象?运用了何种手法?请结合诗歌简析。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赠郭将军①
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②。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注】①此诗当是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出翰林后在长安作。②紫微,紫微星又叫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帝星,此处用于比喻皇帝。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郭将军形象?使用了何种手法?请结合整首诗具体分析。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节选)
刘禹锡
裴生久在风尘里,气劲言高少知己。
注书曾学郑司农,历国多于孔夫子。
往年访我到连州,无穷绝境终日游。
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白帝城边又相遇,敛翼三年不飞去。
忽然结束如秋蓬,自称对策明光宫。
诗歌中塑造了裴处士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起
白居易
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华簪①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
闲上篮舆②乘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
明朝更濯③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注】①华簪:华贵的冠簪。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鬈或冠的长针。②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类似后世的轿子。③濯:洗。
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请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舍北行饭书触目二首 其一
陆游
晚餐初泼一瓯茶,曳杖闲行兴未涯。
烟树参差墨浓淡,风鸦零乱字横斜。
夕阳偏傍平桥路,寒蝶犹依晚菊花。
堪笑衰翁耐荒寂,短衣沾露未还家。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1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李白
青莲居士谪仙人①,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②。
饮中八仙歌(节选)
杜甫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注】①青莲居士:李白自号。谪仙人:李白初到长安,遇贺知章,贺知章惊叹李白为“谪仙人”。②金粟如来是后身:“是金粟如来后身”的倒装,意即“我是金粟如来转世”。金粟如来:善于应机引导,是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
请根据两首诗的内容,分析李白的形象特点。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访山人
戴叔伦
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
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春日访山人》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都出现了“童子”,但两者身份及其在诗中所起作用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引
洪适
子月①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②从它归丙穴③。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②圉圉:困而未舒的样子。③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
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作个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①,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②烟雨。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蘋洲:长满水草的沙洲。③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唐代贺知章告老还乡,唐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以示矜恤。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酒徒”两句将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与心存恢复的有志之士的际遇形成鲜明对比。
