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作业(单项版)含答案第1页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作业(单项版)含答案第2页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作业(单项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一、选择题
    1.(2023·长春模拟)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阳光、热能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都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选B 阳光、热能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消费者的存在丰富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错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错误。
    2.(2023·淄博模拟)自然界的生物与周围的非生物环境之间,与群落中的其他生物种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制造有机物,是该动态平衡体系的首要成分
    B.消费者对生产者没有任何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可有可无
    C.俗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包含一条食物链
    D.水体中沉降植物的分泌物可抑制藻类生长,说明生产者间也存在信息联系
    解析:选B 生产者利用外界物质和能量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首要成分,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的作用,B错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包含了一条浮游植物→虾米→小鱼→大鱼的食物链,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联系可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存在于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且通常是双向的,该生态系统中的沉降植物和藻类都属于生产者,水体中沉降植物的分泌物可抑制藻类生长,说明生产者间也存在信息联系,D正确。
    3.(2022·运城模拟)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则第二及以后营养级的相关生物不一定会减少
    B.该图只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
    C.若青蛙突然减少,理论上兔和食草鸟的数量将增加
    D.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解析:选D 若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则第二及以后营养级的相关生物都会减少,A错误;该图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错误。
    4.(2022·辽宁测试)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组成食物链的三个种群(Ⅰ、Ⅱ、Ⅲ)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图中数值单位是×104 kJ)。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Ⅱ→Ⅰ→Ⅲ
    B.种群Ⅱ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量约为69.50×104 kJ
    C.不同营养级之间能量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0%
    解析:选B 由题图中同化的能量的数据分析得出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Ⅱ→Ⅰ→Ⅲ;种群Ⅱ生物同化的能量有四个去向: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流入下一营养级和未利用,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少于69.50×104 kJ;能量在营养级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3.0÷15.0×100%=20%。
    5.在能量金字塔中,每层代表单位时间内本营养级生物所得到的能量。下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营养级A、B、C、D中的全部生物构成该湖泊的生物群落
    B.通过科学规划,可显著提高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同一营养级内的各生物间均存在捕食关系和种间竞争关系
    D.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消耗越多
    解析:选D 营养级D中的生物为生产者,A、B、C中生物为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图中营养级A、B、C、D中的全部生物不能构成该湖泊的生物群落,A错误;相邻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不能提高,B错误;同一营养级内的生物间,一般只有竞争关系,不存在捕食关系,C错误;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消耗越多,D正确。
    6.某生态系统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其中乙、丙和丁构成一条食物链:乙→丙→丁,甲和乙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为能量流经丙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1可知甲、乙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B.食物链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流向M的能量是乙同化的能量
    D.为了使丙同化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有益的方向,可以对丙进行圈养
    解析:选C 分析甲图可知甲和乙“同增同减”,说明甲与乙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A正确;食物链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流向M的能量一部分是丙同化的能量,一部分是乙同化的能量,C错误;为了使丙同化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有益的方向,可以人为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例如对丙进行圈养,避免其流向丁,D正确。
    7.(2023·朝阳模拟)下图是某人工湖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字母表示同化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浮游动物和鱼类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B.甲种鱼和乙种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b+c+e)×100%
    C.向该人工湖中投放的饲料越多,甲种鱼和乙种鱼的数量就越多
    D.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的能量去向都有呼吸作用散失和流入下一营养级
    解析:选B 浮游动物和鱼类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加快物质循环,但能量不能循环,A错误;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乙种鱼从甲种鱼处同化的能量为d,而甲种鱼同化的能量为b+c+e,则甲种鱼和乙种鱼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b+c+e)×100%,B正确;向该人工湖中投放的饲料过多,可能导致水质变差,鱼类减少,C错误;最高营养级无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D错误。
    8.(2023·枣庄模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稻田中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稻田群落的特征。南方某村庄在插秧不久的稻田中,放养了草鱼和青蛙,形成了“稻—鱼—蛙”立体种养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鱼和蛙的粪便可为水稻生长提供肥料
    B.鱼和蛙呼吸释放的CO2可供水稻进行光合作用
    C.鱼和蛙能降低稻田中的害虫、田间杂草的数量
    D.该种养模式可增大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
    解析:选D 该种养模式可增大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利用率,但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不会改变。

    9.(2022·济宁一模)净初级生产量(NP)指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GP)和生产者呼吸消耗有机物量(R)的差值。适度放牧动物可使生产者的NP和种类增加。如图为有蹄类放牧量与净初级生产量之间的关系,A点表示某草场未放牧时维持平衡状态的净初级生产量,D点时草场出现荒漠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适当放牧可增大该草场的物种丰富度
    ②AB段生产者的呼吸量在逐渐降低
    ③持续维持B点时的放牧量将获得最多的畜牧产品
    ④D点后该草场的营养结构明显变得简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适度放牧动物可使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和种类增加,因此适当放牧可增大该草场的物种丰富度,①正确;AB段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逐渐增加,而净初级生产量指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和生产者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差值量,因此有可能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增加,②错误;持续维持B点时的放牧量将获得最多的生产者的数量(牧草),此时放牧量不是最高,获得畜牧产品并非最多,③错误;结合题意和图可知,D点时草场净初级生产量为0,开始出现荒漠化,物种减少,因此D点后该草场的营养结构明显变得简单,④正确。
    10.(2023·日照模拟)下表为研究人员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的分析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营养级
    同化量/
    (t·km-2·a-1)
    未利用/(t·
    km-2·a-1)
    分解者分解/
    (t·km-2·a-1)
    呼吸量/(t·
    km-2·a-1)

