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5鲁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5鲁教版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5鲁教版第2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5鲁教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5鲁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5鲁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围垸造田”所在地区,“围垸造田”的主要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规范练25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
    (2022山东菏泽一模)农业产业集群是指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或农户,以及相关服务企业或机构,在一定区域内紧密关联,进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漳平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多山地丘陵,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辖区南部的永福镇形成了高山茶产业集群。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某高山茶企进入永福镇投资,仅利用当地的茶山资源,永福高山茶集群进入萌芽期。目前,随着众多新的台资企业不断被引入及“台创园”等组织机构的成立,本地生产网络替代了区外的生产网络,生产物资与机械采购基本实现本地化,永福高山茶集群进入成熟期。据此完成1~2题。
    1.永福高山茶集群发展进入萌芽期,主要依赖(  )
    A.本地资源 B.优惠政策
    C.投资源地 D.传统工艺
    2.永福高山茶集群走向成熟,关键得益于(  )
    A.政府力量推动
    B.相关产业发展
    C.龙头企业带动
    D.农户积极参与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某高山茶企进入永福镇投资,仅利用当地的茶山资源,永福高山茶集群进入萌芽期”可知,永福高山茶集群发展进入萌芽期,主要依赖台湾某高山茶企进入投资;由材料“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可知,本地资源一直丰富,但20世纪90年代前却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发展,说明本地资源不是高山茶集群发展萌芽期形成的主要原因;优惠政策是吸引投资的促进因素,不是产业集群形成的直接原因;传统工艺对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不大。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随着众多新的台资企业不断被引入及“台创园”等组织机构的成立,本地生产网络替代了区外的生产网络,生产物资与机械采购基本实现本地化,永福高山茶集群进入成熟期,企业的快速引入、生产网络和服务网络较快速地建立,这都与当地政府的参与有关,因此政府力量推动是永福高山茶集群走向成熟的关键;相关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积极参与都对当地高山茶集群走向成熟起到积极作用,但不是关键所在。
    (2022山东淄博二模)历史上,西藏不生产茶叶。茶叶在川、滇等地被制成茶砖、茶饼后由马帮经茶马古道入藏。林芝市易贡乡地处易贡藏布流域沿岸,属典型盆地地形。西藏解放后,驻边部队在此建设军垦农场,引种茶树成功,建成海拔较高的规模化茶场(海拔2240米)。后来,林芝市的墨脱县、察隅县也陆续开始种植茶树,种植面积超过7万亩(1亩=1/15公顷)。据此完成3~4题。
    3.易贡乡引种茶树成功,主要得益于当地(  )
    A.灌溉水源多 B.土壤呈酸性
    C.云雾天气多 D.热量较充足
    4.林芝市种茶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林芝市旅游业发展
    B.结束茶马互市历史
    C.削弱茶马古道研究价值
    D.降低西藏茶叶价格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西藏较川、滇等地地势高,气温低,难以引种茶树,但易贡乡地处盆地,地势低,热量较充足,与川、滇等地热量相差不大,因而引种茶树成功。灌溉水源多、土壤呈酸性、云雾天气多均不是引种茶树成功的主要原因。第4题,种茶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壮观的茶园景观,可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林芝市种茶规模扩大,产量大,如若不能满足西藏对茶叶的需求,也不能结束茶马互市历史。林芝市种茶规模的扩大与茶马古道研究价值无必然联系。西藏茶叶价格由茶叶的质量和供需关系来决定。
    “垸”指挡水的堤,以及堤围住的地区。在围垸内,人们把肥沃的土地开辟成垸田,在湖泊里捕捞、养殖,在围垸外,人们向奔腾的江水讨生活。据此完成5~7题。
    5.“围垸造田”所在地区(  )
    ①农业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围垸造田”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作物单产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增加耕地面积
    7.“围垸造田”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B.方便机械化作业
    C.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D.提高土壤肥力
    答案5.B 6.D 7.A
    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围垸造田”所在地区农业用地紧张,可耕作的土地面积少,农业生产为了提高产量,精耕细作,①④正确;由材料可知,该地江河湖泊多,山地少,生态环境较好;②③错误。故选B。第6题,该地的耕地面积少,“围垸造田”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耕地面积,D正确。提高单产主要依靠先进的耕作方式和培育高产品种等,单纯增加耕地面积并不能提高单产,A错误。水土流失不是主要环境问题,B错误。“围垸造田”不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C错误。第7题,由材料可知,“围垸造田”可以发展种植业、水产养殖业、捕捞业,因此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使结构多元化,A正确。
    我国甘蔗种植地主要限于24°N以南地区,多为春播秋收,播种期一般要求气温在13℃以上,高温潮湿利于其生长,气温日较差大的冷凉干燥、晴朗无霜的天气对甘蔗成熟及品质提高非常有利。近年来,石家庄、青岛等城市郊区出现了甘蔗种植地块。下图为南方甘蔗生长后期剥掉枯黄脚叶景观图。据此完成8~10题。

