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官店民族中学中考生物适应性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官店民族中学中考生物适应性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官店民族中学中考生物适应性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下列诗句所蕴含的生命现象匹配错误的是( )
A. 秋雨梧桐叶落时——排出废物
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繁殖
C.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遗传变异
D.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生长发育
2. 神舟十三号空间站的航天员在人体外培养心肌细胞。这种情况下,水和其他营养物质进入心肌细胞要经过的细胞边界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3. 下列是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人体内部被消化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①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②消化淀粉的起始部位是口腔
③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④淀粉、蛋白质、脂肪主要消化场所都是小肠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 如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中包含四种生物的食物链有四条
B. 该食物网中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 生物C和D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D. 在该食物网中,G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
5. 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能避免幼虫和成虫对食物和空间需求的矛盾
B. 家蚕进入蛹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处于停滞状态
C. 青蛙抱对有利于提高体外受精率
D. 受精鸟卵的卵黄内含有细胞核,是孵化为雏鸟的重要结构
6.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一种人类遗传病,致病的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字母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 B. 2号个体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C. 3号个体患病的可能性为14 D. 4号个体内没有该致病基因
7.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B. 蚯蚓腹面有刚毛,适于快速运动
C. 鸟类的骨骼中空,能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
D. 兔有门齿、臼齿无犬齿,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8. 为比较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气时应用手捏紧B处,呼气时用手捏紧C处
B. 呼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收缩状态
C. 实验结果是甲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无明显变化
D. 该实验能证明,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9. 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管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动脉
B. 静脉注射的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C. 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
D. 某AB型血的人因大量失血,输入AB型血最为安全
10.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与现代生物学中生命起源的观点不谋而合。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B.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C. 水蒸气、氢气、甲烷、氧气等构成了原始大气
D. 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0分)
11. 2022年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14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联合召开,大会会标(如图)内嵌江豚、麋鹿、扬子鳄、朱鹮四种珍稀动物,会标彰显大会的主题“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表达湿地保护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携手共建的鲜明内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江豚属于 ______ 。
(2)将会标中的江豚、麋鹿、朱鹮分为一类,扬子鳄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动物的 ______ ;其中麋鹿最有可能是植食性动物,那么该动物消化管的特点是 ______
(3)会标中扬子鳄的体表覆盖角质 ______ ,用肺呼吸,适于陆地生活。
(4)朱鹮前肢变成 ______ ,胸肌发达,骨骼轻、薄、坚固,有利于飞行。
(5)“美丽湖北,我是行动者。“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______ 是最有效的措施。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12. 某病毒性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请结合图回答问题。(【】中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
(1)该病毒在类型上属于 ______ 病毒。
(2)如果患上该肺炎,必须时可以口服药物治疗,解热镇痛药布诺芬在 ______ 中吸收后经过图一心脏,最后进入的腔是【 ______ 】 ______ 。
(3)多喝水可以加快病情好转,将水杯拿到嘴边喝水时,图二中【 ______ 】 ______ 收缩。身体中的水经过图三过程后排出体外,肾小球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______ (任写一条)。
(4)患病康复后,我们要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可以适当到野外活动,感受鲁迅先生笔下的“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他接收声波刺激的感觉细胞和形成油蛉视觉的部位分别位于 ______ 和 ______ 。
13. 西红柿因色彩鲜艳、酸甜可口而深受大家喜爱,是大棚种植有机蔬菜的首选品种,如图甲为西红柿生活史图,图乙为夏季晴明的一天,西红柿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丙为西红柿叶片进行的部分生理活动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发育成B的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______ ,番茄酱,是同学们喜爱的食品,它主要使用西红柿果肉做成的,西红柿果肉是由G中的 ______ (填序号)发育而成。
(2)由图乙可以看出,光合作用是从 ______ (填字母)点开始的,一天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图乙的 ______ 点。
(3)西红柿植株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图丙中 ______ (填字母)所示的生理过程释放的,该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 ______ 中。
(4)结合图丙,请你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一条建议: ______ 以增强西红柿植株的生理过程A,从而提高产量。
(5)西红柿植株的叶片在烈日炎炎下未被灼伤,主要是因为其叶片进行的 ______ 能使其有效的散热。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4. 聚苯乙烯是一种热性塑料,常用于制泡沫箱、玩具、一次性餐具等,由于分子结构特殊,普通微生物难以降解,所以我们通常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制成混凝土复合板,土壤改性剂等再次利用。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某科技活动小组为探究“黄粉虫幼虫能否分解聚苯乙烯”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肤子),据表回答: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各取50条大小、长势均相同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①
正常生长
乙组
晚食等量的聚苯乙烯
②
(1)实验中①处应填写 ______ ,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 ______ 作用。本实验甲、乙两组均选用50条黄粉虫幼虫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 ______ 。
