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下列有关人体的营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类、脂肪、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其在胃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分解成可被吸收的氨基酸
C. 肝脏分泌的胆汁经导管流入小肠,其含有的消化酶能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D. 要制订一份合理的食谱,用量最多的食物应是蔬菜水果类,用量最少的应是油脂类
2.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分泌的物质由导管排到腺体外面
B. ②能暂时贮存胆汁
C. ③分泌的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 ④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3. 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小肠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C. 小肠绒毛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4. 当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时,需要依靠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维持生命,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 )
A. 人生病时喜欢喝葡萄糖溶液 B. 葡萄糖是细胞组成物质之一
C. 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D. 有助于患者快速的修复受损细胞
5. 下列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和用具
使用目的
A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温度计
测量水温的变化
B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碘液
检测淀粉是否被消化
C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显微镜
观察细胞
D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放大镜
观察血管
A. A B. B C. C D. D
6. 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
食物名称
核桃仁
花生仁
黄豆
质量(克)
①
20
20
水(毫升)
②
50
③
温度上升(℃)
3
2.2
1.4
A. 表中①②③分别是20、20、50
B. 相同质量的三种食物,含能量最多的是黄豆
C. 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D. 要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必须在食物完全燃尽时读数
7. 如图是模拟人体膈肌运动的示意图,标号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
B. ④舒张下降的过程中,②的容积会扩大
C. 图甲中③回缩,其内气压增大,气体呼出
D. 人体吸入的氧最终运输到组织细胞线粒体中
8. 媒体时有中小学生溺水事件的报道。下列对溺水致呼吸、心跳停止者实施的急救措施不恰当的是( )
A. 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B. 做人工呼吸前,检查呼吸道内是否有污物
C. 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配合进行人工呼吸
D. 进行人工呼吸时,应使被救者侧卧
9. 小强同学根据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特性,设计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mL0.01%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不同的蔬菜汁,直至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记录所用滴数如下表所示。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是( )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2mL)
14滴
8滴
15滴
11滴
A. 黄瓜汁 B. 青椒汁 C. 芹菜汁 D. 白菜汁
10. 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据图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甲→丙→乙
11. 工人在雾霾天气劳作,吸入的PM2.5等尘埃粒子由肺部进入血液后,最先会出现在( )
A. 肺静脉 B. 主动脉 C. 下腔静脉 D. 肺动脉
12.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部分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②一定代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 若a表示主动脉,则c表示上下腔静脉
C. 若a表示肺动脉,则d表示肺泡 D. 血管b管腔最细,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13.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必须经过如图所示的ABC过程来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代表的气体在A过程中至少穿过一层细胞
B. ②代表的气体浓度最高的场所是组织细胞
C. C过程是借助于呼吸运动实现的
D. 过程A和B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14. 安装人工心脏瓣膜可以恢复患者心脏的正常功能。某患者人工心脏瓣膜安装位置如箭头指示。下列关于该病人心脏病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人心脏病变的部位是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
B. 从人工瓣膜的功能判断,它只能朝一个方向张开
C. 该人工瓣放置在了心脏的右半部分
D. 左心室收缩时,该人工瓣膜处于张开的状态
15. 如图是血液流经人体某结构时,血液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AB段表示肺部,该物质可表示氧气
B. 若AB段表示小肠,该物质可表示营养物质
C. 若AB段表示肾脏,该物质可表示尿素
D. 若AB段表示组织细胞,该物质可表示二氧化碳
16. 探究不同浓度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酒精浓度为该实验探究的变量 B. 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加快
C. 当酒精的浓度达到20%时,水蚤会死亡 D. 酗酒会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17. 明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超轻黏土和其它材料制作了一个泌尿系统结构模型(如图)。图中①表示的结构和构成①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分别是( )
A. 输尿管、出球小动脉
B. 肾脏、肾单位
C. 膀胱、细胞
D. 尿道、细胞
18. 张奶奶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尿蛋白,推测是肾脏的哪一结构发生了病变?( )
A. 1 B. 2 C. 3 D. 4
19. 医生常用膝跳反射来检测人体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情况。如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膝跳反射是一种简单反射 B. 检测时,需快速叩击膝盖下缘的韧带
C. 若②受到损伤,则膝跳反射不能发生 D. 被叩击的感觉,在③神经中枢中产生
20. 如图为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光屏相当于眼球的( )
A. 瞳孔
B. 晶状体
C. 角膜
D. 视网膜
21.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有( )
A. 神经系统由脑、脊随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 醉酒的人走路东倒西歪是由于酒精麻醉了大脑
C. 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D. “谈虎色变”是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
