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单元测试题(50份)
-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单元测试题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测试题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章水溶液中离子反应与平衡 单元测试题-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28页。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某学习小组用足量大小相同的去膜镁条与体积均为4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醋酸(A瓶)和盐酸(B瓶)分别反应,相同条件下(该条件下Vm=22.5L·mol-1)测得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气体读数/mL
时间/s
物质
5
10
15
20
……
45
醋酸(A瓶)
88
170
248
326
……
865
盐酸(B瓶)
10
18
30
64
……
46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体积为0~5mL时,A瓶与B瓶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是c(H+)不同
B.产生气体体积为5~10mL时,B瓶产生气体的平均速率为0.625mL·s-1
C.产生气体体积为0~15mL时,A瓶反应速率增大是醋酸继续电离使c(H+)升高所致
D.产生气体体积为0~45mL时,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始终大于镁与醋酸反应的速率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N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1的H2SO4溶液1L,含H+的数目为0.2NA
B.1L0.1mol·L-1的NH4Cl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后呈中性,此溶液中数目为0.1NA
C.一定温度下,Kw=1×10-13,pH为12的NaOH溶液中OH-数目为0.1NA
D.将2molSO2与1molO2混合后充分反应,所得SO3的分子数为2NA
3.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用溶液滴定溶液(忽略滴定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得到、和三种粒子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种含碳微粒浓度占各种含碳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随溶液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电离程度小于其水解程度
B.Q点溶液中:
C.时,混合溶液中:
D.整个滴定过程中存在:
4.保持温度始终为T℃,用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氯水置于锥形瓶中,用NaOH溶液以恒定速率来滴定,根据测定结果绘制出ClO-、ClO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Cl2=Cl-+ClO-+H2O
B.a点溶液中:c(ClO-)>c(ClO)>c(Na+)>c(OH-)>c(H+)
C.b点溶液中:c(Na+)+c(H+)=8c(ClO-)+c(OH-)
D.t2~t4过程中:一直减小
5.常温下,已知溶液中含磷物种的浓度之和为,加入固体NaOH调节溶液中的pOH,溶液中各含磷物种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pc表示各含磷物种的浓度负对数,pOH表示的浓度负对数;x、y、z三点的坐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随pOH的变化
B.的溶液中:
C.的结构简式为,是三元弱酸
D.的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为10
6.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在100 ℃、101 kPa条件下,液态水汽化热为40.69 kJ·mol-1,则H2O(g)===H2O(l) ΔH=+40.69 kJ·mol-1
②已知25 ℃时,MgCO3的Ksp=6.82×10-6,则在该温度下,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无论c(Mg2+)与c(CO)是否相等,总有c(Mg2+)·c(CO)=6.82×10-6
③已知:
共价键
C—C
C===C
C—H
H—H
键能/(kJ·mol-1)
348
610
413
436
则反应 ΔH=-384 kJ·mol-1
④常温下,在0.10 mol·L-1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则NH3·H2O的电离被抑制,溶液pH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NH4Cl溶液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NH)>c(Cl-)>c(OH-)>c(H+) B.c(H+)=c(NH3·H2O)+c(OH-)
C.c(NH)+c(H+)=c(Cl-)+c(OH-) D.c(NH)+c(NH3·H2O)=c(Cl-)
8.乙二胺(H2NCH2CH2NH2,简写为EDA)是常用的分析试剂,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类似。25℃时,向20 mL 0.1 mol·L其盐酸盐溶液EDAH2Cl2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体系中EDAH、EDAH+、EDA三种粒子的浓度的对数值()、所加NaOH固体质量与p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二胺第一步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10-4
B.时,c(EDAH+)>c(EDA)>c(EDAH)
C.P2时,c(Na+)= c(EDAH+)+ 2c(EDA)
D.P3时,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m2=0.12g
9.学生甲在做以下实验时,在确认刻度线处读数时由于俯视刻度线,造成实验误差(其它操作无误),学生乙对其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以下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结论
A
配制溶液定容时确认液面是否达到刻度线
