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曹刿论战》教案(定稿)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曹刿论战》教案(定稿)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曹刿论战》教案(定稿)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曹刿论战》教案(定稿)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曹刿论战》教案(定稿),共5页。
    《曹刿论战》教案
    刘传胤
    教学目标:1、知识 与 技能: 掌握文中实词的用法、古今异义词的用法;了解特殊句式。
    2、过程 与 方法: 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掌握文章通过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章体现的“民本、人和”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当堂背诵课文。
    2、 掌握文章通过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从曹刿“取信于民”的观点中,理解文章体现的“民本、人和”思想,能知道它的现实意义。
    教 法: 朗读感知法、讨论法、探究发现法。
    学 法: 整体感知——指导背诵——感知体会——迁移提高
    课 时: 拟用1课时
    教 具: 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一)、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国历史入手,举出历史中以少胜多的战例,如:古代的官渡之战、淝水之战和中国人民八年抗战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等,师生共同探讨其中原因,引出本文课题——《曹刿论战》
    (方案二)、(课间音乐《得人心者得天下》),教师投影陈毅元帅关于淮海战役胜利原因的论述:“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引出本文课题——《曹刿论战》
    (教师明确时不需过多解释,在课文讲解完时,学生会有自己的感知。)
    二、朗读感知、检查预习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分组朗读,采用小组内部点评,小组之间互评,教师指点的方式,点评出朗读过程中出现的优点和不足。及时正音。
    2、(学生活动,感知文义)同桌合作:一人读课文,一人翻译课文,合作交流后,指出文章中重要的实虚词和古今异义词以及特殊句式。其他同学指出不足,进行补充。


    3、教师出示投影,明确重点。 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 )(《口技》)
    (1) 实词 : 间 参与 有何间焉。(jiàn )(《曹刿论战》)
    一会儿 立有间。(jiān)(《扁鹊见蔡桓公》)
    益处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加 增加 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虚报 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实情 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信 信用 小信未孚。 (《曹刿论战》)

    边境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
    福:保佑 鼓:击鼓
    (2) 古今异义词: 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牺牲
    今义:指为正义事业奉献时间、金钱、生命等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今义:忠诚
    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
    (3) 特殊句式: ① 何以战。 ②可以一战。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④夫大国,难测也。
    三、教师指导背诵
    语言描写是本文的特色,作者通过的对话,刻画了人物形象。因此应抓住人物之间的对话,进行背诵。
    (学生活动)根据叙写的三个部分:战前准备、战争过程、战后总结,同桌之间分别进行对话,模拟曹刿和鲁庄公的语气和神态。
    四、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感悟探究。(投影)



    1、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战前准备

    (明确):刿 抓住战机击鼓 远谋

    抓住战机追击

    公将战 对比

    公 公将鼓之 鄙

    公将驰之
    2、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就写出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设置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剪裁详略得当的特点。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教师小结进行写作指导:写人的文章或是写事的文章都需要叙事来完成,叙事的时候一定注意详略得当,这样的文章才会有层次感,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使文章成为 “一锅粥”比如《藤野先生》一文明暗线交织,写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时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对于曹刿和鲁庄公你做如何评价?
    明确:曹刿具有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有着强烈的爱国心;鲁庄公驽钝、浮躁,但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4、面对强大的齐国,鲁国为何能以少胜多?
    (明确):战争靠的是人民的团结,统治阶级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引导学生理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内涵。
    五、拓展延伸
    我们今天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和”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和曹刿的“取信于民”,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是否一致?结合《论语·颜渊·第十二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谈谈你的看法。



    板书设计:
    战前准备(详写)

    刿 抓住战机击鼓(略写) 远谋

    抓住战机追击(略写)
    对比
    公将战 (略写)

    公 公将鼓之 (略写) 鄙

    公将驰之 (略写)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有句话:“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决定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的语言精炼,可谓语言的字字珠玑,读来朗朗上口。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学生喜欢文言文。如果教师开篇就讲语法知识,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词类活用等抽象的知识,就等于关闭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大门。况且《语文新课标》指出如何处理阅读中的知识和能力关系的基本思想,“不追求语文知识的全面,不讲求语法知识的系统,强调阅读过程中对语文知识的整合,强调最终形成阅读能力”。又考虑到《曹刿论战》这篇文章比较浅显,学生结合注释就能顺畅理解文义,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加强阅读的比重,先是整体阅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如果朗读顺畅到位,就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否则就调整教学思路以顺应变化的教学状况。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教师仅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对于实词、古今异义词 、特殊句式不需讲述太多,否则又陷入“满堂灌”的怪圈。如果指导学生当堂背诵 ,就必须采用有效的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激起学生的潜能。因此,根据文本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的特点,笔者试图以现场模拟的形式来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关于《左传》、《左传》的编写体例以及左丘明的一些文学常识性的知识,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需过分强调,大多数学生能自觉的去识记,课堂教学中不必花时间去识记。
    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感悟探究,使得教学目标、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而不是仅停留在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上。所以探讨文本写作构思、技巧就成为更高层次的教学的重点,人物对话又成为感知人物形象的重要 “把柄”。阅读教学不能单纯的进行文本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点尝试,试图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况且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适当的了解掌握一些文章的写作构思、技巧是必要的。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民本思想”、“人和”的含义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教师的观点不能取代学生的观点,二者应当是互相补充,以师之长补生之短,以生之长补师之缺,做到教学相长。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