B.上阕“独去作江边渔父”给我们塑造的是一个怡情山水、隐逸闲适的渔翁形象。
C.轻舟低篷在蘋洲烟雨中非常渺小,词人却用“占断”一词,尽显独享风光的惬意。
D.全词用笔蕴蓄,颇见炼字之功,“元自”“何必”两词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5.第二句描绘出的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①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①淮阳:西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上谏,多次被流放。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纯粹以议论为诗,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给人以壮美之感。
B.颔联所写的大丈夫形象,威武潇洒,胸怀开阔,风度不凡,气宇轩昂。
C.“游子颜”在作者那里,就是因离别而呈现的伤感落泪的凄切之状。
D.尾联总束前面诗句,照应首联,点明了壮士欲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17.面对动乱的社会,曹操是积极入世的,是决心建立一番功业的。陶渊明是远离官场的,是追求隐逸田野的。你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两种生活态度?查询资料,探究曹操、陶渊明不同人生选择的深层原因。
资料链接 1: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三国志武帝传》
“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娴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袁行霈
小组长发言:
在这样的内外因之下,曹操果断地选取入世做一名志士,要一统天下,是顺理成章,是必然。但对陶渊明来说,是出世还是入世,做隐士还是志士,真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做一个真正的猛士。陶渊明并不是天生就想隐居,做一个田园诗人。
资料链接 2: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渊明《杂诗十二首》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辛弃疾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本词中的词人形象有何不同?结合本词内容,试作简要分析。
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古意
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①磔②。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①猬毛:这里比喻胡须稠密。②磔(zhé):张开。
诗歌运用多种手法刻画“男儿”形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从军行
(唐)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这首诗展示了戍边将士哪些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①“野僧”指的是山野的僧人,山野之僧人能够悟透人之生死,不去追求俗世的各种享受,终日参禅诵经,对信仰坚定不移。②运用衬托手法,以环境衬托人物形象,溪山秀美风光和朴实真挚的农村生活并不能打动佛者的虔诚心,“野僧”自甘整日念佛诵经,表现“野僧”对信仰坚定不移;运用对比手法,以自己的“爱”“夸”和野僧的“独得”进行对比;正面描写,以“终日焚香”直接展现野僧的特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尾联“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写“野僧”:“无生乐”,指佛家对生死的认识;“坐结跏”,指佛者诵经时的坐法。尾联两句,写山野之僧人能够悟透人之生死,不去追求俗世的各种享受,终日参禅诵经。这两句诗,既是照应前四句所造之景,溪山秀美之处乃佛家理想的清净地方;又以前四句的秀美之景对野僧进行衬托,溪山秀美风光和朴实真挚的农村生活并不能打动佛者的虔诚心,“野僧”自甘整日念佛诵经,对信仰坚定不移。诗人在首联写自己“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以自己对家乡风物的喜爱和野僧“独得无生乐”形成对比,突出野僧的坚定不移;尾联写野僧“终日焚香坐结跏”,这是直接写野僧的行为,是对野僧的正面描写,“野僧”整日念佛诵经,表现了“野僧”对信仰的坚定不移。
2.形象:①贫穷落魄/落拓不羁/落魄潦倒,如“著帽如破斗”,“性命寄杯酒”。②敢于直言,不趋炎附势/为人有原则,如“一语不假借,意自有臧否”,写张求解卦直言,不借助他人言语说逢迎的话。
塑造手法:①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外貌描写。②对比。将张求敢于直言、不曲意逢迎的精神跟士人品行作对比。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及描写手法的能力。
