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9湘教版
展开考点规范练19
(2022江苏苏州实验中学一模)潮汐发电是海洋能利用中发展最早、规模最大、技术较成熟的一种方式。下图是潮汐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潮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
B.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
C.潮汐是深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D.钱塘江大潮与杭州湾“口大肚小”的形状有关
2.在此地区,如果最大程度上利用潮汐发电,一天可以发电的次数为(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白天的海水涨落叫潮,晚上的海水涨落叫汐,A错误;潮汐的形成与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有关,B错误;潮汐、洋流、波浪是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不是深层海水的运动形式,C错误;钱塘江大潮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D正确。第2题,涨潮和落潮均可以分别发电一次,一般一天中涨潮两次、落潮两次,因此最大程度上利用潮汐发电,一天可以发电的次数为四次,D正确。
(2022河南安阳开学考试)山东芝罘岛由坚硬岩浆岩和变质岩构成,海岸陡峭。在岛屿西端平坦海床上,形成了水下“近岸凹槽”地貌。受海水侵蚀与沉积影响,海床表层离岸由近及远依次分布砾石、砂砾、砂。下图为芝罘岛西端“近岸凹槽”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海床上“近岸凹槽”的形成过程是( )
①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向下流动 ②急速海浪涌向海岸,使海岸处海面抬高 ③近岸海底物质长期遭受侵蚀、搬运形成凹槽 ④向下流动的海水侵蚀近岸海底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4.“近岸凹槽”处砾石、砂砾、砂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是( )
A.海底水流速度差异
B.海底物质粒径差异
C.海面风速差异
D.波浪大小差异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由“近岸凹槽”的形态可判断出此处为一处受海水侵蚀形成的侵蚀地貌。该地海面在盛行风的影响下,形成一股向岸流,向岸流受到芝罘岛的阻挡后,海岸处水位抬高,促使海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此时的海水流速较快,对近岸海床上的物质进行侵蚀和搬运,D正确。第4题,海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的强弱主要与海水流速有关。在近岸处,海底水流速度快,侵蚀和搬运作用强,较小颗粒的砂砾、砂被侵蚀、搬运,较大颗粒的砾石因为不易被搬运得以保存;而离岸较远处,海底水流速度减缓,海水搬运的砂砾、砂先后沉积下来。故海底水流速度差异导致“近岸凹槽”处砾石、砂砾、砂分布差异的形成,A正确。
(2023届江苏南通高三第一次质检)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下图为罗斯冰架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大气环流 ③海陆轮廓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对图中罗斯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的性质暖湿
B.a受东北风影响
C.b受暖流影响
D.b受西北风影响
答案 5.C 6.D
解析 第5题,据图可看出,南极罗斯海地处极地东风控制下,盛行东南风,表层海水受东南风的吹拂从罗斯湾东岸向西岸运动,到西岸后受大陆轮廓的影响向低纬运动,60°S附近受西风漂流影响,自西向东流动,从而形成环流,②③正确。环流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④正确。图中环流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关系不大,①错误。第6题,罗斯环流受到南极洲附近冰冷海水影响,为寒流;b处受到西风漂流影响,而西风漂流的性质是寒流;a地处极地东风控制下,盛行东南风;b自西向东流动,且纬度较低,受西风带影响,盛行西北风。
(2022安徽池州江南中学月考)下图中①②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据此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反映出该海域夏季洋流流向
B.②④洋流的性质都是寒流
C.③洋流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
D.④洋流使沿岸地区形成温带荒漠
8.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普敦正值炎热多雨的季节
B.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强盛
C.夏威夷高压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答案 7.C 8.B
解析 第7题,图中①处洋流流向西北方向,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应表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A错误;②洋流所在海域水温高,属于暖流,④洋流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为寒流,B错误;③洋流所在海域位于赤道南侧,当地盛行东南信风,在东南信风推动下,洋流自东向西流,形成南赤道暖流,因此该洋流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风海流,C正确;④洋流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寒流的降湿作用使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荒漠,D错误。第8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开普敦属于地中海气候,此时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A错误;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形成强大的冷高压,B正确;北半球冬季,夏威夷高压南移东缩,势力较弱,C错误;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比两侧海洋的气温低,则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D错误。
(2022山西致远实验中学调研)图示M群岛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读图,完成9~10题。
9.M群岛是耐寒和喜暖动物共同家园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日变化比较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有寒流流经
D.地形高低起伏差异显著
10.某年一艘油轮在M群岛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
A.挪威西海岸
B.澳大利亚东海岸
C.非洲西海岸
D.美国东海岸
答案 9.C 10.B