(2)若乙组实验结果②为 ______ ,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黄粉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那么它的一生要经历 ______ 个时期。
(3)根据本题资料分析,结合实验生活经验,含聚苯乙烯的塑料尺在垃圾分类中属于 ______ 。(字母)
A.圆余垃圾
B.可回收物
C.其他垃圾
D.有害垃圾
(4)据有关资料表明,100条黄粉虫每天可吞食34~39毫升聚苯乙烯塑料,在肠道内停留不到24小时,其中约48%被降解,经过进一步研究,科学家在黄粉虫体内分离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细菌,这项研究提供了有效降解聚苯乙烯的基本原理: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秋雨梧桐叶落时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正确。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正确。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错误。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发育,正确。
故选:C。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动物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细胞质的流动加速物质的循环,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因此培养心肌细胞所需的水和其他多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要经过的细胞边界是细胞膜,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生物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故选:B。
细胞的生活需要水和其他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细胞膜将细胞的内部与外界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但是它并没有将细胞封闭起来.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也要通过细胞膜排出.可见,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还可以进行信息交流
掌握细胞膜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①胆汁不含有消化酶,只能乳化脂肪,错误。
②消化淀粉的起始部位是口腔,淀粉在口腔内部分消化成麦芽糖,正确。
③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消化成氨基酸,正确。
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脂肪主要消化场所都是小肠,正确。
故选:C。
人体所需的类营养物质中,有些是小分子的物质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而有些的大分子的,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需经过消化后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吸收。
人体内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分别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
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不能对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
4.【答案】A
【解析】解:A、该食物网中包含的食物链有:A→C→D→G;B→E→C→D→G;B→E→D→G;B→F→G,因此包含四种生物的食物链有二条,A错误。
B、在该食物网中,这些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正确。
C、生物C被D吃,形成捕食关系,C和D都吃E,形成竞争关系,C正确。
D、某些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在体内积累的越多。G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则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D正确。
故选:A。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即可。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富集现象等。
5.【答案】C
【解析】解:A、完全变态的昆虫的幼虫和成虫的食性差别很大,避免幼虫和成虫为了生存的在空间和食物方面的矛盾,A错误;
B、家蚕进入蛹期后,不食不动,但呼吸作用没有停止,B错误;
C、雌雄蛙的抱对现象是为了刺激雌蛙和雄蛙分别将精子和卵细胞排到水中,有利于提高青蛙的受精率。正确;
D、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D错误。
故选:C。
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等3个时期的,叫做不完全变态。
青蛙经过抱对后在水中体外受精,每个受精卵上面的颜色深一些,便于接受阳光的照射,使卵孵化。
鸟卵中的胚盘含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雏鸟。
了解各类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遗传图解如图:
由图可知,1号和2号的基因组成是Aa,2号个体一定携带致病基因;3号个体患病的可能性为14,4号个体的基因是AA或Aa。
故选:C。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7.【答案】B
【解析】解:A、鱼的特点是与其水中游泳生活相适应的,如鱼的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黏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A正确。
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运动方式为蠕动,比较慢,B错误。
C、鸟长的骨骼是中空的,有利于减轻体重,适于在空中飞行,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重要的生物学观点,C正确。
D、兔的牙齿有门齿、臼齿的分化,无犬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与其植食性相适应,D正确。
故选:B。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CD、吸气时,打开开关B,关闭开关C;呼气时,打开开关C,关闭开关B.结果发现乙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人呼出的气体成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AC错误;D正确;
B、呼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舒张状态,B错误。
故选:D。
(1)呼吸运动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人体的呼吸肌主要是膈肌和肋间肌。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2)图示的装置是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利用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熟知气体交换的过程以及正确识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A、血管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毛细血管,错误。
B、采用静脉注射,血液流经心脏和血管的途径: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所以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正确。
C、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正确。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主,某AB型血的人因大量失血,输入AB型血最为安全,正确。
故选:A。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这道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只有认真读题,基础知识扎实才能准确答题。
10.【答案】C
【解析】解:A、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A正确;
B、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正确;
C、原始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氨、甲烷、水蒸气、硫化氢和少量氢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气,C错误;
D、现在的长颈鹿的脖子之所以长,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可见长颈变异的产生和逐代积累是长颈形成的原因,D正确。
故选:C。
(1)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以后,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2)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的起源与进化。
11.【答案】消费者 体温是否恒定 消化管长,盲肠发达 鳞片 翼 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解:(1)生态系统的的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所以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江豚属于消费者。