22. 观看《流浪地球2》,当听到“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时,现场观众热泪盈眶。控制这一反射过程的是( )
A. 脑干 B. 大脑 C. 小脑 D. 脊髓
23. 耳聪目明是每个人的期盼和追求,爱护听觉和视觉尤为重要,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学习之余,向远处眺望
B. 可以熬夜看书且不必做眼保健操
C. 遇到巨大声响时,可以闭嘴堵耳朵
D. 不要经常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防止损坏鼓膜
24. 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
A. 色盲、白化病、高血压 B. 甲型流感、蛔虫病、乙型病毒性肝炎
C. 肺结核、麻疹、糖尿病 D. 病毒性结膜炎、艾滋病、贫血
25. 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药物过期后继续使用 B. 自行服用处方药治疗
C. 用可乐送服感冒药片 D. 服药前阅读使用说明
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
26. 生物学是一门图文并茂的实验科学,正确设计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以及分析生物图表等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素养。下面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本学期进行的相关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做图1的实验时,应选择尾鳍色素 ______ (选填“多”或“少”)的活小鱼,以利于观察。图1中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目的是为了保证小鱼正常 ______ 。通常情况下,使用 ______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2)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像。你认为[3]是 ______ 血管;[2]是 ______ ,[2]的判断依据是 ______ 。
(3)图3中数量最多的是[ ______ ] ______ ,其功能是 ______ 。如果这种细胞的数量比正常值偏少,则建议多吃 ______ 食物。
(4)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DNA(位于细胞核内)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9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有血液,你认为应选用图3中[ ______ ] ______ 。
27. 某兴趣小组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人体不同消化器官(烧杯标签所示)内的消化过程,实验步骤和反应结束后物质的检测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蛋白质含量
+++++
+++
-
+++++
(注:“+”数量越多,代表含量越高,“-”表示不含有)
(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 ______ 。
(2)根据实验的整个过程分析,①号试管内加入蛋白液的量为 ______ 毫升,②号试管加入的液体应为 ______ 。
(3)分析实验结果时, ______ 与 ______ 号试管相比,可知蛋白质被各消化液消化的程度。
(4)根据上面的实验结果,有同学得出胆汁、胰液、肠液都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该兴趣小组结合已学知识进行讨论后,认为其结论不正确。正确的结论应该是 ______ 。
(5)由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内能够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有 ______ 。
28. 图一是“平衡腊食宝塔”,图二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三表示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在图一中的 ______ (填字母)层含量最多,这类营养物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图三中的X,则X为 ______ ;每天还要摄取一定量的维生素,含维生素较高的食物主要位于图一中的 ______ (填字母)层。
(2)图二所示的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 ] ______ 。
(3)图一中的b、c层食物富含钙和蛋白质,是青少年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a层食物含 ______ 较多,预防青少年肥胖要尽量少吃。图三中的①→⑤代表五种消化液,对脂肪有消化作用的是 ______ (填序号)。
(4)图三中的消化液③是由图二中的[ ______ ] ______ 分泌的,其作用是 ______ 。
29. 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理活动。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⑤⑥⑦⑧表示心脏四腔,a、b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淀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最终产物葡萄糖,是通过[ ______ ] ______ 过程进入甲系统,葡萄糖流经图中所示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最后送到组织细胞被利用。
(2)当图中心脏结构⑦收缩时,血液流入 ______ 血管,此时动脉瓣所处的状态是 ______ 。(填“开放”或“闭合”)
(3)进行①过程时,膈肌和肋间肌都处于 ______ 状态:③过程是通过 ______ 实现的。
(4)胰腺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内分泌部分泌的物质[ ______ ] ______ 不足时,就会引发糖尿病。
(5)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肾脏,通过 ______ 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除此以外,排出尿素的途径还有 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30. 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感觉器官和脑的活动,图甲、图乙、图丙代表相关结构。此刻,我们正在进行生物学科的测试,测试过程中我们身心会产生一系列反应。请据图回答:
(1)拿到试卷后,同学们快速浏览卷面,图甲中[ ______ ] ______ 能感受光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 ______ ] ______ 传递到图丙中的 ______ 形成视觉。
(2)听到监考老师发出“开始答卷”的指令后,同学们开始作答,这是 ______ 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______ ,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图乙的[ ______ ] ______ 。将声波转换为机械振动的是图乙中的[ ______ ] ______ 。
(3)图丙是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A、B、C三部分,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 。
(4)当我们看到自己比较熟悉的题目时,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感觉比较激动,这体现了 ______ 的调节作用。
31. 为了探究疫苗是否能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小鼠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据图回答:
(1)从免疫类型上看,小鼠通过b过程产生的免疫属于 ______ 。
(2)从免疫角度分析,加热杀死的肺炎双球菌在免疫反应中起到了 ______ 的作用,可以刺激小鼠的 ______ 细胞产生抵抗肺炎双球菌的抗体。
(3)将另外一种有致死性的致病菌注入经过b过程处理的小鼠体内,小鼠 ______ (“能”或“不能”)存活,原因是 ______ 。
(4)从预防传染病措施分析,为动物注射疫苗属于 ______ 。
(5)肺炎双球菌与曲霉相比,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肺炎双球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 ______ 生物。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A正确。