    8.与南方相比,石家庄、青岛等城市郊区种植的甘蔗(  )
    A.育苗成本较低 B.播种时间较晚
    C.汁水更丰富 D.病虫害较多
    9.石家庄、青岛等城市郊区发展甘蔗种植的主要目的是(  )
    A.弥补制糖原料不足
    B.满足居民鲜食需要
    C.培育甘蔗新的品种
    D.缓解南北交通压力
    10.在我国南方地区,甘蔗生长后期往往需要剥掉枯黄脚叶,其主要目的是(  )
    ①提高甘蔗的品质 ②保持土壤湿润 ③提高甘蔗的产量 ④使甘蔗免遭冻害 ⑤增加甘蔗田的通透性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答案8.B 9.B 10.A
    解析第8题,由甘蔗的生长习性可知,其适合在我国南方24°N以南地区种植。北方春季气温低,育苗需保温,成本较高,A错误;水热条件差,甘蔗汁水较少,C错误;冬季气温低,病虫害较少,D错误;播种期一般要求气温在13℃以上,石家庄、青岛等纬度较高,春季气温回升慢,播种时间较南方晚,B正确。第9题,注意关键词“城市郊区”,联系城郊农业的特征分析。城郊农业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农产品的农业,B正确。第10题,注意题干信息,地点是南方,时间是甘蔗生长后期,方式是剥掉枯黄脚叶。据此分析可以得出,剥掉枯黄脚叶可以增加甘蔗田的通透性,易通风,⑤正确;剥掉脚叶可以增加甘蔗田的通透性,利于增加光照,增加昼夜温差,提高甘蔗的品质和产量,①③正确。A正确。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苏丹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南部多种植棉花。可耕种土地约8400万公顷,已开发耕地约为1500万公顷,其余耕地多荒芜闲置。该国棉花种植多在湿季种植一季,品种以当地自己留存种子为主,棉花种植的特点为刀耕火种、人工作业、从不施肥。近年来,中国为打造中非农产品自由贸易区,推动了苏丹棉花种植的快速发展。下图示意苏丹棉花种植区。

    (1)说明苏丹南部棉花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
    (2)分析苏丹棉花种植业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3)请从农业技术角度说明中国可为苏丹棉花种植业发展提供的条件。
    答案(1)地处热带,热量丰富;位于高原,昼夜温差大,棉花品质高;棉花采摘期降水少,光照充足。
    (2)荒地多,耕地少,土地利用率低;土地复种指数低;耕作方式原始,土地生产率低。
    (3)提供现代农具等机械化装备;提供棉花加工技术支持(延长其产业链);(供给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种植技术指导;(中国棉花品种多样,研发水平高)提供优质品种。
    解析第(1)题,地处低纬度地区,热量丰富;位于东非高原,昼夜温差大,棉花品质高;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后期棉花采摘时为旱季,降水少,光照充足。第(2)题,“可耕种土地约8400万公顷,已开发耕地约为1500万公顷,其余耕地多荒芜闲置”,说明荒地多,耕地少,土地利用率低;“棉花种植的特点为刀耕火种、人工作业、从不施肥”,说明耕作方式原始,土地生产率低;“棉花种植多在湿季种植一季”,说明土地复种指数低。第(3)题,农业技术角度包括科技、机械、经验、品种等。所以,从农业技术角度,中国可为苏丹棉花种植业发展提供各种现代耕作农具等机械化装备;提供棉花加工技术支持,延长其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选派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为当地提供优质的棉花品种。