(2)将会标中的江豚、麋鹿、朱鹮的体温恒定不随环境稳定改变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扬子鳄的体温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所以将会标中的江豚、麋鹿、朱鹮分为一类,扬子鳄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其中麋鹿最有可能是植食性动物哺乳动物,那么该动物消化管的特点是消化管长,盲肠发达,有利于消化不易被消化的植物纤维。
(3)爬行动物体表干燥而厚实,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上产大型的硬壳卵,适应陆地生活,称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会标中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它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适于陆地生活。
(4)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有: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骨很薄,长骨中空内充气体;有喙无齿,直肠极短;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双重呼吸等。朱鹮属于鸟类,它的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骨骼轻、薄、坚固,有利于飞行。
(5)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所以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1)消费者
(2)体温是否恒定;消化管长,盲肠发达
(3)鳞片
(4)翼
(5)建立自然保护区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
(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及鸟类的主要特征。
12.【答案】动物 小肠 ④ 左心室 1 肱二头肌 肾小球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过滤作用 耳蜗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解析】解:(1)该病毒寄生在动物或人细胞内,属于动物病毒。
(2)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口服药物被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路线是:左心室(心脏)→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因此药物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最终进入下腔静脉。最后进入的腔是④左心室。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屈肘时,1肱二头肌收缩,2肱三头肌舒张。因此,将水杯靠到嘴边喝水时,图二中的1肱二头肌收缩。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球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过滤作用。
(4)外耳道将声波传到鼓膜,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束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所以,他接收声波刺激的感觉细胞和形成油蛉视觉的部位分别位于耳蜗、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故答案为:(1)动物;
(2)小肠;④左心室;
(3)1肱二头肌;肾小球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过滤作用;
(4)耳蜗;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图一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图二,1肱二头肌,2肱三头肌。
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运动的产生和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答案】胚根 ③ h f B 线粒体 勤通风 蒸腾作用
【解析】解:(1)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A种子萌发成B过程中,A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西红柿果肉属于果皮,是G图中③子房壁发育而成。
(2)由图乙可以看出,曲线Ⅱ白天、黑夜都进行,可判定Ⅱ曲线代表呼吸作用。图乙中,从h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从c到f点的曲线,光合作用强度始终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一直处于积累状态,过了f点呼吸作用增强有机物开始减少,所以f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3)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西红柿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图丙中B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的,该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4)图丙中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能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勤通风(或施气肥)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5)蒸腾作用对草莓植株自身的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促进植株从土壤中吸收水,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株体内的运输,还能使植株有效地散热。
故答案为:(1)胚根;③
(2)h;f
(3)B;线粒体
(4)勤通风(或施气肥)
(5)蒸腾作用
(1)种子萌发时首先吸水,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然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2)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4)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
(5)图甲中①花柱,②胚珠,③子房壁;图乙为夏季晴明的一天,西红柿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曲线Ⅰ只在白天进行,而曲线Ⅱ白天、黑夜都进行,可判定Ⅰ曲线代表光合作用,Ⅱ曲线代表呼吸作用;图丙为西红柿叶片进行的部分生理活动模式图,A为光合作用,B为呼吸作用。
掌握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及种子的萌发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麦麩子 对照 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正常生长 四 B 肠道微生物细菌在聚苯乙烯分解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解析】解:(1)实验探究的是黄粉虫幼虫能否分解聚苯乙烯,就以食物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①处应该填写黄粉虫幼虫喜食的麦麸子,这样就形成了以食物为变量的对照组,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本实验甲乙两组实验材料均用50条黄粉虫,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
(2)若乙组的实验结果②为正常生长,与吃麦麸子的甲组一样,因此可以说明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黄粉蝶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
(3)由题干中:“我们通常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制成混凝土复合板、土壤改性剂等再次利用”这一句可知,含聚苯乙烯的塑料尺在垃圾分类中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B。
(4)科学家在黄粉虫体内分离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细菌,这项研究提供了有效降解聚苯乙烯的基本原理是:肠道微生物细菌在聚苯乙烯分解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故答案为:
(1)麦麸子;对照;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2)正常生长;四;
(3)B;
(4)肠道微生物细菌在聚苯乙烯分解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要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探究的是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因此变量是食物的不同。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相关试卷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花坪民族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花坪民族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