    90
    15.00
    11.94
    39.31

    475
    198
    85
    102

    2 600
    525
    287
    1 313
    A.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3 165 t·km-2·a-1
    B.表中第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95%
    C.表中各营养级的生物构成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该湖泊生态系统只有3个营养级,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解析:选B 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2 600 t·km-2·a-1,A错误;根据表格数据计算,第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90÷475×100%≈18.95%,B正确;表中各营养级的生物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生物群落还应该包括分解者,C错误;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不一定少,营养结构也不一定简单,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不一定弱,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2022·黄冈三模)研究小组对某人工鱼塘中部分生物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分析后获得如图所示的食物网。研究发现,适当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饲料投放量,均可使鱼产量大幅度提高。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混合放养,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龙虾属于杂食性动物,可取食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也捕食鱼塘中的B,小龙虾与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在小龙虾入侵该鱼塘后,如果放弃对该鱼塘的管理,预期小龙虾的种群数量将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A的同化量以相同的比例来自各条食物链(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均以20%计算),当A同化129 kJ的能量时,则共需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 kJ。
    (4)在混合放养的鱼塘加入肉食性的乌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是否有利,并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该鱼塘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故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生产者(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有机物(饲料)。影响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2)小龙虾属于杂食性动物,既可取食水生植物,也对鱼塘中的B进行捕食,因而小龙虾与B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在小龙虾入侵该鱼塘后,如果放弃对该鱼塘的管理,小龙虾的种群数量将出现的变化是先快速增加,然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3)A同化129 kJ的能量,1/3来自浮游植物→B→A;1/3来自其他水生植物→C→A;1/3来自其他水生植物→A,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共需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同化的能量为129×1/3÷20%+129×1/3÷20%÷20%+129×1/3÷20%÷20%=2 365(kJ)。
    答案 (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2)捕食和种间竞争 先快速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3)2 365 (4)不利,乌鱼捕食其他鱼类,增加了营养级,使流向人类的能量减少
    12.浅水湖泊养殖过程中,含N、P的无机盐含量增多,湖泊出现富营养化,驱动浅水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转换,如图1所示。科研人员进一步调查浅水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变化过程中营养化程度以及部分藻类生长状况(鱼鳞藻、脆杆藻为鱼的饵料,微囊藻是一种蓝细菌,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形成曲线如图2所示。


    (1)据图1分析,该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变化过程中植物的变化是________。
    (2)据图2分析,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____时,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与富营养化相比,贫营养化时浅水湖泊的生物多样性更______________。
    (3)养殖的草鱼除饲料外还以鱼鳞藻、脆杆藻为食。科研人员对草鱼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鱼鳞藻、
    脆杆藻同
    化的能量
    草鱼摄入
    食物中的
    能量
    草鱼同化
    饲料中的
    能量
    草鱼粪便
    中的能量
    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草鱼呼吸
    作用散失
    的能量
    150.6
    57.8
    2.6

    3.8
    21.2
    据表分析,草鱼粪便中的能量是______kJ/(cm2·a),从藻类到草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微囊藻大量繁殖,造成鱼虾大量死亡,种植芦苇、莲藕等挺水植物既能有效抑制微囊藻繁殖又能治理富营养化,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图1分析,与清水态浅水湖泊相比,浑水态浅水湖泊中的沉水(水下的)植物没有了,而浮游植物多了很多,说明在该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变化过程中,沉水植物逐渐减少至消失了,而浮游植物逐渐增多了。(2)已知鱼鳞藻、脆杆藻为鱼的饵料,结合图2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中营养化时,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富营养化时,脆杆藻和鱼鳞藻都最终消失了,所以与富营养化相比,贫营养化时浅水湖泊的生物多样性更高。(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草鱼粪便中的能量=草鱼摄入食物中的能量-草鱼同化的能量,而草鱼同化的能量=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草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因此草鱼粪便中的能量=57.8-(3.8+21.2)=32.8 kJ/(cm2·a)。草鱼同化藻类中的能量=草鱼同化的能量-草鱼同化饲料中的能量=3.8+21.2-2.6=22.4 kJ/(cm2·a),则藻类到草鱼的能量传递效率=草鱼同化藻类中的能量÷鱼鳞藻、脆杆藻同化的能量×100%=22.4÷150.6×100%≈14.9%。(4)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微囊藻大量繁殖,造成鱼虾大量死亡,而芦苇、莲藕等挺水植物能遮挡阳光、吸收无机盐,抑制微囊藻的繁殖,并通过收获相关产品输出水中的N、P,因此种植芦苇、莲藕等挺水植物既能有效抑制微囊藻繁殖又能治理富营养化。
    答案 (1)浮游植物逐渐增多,而沉水(水下的)植物逐渐减少至消失 (2)中营养化 高
    (3)32.8 14.9% (4)芦苇、莲藕等挺水植物能遮挡阳光、吸收无机盐,抑制微囊藻的繁殖,并通过收获相关产品输出水中的N、P

    相关试卷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12页。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作业(多项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作业(多项版)含答案,共9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