    考点二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022山东枣庄二模)近年来,甘肃祁连山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牧民改变传统转场习俗,采用“租田借牧”的方式,即在特定时间把牛羊迁徙至山下,到较远的农业村租赁粮食作物秸秆地放牧。据此完成1~2题。
    1.甘肃祁连山牧民迁徙至山下“租田借牧”的时间出现在每年(  )
    A.4—5月 B.6—7月
    C.8—9月 D.10月至次年3月
    2.“租田借牧”对当地牧区的有益影响是(  )
    A.增大养殖规模 B.增加农田收益
    C.增加农田肥力 D.促进草畜平衡
    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甘肃祁连山牧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4—9月气温较高,高山冰雪融水较多,水源较为充足,草类生长较好,牛羊的食物较为充足,进入冬季以后,气温下降,导致水源不足,牧草减少,牛羊食物供应较为困难,需要去秸秆地放牧,让牲畜以作物秸秆为食物,因此“租田借牧”的时间为10月至次年3月。第2题,由于“租田借牧”是利用秸秆地放牧,并没有增加草场规模,食物来源还是有限的,且增加养殖规模,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产生;增加农田收益、农田肥力并不是对牧区的影响;通过“租田放牧”,可以减少天然牧场的压力,合理控制牧场的载畜量,促进草畜平衡发展。
    藜麦原产于南美,具有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国际营养学家称之为黄金谷物和全营养食品。甘肃省天祝县松山镇,平均海拔3190多米,年均降水量270毫米,是国内最适宜种植藜麦的区域之一。松山镇老百姓改变此前一直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作物的种植习惯,在初春土壤解冻之时覆盖地膜(顶凌覆膜),再结合当地降水、气温等自然条件,一段时间以后,合理确定藜麦播种时间,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有助于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藜麦的生长习性为(  )
    A.喜光、耐高温 B.喜温凉、湿润
    C.耐旱、耐贫瘠 D.耐寒、怕盐碱
    4.种植藜麦前,先要在初春进行顶凌覆膜的最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地面温度
    B.抑制水分蒸发
    C.减少杂草生长
    D.增加土壤肥力
    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材料中提到藜麦适宜种植地区是平均海拔3190多米,年均降水量270毫米的高海拔山区,可以推断出藜麦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生长习性,C符合。第4题,由材料得知,顶凌覆膜是指在初春土壤解冻时,农作物播种之前,在土地上进行覆膜的措施,这有利于最大限度保持土壤有效水分,可以减少春旱对农作物的影响,B正确。
    “吃鲜菜难”一直是困扰西沙岛礁守岛官兵的难题。三沙市对永兴岛海滩上的某自然条件进行微技术改造,2020年4月初,在半亩(1亩=1/15公顷)试验田中播下第一批蔬菜种子,5月下旬收获7种蔬菜共计700多千克。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改造的自然要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6.目前,岛礁上蔬菜年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种植面积大 B.复种指数高
    C.自然灾害少 D.灌溉水源多
    答案5.C 6.B
    解析第5题,西沙岛礁多为珊瑚岛礁,岛上多沙少土,沙子黏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差,因此岛上官兵需要对土壤进行改造,C正确。岛上的地形、光照、热量条件不差,不需重点改造。故选C。第6题,西沙岛礁纬度低,热量充足,农作物复种指数高,一年四季均有蔬菜产出,故其产量高,B正确。故选B。
    (2022四川遂宁阶段检测)南方某山区农民盛夏时节在瓜苗周围覆盖以蔗渣浆为原料的再生黑色地膜,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下图为瓜苗周围覆盖黑色地膜景观。据此完成7~8题。