先看人物形象。
首先开门见山亮出他的身份:一个退伍的老兵,头戴一顶破斗似的帽子,几个字就勾勒出一副落拓不羁的寒伧相。年既老而无以为生,只得在益昌(今四川昭化)市集上靠占卜糊口,又进一步从他的行业点出这是一个下九流的人物。说他寄性命于杯酒之间,可见其平生爱好,嗜酒如命。这些描写刻画出一个贫穷落魄、穷困潦倒的占卜者的形象。
诗歌描写他“上语不假借,意自有臧否”,老兵处世有自己的原则,从不假借他人之语,对人对事有自己的褒贬,即使得罪了人,也无所畏惧。这个句子刻画了他敢于直言,不趋炎附势的正直形象。
再看塑造手法。
“著帽如破斗”是外貌描写;
“上语不假借,意自有臧否”是正面写其性格特点;
“士节久凋丧,舐痔甜不呕”“求岂知道者,议论无所苟”,以他不畏权势的强项精神与士大夫舐痔吮痈的丑恶嘴脸相对照,抒写了作者对世风日下、士节沦丧的强烈愤慨;将张求的不知“道”和士人的知“道”两相对比,张求不是通晓儒道的人,但议论却无所苟且,那些熟读经书、深知道义的士人却蝇营狗苟,恬不知耻。
3.形象:塑造了不畏艰险、勇敢作战的报国将士形象。
如何塑造:①通过动作描写,“追奔”“夺”等动作表现“丈夫”勇敢作战;②借环境烘托,“青海月”“黄河冰”等表明疆场的广阔,从而表现“丈夫”的一往无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的能力。
第三四句“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意思是追逐逃跑的敌人,月夜在青海头露宿;攻打敌人的城池,半夜里踏着黄河的坚冰。这两句诗里的形象是战场上奋力杀敌的爱国将士们。
塑造形象的技巧方法:“追奔”“夺城”,运用动作描写,表现战士们勇敢作战的精神。同时用“冷露”“青海月”“黄河冰”等苦寒冷清的边地环境来突出战斗环境的艰苦,以此来衬托战士们不畏严寒,不畏任何困难的精神。
4.①用动作、神态的描写塑造形象,如“提剑出燕京”的动作写出了荆轲大义凛然、仗剑除暴的英姿。或“登车何时顾”的动作写出了荆轲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勇猛气概也可。②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萧萧哀风吹过易水,淡淡水波泛起寒意,营造了悲壮、凄寒的氛围,突出荆轲勇于牺牲,蹈死不顾的形象。③衬托手法塑造形象。以刺秦时秦王的慌张惊恐衬托荆轲的果敢和勇猛威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
正面描写有:“提剑出燕京”“登车何时顾”两句是动作的描写,写出了荆轲的凛然之气和一去不返的大无畏精神;“雄发指危冠”怒发冲冠,是一句神态描写,以夸张之笔写出荆轲的雄猛的英雄气概。
侧面描写有:“风逝寒波生”一句意思是,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易水饯别,寒波号声,渲染一种激昂悲壮的氛围,是用环境衬托人物形象;“商音变羽声”曲调由凄凉的商声变为激昂的羽声,烘托悲壮的氛围,这是用音乐曲调的变化来描写和衬托人物的形象;“豪主正怔营”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描写秦王慌张惊恐,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之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这是用人物侧面衬托荆轲的果敢与威慑力。
5.(1)苏词运用虚写手法(或者联想、想象,或者虚实结合)来写人,“小轩窗,正梳妆”“惟有泪千行”等句描绘出妻子对镜梳妆、见到久别的丈夫喜极而泣的情景,表现了夫妻间的恩爱之情,同时体现诗人自己身世落拓之悲。(2)贺词以细节写人(或者对比,或者侧面描写),“谁复挑灯夜补衣”追忆妻子深夜为自己补衣的情景,表现了贫贱夫妻患难与共的真挚情感,反衬自己“空床卧听”的孤独、凄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通过阅读两首词可知,两首词都是对已逝妻子的怀念之作,都对妻子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但两首词在表达这一情感时所用的手法却不相同。
贺铸的词塑造妻子美好形象的句子是“谁复挑灯夜补衣”,其中“挑灯夜补衣”是对妻子的回忆,也是细节描写,表现妻子勤劳的品行以及夫妻患难与共的真挚情感,并与自己“空床卧听南窗雨”的寂寞凄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苏轼的词塑造妻子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结合前句“夜来幽梦忽还乡”来看,这是对梦境的描绘,也就是运用了虚写的表现手法,想象妻子对镜梳妆的美妙情景以及夫妻久别重逢悲喜交加的情景,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以及自己“尘满面,鬓如霜”的窘迫状态。
6.①本诗塑造了一个威武英勇、豪气善战的将军形象。②运用衬托的手法。前两句诗描绘了一个无比艰苦的环境,以衬托赵将军的威武英勇。后两句用赌博比喻战斗,激发想象,赵将军纵横驰骋,夺得单于貂袍拍马而回,从而表现了赵将军的豪气善战。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人物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前两句展现了一幅寒风凛冽的边塞图。深秋时分,在寒冷的天山脚下,北风夹着严寒,犹如利刀一般砭人肌骨。这两句诗渲染环境、渲染气氛,为赵将军的活动,描绘了一个无比艰苦的环境,以衬托赵将军的威武英勇。
