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5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
展开课时跟踪练5
1.(2022·全国甲卷)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
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唐朝中央集权的加强,属于推理推断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并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材料说西晋到唐初,皇族子弟分封到地方,手握重权。联系所学的西晋八王之乱,以及其他朝代类似现象,可推知这种局面易导致分裂割据,威胁中央集权。于是,唐玄宗把诸王集中安置到京城,由宦官管理,这样就防止了诸王割据。由于这一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唐朝继续沿用这一制度。分析至此,正确答案C项呼之欲出。A项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说的是对皇子皇孙的安置,不是说藩镇;且不符合史实,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的不断坐大使唐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并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B项不符合史实,把分封到各地的皇族子弟集中到中央来管理,是弱化而不是强化分封体制。D项不符合史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就已经动摇,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时有发生;且不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对皇子皇孙的安置,与宗法制这一权力的继承制度没有关系。
答案:C
2.(2022·湛江二模)南北朝时期,南朝有些边镇将军叛逃至北魏,这些边镇将军及他们的子孙,都有一定的文化教养,与这些将军“同谋归诚”的幕僚,有不少是“衣冠之士”。这一事件( )
A.导致了北朝政治腐败 B.加速了南方政权瓦解
C.打破了南北军事平衡 D.推动了南北文化融合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朝逃往北方的将军及其子孙、幕僚不少是“衣冠之士”,他们的北上有利于传播南方文化,促进南北文化的融合,D项正确;南朝官僚迁往北方与北方政治腐败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这一事件同样与南方政权瓦解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C项夸大了这一事件的影响,排除,故选D项。
答案:D
3.(2022·汕头一中4月考)东晋早期,北方南渡的侨居人口,被称为“白籍”,无须承担赋役。东晋后期,白籍人口不断地被所居郡县编入需要承担赋役的户籍之中,被称为“土断”。这一变化( )
A.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B.减缓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D.动摇了门阀士族的地位
解析:从“白籍”到“土断”,反映的是国家对于人口控制力的强化,而白籍人口不断地被所居郡县编入需要承担赋役的户籍之中,有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B项正确;“土断”是在豪强隐匿人口背景下实行的,因此其目的是打击豪强,并不能激化社会阶级矛盾,排除A项;“土断”并不能推动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项;东晋统治的基础是门阀,“土断”并不能动摇门阀士族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B
4.(2022·深圳光明二模)唐朝以开元初年为界,在此之前尚书省处于权力中心,位居其下的中书省权力上升,门下省下降之后,尚书省权力一直在其他二省之下,门下省则逐渐上升,直至超越中书省。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三省受到君主的制约
B.三省之下设置六部,是执行机构
C.三省长官相互制约
D.中枢决策权力已经发生异化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的权力格局受到了皇权专制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六部的运行,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三省间的制衡机制,排除C项;中枢决策权力集中于皇帝,是否异化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A
5.(2022·深圳一模)唐代后期,广州南海神庙的祈风祭海活动兴盛,被列为国家祭祀。地方官员和市舶官员定期前往祭拜,并多次整修扩建。这反映出( )
A.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B.东南沿海的经济社会影响增强
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D.海上丝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解析:唐代把广州南海神庙的祈风祭海活动列为国家祭祀,说明东南沿海的社会经济对国家影响巨大,因此,当地的祈风祭海活动受到国家重视,也反映国家对航海业的重视,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三教并行,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儒学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与外国文化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B
6.(2021·天津卷)845年,唐武宗发布敕书,“汉、魏已(以)来,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详议,博求理道,以尽群情”,此后事关礼法,“令本司申尚书都省,下礼官参议”。这表明唐武宗( )
A.强调顺承前制 B.反对改制创新
C.意在削弱藩镇 D.丧失决策大权
解析:根据材料“汉、魏已(以)来,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详议,博求理道,以尽群情”“此后事关礼法,‘令本司申尚书都省,下礼官参议’”可知,唐武宗顺承前制,在礼法方面,让群臣商议后再决定,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唐武宗顺承前制,“反对改制创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涉及中央决策,与“削弱藩镇”无关,排除C项;“丧失决策大权”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A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士”已与出身无关,他们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战国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文武并重,而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他们已经脱离了分封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很多国家出现了“布衣卿相”,国君礼贤下士,并不计较出身。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间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变化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举制度有哪些发展?结合所学指出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士’已与出身无关,他们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战国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文武并重,而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他们已经脱离了分封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身份标志由低级贵族转变为知识分子;士人类别由文士、武士并存到以文士为主;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根据材料一“……很多国家出现了‘布衣卿相’,国君礼贤下士,并不计较出身。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逐渐形成新的官僚阶层。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走向崩溃、等级观念逐步淡化、私学发展、“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倚重士人、士人自身的努力与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分析战国时期士阶层变化的原因。
(2)发展:根据材料二“……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间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选举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根据材料二“……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选举方式由评议推荐发展为以考试选拔为主,选举范围扩大。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等方面指出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答案:(1)变化:身份标志由低级贵族转变为知识分子;士人类别由文士、武士并存到以文士为主;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逐渐形成新的官僚阶层。
原因:分封制走向崩溃;等级观念逐步淡化;私学发展;“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倚重士人;士人自身的努力与社会责任感。
(2)发展:选举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选举方式由评议推荐发展为以考试选拔为主;选举范围扩大。
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5讲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练透):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5讲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练透),文件包含第05讲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原卷版docx、第05讲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复习特训卷课时练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复习特训卷课时练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共1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和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和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