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偏小
B
常温下用量筒量取的溶液
所量取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大于
C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的氢氧化钠待测液,放液后读取氢氧化钠待测液的体积
所量取的氢氧化钠待测液体积偏小
D
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待测液,滴定终点时读取酸式滴定管内标准盐酸的体积
氢氧化钠待测液浓度偏小
A.A B.B C.C D.D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
B.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C.用玻璃棒蘸取醋酸钠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可测定醋酸钠溶液pH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l2
11.“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混合使用可能发生反应:(未配平)。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L溶液中含有个HCOO-
B.标准状况下,中含有1.5个Cl原子
C.该反应中每消耗,转移个电子
D.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0.1个键
12.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产生的乳酸会使肌肉麻痹疼痛,故常用液氮降温减少炎症和乳酸。已知乳酸(表示为HL,L-为乳酸根)是一元弱酸。25℃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0.1mol/LHL溶液的pH>1
B.0.1mol/LHL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增大
C.0.1mol/LNaL溶液中:
D.在HL和NaL组成的缓冲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3.(1)将NaHCO3溶液跟Al2(SO4)3溶液混合,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有浓度均为0.2 mol·L-1的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粒种类:Na2CO3 NaHCO3溶液(填“﹥”、“<”或“=”)。
②两溶液分别加入0.1 molNaOH固体,恢复到室温,Na2CO3溶液中的c(CO3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NaHCO3溶液中的c(HCO3-)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常温下,甲为0.1 mol·L-1的HA溶液,pH﹥1;乙为0.1 mol·L-1的BOH溶液,且溶液中c(OH-):c(H+)=1012。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溶液中溶质的电离方程式:
甲 、乙 。
(4)相同条件下,对于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溶液和CH3COONa溶液,溶液中的离子总数:NaCl溶液 CH3COONa溶液(填“﹥”、“<”或“=”)。
(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①氨水 ②氯化铵 ③碳酸氢铵 ④硫酸氢铵 ⑤硫酸铵五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14.铜、铁、铝是重要的金属材料,铜、铁、铝及其化合物有非常重要的用途。
(1)铁元素与氯元素可形成和两种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保存溶液时,需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
②只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只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③铜片、碳棒和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碳棒
④制备、、均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⑤含的溶液和含的溶液,无论正滴和反滴,生成的质量相等
(2)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可以铁为电极,通过电解浓的KOH溶液来制取,写出电解法制取的阳极反应式: ;
(3)黄铁矿(FeS2)是生产硫酸和冶炼钢铁的重要原料。其中一个反应为,有参加反应,转移 mol电子;
(4)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从腐蚀废液回收得到金属铜,还需要的试剂是 ;
(5)工业上常用铝土矿(含等杂质)生产铝。从和混合溶液中制得,需要从下列试剂中选择两种,选用的试剂组合最好是 ;
a.NaOH溶液 b.氨水 c. d.盐酸
(6)已知25℃时,,,
①在25℃下,向浓度均为的和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沉淀(填化学式);
②用、的混合溶液(A)与过量氨水(B)反应,为使、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 (填“A”或“B”),再滴加另一反应物;
③溶液中某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低于时,可认为已沉淀完全。现向一定浓度的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当完全沉淀时,测定。此时所得沉淀中 (填“还含有”或“不含有”)。
15.乙二酸是一种有机酸,俗名草酸,化学式为H2C2O4,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常温下,用pH试纸测得0.2mol/L的H2C2O4溶液的pH=3。
(1)乙二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
(2)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取血液样品50.00mL,加适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可析出CaC2O4沉淀,将洗涤后的CaC2O4沉淀溶于强酸可得H2C2O4,将H2C2O4溶液稀释成250mL。再用0.010mol/L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①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B.