后两句构思巧妙,比喻新颖。诗人用赌博来比喻战斗,手法新颖。岑参在诗中以“纵”来形容“博”,可以使人想象赵将军豪放的英雄气概。苦斗沙场,何等艰辛,而赵将军纵情驰骋于其中,视之如同方桌上的一场赌博游戏,表现出无比豪迈的气魄。“场场胜”,“赌得”“貂鼠袍”,显得如此轻松、潇洒。这里,作者似乎展现了赵将军手提大刀,刀尖挑着单于的貂袍拍马而回的轻盈身影。
自然环境严寒艰苦,在如此艰难困难环境下,赵将军纵横驰骋,夺得单于貂袍拍马而回,赢得如此轻松潇洒自如,一个威武英勇、豪气善战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
7.①塑造了一位功高得宠、生活惬意、潇洒豪放,先得宠后失意的将军形象;②主要使用反衬(对比)手法,前六句层层铺垫,用铺叙的手法从各个角度层层渲染表现郭将军的志得意满,功高得宠,生活美满顺利;③紧接着笔锋一转,以前面的得意反衬如今的失意,失意的悲哀更深,也表现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中艺术形象以及表现手法的把握能力。
由首联“少年出武威”“护紫微”可知,郭将军从武威发迹,又担任起护卫皇帝的重任,可见其功勋卓著且位高权重,并深得皇帝的信任和宠爱。
颔联“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写郭将军早上擦拭宝剑去上朝,晚上喝醉酒垂着马鞭回家,可见郭将军工作顺利且生活惬意,潇洒豪放。
颈联中“爱子吹玉笛”“美人舞罗衣”通过写将军心爱的儿子玉树临风潇洒地吹笛和姬妾翩翩起舞,极写郭将军家庭生活的美满。
尾联中“畴昔雄豪如梦”,如今“相逢醉春晖”,从得意直落到失意,写郭将军过去的雄豪事迹如同在梦中一般,如今失去权力和职务,成为一个失意之人。
前六句极写其位高权重、生活美满、惬意潇洒,人生得意至极,后两句写其失去权势不受宠爱,主要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以前面的得意反衬现在的失意,突出其怀才不遇的失落和失意的悲哀之情,也借尾句“相逢且欲醉春晖”表现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感。
8.①孤高正直。裴处士虽身处底层,但却气劲言高,不附和权贵。 ②专注学问。裴处士像郑玄一样专心学术,如孔子一般多方游学。 ③厚积薄发。裴处士潜心学习多年,准备应制举考试。④积极自信。裴处士相信能够在制举考试中一展才华,志在必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裴生久在风尘里,气劲言高少知己”,裴处士虽地位低微,但却气劲言高,不附和权贵,“少知己”表现他孤高正直。
“注书曾学郑司农,历国多于孔夫子”,裴处士向郑玄学习,专心学术,多方游学,足迹遍布很广,比孔子去的地方还多,说明他专注学问。
“无穷绝境终日游”“敛翼三年不飞去”,裴处士潜心学习多年,游学无穷尽,丰满自己的羽翼,说明他厚积薄发。
“自称对策明光宫”,裴处士自己认为能够在明光宫接受皇帝亲自考核(即在制举考试中一展才华考中),说明他积极自信。
9.①官吏身份。他宿在衙内,早晨能听到“冬冬衙鼓声”。②人至迟暮。他头发已白,早上迟起。③明辨曲直。面对成堆的案卷,他一一审查明辨。④及时行乐。他闲时坐着篮舆乘兴而出,酒酣时乘着装饰华美的游船顺风而行。⑤情操高洁。他向往去清澈的松江去洗濯尘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诗歌的首句说到主人公睡在衙内,早晨能听到“冬冬衙鼓声”,并且“堆案抛来眼校明”是说堆放案头的文卷诗人一丝不苟审核清楚,从而可知,这是一位官吏。
“华簪脱后头虽白”写到将冠簪脱下,诗人头发已白。“起迟睡足长心情”写到诗人早上起的迟,睡眠充足,才能有好的精神状态。从而表现出诗人年事已高,人至迟暮。
“堆案抛来眼校明”是说堆放案头的文卷诗人一丝不苟审核清楚,从而可知,诗人能够明辨是非。
颈联写到诗人闲暇之余乘坐着轿子兴致高昂地出游,酒酣时乘着装饰华美的游船顺风而行,从而可以看出诗人能够及时行乐。
尾联写到诗人听说松江的水最清澈,改日到那里去洗濯一下冠缨。用清洁的水去洗濯自己的冠缨实际上暗示作者始终保持高洁的情操。
10.本诗塑造了一个闲散而游兴浓厚、喜爱荒寂的乡村生活的诗人形象。诗歌首联交代晚饭之后诗人曳杖闲行,“兴未涯”写出诗人游兴浓厚;中间两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色,无论是烟树、风鸦,还是夕阳、寒蝶、菊花,处处透露出诗人对乡村自然的喜爱,也写出诗人此刻内心的宁静与闲适;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荒寂的乡村生活的热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诗歌首联“晚餐初泼一瓯茶,曳杖闲行兴未涯”写诗人晚餐喝茶之后,就拄着拐杖悠闲散步,游兴正浓。其中“闲”字交代了诗人的心境,悠闲而舒适;“兴未涯”写出诗人游兴正浓。此句起到总领全诗的作用。
中间两联写诗人游玩中看到的景色。“烟树参差墨浓淡,风鸦零乱字横斜”,“烟树”写出暮色中树的朦胧之美,而这浓淡相宜的树色就像一幅水墨画一样;乌鸦归巢,因为有风,它们的排列并不整齐,队伍有些歪斜。“夕阳偏傍平桥路,寒蝶犹依晚菊花”,夕阳依依不舍的傍着平桥,蝴蝶依恋菊花,还在绕菊飞舞。自然景观在诗人眼中是如此美丽和谐,富有生机。这两联写景有很多细节,如鸦字零乱、寒蝶绕菊等,恰恰反映出诗人此刻内心的宁静闲适;而写景饱含情感,也反映出诗人兴致浓厚。
尾联“堪笑衰翁耐荒寂,短衣沾露未还家”,诗人自嘲的把自己叫做“衰翁”,说人们一定嘲笑我这个老头子能够耐得出荒村的孤寂,露水打湿了短衣还流连忘返,不愿回家。直接抒情,表达了对荒寂的乡村生活的热爱。
