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20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1. 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鲜鸡蛋的密度约为3g/cm3
B. 八年级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约为3N
C. 大气压强可以托起约为760cm水银柱
D. 煲汤时高压锅内的气压约为1.2×104Pa
2.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如图所示,它的原理是用摄像头采集人脸信息,自动在图象中检测人脸并进行识别。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 摄像头所拍摄的人脸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人脸应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D. 人靠近摄像头时,经摄像头成的像会变小
3. 下列生活中的措施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 矿泉水瓶盖周围凹凸花纹 B. 挑选体重大的同学参加拔河比赛
C. 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珠轴承 D. 单杠运动员手上涂抹镁粉
4. 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A. 受到水的压力,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B. 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C. 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D. 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5. 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大泽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但未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箱重力太大
B. 推力小于木箱所受的摩擦力
C. 推木箱时,大泽对箱子没有做功
D. 箱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平衡,所以箱子不动
6. 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压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现将压力F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向下运动,则在这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在下列图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7. 下列关于生活实例与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注射器把药液注入肌肉,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B. 水坝修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C. 货轮在通过三峡船闸时,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D.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狂风吹过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
8. 游泳是一项有益身体健康的运动。以下关于游泳蕴含的力学知识正确的是( )
A. 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B. 加速向前游泳时,手向后划水的作用力大于水对手的作用力
C. 人憋气沉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于人露出水面换气时受到的浮力
D. 初学的人常借助泳圈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泳圈受到的浮力等于人的重力
9. 如图所示,小朋友踩着滑板车,脚蹬地后人和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板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 脚不蹬地人和滑板车也能继续前进,是因为人和车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D. 脚蹬地后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滑板车对人有摩擦力作用
10. 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装水的容器,把装有苹果的盆放入其中,盆处于漂浮的状态如图甲所示。将苹果取出放入水中,苹果和盆均漂浮于水面如图乙所示。再将盆沉入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苹果所受的浮力F乙=F丙 B. 苹果的密度小于盆的密度
C.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p乙>p丙 D. 三种情况,桌面所受压力不变
11. 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如图甲所示,是我国古人用冰取火的情景,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______ 作用,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透镜的______ 位置。该种透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 (填“乙”或“丙”)图中的视力问题。
12. 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手机屏幕放大器,利用它可以实现“小屏变大屏”,将手机放在支架处时,手机到“屏幕”的距离为15cm。图乙为其观看效果,透过透明的“屏幕”放大器看到的是手机“屏幕”的______ (填“实”或“虚”)像,这与______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屏幕”的焦距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cm。
13. 如图所示,在跳板跳水这项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她的作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 的;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______ (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力的______ (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
14. 为了记录运动会中精彩的瞬间,学校邀请摄影师携带无人机来进行航拍。如图所示,当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升力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无人机的重力;当它匀速下降时,升力将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重为30N的无人机沿水平飞行100m,无人机所受重力做的功为______ J。
15. 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木棒搬动巨大木料时的情景。架在支架上的木棒属于______ (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支架下方垫有面积较大的石块,目的是为了______ ,防止支架陷入地面。为了更易撬起木料,人们对杠杆施加动力时应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杠杆支点。
16. 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然裂开了。该实验现象说明了液体对桶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______ 有关;若帕斯卡所用细管的截面积大小为2×10-4m2,水桶高为0.5m,底面积大小为0.1m2(不考虑木桶的厚度)。当细管中的水面距地面高度为5m时,木桶刚好压裂,则桶底受到的水的压力是______ N。实验中,水对桶底的压力______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自身所受的重力(g取10N/kg)。
17.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传统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在长江上举办的一次500m龙舟直线赛,某队龙舟和运动员总质量为1.62×103kg,当载人龙舟静止于水面时。(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载人龙舟的总重;
(2)船体排开水的体积;
(3)若龙舟受到的阻力是龙舟和运动员总重力的0.1倍,求运动员完成这次比赛的过程中动力所做的功。
18. 某建筑工人的重力为700N,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500cm2。建筑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900N的建材,10s内建材匀速上升的高度为2m,工人师傅的拉力F为400N,不计摩擦和绳重。求:
(1)该工人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没拉绳子时,对地面的压强;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当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200N的建材时,工人的拉力。
19. 下面是小吴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可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f1=______ cm。
(2)小吴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上方。此时应向______ 调节蜡烛,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小吴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______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4)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小吴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应将光屏移至______ cm刻度线处,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5)保持蜡烛不动,小吴接着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后,光屏上______ (填“能”或“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6)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小吴在原凸透镜位置更换为另一个凸透镜,小吴向右移动光屏,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那么此凸透镜的焦距应______ (填“大于f1”或“小于f1”)。
20.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 相同。
(2)由实验可知,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填“快”或“慢”)。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______ (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不受力”)。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 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21.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完成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
(1)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_____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2)甲实验中如果水平拉动木块向右做加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数据,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 的关系。
(4)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数据,______ (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判断依据是______ 。
22.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依次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由甲图可知,物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 N。
(2)通过观察发现甲图 A、B、C三图中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小红还得到了“物体浸入水中深度越深,所受浮力越大”的结论。小明认为她的结论不可靠,原因之一是小红在实验时并没有搜集______ 后的实验数据,因此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原因之二是实验中深度增加的同时______ 也在变化,从而无法判断哪个因素影响了浮力的大小。
(3)当物体从接触水面开始,到浸没于水中,直至浸没到更深位置(未触底),在图乙中能表示出此过程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之间关系的图象是______ (填“A”或“B”)。
(4)小明在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时发现,金属块的质量超过了天平的称量,重力也超过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于是小明又设计了如下方法测出了金属块的密度。请帮他完成实验。(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
①将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向上提起(未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4N。
②手拉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使金属块的体积一半露出水面,如图丁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5N。
③金属块的体积V金=______ cm3;金属块的密度ρ金=______ kg/m3。
23.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所用的器材有:支架,刻度均匀的杠杆(每小格为2cm),细线,重0.5N的钩码若干。
(1)实验前,杠杆在支架上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______ (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2)接下来,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好处是,既消除了杠杆自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又便于______ 。
(3)实验中大泽曾提出“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影响杠杆的平衡”。为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老师制作了一个密度均匀的圆盘(相当于杠杆)让大泽进行探究,圆盘可以绕着圆心O转动(转轴阻力忽略不计),圆盘上CH所在直线上相邻两点间距离相等。如图丙所示。大泽先在圆盘的C点挂上4个钩码,又在G点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后,圆盘在图示位置平衡;接着他将挂在G点的钩码先后挂在______ 两个点又进行了两次实验,发现圆盘仍在图示位置平衡,则说明大泽的观点是错误的。
(4)爱学习爱劳动,大泽常帮妈妈做家务。如图丁是大泽用笤帚在水平地面扫地时的情景,如图戊是其简化图,以O为支点,作用在A点的动力为F1。请在图戊中画出作用在B点的阻力F2的示意图及动力F2的力臂L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
A、鲜鸡蛋的密度比水的密度略大,约为1.1g/cm3,故A不符合实际;
B、八年级物理课本约为0.3kg,受到的重力G=mg=0.3kg×10N/kg=3N,故B符合实际;
C、大气压强可以托起约为760mm水银柱,故C不符合实际;
D、煲汤时高压锅内的气压要大于一个标准气压,约为1.2×105Pa,故A不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B。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数据,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数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答案】B
【解析】解:ABC、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工作的,所以在人脸识别时,人脸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AC错误、B正确;
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当人脸靠近摄像头时,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和摄像头;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答案】C
【解析】解:A、矿泉水瓶盖周围凹凸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挑选体重大的同学参加拔河比赛,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珠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单杠运动员手上涂抹镁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4.【答案】A
【解析】解: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但水堵头的下表面没有水,没有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所以水堵头不受浮力,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的作用,这个压力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适用于气体和液体),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本题考查了浮力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难度不大。