B、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B错误。
C、肝脏分泌的胆汁经导管流入小肠,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只对脂肪起乳化作用,C错误。
D、根据平衡膳食宝塔人们一日三餐对各类隔离食物的摄取比例,用量最多的食物应是淀粉、谷物类,D错误。
故选:A。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2.【答案】C
【解析】解:A、①是肝脏,分泌的消化液通过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小肠的起始部分),A正确。
B、②是胆囊,能够储存胆汁,B正确。
C、③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类的代谢,促进血糖的利用和转化,C错误。
D、④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D正确。
故选:C。
观图可知:①肝脏、②胆囊、③胰腺、④小肠。
关键是把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答案】D
【解析】解:A、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A不符合题意。
B、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物质的吸收,B不符合题意。
C、小肠绒毛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C不符合题。
D、小肠中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这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D符合题意。
故选:D。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
掌握小肠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即可解答。
4.【答案】C
【解析】解: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病人不能从食物中获得糖类时,需要点滴葡萄糖,这是因为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进入人体后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可见C正确。
故选:C。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掌握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时根据对照实验设计的原则,在锥形瓶内加入同样多的水,并插入温度计,实验前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量水温,作为初始温度。A正确。
B、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应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B正确。
C、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观察血细胞。C正确。
D、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D错误。
故选:D。
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被观察的物体;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色的特性;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要保证鱼的正常呼吸。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观察血涂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探究发生在口腔中的化学消化的方法。
6.【答案】D
【解析】解:A.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除探究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中,①应该为20克,②③都是50毫升,A错误;
B.同样的水,温度上升越高,表明含能量越多;而温度上升最高的是核桃仁3℃,因此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B错误;
C.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C错误;
D.要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必须在食物完全燃烧尽时读数,若食物燃烧灰烬凉透时,由于这一过程热量的散失,会导致数据偏低,D正确。
故选:D。
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掌握测定某种食物中能量的实验。
7.【答案】B
【解析】解:A、图中①模拟气管,气管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A正确。
B、④模拟膈肌,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②胸廓的容积会减小,B错误。
C、图甲中③肺回缩,其内气压增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呼出,C正确。
D、肺泡中的氧气会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D正确。
故选:B。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做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甲图表示呼气,乙图表示吸气,①模拟气管,②模拟胸廓,③模拟肺,④模拟膈肌,据此解答。
解题的关键你是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及胸廓、肺和肺内气压的变化。
8.【答案】D
【解析】解:A、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等意外事故而突然停止呼吸和心跳时,应该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A正确;
B、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部的通道。做人工呼吸前,应该检查呼吸道内是否有污物、异物,防止其阻塞呼吸道,影响人工呼吸的效果,B正确;
C、为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2010年国际上将心肺复苏的顺序调整为:胸外按压→打开患者气道→人工呼吸。可见,对溺水致呼吸、心跳停止者实施的急救措施中,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配合进行人工呼吸,C正确;
D、在进行溺水急救时,首要任务是保证被救者的呼吸道通畅和心跳正常。对于已经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我们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而在实施人工呼吸时,应使被救者仰卧或俯卧,而不是侧卧,侧卧位会使得呼吸道受到压迫,影响人工呼吸的效果,D错误。
故选:D。
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当你遇到某人因意外事故而突然停止呼吸和心跳时,应首先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心脏停止的病人也伴随着呼吸停止,因此在做心脏挤压时要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以恢复病人肺的通气,达到通过肺换气来改善全身缺氧,促进呼吸中枢功能的恢复,从而产生自主呼吸。
本题考查了急救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解: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溶液容积相等的情况下,滴加汁液直至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用的滴数越少,说明汁液的维生素含量越多。由表可知,只用了8滴青椒汁就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了,使用的滴数最少,说明青椒汁的维生素C含量最多。可见B正确。
故选:B。
维生素C能使加碘的淀粉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是维生素C的特性,我们可以用此特性来检验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低。
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维生素C含量的实验,解答时可以从维生素C的实验反应特征方面来切入。