    7.覆盖黑色地膜主要改变(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8.覆盖该种黑色地膜的环保意义表现在(  )
    A.生产过程无污染
    B.生产成本比较低
    C.自然降解污染少
    D.北方地区可生产
    答案7.A 8.C
    解析第7题,盛夏覆盖黑色地膜,主要是利用其透光性差的特点,减少杂草获得的光照,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灭草剂的使用,主要改变了光照条件。第8题,以蔗渣浆为原料的再生黑色地膜,与传统塑料薄膜相比,可以自然降解,残留少,对环境危害较小。无法保证整个生产过程无污染。再生黑色地膜为环保新材料,成本较高。利用蔗渣浆生产,北方地区不是甘蔗主产区,缺少生产原料。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止到2016年年底,我国各类专业村达到60473个,其中,经济总收入超亿元的专业村有2398个,超十亿元的有151个。专业村从业农户达到1746万户,占专业村农户总数的80.4%;专业村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072元,比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高出13.8%。在大量乡村出现空心化、贫困化的情况下,专业村镇往往展现出持续的发展活力。下图示意专业村镇形成与发展因素分析框架。据此完成9~10题。

    9.专业村镇形成的基础条件是(  )
    ①市场 ②地形 ③资源 ④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皖南地区专业村镇的主导产业最可能是(  )
    A.苹果 B.茶叶
    C.水稻 D.蔬菜
    答案9.C 10.B
    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专业村镇形成的基础条件是地形和资源,市场是促进条件,技术是关键条件,②③对,故选C。第10题,皖南地区有三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山系,即池州九华山山系、黄山山系和皖浙边界的天目山山系。这样的地形特征适合种植茶叶,B正确。苹果不适合在皖南地区种植,水稻和蔬菜不适合在山地大面积种植。故选B。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嘉绒藏族人生活在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中,为适应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在河谷、半山、高山地带发展立体布局的农牧业生产,至今仍保持着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模式。早期果蔬种植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以自给自足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在半山台地上种植果蔬,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品远销成都等地。图1示意嘉绒藏族人分布,图2示意高山峡谷地带农牧业立体布局。

    图1

    图2
    (1)说明半山台地有利于果蔬种植的条件。
    (2)简述该地区果蔬种植范围扩大到半山台地的原因。
    (3)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仍保持半农半牧的原因。
    答案(1)地形平坦,利于耕作,可种植面积广;土壤不易被侵蚀,土壤肥力较高;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产品品质较好;温度低,病虫害较少;受洪水威胁小。
    (2)自然条件:适宜(有利)果蔬种植,品质好。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销售市场的扩大;果蔬种植经济效益较高(增加收入)。
    (3)自然条件: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显著,适宜半农半牧。社会经济条件:受传统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保持半农半牧;半农半牧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安排农牧业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耕作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当地人口数量少,劳动力数量有限,半农半牧生产方式对劳动力需求少;半农半牧的方式因地制宜,对山地生态环境破坏小(环境压力小)。
    解析第(1)题,半山台地有利于果蔬种植的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分析,半山台地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蔬有机质的积累,品质较好;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台地地形平坦,可种植果蔬的土地面积广,且便于耕作和管理;地形平坦,土壤不易被侵蚀,土层较厚,土壤肥力较高;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水威胁。第(2)题,果蔬种植范围扩大到半山台地的原因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答案需体现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条件方面,半山台地有利于果蔬的种植,生产的果蔬品质好。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需求增加,收益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扩大了种植范围;交通条件改善,冷藏、保鲜技术发展,互联网等销售模式的兴起,扩大了消费市场。第(3)题,该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是由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这一生产方式类似混合农业,可结合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进行分析。自然条件: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显著,低山台地、河谷等地形平坦的地区适合发展耕作业,海拔较高的山地适合发展放牧业。社会经济条件:受传统生产经验和生活习惯影响,保持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安排农牧业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耕作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当地人口数量少,劳动力数量有限,半农半牧生产方式对劳动力需求少;半农半牧的方式因地制宜,有利于保护山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相关试卷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8鲁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8鲁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日本公路驿站对乡村发展的意义是,与站点2相比,站点1,高线铁路被弃用的主要原因是,高线公园建设的首要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7鲁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7鲁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线上直播销售农产品,有利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6鲁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6鲁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T公司从事的产业属于,预制菜产业的兴起有利于,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