5.【答案】C
【解析】解:AB、用力水平向右推木箱,但没推动,木箱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B错误;
C、箱子在人的推力下没有移动距离,故人对箱子的推力没有做功,故C正确;
D、箱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合力为0,不能改变木箱的运动状态,所以箱子不动,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
做功的必要因素:有力、在力的方向上要移动一段距离;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的相互性、功,是一道综合题。
6.【答案】B
【解析】解:
①保持静止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摩擦力,因为物体静止,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等于重力;
②运动之后,当F减小时,物体所受的压力减小,摩擦力减小,故摩擦力小于重力,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物体会下滑.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正确的进行受力分析和理解题目的意思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用注射器推药液是人的推力,不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故A错误;
B、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可承受更大的压强,故B错误;
C、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正确;
D、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茅草吸上去,故D错误。
故选:C。
A、大气压的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呼吸、注射器吸药液、吸管吸饮料、抽水机等等;
B、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据此判断。
C、根据连通器的特点是如果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来分析即可。
D、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比较屋顶上下的空气流动速度,比较屋顶上下受到的压强,再比较屋顶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也是与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点,值得我们关注。
8.【答案】AC
【解析】解: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A正确;
B、加速向前游泳时,手向后划水的作用力与水对手的作用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人憋气沉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人露出水面换气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人憋气沉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于人露出水面换气时受到的浮力,故C正确;
D、初学的人常借助泳圈可以增大浮力,因为人也要排开水,泳圈受到浮力小于人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AC。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向后划水的作用力与水对手的作用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C、人憋气沉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人露出水面换气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人憋气沉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与人露出水面换气时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
D、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本题考查浮沉条件的应用等知识,是一道综合题。
9.【答案】BD
【解析】解:A、滑板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大小并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脚不蹬地人和滑板车也能继续前进,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但不能说受到了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脚蹬地后,另一只脚与滑板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滑板车对人有摩擦力作用,故D正确。
故选:BD。
(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判断车的运动状态;
(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4)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即将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平衡力的判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对惯性的理解、对摩擦力产生条件的掌握,属基础题。
10.【答案】ABD
【解析】解:A、乙、丙两图中,苹果均漂浮,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苹果的重力不变,则苹果所受的浮力F乙=F丙,故A正确;
B、从图丙可知,苹果漂浮,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盆沉底,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苹果的密度小于盆的密度,故B正确;
C、甲、乙两图中,盆和苹果均漂浮,根据F浮=G总可知盆和苹果所受的浮力之和等于二者的总重力,所受浮力之和相等;
丙图中,苹果漂浮,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盆沉底,所受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故二者所受的浮力之和小于自身的总重力;故丙图中二者所受的浮力之和较小;
根据V排=F浮ρ水g可知丙图盆和苹果排开水的体积较小,则水面上升的高度较小,根据p=ρ水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p乙>p丙,故C错误;
D、根据F=G总=G容+G盆+G苹果可知桌面所受压力相等,故D正确。
故选:ABD。
A、乙、丙两图中,苹果均漂浮,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苹果的重力不变,据此电磁苹果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关系;
B、从图丙可知,苹果漂浮,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盆沉底,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据此电磁苹果的密度和盆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C、甲、乙两图中,盆和苹果均漂浮,根据F浮=G总可知盆和苹果所受的浮力之和等于二者的总重力,所受浮力之和相等;
丙图中,苹果漂浮,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盆沉底,所受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故二者所受的浮力之和小于自身的总重力;故丙图中二者所受的浮力之和较小;
根据V排=F浮ρ水g可知盆和苹果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进而得出水面上升的高度的大小关系,根据p=ρ水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
D、根据F=G总=G容+G盆+G苹果可知桌面所受压力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浮力和压强的有关知识,是一道综合题。
11.【答案】会聚 焦点 乙
【解析】解: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该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要得火,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应把“艾”放在透镜的焦点位置,从而能点燃艾草取火;
远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图乙是远视眼的成因;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戴上凸透镜制成的眼镜后,能使光线提前会聚,正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因此可以用凸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会聚;焦点;乙。