10.【答案】D
【解析】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甲是动脉,乙是静脉,丙是毛细血管,其流动方向是:由动脉流向毛细血管,再由毛细血管收集到静脉,即:甲→丙→乙。
故选:D。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另外还要熟悉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
11.【答案】A
【解析】解:血液循环模式图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PM2.5通过肺泡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经肺静脉→左心房→…主动脉…上下腔静脉…肺动脉…。所以,PM2.5吸入后首先进入的血管是肺静脉。
故选:A。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掌握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A、过程①②可能代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或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错误;
BC、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观血液循环图可知,若a表示主动脉,则表示体循环,则c表示上、下腔静脉;若a表示肺动脉,则表示肺循环,则d表示肺泡,BC正确;
D、血管b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腔最细,管壁只有一层细胞构成,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正确。
故选:A。
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掌握呼吸的过程及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A、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所以,①氧气通过A过程进入血液至少要透过2层细胞,共计4层细胞膜,A错误。
B、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②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场所是组织细胞,B正确。
C、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C正确。
D、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气体的浓度与压强有关,浓度高,压强就大;浓度低,压强就小。因此也可以说,气体是由压强高的地方向压强低的地方扩散的。气体在A肺泡和B组织内的交换,都是通过这种扩散作用实现的,D正确。
故选:A。
人体的呼吸过程是由4个环节组成:C肺通气;A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B组织换气;①是氧气,②二氧化碳,据此回答。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全过程及其原理。
14.【答案】B
【解析】解:A、图中某患者人工心脏瓣膜安装位置如箭头指示,在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因此该病人心脏病变的部位是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A错误。
B、人工瓣膜类似于房室瓣,它只能朝一个方向张开,即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B正确。
C、该人工瓣放置在了心脏的左半部分,C错误。
D、左心室收缩时,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动脉瓣打开,该人工瓣膜处于关闭的状态,D错误。
故选:B。
(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同侧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2)房室瓣、动脉瓣使得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A、如果曲线AB段表示肺部毛细血管,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血液的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则该曲线可表示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含量变化,A错误。
B、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若曲线中AB段表示小肠,该物质不能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B错误。
C、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因此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内的尿素等废物会明显减少。如果图示中的曲线AB段表示肾脏,该物质可表示尿素的变化,C正确。
D、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血液里的氧气就扩散到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若AB段表示组织细胞,该物质不能表示二氧化碳的变化,D错误。
故选:C。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如图是血液流经人体某结构时,血液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过程,曲线AB段表示所含物质由多到少,据此分析解答。
该题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以及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16.【答案】B
【解析】解:A、据图可知,该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所以该实验的变量为酒精浓度,A正确。
B、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减慢,B错误。
C、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神经系统被完全麻醉而导致心跳停止(心率是0),引起死亡,C正确。
D、酗酒会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长时间酗酒会对肝脏造成直接伤害,D正确。
故选:B。
酒精中毒据测定,饮下白酒约5分钟后,酒精就会进入血液,随血液在全身流动,人的组织器官和各个系统都要受到酒精的毒害。短时间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中毒,中毒后首先影响大脑皮质,使神经有一个短暂的兴奋期,胡言乱语;继之大脑皮质处于麻醉状态,言行失常,昏昏沉沉不省人事。若进一步发展,生命中枢麻痹,则心跳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17.【答案】B
【解析】解:泌尿系统是由图中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①肾脏。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而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组成。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图中:①是肾脏、②是输尿管、③是膀胱、④是尿道,据此回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肾单位的结构。
18.【答案】C
【解析】解: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李奶奶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尿蛋白”,她肾脏的(肾小球)能发生了病变,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图中1集合管、2肾小管、3肾小球、4肾小囊。
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D
【解析】解:A、膝跳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简单反射,A正确。
B、检测时,需快速叩击膝盖下缘的韧带,B正确。
C、若②传入神经受到损伤,反射弧不完整,则膝跳反射不能发生,C正确。
D、被叩击的感觉在人体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形成,D错误。
故选:D。