②滴定达到终点的判断是 。
③如图是第一次滴定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为a= mL。
④根据下列数据计算:
滴定次数
草酸溶液体积(mL)
标准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
25.00
0.60
a
第二次
25.00
0.10
24.10
第三次
25.00
1.20
25.20
滴定时MnO被还原为Mn2+的离子方程式为 。计算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为 mol/L。
⑤下列操作可能造成测得的Ca2+浓度偏高的是 。
A.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B.滴定管未润洗即装入标准液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不慎有液体溅出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3)根据氧化还原滴定还可以根据沉淀原理滴定,即滴定剂与被滴定物生成的沉淀比滴定剂与指示剂生成的沉淀更难溶,且二者之间有明显的颜色差别。
难溶物
AgCl
AgBr
AgCN
Ag2CrO4
AgSCN
颜色
白色
浅黄色
白色
砖红色
白色
Ksp
1.8×10-10
5.35×10-13
1.21×10-16
2.0×10-12
1.0×10-12
参考表中的数据,若用AgNO3溶液滴定NaCl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溶液(填标号)。
A.NaBr B.NaCN C.Na2CrO4 D.NaSCN
16.【查阅资料】乙二酸俗称草酸,草酸晶体(H2C2O4•2H2O)在100 ℃时开始升华,157 ℃时大量升华并开始分解;草酸蒸气在低温下迅速冷凝为固体;草酸钙不溶于水,草酸蒸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Ⅰ.乙二酸的不稳定性:根据草酸晶体的组成,猜想其受热分解产物为CO、CO2和H2O。
(1)请用下列装置组成一套探究并验证其产物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B→G→______→______→C→G 。
②装置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 。
③整套装置存在不合理之处 。
Ⅱ.乙二酸的弱酸性:
(2)为验证草酸具有弱酸性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草酸晶体溶于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
B.测定0.1 mol•L-1草酸溶液的pH
C.将草酸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中,有CO2放出
Ⅲ.乙二酸的还原性:
(3)该小组同学向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滴入过量的草酸溶液,发现酸性KMnO4溶液褪色,从而判断草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H2C2O4+6H+=2Mn2++10CO2↑+8H2O。
利用该性质测草酸浓度,取草酸(H2C2O4)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用浓度为0.1 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表格中记录了实验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KMnO4溶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
25.00
0.50
20.40
第二次
25.00
3.00
23.00
第三次
25.00
1.00
22.50
第四次
25.00
4.00
24.10
①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 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
②该草酸溶液的浓度为 。
③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滴定管在盛装KMnO4溶液前未润洗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的太剧烈,以致部分液体溅出
C.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没用待测液润洗
17.钛酸钡()因其优良的电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等电子元器件。某小组设计方案在实验室里以八水合氢氧化钡和高活性偏钛酸()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法制备亚微米级钛酸钡粉体。
已知:①氧化性顺序:,;
②四氯化钛极易水解,易挥发。
Ⅰ.偏钛酸()的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取一定量的高纯固体于三颈烧瓶中,加入浓盐酸配成溶液,然后加水稀释转化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最后将装在仪器B中的溶液缓慢滴入溶液中,通过搅拌反应析出沉淀物,反应过程控制温度,以免反应过于剧烈。
(1)仪器B的名称是 。
(2)仪器A的作用是 ,冷凝水从 (填“a”或“b”)通入。
(3)请写出溶液缓慢滴入溶液中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
Ⅱ.钛酸钡()的制备
将上述制得的作为反应原料,与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进行称量混合后放入球磨罐中,将其放置于罐磨机上按照700r/min罐磨5h后倒入坩埚中,并置于烘箱中100℃反应3h,最终制备得到亚微米级白色钛酸钡()样品粉体。
(4)置于烘箱中时间超过3h,会明显有一种杂质,该杂质的化学式为 。
(5)在固相反应过程中,会经历“接触扩散—化学反应—成核—晶粒生长”的历程,则罐磨机的作用是 ,若想获得比亚微米级钛酸钡()晶体更大顺粒的晶体,则置于 (填“”)100摄氏度的烘箱中3h。
Ⅲ.测定产品纯度。
取产品溶于稍过量的稀硫酸中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加入过量溶液,充分反应后,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的摩尔质量为)。
(6)该实验中所用滴定管为 (填“酸式”“碱式”或“酸式和碱式”);产品纯度为 %。
18.医学上常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的反应用于测定血钙的含量。测定血钙的含量的方法是:取2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得到后,再用溶液滴定。回答下列问题:
(1)用溶液滴定待测液的反应原理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 。
(2)测定血钙的含量:
①稀硫酸溶解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溶解沉淀时 (能或不能)用稀盐酸,原因是 。
③若滴定至终点时共消耗了的溶液20.00mL,则该血液中含钙 g/100mL
19.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Kw
1×10-14
a
1×10-12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t1<t2,则a 1×10-14(填“>”“<”或“=”)。
(2)25℃时,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mol·L-1,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c(OH-)= 。
(3)在t2℃下pH=10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OH-浓度c(OH-)水= 。
(4)t2℃下,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L与pH=1的稀硫酸V2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 。
20.求下列溶液的pH:
(1)pH=3的盐酸与pH=5的硫酸等体积混合
(2)pH=10和pH=12的两种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3)pH=12的NaOH和pH =4的HCl等体积混合
21.A、B、C 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A的饱和溶液制备微粒直径为1nm-100nm的红褐色液相分散系。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A 的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固体的化学式为: 。
(2)B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向50.0mL,4mol/L的B溶液中逐滴滴入100mL 某浓度的KOH溶液,若产生7.8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KOH溶液的浓度可能为 。
(3)将A、B中两种金属元素的单质用导线连接,插入同一个盛有KOH溶液的烧杯中构成原电池,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4)C是常见温室气体,将一定量的气体C通入100mL某浓度的KOH溶液得溶液F,向F溶液中逐滴加入2 mol·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则F 溶质与足量石灰水发生反应最多可得沉淀的质量为 g。
(5)pH=3.6时,碳酸钙与硫酸铝反应可制备碱式硫酸铝[Al2(SO4)x(OH)6-2x]溶液。若溶液的pH偏高,则碱式硫酸铝产率降低且有气体C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22.A、B、C、D分别是(NH4)2SO4、Ba(OH)2、AlC13、Na2CO3四种物质中的某一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 实验测得A溶液和D溶液显碱性,B溶液和C溶液显酸性;
②A溶液和D溶液混合可生成沉淀甲;
③ 足量A溶液与B溶液混合共热沉淀乙和刺激性气味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D的化学式为 。
(2)将C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至恒重,最后得固体为 (填化学式)。
(3)B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将沉淀甲加入到B溶液中,沉淀甲会转化为沉淀乙。沉淀甲会转化为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是 。
参考答案:
1.C
A.4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醋酸(A瓶)和盐酸(B瓶),A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B瓶,因此产生气体体积为0~5mL时,A瓶与B瓶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是c(H+)不同,选项A正确;
B.产生气体体积为5~10mL时,B瓶产生气体的平均速率为=0.625mL·s-1,选项B正确;
C.镁条与醋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产生气体体积为0~15mL时,A瓶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引起的,选项C不正确;
D.根据数据可知,盐酸中c(H+)从一开始就较大,产生气体体积为0~45mL时,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始终大于镁与醋酸反应的速率,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2.B
A.时,,溶液中含有的的数目为:,A错误;
B.根据电荷守恒得:,中性时:,此时的数目为:,B正确;
C.根据,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溶质及相关粒子的物质的量或数目,C错误;
D.2mol与1mol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小于2mol,则的分子数小于2NA,D错误;
故选B。
3.D
A.由图可知,0、1、2分别对应、、三种粒子的分布分数,当时,溶液中的=,溶液呈酸性,则说明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A错误;
B.Q点溶液中,粒子分布分数大于0.8,粒子分布分数小于0.2,则,故B错误;
C.时,溶液显酸性,此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2++,因>,则c(OH-),A错误;
B.NH4Cl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H+)=c(NH3·H2O)+c(OH-),B正确;
C.NH4Cl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c(H+)=c(Cl-)+c(OH-),C正确;
D.NH4Cl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H)+c(NH3·H2O)=c(Cl-),D正确;
答案选A。
8.C
EDAH、EDAH+为碱对应的离子,因此随溶液的碱性增强,溶液中EDAH的浓度会逐渐降低,EDAH+的浓度会先增大后减小,EDA的浓度会逐渐增大。该图像纵坐标为pOH,表示越往下溶液的碱性越强,初始盐溶液中c(EDAH)≈ 0.1mol·L-1,则lg c(EDAH)≈ -1,因此该图像左半部分对应横坐标从左至右表示的微粒浓度逐渐增大,由此可知曲线()中代表的微粒为:①代表EDAH,②表示EDAH+,③表示EDA,以此解答。
A.乙二胺第一步电离常数 ,c(EDAH+)=c(EDA)时,溶液pOH=4.1,因此,数量级为10-5,故A错误;