(1)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据此分析判断;
(2)远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径太短,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后方,造成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的矫正方法,需配戴凸透镜。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及对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
12.【答案】虚 放大镜 大于
【解析】解:放大器属于凸透镜,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透过透明的“屏幕”放大器看到的是手机“屏幕”的虚像,这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屏幕”的焦距大于15cm。
故答案为:虚;放大镜;大于。
放大器属于凸透镜,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
13.【答案】相互 不相同 大小
【解析】解: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形状,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力的大小。
故答案为:相互;不相同;大小。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了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间力的相互性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在分析过程中要把形状的变化和运动状态的变化区别开来。
14.【答案】等于 不变 0
【解析】解:当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原理知,受到的升力等于重力;
无人机匀速下降时,也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升力也等于重力,即升力不变;
对物体做的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无人机沿水平飞行,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无人机所受重力做的功为0J。
故答案为:等于;不变;0。
当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判断,受到的升力和重力的关系;
无人机匀速下降时,也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升力也等于重力;
对物体做的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无人机沿水平飞行,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
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根据所学的知识计算功,属于基础题。
15.【答案】省力 减小压强 远离
【解析】解:根据题图可知:动力臂比阻力臂长,架在支架上的木棒属于省力杠杆;支架下方垫有面积较大的石块,增大了受力面积,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防止支架陷入地面。为了更易撬起木料,人们对杠杆施加动力时应远离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F2L2L1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故答案为:省力;减小压强;远离。
(1)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2)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16.【答案】深度 5000 大于
【解析】解:由帕斯卡做的实验可知,虽然只灌了几杯水,但由于管很细,水的深度大,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强,竟把桶压裂了,说明了液体的压强和液体深度有关。
当细管中的水面距地面高度为5m时,故水的深度为h=5m,
此时水对桶底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5m=5×104Pa,
此时桶底所受的压力:
F=pS=5×104Pa×0.1m2=5000N;
实验中,水对桶底的压力大于水自身所受的重力。
故答案为:深度;5000;大于。
掌握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根据实验情景结合影响压强的因素进行分析。
水对桶底的压强用P=ρgh分析;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强,用F=pS计算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力。
实验中,水对桶底的压力大于水自身所受的重力。
本题考查压强和压力的有关计算,是一道基础题。
17.【答案】解:(1)载人龙舟的总重为:
G总=m总g=1.62×103kg×10N/kg=1.62×104N;
(2)载人龙舟漂浮,受到的浮力为:
F浮=G总=1.62×104N;
由F浮=ρ水gV排得船体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F浮ρ水g=1.62×104N1.0×103kg/m3×10N/kg=1.62m3;
(3)龙舟的运动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划龙舟时的动力为:
F=f=0.1G总=0.1×1.62×104N=1.62×103N,
运动员完成这次比赛的过程中动力所做的功为:
W=Fs=1.62×103N×500m=8.1×105J;
答:(1)载人龙舟的总重是1.62×104N;
(2)船体排开水的体积是1.62m3;
(3)运动员完成这次比赛的过程中动力所做的功为8.1×105J。
【解析】(1)利用G=mg计算出载人龙舟的总重;
(2)当载人龙舟静止于水面时,载人龙舟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载人龙舟的重力大小;利用F浮=ρ液gV排计算出船体排开水的体积;
(3)龙舟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划龙舟的动力和龙舟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根据龙舟受到的阻力是龙舟和运动员总重力的0.1倍求出划龙舟时的动力,利用W=Fs计算运动员完成这次比赛的过程中动力所做的功。
此题考查的是重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和功的计算,其中功的计算包括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力学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
18.【答案】解:(1)工人没拉绳子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压=G=700N,
工人对地面的压强:
p=F压S=700N0.05m2=1.4×104Pa;
(2)由图可知,n=3,则W总=Fs=Fnh=400N×3×2m=2400J,
W有=Gh=900N×2m=18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有W总×100%=1800J2400J×100%=75%;
(3)不计绳重及摩擦时F=1n(G+G动),所以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3×400N-900N=300N;
提升1200N的重物时的拉力:
F'=1n(G'+G动)=13×(1200N+300N)=500N。
答:(1)该工人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没拉绳子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4×104Pa;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5%;
(3)当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200N的建材时,工人的拉力是500N。
【解析】(1)工人没拉绳子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700N,根据p=F压S求出人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滑轮组装置确定绳子股数;利用W总=Fs=Fnh求出总功,利用W有=Gh求出有用功,根据η=W有W总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根据F=1n(G+G动)求动滑轮的重力;再根据F'=1n(G'+G动)求工人的拉力。
本题考查压强定义式、使用滑轮组时绳子自由端拉力公式以及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
19.【答案】10.0上 缩小 80 不能 大于f1
【解析】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60.0cm-50.0cm=10.0cm;
(2)点燃蜡烛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上方,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此时应向上调节蜡烛,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小吴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小吴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要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移至80cm刻度线处,让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