11.①狂放自负。李白引用贺知章的话,称自己为“谪仙人”;自称是金粟如来转世;在皇帝面前自称“酒中仙”。
②才华突出。杜甫称赞李白“一斗诗百篇”。
③傲视权贵。李白耽于饮酒,即使是天子呼唤,他也“不上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狂放自负。结合注释可知,李白初到长安,遇贺知章,贺知章惊叹李白为“谪仙人”。李白引用贺知章的话,称自己为“谪仙人”。诗的第一句以“青莲居士谪仙人”开篇,就已是相当狂傲了。“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写湖州司马你又何必问我是谁,我就是金粟如来转世啊!自称是金粟如来转世。“自称臣是酒中仙”写了李白醉后,更加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
才华突出。“李白一斗诗百篇”写李白喝完一斗酒,就能作出一百篇诗来,表现了李白才思敏捷。杜甫称赞李白“一斗诗百篇”。
傲视权贵。“天子呼来不上船”写了李白耽于饮酒,醉酒后,更加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他也“不上船”。
12.从身份看,本诗中的童子是诗人的僮仆,贾诗中的童子是隐者的弟子。
从作用看,本诗中借在门前迎候诗人的童子的询问从侧面表现出诗人从山中访友归来的愉悦心情;贾诗中借童子与诗人的对话,交代隐者的行踪,表现其高洁超然的性格,也折射出诗人寻访不遇的惆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
问题提示从“童子”的“身份”和“作用”分析。
(1)“童子”身份:
贾诗中,根据“言师采药去”可知,“童子”是隐者的弟子;本诗中根据“候门”二字可知,“童子”是诗人的僮仆。
(2)“童子”作用:
贾诗中“松下问童子”,但这里把问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意思是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在这里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词,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诗人借童子与诗人的对话,交代隐者的行踪,表现其高洁超然的性格,也折射出诗人寻访不遇的惆怅。
本诗中“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意思是候门的童子见我归来,问道:是到谁那里游玩了?童子为何有此一问,这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不妨试想一下:诗人与朋友游玩尽兴,冒雨归来,心情上定然有所排遣和解脱,难免舒心展颜。但诗人没有明说,却借在门前迎候诗人的童子的询问从侧面表现出诗人从山中访友归来的愉悦心情。
13.《江雪》中展现的是一个超然物外、洁身自好、不向世俗妥协的渔翁形象,是一个明显地带有某种政治色彩的隐士。而本词中的渔夫却是一个真渔人,他生活贫困艰辛,但又乐观旷达,只要没有“人世多离别”,一家人能聚首在一起,纵使“衣百结”,也是快乐与满足的。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江雪》中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清高,渔翁的性格孤傲。因此《江雪》中展现的是一个超然物外、洁身自好、不向世俗妥协的渔翁形象,是一个明显地带有某种政治色彩的隐士。
而本词中,词的上片,写渔人顶烈风,涉寒水,捕鱼落空。尽管水寒风烈,渔人仍须下水捕鱼,可叹的是“巨鱼漏网”,圉圉而去,渔家生活,便无着落,连暂时缓解窘迫生活的希望也成为“虚设”了。“圉圉”一句,写巨鱼的逃跑,形象逼真。上片结句进一步写渔人的心理活动:“谋自拙”是对“巨鱼漏网”的反省,自认谋拙、晦气,至于别人怎样说,那就由他去吧!渔人毕竟是旷达的。词的下片,变换了笔调,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描写渔人的生活。“昨夜”、“今宵”两句,是全词仅有的一组对句,描绘了渔人少有的闲适生活图景。“醉眠”、“独钓”是写渔人自己的有代表性的生活内容以少见多,以少总多:“昨夜”、“今宵”和“西浦月”、“南溪雪”,是通过时间与场景的迅速变换来表现渔人生活的旷放无拘。“妻子一船衣百结”则转写渔人全家的经济生活状况。可见本词描写的是一个真渔人形象,他生活贫困艰辛,但又乐观旷达,只要没有“人世多离别”,一家人能聚首在一起,纵使“衣百结”,也是快乐与满足的。
14.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语言、形象的能力。
B.“给我们塑造的是一个怡情山水、隐逸闲适的渔翁形象”错误。根据“谁记当年豪举”,“又何必君恩赐与”流露出的愤慨不平之气可以看出,他依然想有所作为,并不是怡情山水、隐逸闲适,应该塑造的是一个壮志未酬而只能无奈隐居的闲散的江边渔翁形象。
故选B。