(1)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且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图中,①表示效应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或脊髓)、④表示传出神经。
解题关键是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20.【答案】D
【解析】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经过晶状体、玻璃体投影在视网膜上,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通过分析知道视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视觉。因此该实验中,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左边的光屏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
故选:D。
眼球的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在这个实验中,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屏幕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不同的是眼球的晶状体的凸度是可以调节的。
借助模型,理解比较抽象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以后大家在学习中,注意借鉴和运用。
21.【答案】B
【解析】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其中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正确;
B、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醉酒的人走路东倒西歪是由于酒精麻醉了小脑,错误;
C、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正确;
D、“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反射,因为人类对语言文字抽象的刺激作出反应,与语言中枢有关。正确。
故选:B。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2)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3)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掌握神经系统的能成、小脑的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及反射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B
【解析】解:当听到“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时,现场观众热泪盈眶,这是对语言、文字形成的反射,这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属于复杂反射。
本题结构简单,抓住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即可。
23.【答案】B
【解析】解:A.学习之余,向远处眺望,利于视力保护,A正确。
B.为了保护视力要认真做眼保健操,熬夜看书容易造成近视,不利于视力保护,B错误。
C.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口或闭嘴的同时堵耳,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来保护鼓膜,C正确。
D.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甚至扎破鼓膜,D正确。
故选:B。
(1)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用眼卫生,预防近视。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要,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
(2)护耳朵关键在于保护耳朵的鼓膜;不让污水进入,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口,不用尖锐东西挖耳,感冒呼吸道感染时要防止中耳炎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近视的预防以及耳的保护措施。
24.【答案】B
【解析】解:色盲、白化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都不属于传染病,其中色盲、白化病属于遗传病,高血压属于生活方式病,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引起的。甲型流感、蛔虫病、乙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麻疹、病毒性结膜炎、艾滋病都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都属于传染病。
故选:B。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2、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四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概念以及常见的传染病的例子。
25.【答案】D
【解析】解:A、药物过期后,不能继续使用,A错误。
B、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B错误。
C、送服感冒药片要用温水,不可用可乐等饮料,C错误。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D正确。
故选:D。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的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安全用药和处方药以及非处方药的要求。
26.【答案】少 呼吸 低 静脉 毛细血管 红细胞单行通过 A 红细胞 运输氧气 含铁(或含铁和蛋白质) C 白细胞
【解析】解:(1)图1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时,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鱼,若尾鳍的色素较深时,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中有血液,颜色较重,因此我们要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较亮。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应该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并且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2)结合分析可知,图2中:3是静脉血管;2是毛细血管,2的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3)图3中,A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会使人患贫血症,建议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血小板的个体最小,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因此,图3中,进行DNA亲子鉴定时,需要用到血液中的C白细胞。
故答案为:
(1)少;呼吸;低
(2)静脉;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3)A红细胞;运输氧气;含铁(或含铁和蛋白质)
(4)C白细胞
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据此可知,图2中的: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2是静脉。
2、图3中:A红细胞,B血浆,C白细胞,D血小板。
本题考查了观察小鱼尾鳍中血液流动情况实验、观察血细胞实验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7.【答案】氨基酸 2 胃液 ①、②、③(号试管) ④ 胃液、胰液、肠液都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胃、小肠
【解析】解:(1)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
(2)根据实验的整个过程分析,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①号试管内加入蛋白液的量为2毫升,人体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胆汁、肠液和胰液,因此,②号试管加入的液体应为胃液。
