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章自然灾害考点规范练29地质灾害新人教版
展开考点规范练29
(2022山东济南高三模拟)下图所示区域1900年以来发生8级以上地震就达7次,大地震形成的各种断层张裂缝、地貌断错遗迹等至今仍保持完整、清晰可见,是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遗迹,素有“地震博物馆”之称。据此完成1~2题。
1.地震发生时易使该地( )
A.陡崖崩塌,滚石遍布,埋没草地
B.产生滑坡,阻断交通,阻塞河谷,形成堰塞湖
C.产生地裂缝,导致地下水变化,使草木枯死
D.在断陷盆地发育水草丰美、土壤肥沃的土地
2.该地地震遗迹保存完好得益于( )
A.板块张裂,断裂发育,地壳运动活跃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侵蚀作用较弱
C.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
D.生态环境脆弱,人类生产活动破坏大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地震发生时导致岩层破碎,陡坡岩层沿着断裂面崩塌下来,滚石遍布,埋没坡底的草地,A正确。滑坡体进入河道,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滑坡体冲断道路,影响交通;地震诱发断裂,导致地下水以及地表水下渗,使得河流断流,影响河流沿岸地区的生态等;地震会诱发断裂,形成一系列的断陷盆地和堰塞湖等,水分条件较好,形成一系列水草丰美、土壤肥沃的湿地草原,B、C、D均是地震的远期影响,故错误。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处于板块内部,并不是板块张裂地带,A错误;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流水侵蚀作用微弱,但风力侵蚀较强,B错误;读图可知,该地岩石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分布较少,人类活动较少,对地震遗迹的破坏作用较小,D错误。
(2022辽宁大连二模)2017年9月7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发生滑坡事件。称多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境内地形陡峻,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冻结不融的土层)和多年冻土(持续2年或2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发育,冻融作用普遍。年均降水量约518毫米,呈逐年增多趋势,滑坡前一周均有不同强度的连续降水。该地区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为冻结期,持续约150天。下图为本次滑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本次滑坡的直接诱因是( )
A.冰雪融水
B.降水异常
C.季节冻融
D.地形陡峭
4.本次滑坡发生的区域为( )
A.永久性冻土区
B.短时冻土区
C.季节性冻土区
D.板块交界处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本次滑坡的直接诱因是滑坡前一周均有不同强度的连续降水,降水出现了异常,B正确。本次滑坡与冰雪融水、季节冻融关系不大,A、C错误。地形陡峭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不是本次滑坡产生的诱因,D错误。第4题,结合材料信息“称多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境内地形陡峻,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冻结不融的土层)和多年冻土(持续2年或2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发育,冻融作用普遍”及“该地区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为冻结期,持续约150天”可知,本次滑坡发生的区域应为季节性冻土区,C正确。
(2022江苏连云港高三模拟)2020年7月21日,湖北恩施清江河谷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水位不断上升,处置不当极易引发重大灾害。因滑坡多发,恩施实施了大规模生态护坡工程。据此完成5~6题。
5.本次滑坡可能引发的灾害链是( )
A.山体滑坡—泥石流—河道断流—形成堰塞湖—泄湖洪水
B.山体滑坡—河道断流—形成堰塞湖—泄湖洪水—泥石流
C.山体滑坡—河道断流—泥石流—形成堰塞湖—泄湖洪水
D.山体滑坡—河道断流—形成堰塞湖—泥石流—泄湖洪水
6.植被有固坡、护坡的作用,但植被覆盖率提高也可能诱发滑坡,其原因是( )
A.增强下渗,增加岩土含水量
B.根系蔓延,破坏岩土聚合性
C.加强风化,提高岩土的密度
D.减少蒸发,降低坡体稳定性
答案5.B 6.A
解析第5题,首先是山体滑坡造成了河道阻塞,河道阻塞容易形成堰塞湖,随着流量的增加,湖水外泄,形成泥石流。所以B正确。第6题,植被增加,会增加下渗量,增加岩土含水量,诱发滑坡,A正确。根系蔓延,固定岩土,不利于滑坡的产生,B错误。植被对岩土的密度影响较小,C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通常会增加坡体稳定性,不利于滑坡的产生,D错误。故选A。
(2022山东威海二模)2020年7月6日,四川西昌官坝河发生泥石流。该地区在泥石流发生之前的7天内均为阴雨天,降雨总量约422.2毫米。泥石流的发生往往取决于短历时雨强(通常大于30毫米/时)和前期土体含水状况等因素。下图示意西昌官坝河泥石流发生前后累计降雨量与降雨强度统计。据此完成7~8题。
7.官坝河泥石流发生时( )
A.降雨强度达到最大
B.累计降雨量已达到最大
C.沟谷坡降达到最大
D.土壤含水量达到过饱和
8.此次泥石流发生时短历时雨强相对较小,是因为该地区前期( )
A.降雨强度小
B.降水量多
C.降水不稳定
D.蒸发量大
答案7.D 8.B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泥石流发生时,降雨强度和累计降雨量都没有达到最大值,因此A、B错误;沟谷坡降由地势落差决定,是固定不变的,C错误;由材料可知,泥石流的发生往往取决于短历时雨强和前期土体含水状况等因素,前期由于连续降水导致土壤含水量偏高,因此泥石流发生时,土壤含水量已达过饱和状态,D正确。第8题,如果前期降雨强度小,就不容易诱发后期的泥石流,A错误;前期连续7天均为阴雨天气,降雨总量约422.2毫米,可知前期降水量大,导致土壤含水量上升,后期降雨强度小的情况下,土壤的含水量能够较快地达到过饱和,从而诱发泥石流,B正确;降水的不稳定与泥石流发生时短历时雨强较小关系不大,C错误;如果前期蒸发量大,土壤的含水量会降低,在后期短历时雨强小的情况下,不容易诱发泥石流,D错误。
(2022山东日照高三联考)不同的地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会形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下图示意我国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位于流域内的M村多年受自然灾害影响,村庄发展滞后。为实现彻底脱贫,该村整体搬迁。据此完成9~10题。