15.参考答案:第二句描绘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最后一句,写出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和壮志难酬的隐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和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第二句“客袖侵霜与烛盘”,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形影自伤,愤悱无告,更觉寂寞悲凉。“霜”,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迁徙之苦,只此四字,总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所饱含的辛酸。“烛盘”,则关合题面中的“夜饮”,真是语不虚设。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诗人烛下独饮,本已孤凄不堪,现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将身在何处。“明年谁此凭栏杆?”这一反问,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是很能令人深思。
16.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本诗纯粹以议论为诗”说法错误,本诗主要是议论,但也有描写,如“杖剑对尊酒”,“杖剑”一词显示出大丈夫威武潇洒的姿态。“尊酒”则是说明临行前为好友酬饮,就像是好男儿手持大碗喝酒,干杯祝福,似豪侠一样玉树临风,胸怀开阔,气宇轩昂,仿佛是壮士奔赴战场前的杖剑壮别,充满着豪情。明显是描写的手法。
故选A。
17.【成果展示】
人物
家庭出身
先天性格
时代背景
社会思潮
志士曹操
官宦世家太尉之子
好侠任性放荡不羁不治行业
士族门阀制度门第选拔
社会责任感指陈时政求真务实
隐士陶渊明
小官吏家庭寒门士子
娴静孤傲不同流俗研习儒家
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
玄学、佛学、老庄生死、虚幻精神世界
小组长1发言:
陶渊明曾经也是一个胸有猛志的人,也有着对于时事政治的愤激之情,也有金刚怒目之时,而且在认清现实、发现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之后,选择了坚守节操,坚守自己精神的一方净土。这些都是他的人格可贵之处。鲁迅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
小组长2发言:
看一个人绝不应该断裂来看,陶渊明之所以伟大,成为文学史、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陶渊明,就在于他既有“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也有“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不知他的猛志就很难理解他的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如果单纯的对他的两种人生加以抑扬,就离陶渊明越来越远了。
小组长3发言:
其实,他们的志向、人生选择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无论是曹操的“进”,还是陶渊明的“退”,都是他们遵从自己内心所作出的选择,也都因坚守了自己的志向和选择而收获了内心的愉悦和满足,他们就都是成功者,都应被我们所尊重。
小组长4发言:
其实,曹操和陶渊明二人都践行了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条中国士人骨子里践行的铁律。
小组长5发言:
在中国,士自古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古有志士、隐士、壮士、勇士、义士、侠士……如今博士、硕士、学士、上士、中士、下士等,国家最高荣誉有“国士”的称号,最轰轰烈烈的死亡有“烈士”的称号等等。士之所以称之为士,具备一下几个特质: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学识才华。曹操和陶渊明就是士的典型代表。曹操是志士,志士追求治道,陶渊明是隐士,隐士追求立身。二者绝不是简单的矛盾对立,而是并行不悖,甚至可以相辅相成。
小组长6发言:
曹操作为“志士”伟大之处就在于在群雄逐鹿的治道的过程中,在儒家文化受到冲击、文化裂变的时期,不忘引领起第一个文人主动创作文学的热潮,形成傲立于世的建安风骨。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并非浑身静穆”的隐居,在认清现实之后,能真正的享受山水之乐,用这股“猛志”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创作领域和人生境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不同人物形象进行个性化解读创新性思考的能力。
本题作答时先明确立场观点,比如“我赞成曹操的人生选择”,或“我不认可陶渊明的人生态度”等等。可以肯定或否定任何一个,也可以辩证分析。
无论肯否都要说明理由,理由的角度有:家庭出身、先天性格、时代背景、社会思考等等。意即深入探究各自人生观的形成原因。比如,志士曹操是“官宦世家太尉之子”,先天性格是“好侠任性放荡不羁不治行业”,时代背景是“士族门阀制度门第选拔”,社会思潮为“社会责任感指陈时政求真务实”。
而隐士陶渊明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寒门士子,先天秉性为娴静孤傲不同流俗研习儒家,时代背景为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深受玄学、佛学、老庄生死、虚幻精神世界社会思潮影响。
综上,身世地位、人生经历、社会环境、各自性格等因素影响了人生选择,无论哪种人生态度都让他们留下了不朽的价值,曹操的政治、军事、文学诸方面的成就,陶渊明的创作风格流派以及二人的人格魅力,对后世的影响,都是不可磨灭的。