(5)保持蜡烛不动,将凸透镜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相当于增大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可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将光屏向右移动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6)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小吴在原凸透镜位置更换为另一个凸透镜,小吴向右移动光屏,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说明像距变大,根据凸透镜焦距变大,相当于缩小物距,增大像距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应大于f1。
故答案为:(1)10.0;(2)上;(3)缩小;(4)80;(5)不能;(6)大于f1。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分析回答;
(3)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5)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分析回答;
(6)凸透镜焦距变大,相当于缩小物距,增大像距。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20.【答案】速度 慢 受非平衡力 匀速直线 不需要
【解析】解:(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由实验可知,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减小得越慢;
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非平衡力;
(3)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水平方向上不受阻力的作用,小车的速度不会变小,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故答案为:(1)速度;
(2)慢;受非平衡力;
(3)匀速直线;不需要。
(1)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由实验现象回答;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回答。
本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推理法的运用。
21.【答案】匀速直线 不变 压力大小 不能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解析】解:(1)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2)甲实验中如果水平拉动木块向右做加速运动,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4)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数据,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判断依据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故答案为:
(1)匀速直线;
(2)不变;
(3)压力大小;
(4)不能;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据此分析;
(3)(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2.【答案】0.8物体浸没 排开液体的体积 B2003×103
【解析】解:(1)由图甲可知,物块的重力G=4N,物块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3.2N,
根据称重法可知,物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G-F示=4N-3.2N=0.8N;
(2)由表中数据可知,小红在实验时并没有搜集物体浸没后的实验数据,因此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另外实验中深度增加的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在变化,因此无法判断哪个因素影响了浮力的大小;
(3)由F浮=ρ液gV排可知,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因此能正确表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之间关系的图象是B;
(4)将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向上提起。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4N;金属块的体积一半露出水面,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5N,
根据称重法可知,金属块浸没一半时受到的浮力F浮'=F2-F1=5N-4N=1N,
则金属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2×F浮'=2×1N=2N;
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金属块的体积为:V=V排=F浮ρ液g=2N1.0×103kg/m3×10N/kg=2×10-4m3=200cm3;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4N,浮力为F浮=2N,
根据称重法可知,金属块的重力为:G'=F1+F浮=4N+2N=6N;
由G=mg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m=G'g=6N10N/kg=0.6kg=600g,
金属块的密度:ρ金=mV=600g200cm3=3g/cm3=3×103kg/m3。
故答案为:(1)0.8;(2)物体浸没;排开液体体积;(3)B;(4)③200;3×103。
(1)由甲图根据称重法求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
(2)研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一定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不变;
(3)由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浸没后的深度无关;
(4)根据浮力知识,若测出金属块完全浸没时的浮力和金属块的重力,根据G=mg求出金属块的质量,根据V=V排=F浮ρ液g计算出金属块的体积,从而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本题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主要考查称重法计算浮力、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以及密度公式的应用,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和分析数据归纳结论的能力。
23.【答案】平衡 右 测量力臂 D,P
【解析】解:(1)如图甲的位置静止时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的;
(2)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
(3)由题意知,左右两边对圆盘的拉力不变,左边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要使圆盘平衡,右边力臂也应保持不变,所以他可以将挂在G点的钩码先后挂在D、N(或D、P或N、P)两个点又进行实验,这样右边的力臂始终为OD;由以上实验现象可知,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发生变化,并没有影响杠杆的平衡,故大泽的观点是错误的;
(4)由图知,用笤帚在水平地面扫地时,笤帚相对水平地面地面向左运动,B点受到的摩擦力f方向水平向右,据此画出B点受摩擦力示意图;从支点O作摩擦力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为其力臂L2,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平衡;(2)右;(3)测量力臂;D,P;(4)
(1)杠杆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
(2)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大小,应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3)由题意知,左边力与力臂保持不变,右边力也保持不变,要使圆盘仍然平衡,则右边的力臂也必须保持不变,从而找到另外挂钩码的点;
(4)由题意分析笤帚上B点受力摩擦力的方向,再力的示意图要求画出摩擦力示意图,根据力臂的概念画出其力臂L2。
本题考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关键是将实验操作步骤及结论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解答,对于复杂的图形,把它转化为基本的杠杆模型来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九年级物理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阳市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m/s,2m,6×104kg,故B错误;,【答案】C,【答案】A,【答案】ABC,【答案】A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