B.pH=5时,pOH=9,由图可知c(EDAH)>c(EDAH+)>c(EDA),故B错误;
C.P2时,溶液呈中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 c(EDAH+)+ 2c(EDAH)=c(Cl-)+c(OH-),初始溶液中溶质为EDAH2Cl2,由此可得物料守恒:c(Cl-)=c(Na+)+ 2c(EDAH+)+ 2c(EDAH) +2c(EDA),两式相加并结合溶液呈中性时c(H+)=c(OH-)可得c(Na+)= c(EDAH+)+ 2c(EDA),故C正确;
D.P3时,溶液中n(EDA)=n(EDAH+)=0.001mol、根据反应EDAH2Cl2+NaOH=EDAHCl+NaCl+H2O、EDAH2Cl2+2NaOH=EDA+2NaCl+2H2O可知,n(NaCl)=0.003mol,因此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为0.03mol×40g/mol=0.12g,实验过程中并未加入NaOH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9.D
A.配制溶液时俯视定容,加入蒸馏水体积偏小,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故A错误;
B.常温下用量筒量取的溶液,若俯视刻度线,导致量取的溶液体积小于,所量取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小于,故B错误;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的氢氧化钠待测液,放液后俯视读取氢氧化钠待测液的体积,读数偏小,所量取的氢氧化钠待测液体积偏大,故C错误;
D.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待测液,滴定终点时俯视读取酸式滴定管内标准盐酸的体积,导致读数偏小,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小,计算出的氢氧化钠待测液浓度偏小,故D正确;
故选:
10.B
A.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不选;
B.盐酸可抑制铁离子水解,则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故B选;
C.用玻璃棒蘸取醋酸钠溶液, pH试纸不能用水润洗,故C不选;
D.食盐水可除去HCl,氯气中混有水蒸气,还需要浓硫酸干燥得到纯净的Cl2,故D不选;
故选:B。
11.C
A.HCOONa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HCOO-离子的数目,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CHCl3不是气体,气体摩尔体积Vm=22.4L/mol不适用于该物质,无法计算标准状况下,11.2LCHCl3中含有的Cl原子的数目,故B错误;
C.配平化学方程式得到:4NaClO+CH3CH2OH=CHCl3+HCOONa+NaCl+2NaOH+H2O,由方程式可知,每消耗4molNaClO,转移8NA个电子,则每消耗1molNaClO,转移2NA个电子,故C正确;
D.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乙醇的质量为:10g×46%=4.6g,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水的质量为5.4g,物质的量为0.3mol,1mol乙醇中含有1molO-H键,1mol水中含有2molO-H键,因此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0.7NA个O-H键,故D错误;
故选:C。
12.D
A.HL是一元弱酸,不完全电离,0.1mol/LHL溶液的氢离子小于0.1mol/L,pH>1,A正确;
B.加水稀释,虽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由于稀释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c(H+)减小,从而降低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使水电离出的c(H+)增大,B正确;
C.NaL溶液中L-发生水解反应,结合水中的氢离子,造成氢氧根大于氢离子浓度,所以,C正确;
D.选项中没有交代HL和NaL组成的缓冲溶液中HL和NaL的浓度关系,无法得出物料守恒的关系,D错误;
故选:D。
13. Al3++3HCO3-= Al(OH)3↓+3CO2↑ = 增大 减小 HAH++A- BOH = B++OH- > ⑤>④>②>③>①
(1)NaHCO3溶液因HCO3-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Al2(SO4)3溶液因Al3+水解导致溶液显酸性,两者混合,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CO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 = Al(OH)3↓+ 3CO2↑。
(2)①Na2CO3溶液中存在CO32-的水解过程,溶液中的微粒有Na+、CO32-、HCO3-、H2CO3、H+、OH-、H2O,NaHCO3溶液中存在HCO3-的水解过程和电离过程,溶液中的微粒有Na+、CO32-、HCO3-、H2CO3、H+、OH-、H2O,所以微粒种类:Na2CO3溶液=NaHCO3溶液。②在碳酸钠溶液中存在:CO32-+H2OHCO3-+OH-,加入NaOH固体,c(OH-)浓度增大,水解平衡逆向移动,碳酸根离子浓度增大,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发生反应NaHCO3+NaOH=Na2CO3+ H2O,所以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减小。
(3)常温下,甲为0.1 mol·L-1的HA溶液,pH﹥1,c(H+)c(OH-);
(4)BaCO3(s)+SO42-(aq)=BaSO4(s)+CO32-(aq)。
试题分析:(1)溶液显酸性的有硫酸铵和氯化铝,溶液显碱性的有氢氧化钡和碳酸钠,A与B反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说明A为氢氧化钡,B为硫酸铵,C为氯化铝,D为碳酸钠。
(2)氯化铝溶液加热过程中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盐酸,盐酸有挥发性,蒸干剩余氢氧化铝,灼烧到恒重,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得到的固体为Al2O3。
(3)每个硫酸铵电离出2个铵根离子和1个硫酸根离子,铵根离子水解,但铵根离子浓度大于硫酸根离子,溶液显酸性,所以离子浓度顺序为:c(NH4+)>c(SO42-)>c(H+)>c(OH-)。
(4)沉淀甲为碳酸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说明BaSO4的溶解度比BaCO3更小,离子方程式为:BaCO3(s)+SO42-(aq)=BaSO4(s)+CO32-(aq)。
考点:考查无机推断,盐类水解,沉淀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