18.①《南歌子•新开池戏作》描写了词人在新开池边浮瓜沉李、凿池唤月等生活情景,塑造了词人率真浪漫、随性自然、襟怀洒脱的闲居者形象。
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典故塑造出一个胸怀壮志、心忧天下却又屡遭排挤的爱国志士形象。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考查对比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解答此类题目,需分别把握两首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再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形象的异同。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中的词人是一个闲居者的形象,通过写新开小池周围的美景,描写日常生活,展现对生活的热爱,流露出一种闲适洒脱之情。该词上片主要写他夏夜池边纳凉的闲适之情。下片主要写池中丰美的倒影,写得空灵而优美。这首词言词浅淡,构思精巧,意境清新如画,读来情趣盎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就是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冒险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抒发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之情,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本词中词人是一个心怀抗金壮志但不受重用的爱国志士形象。
19.①外貌描写。“须如猬毛磔”描写“男儿”须发又短又多又硬,显出“男儿”勇猛刚烈的气概。
②心理描写。“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描写“男儿”不看重七尺之躯而在意在战马上比试胜负的心理,表现出“男儿”刚勇犷悍的本色。
③环境渲染。“黄云陇底白云飞”这句诗通过描写雄伟莽苍的边塞环境,烘托出“男儿”志在报国的硬汉豪士形象。
④对比衬托。“使我三军泪如雨”,一曲出塞声,三军尽落泪,从侧面表现了铮铮男儿亦心怀柔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须如猬毛磔”,结合注释①,可知此句写男儿稠密的胡须,属于外貌描写,意思是:脸上的胡子像刺猬的毛丛生,通过刻画胡须又硬又密这一细节,展现了“男儿”粗犷、勇猛、刚强的形象。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的意思是:经常与人在马上比试胜负,从不珍惜七尺身躯,展现了男儿驰骋沙场、无畏生死的心理,属于心理描写,刻画了“男儿”视死如归、奋不顾身的精神。
“黄云陇底白云飞”描绘了一幅辽阔壮丽的边塞图——将士们马蹄所至,烟尘四起,黄沙弥漫,头顶上寒风猎猎、白云飘飞,诗人借此暗示了气候的恶劣、条件的艰苦。运用环境渲染的手法,从侧面烘托出“男儿”的豪情和坚毅。
最后两句“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铁骨铮铮的三军将士,却因羌笛演奏的出塞曲而泪如雨下,刚毅“男儿”也有思乡的柔情,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含蓄而精炼。
20.(1)奋勇争先,征战沙漠,不辞艰辛;(2)生擒敌酋,“系名王颈”,英勇善战;(3)忠君爱国,以胜利“报天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诗歌首联写到阵阵号角之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发。颔联写到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双方抢着渡黄河。颈联写到太阳落到沙漠的边陲,沙漠弥漫战战士们的厮杀声。所以描写了戍边战士奋勇争先,征战沙漠,不辞艰辛的形象。
“尽系名王颈”写到战士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体现了戍边战士英勇善战的特点。
“归来报天子”写到把绳子套在敌酋的颈上带回来献给天子,体现出戍边将士忠君爱国,以胜利“报天子”的形象特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训练:语言风格: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训练:语言风格,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训练:炼字: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训练:炼字,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阅读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训练:古诗表现手法: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训练:古诗表现手法,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