(3)(4)①号试管的蛋白质没有被消化、②消化一少部分、③全部消化、④没有被消化,①、②、③号试管与④号试管相比,可知蛋白质被各消化液消化的程度。由此可以胃液、胰液、肠液都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5)胃能分泌胃液,小肠能分泌胰液,由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内能够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有胃、小肠。
故答案为:(1)氨基酸;
(2)2;胃液;
(3)①、②、③(号试管);④;
(4)胃液、胰液、肠液都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5)胃、小肠。
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
掌握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e 葡萄糖 d 4 小肠 脂肪 ③④⑤ 1 肝脏 乳化脂肪
【解析】解:(1)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糖类在小肠被彻底消化分解成图三中的X葡萄糖。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我们每天要摄取一定量的维生素,含维生素较高的食物主要位于图一中的d层。
(2)小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消化的主要器官,也是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的主要场所。可见,图二所示的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4小肠。
(3)a层为油和盐,含脂肪较多,预防青少年肥胖要尽量少吃。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参与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胰液,即对脂肪有消化作用的是③胆汁、④⑤肠液和胰液。
(4)图三中的消化液③胆汁是由图二中的1肝脏分泌的,其作用是乳化脂肪,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故答案为:(1)e;葡萄糖;d;
(2)4小肠;
(3)脂肪;③④⑤;
(4)1肝脏;乳化脂肪。
1.图一中,e层为谷薯类,d层为果蔬类,c层为肉蛋类,b层为奶类、大豆及坚果类,a层为油和盐。
2.图二中,1是肝脏,2是胃,3是胰腺,4是小肠。
3.图三中,①是唾液,②是胃液,③是胆汁,④⑤是胰液和肠液;X、Y、Z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掌握合理营养、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答案】④ 吸收 ⑤→⑦→⑥→⑧ 肺动脉 开放 收缩 气体的扩散作用 b 胰岛素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排汗
【解析】解:(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淀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最终产物葡萄糖,是通过④吸收过程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随血液流动,路线为:小肠静脉→下腔静脉→⑤右心房→⑦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⑥左心房→⑧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组织细胞。
(2)当心脏⑦右心室收缩时,动脉瓣开放,右心室内的血液被泵至肺动脉。由于房室瓣只从心房向心室开放,故此时房室瓣闭合,防止血液进入心房。
(3)图中①是吸气,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③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4)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腺的内分泌部是胰岛,胰岛的分泌物b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即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引发糖尿病。
(5)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流经肾小球时,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除此之外,人体还能以排出汗液的形式排出部分尿素。
故答案为:
(1)④吸收;⑤→⑦→⑥→⑧;
(2)肺动脉;开放;
(3)收缩;气体的扩散作用;
(4)b胰岛素;
(5)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排汗。
图中①是吸气、②是呼气、③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④是吸收、⑤是右心房、⑥是左心房、⑦是右心室、⑧是左心室、a表示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b表示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泌的胰岛素。甲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乙系统是呼吸系统。
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0.【答案】④ 视网膜 ⑤ 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条件 反射弧 d 耳蜗 a 鼓膜 神经元 神经系统和激素
【解析】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④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⑤视神经传到A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考生听到监考老师发出“开始答卷”的指令后,开始作答,这属于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射,为条件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该反射的感受器为d耳蜗,将声波转换为机械振动的是a鼓膜。
(3)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图丙是脑的结构包括A大脑、B小脑和C脑干。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4)当我们看到自己比较熟悉的题目时,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体现了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故答案为:(1)④视网膜;⑤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2)条件;反射弧;d耳蜗;a鼓膜;
(3)神经元;
(4)神经系统和激素。
图甲中①角膜,②晶状体,③玻璃体,④视网膜,⑤视神经;图乙中a鼓膜,b听小骨,c半规管,d耳蜗;图丙中A大脑,B小脑,C脑干。
掌握视觉、听觉形成的过程,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反射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31.【答案】特异性免疫 抗原 淋巴 不能 抵抗肺炎双球菌的抗体只对肺炎双球菌起作用,而对另外一种有致死性的致病菌不起作用 保护易感人群 原核
【解析】解:(1)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小鼠通过b过程产生的免疫是出生后才有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2)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将加热杀死的肺炎双球菌注入鼠的体内,加热杀死的肺炎双球菌相当于抗原,该物质侵入人体后,会刺激小鼠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肺炎双球菌的特殊蛋白质的抗体。
(3)抗体具有特异性,抵抗肺炎双球菌的抗体只对肺炎双球菌有作用,因此将另外一种有致死性的致病菌注入经过b过程处理的小鼠体内,小鼠不能存活。
(4)从预防传染病措施分析,为动物注射疫苗属于预防接种。
(5)肺炎双球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是原核生物。
故答案为:
(1)特异性免疫;
(2)抗原;淋巴;
(3)不能;抵抗肺炎双球菌的抗体只对肺炎双球菌起作用,而对另外一种有致死性的致病菌不起作用;
(4)保护易感人群;
(5)原核。
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此题综合性强,考查了传染病、免疫和生物的分类等知识。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9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