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展开上海市进才中学2021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 积累应用(15分)
1.默写(8分)
(1)师者,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杜甫《_______(其一)》)
(3)_____________,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4)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杜甫在《蜀相》一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祠堂内的自然之景,色彩鲜明,动静相衬,呈现出一派盎然的生机。
(6)《劝学》中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
2.阅读《苏东坡传》,完成下列各题(7分)
(1)下列关于本书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书作者林语堂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内外,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大师。
B.本书大体按照时间顺序对苏东坡的生平、才能、文学和政治生活作了生动的描述和评价。
C.本书中的苏东坡是文豪却非“腐儒”,他喜欢游历、研究佛学道教、热衷瑜伽和炼丹。
D.本书忠于历史事实,引用大量学术资料和作家作品,以完全客观理性的视角塑造传主。
(2)苏东坡的人生足迹遍布九州大地,他出生在西南大省四川的小城眉山,这座小城也因为一个文学世家而蜚声中外,他们是父亲_______(填人名)和苏轼兄弟二人;后来,诗人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_______(填地名),然而正是在这里,他写出了人生中最精彩的四篇作品,包括一词一文二赋,其中的一文是_______(填作品名);公元一○九七年,走到人生暮年的诗人被一叶扁舟遣送至国土最南端的_______(填地名),他在这里完成了十五首和陶诗,还成为了当地文化的开拓者和播种人。(4分)
二 阅读(45分)
(一)阅读文章,完成第3—6题。(14分)
(甲)
①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为了生育,生育却又规定了男女的结合。这一种结合基于异,并非基于同。在相异的基础上去求充分了解,是困难的,是阻碍重重的,是需要不断的在创造中求统一,是A______式的企图。它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它的企图也是无穷止的,因为最后的统一是永远不会完成的,这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不但这样,男女的共同生活,愈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度也愈是深,求同的阻碍也愈是强大,用来克服着阻碍的创造力也更需强大,在它的立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
②把这种模式的两性恋爱看成是进入生育关系的手段是不对的。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但不是经济的生产,不是个事业。恋爱的持续倚于推陈出新,不断的克服阻碍,也是不断的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从结果说可以是毫无成就的。非但毫无成就,而且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依现代文化来看,男女间感情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的事业摇摇欲坠。这事业除非另外设法,由社会来经营,这种模式的精神的确在破坏这社会上的基本事业。
③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它是B______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式原则。“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非但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是在心理上的,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乙)
①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水平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一些国家的生育率在经历短期下降之后有所反弹,但仍有很多国家陷入了长期的“低生育率陷阱”而不能自拔。在这一背景下,由麦克唐纳提出并由后人不断发展完的性别公平理论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②麦克唐纳认为,性别公平在工作与家庭两个领域的发展状况是否协调一致是解释生育率变动的关键,虽然近年来女性在教育和职业等方面相对男性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家庭领域,性别公平的发展却依旧非常滞后,这导致很多国家的生育率持续降低。如果要逆转生育率不断走低的趋势,那么家庭领域的性别发展就必须与工作领域保持同步。
③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和少子化接踵而至,出生率持续走低。我们的研究结合中国的大家庭传统,探讨性别公平理论在中国的表现形式及其适用范围。通过对2010—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夫妇在家务分工方面的性别不平等程度很高,但受扩大化家庭传统的影响,中国女性能从父辈那里得到较为充分的育儿支持,且这种育儿支持对女性的生育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相比之下,丈夫的家务贡献对妻子生育行为的影响很小,且仅在父辈无法提供充分育儿支持的情况下才会发挥作用。这项研究充分说明,家务分工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取决于具体的社会情境。因此,将性别公平理论直接照搬到中国并不合适。我们认为,性别公平理论是在欧美国家的核心家庭传统之下提出来的。在核心家庭丈夫是唯一可以分担妻子家务劳动和育儿责任的人,因此丈夫的家务贡献会对妻子的生育行为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在中国的大家庭传统之下,父辈取代了丈夫的角色并深度参与到育儿实践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丈夫的家务贡献对妻子生育行为的影响,导致性别公平理论在中国不成立。
④然而,尽管性别公平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但该理论强调的女性的工作一家庭冲突对生育的影响却具有很大程度的普遍性。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应当在更加广义的层面上来理解性别公平理论,即我们不必过于纠缠丈夫的家务贡献是否有影响,而是聚焦于现代女性在生育之后可能遭受的工作一家庭冲突。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所有有助于缓解女性工作一家庭冲突的因素都对生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只不过在西方核心家庭的背景下,丈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在中国扩大化家庭的背景下,父辈的作用超过了丈夫。此外,还需强调的一点是,虽然我们发现在当代中国,父辈在育儿中扮演的角色比丈夫更加重要,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情况在未来不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我们发现在核心家庭丈夫的家务贡献对妻子的生育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中国家庭的核心化趋势日益明显,我们预计丈夫对妻子生育决策的影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努力推动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节选自许琪《性别公平理论在中国成立吗?》有删改,《江苏社会科学》2021.4)
3.请在甲文的横线处填写两种文化模式:A________式 B________式(4分)
4.乙文第①段中加点词“低生育率陷阱”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乙文第③段所说“性别公平理论在中国不成立”原因的一项___(3分)
A.家务分工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取决于具体社会情境。
B.中国夫妇在家务分工方面的性别不平等程度很高。
C在我国,丈夫家务贡献对妻子生育行为影响很小。
D.父辈取代了丈夫角色并深度参与到育儿实践之中。
6.运用《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篇和“男女有别”篇的知识,分析中国与欧美家庭养育后代差异的原因。(5分)
(二)阅读文章,完成第7—11题。(16分)
师说
韩愈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软!
③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7.文学常识填空(2分)
韩愈是我国代著名文学家_____,字退之,他和柳宗元一起发起的文学运动叫_____。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_________ (2)则耻师焉,惑矣__________
(3)术业有专攻__________ (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__________
9.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3分)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B.小学而大遗
C.则群聚而笑之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0.指出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 )( )(3分)
A.句读之不知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不拘于时 D.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11.分析第③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三)阅读文章,完成第12—16题。(15分)
虎丘记
①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②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③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⑥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1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2分)
A.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 ) B.每度一字,几尽一刻( )
13.加点字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B.石光如练,一切瓦釜
C.千顷云得天池渚山作案 D.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
1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3分)
A.檀板丘积 B.樽罍云泻 C.布席之初 D.人间往,夜告弥子
15.翻译文中划线句。(4分
16.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的斗歌场景。(3分)
三 写作(40分)
《现代汉语词典》对“成功”一词的解释是:(跟“失败”相对)获得预期的结果。可见,预期的多少,直接影响你判断自己是否成功;成功肯定对你的人生有巨大的影响;成功与失败之间又有着极其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成功意味着自我实现,可是目前部分国人以为成功就是超越别人……等等,说到成功,你还想到了些什么?请写一篇以“成功之我见”为副题的议论文。
具体要求如下:
①正题自拟。
②选择一个角度入手,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不可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③字数须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按要求填空, 按要求作答,将材料三第段画线句译为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7页。
05,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05,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