9.该流域7月份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
A.春汛型洪涝
B.夏雨型滑坡
C.岩溶型坍塌
D.融水型泥石流
10.该流域M村可搬迁的合理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9.B 10.C
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土质疏松,坡度较大,夏季(7月份)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因此该流域7月可能会发生夏雨型滑坡,故B正确。第10题,读图可知,甲地地势较高,距离交通线较远,交通不便;乙地位于山脊,水源不足,不利于村落规划和建设;丙地海拔在1100米以上,地势较高,距离滑坡和泥石流区较远,距离交通线较近,适宜村落规划建设;丁地靠近滑坡频发区,对新建村落威胁大。故C正确。
(2023届河北部分学校联考)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地貌类型复杂,地壳运动活跃。在气候及地质活动的双重作用下,该区域内泥石流、崩塌及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图1为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图2为各分区不同规模地质灾害分级统计图。据此完成11~12题。
图1
图2
11.分区Ⅰ小、中型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动因是( )
A.植被覆盖状况的改变
B.道路建设破坏沿途坡面的稳定
C.人口增长带来的过度垦殖
D.超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12.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点集中分布在( )
A.地质地貌复杂,山高谷深地带
B.岩层深厚坚硬,对称分布地带
C.石灰岩面积广,溶洞发育地带
D.火山喷发活跃,内能释放地带
答案11.B 12.A
解析第11题,分区Ⅰ主要包括横断山区南部地区,人口密度高于分区Ⅱ和Ⅲ,道路的修建密度和强度高于分区Ⅱ和Ⅲ。该区因山高谷深,河流纵贯,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修建道路会破坏山坡的植被和水系,进而破坏坡面物质的稳定性,最终酿成小型及中型地质灾害。第12题,地质地貌复杂,山高谷深的地方,山坡陡峻,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松散物质多,重力作用显著,易诱发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岩层深厚坚硬不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青藏高原并非溶洞发育地带;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少有火山喷发。
13.(2022山东淄博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陇南市甘家沟小流域(下图)位于白龙江左岸,地处秦岭构造带,褶皱、断层发育,抬升强烈,山高谷深,沟谷坡度大,坡面碎屑物质多。流域内降水垂直差异显著,雨季降雨集中且多暴雨,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1997年,甘家沟小流域被列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通过兴修梯田、植树造林(工程主要设置在海拔1900米以上的源头区)、在沟道内修建拦沙坝等综合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1)分析甘家沟小流域坡面碎屑物质多且沟谷坡度大的地质原因。
(2)说明将植树造林工程重点设置在甘家沟源头区的原因。
(3)说明建设拦沙坝在治理甘家沟水土流失中的主要作用。
答案(1)褶皱、断层活动强烈,岩石破碎(山体破碎);风化作用强;山体隆升强烈,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强。
(2)源头区海拔高,降水量大,是甘家沟的主要(产流)汇流区;在该区域植树造林可大幅减小地表径流量(截留雨水效果显著/大幅减轻流水侵蚀作用/大幅减少产流量)。
(3)拦蓄泥沙(或泥沙在坝内淤积);可减缓比降,降低流速(或展宽沟床,降低水深),减弱水流的侵蚀搬运能力;坡脚淤积,增加对滑坡体(或坡面)的支撑,稳定滑坡(或坡面)。
解析第(1)题,分析坡面碎屑物质多的地质原因主要分析导致岩石破碎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该流域地处秦岭构造带,褶皱、断层等地质活动较强,岩石破碎,多碎屑物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烈,岩石易被风化,多碎屑物质。分析沟谷坡度大的地质原因主要分析地势起伏大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抬升强烈,山高谷深,沟谷坡度大”可知,该区域地质抬升作用强烈,山体隆升,地表径流流速加快,流水的下蚀作用强烈,山高谷深。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流域内降水垂直差异显著”可知,流域的降水垂直差异明显,甘家沟源头区降水量较大,是主要的地表径流产出区;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山高谷深,坡面碎屑物质较多,土壤侵蚀作用强烈,在甘家沟源头区植树造林,能够大幅度减小坡面径流,减轻区域的土壤侵蚀。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设拦沙坝可以有效拦蓄泥沙,使得泥沙大量在坝内淤积;建设拦沙坝可以减缓比降,降低沟道水流的流速,减缓水流的侵蚀搬运能力;建设拦沙坝可以使得泥沙在坡脚等位置淤积,增强坡面的稳定性,减少滑坡等灾害的发生。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46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46湘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资源总量与地表水资源的差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9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9湘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代表川渝城市群的是,影响城市收缩与扩张的直接因素是,高城镇化率会带来的影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6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6湘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Y县最可能位于,Y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