解析 第9题,M群岛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是喜暖的鬣蜥的家园;M群岛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受秘鲁寒流影响,气温较低,因而也是耐寒的企鹅的家园,C正确。M群岛受海洋影响大,气温日变化较小,A错误。企鹅和鬣蜥都不是迁徙类动物,B错误。地形高低起伏差异并不是M群岛是耐寒和喜暖动物共同家园的主要原因,D错误。第10题,油轮在M群岛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顺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漂向澳大利亚东部海域,B正确。
(2022辽宁大连调研)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人利用帆船不断向美洲运输马匹。但航行到某一纬度附近海域时,帆船常因无风在原地停留几周,淡水和食物逐渐短缺,马匹被饿死。后来,人们将帆船遇到无风条件而原地停留的现象,称为“马纬度现象”。下图示意当时欧洲人经好望角去往亚洲的部分航线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若按图示航程航行,会经历“马纬度现象”的次数是(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2.途经图中四地,船员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天气复杂多变,能见度小
B.②地—冬季帆船可以顺风行驶
C.③地—营养物质丰富,鱼群踊跃
D.④地—7、8月份行驶风平浪静
答案 11.C 12.C
解析 第11题,“马纬度现象”指帆船行驶到无风海域,只能原地停留的现象。根据气压带分布,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海域,气流分别做下沉和上升运动,因此在该海域风力较小,图中的航程经过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即经历“马纬度现象”的次数是3次,C正确。第12题,①地受加那利寒流影响,易发生海雾,且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海雾不易扩散,能见度差,但天气不复杂多变,A错误;在②地,帆船向东航行,冬季时,此处受东北信风带控制,海水从东向西流,所以帆船逆风行驶,B错误;③地附近有本格拉寒流,受东南信风离岸风影响,海水上泛,营养物质丰富,鱼类的饵料丰富,C正确;④地处于非洲南端,为地中海气候,7、8月份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风力较大,D错误。
(2022重庆一诊)海滩离岸流,也叫回卷流,是一股垂直于海岸流向外海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多发于沙质海滩的横向沙坝、沟槽等地形区域。有观点认为,某个时刻,在风、波浪、潮流等作用下,冲向海滩的海水因某种扰动聚集起来,最终大量的海水从较低的缺口冲出形成离岸流,强劲的水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在此区域活动的人群拖到外海,造成溺水事件。离岸流在岸边高地容易判断:在平行于岸线的条带状白色浪花中,颜色偏黄的平静水域为海滩离岸流分布区。下图为我国某海域地形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图示海滩最容易发生离岸流的海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离岸流海域的颜色偏黄的原因可能是( )
A.海水挟带了大量泥沙
B.海域的藻类物质丰富
C.海水较深且流速较慢
D.与外海洋流混合
15.在海滩不幸遇到离岸流,最科学的自救方法是( )
A.尽全力逆流游回岸边
B.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
C.平行于海岸向两边游
D.下潜到水底走回岸边
答案 13.C 14.A 15.C
解析 第13题,据材料的原理分析可知,大量海水在风、波浪、潮流等作用下,从沙岛两侧流入海湾聚集起来,由于丙处海底为较深的沟槽,最终大量的海水从图中沙岛中部较低的地方冲出,形成海滩离岸流。第14题,据材料可知,海滩离岸流是狭窄而强劲的水流,说明其流速极快,会冲刷海底泥沙,海水挟带了大量泥沙,导致离岸流海域的颜色偏黄。第15题,据材料可知,海滩离岸流是一股垂直于海岸流向外海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所以,在海滩不幸遇到离岸流,最科学的自救方法是平行于海岸向两边游,以避开急流区。海滩离岸流速度快,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尽全力逆流游回岸边、下潜到水底走回岸边均是不可能的。
16.(2022江西新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巴斯海峡位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其海水流动受风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图1是澳大利亚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巴斯海峡洋流季节分布图。
海水的年龄(海水在一处停滞的时间)与海域水体的流动性密切相关,深层海水的年龄一般大于表层。研究表明,巴斯海峡东南部(图2中方框范围)海水年龄较大,对水质和海洋生物造成一定影响。
图1
图2
(1)根据图1,推测图2中甲、乙洋流分别出现的季节。
(2)图2方框内海水年龄大,分析其对海洋生物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答案 (1)甲为夏季洋流,乙为冬季洋流。因巴斯海峡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地转偏向力影响,冬季吹西北风,海水自西向东运动;夏季吹东南风,海水自东向西运动。
(2)不利:因方框内海水年龄较大,海水在此停滞的时间较长,更新缓慢,导致水中的溶解氧不足,水质相对较差,影响海洋生物生存。
有利: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为表层带来营养盐,对海洋生物的繁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解析 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地转偏向力影响,冬季澳大利亚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巴斯海峡降温慢形成低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为西北风,使得海水自西向东运动,所以乙为冬季洋流;夏季澳大利亚大陆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巴斯海峡升温慢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大陆,为东南风,使得海水自东向西运动,所以甲为夏季洋流。第(2)题,方框内海水年龄较大,海水的更新缓慢,海水质量较差,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而深层海水上泛,又为表层带来充足的营养盐,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2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2湘教版,共7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43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43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京西煤矿依次关停的主要原因是,依据规划,矿区将,下列属于城市“转型后遗症”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3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3湘教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