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仙桃荣怀学校、天门外国语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
展开2023年春季学期九年级语文模拟考(二)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 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枝头果实累累(lĕi lĕi),池塘水波粼粼,原野绿草茵茵,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至美的田园画卷。这画卷让人沉醉。
B. 环保政策落地,神州大地到处山青水秀,但是仍有个别地方个别人,铤(tĭng)而走险,顶风而上,污染环境,为人所不齿。
C. 国家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历史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居安思危的智慧,不辍(chuò)劳作、实干兴邦。
D. 从那以后,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暇(xiá)想,遨游在美妙的梦境中。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前倨后恭的丑态令人不敢恭维。
B. 一声春雷,那贵如油的春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春风轻拂下的济南可谓是满城风雨。
C. 在纪念建党100周年活动中,同学们高谈阔论,深入学习党史,发扬民族精神。
D. 在本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走访了鞍山钢铁公司,并津津乐道地谈论着鞍钢的故事。
3.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是,动起笔来,又总爱面面俱到,想告诉人家这个,又想告诉人家那个。
②一篇东西的目的性,要简单明确,
③我写这篇东西之初,原也想说好几个意思,最后没有那样做。
④结果呢,问题提得不尖锐,不明确,更别说深入地解决问题,
⑤意思没有说透,怎么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呢?
A. ②①⑤③④ B. ②①④⑤③ C. ③①②⑤④ D. ③①②④
4. 下面对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课文《天上的街市》《屈原》都是他的作品。
B. 《植树的牧羊人》《伟大的悲剧》《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让·乔诺、澳大利亚的茨威格、俄国的契诃夫。
C. 《爱莲说》《陋室铭》《诫子书》《出师表》《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说”“铭”“书”“表”“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D. 古代对平民有不同称呼,如“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匹夫”,“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苍生”,“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中的“布衣”等皆是。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临近考试,为了让自己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我总喜欢在皎洁的月光下,仰望满天繁星。
B. 听到天生兄妹深情演唱的《贵州人爱贵州》,让我心潮澎湃,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C.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国国家的中国留学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学习课本。
D. 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其如何应对重大危机,如何看待人民群众的利益。
综合性学习(4分)
6. 我们一生似乎都在努力提高记忆力,学生时代考高分需要增强记忆力。但伴随记忆的是遗忘,关于大脑遗忘机制,目前仍没有标准答案。为了更好的了解记忆与遗忘的关系,请完成下列题目。
下面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它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请根据图表总结出遗忘规律并提出两条合理的复习建议。
遗忘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古诗默写
(1)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5)《游山西村》中描写欢天喜地、古老淳朴的乡土风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都有“_______?_______”胸怀,,所以他们视死如归,表现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气节。(填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句子)
二、阅读与探究(共48分)
(一)古诗鉴赏(4分)
8. 阅读沈与求①的诗歌《舟过荻塘》,完成小题。
野航春入荻芽塘,远意相传接渺茫。
落日一篙桃叶浪②,熏风③十里藕花香。
河回遽失青山曲,菱老难容碧草芳。
村北村南歌自答,悬知岁事④到金穰⑤。
[注释]①沈与求,宋代大臣,曾向高宗建议迁都,“以图恢复”,结果被逐出朝廷,派往地方,后来与朝廷官员意见不合,一度被迫去职。②桃叶浪,指落日余晖映照下的波浪。③熏风,和暖的南风,多指夏风。④岁事,农事。⑤金穰,指丰收之年。
(1)请从写景的角度赏析颔联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司马光
邵佰温
荆公①欲变更祖宗法度,行新法,退故老大臣,用新进少年,温公②以为不然,力争之。神宗用荆公为参知政事,用温公为枢密副使,温公以言不从,辞不拜。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帝必欲用公,召知许州,令过阙上殿。方下诏,帝谓监察御史里行程颢曰:“朕召司马光,卿度光来否?”颢对曰:“隆下能用其言,光必来;不能用其言,光必不来。”帝曰:“未论用其言,如光者常在左右,人主自可无过。”公果辞召命,乞西京留司御史台,以修《资治通鉴》。帝与左丞蒲宗孟论人才,及温公,帝曰:“如司马光未论别事,只辞枢密一节,朕自即位以来,惟见此一人。”帝之眷礼于公不衰如此。
(节选自邵伯温《那氏闻见前录》)
注释:①荆公:指王安石。②温公:指司马光。
A. 荆公欲变更祖宗法度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B. 召知许州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C. 帝之眷礼于公不衰如此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 以修《资治通鉴》 属予作文以记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土/知永兴军。
B. 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土/知永兴军。
C. 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D. 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土知永兴军。
A. 王安石想改革祖宗法律制度,实行新法,司马光没把它当回事。
B. 皇帝已经猜测到司马光不会上殿朝见,可见并非真心要任用司马光。
C. 皇帝想任命司马光许州知州,司马光因为修撰《资治通鉴》拒绝了。
D. 皇帝直看重且礼遇司马光,认为如果他常伴身边,自己可以无过失。
12. 句子翻译。
(1)温公以言不从,辞不拜。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三)名著阅读(9分)
李逵、燕青径望梁山泊来,路上无话。直到忠义堂上,宋江见了李逵、燕青回来,便问道:“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李逵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当有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五虎将,慌忙拦住,夺了大斧,揪下堂来。宋江大怒,喝道:“这厮又来作怪!你且说我的过失!"李逵气做一团,那里说得出。
13. 请你为上面的语段拟一个能概括基本情节的标题。
14. 李逵为什么如此生气?后来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15. 有人评价说李逵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也有人说李逵的性格虽然暴烈,但他也有憨直可爱的一面。对这两种评价,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本段情节作简要分析。
(四)说明文阅读(6分)
①2014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编程一小时”活动中写下自己人生第一行编程代码,从那时起,青少年编程教育就逐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2017年7月,我国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特别提到的“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给青少年编程教育的重要性一锤定音。
②要想真正了解编程,还得从历史上的那些长得像编程的“兄弟们”说起!
③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工程师编程并不是“敲代码”,而是“写代码”——真的在纸上写出程序代码。在纸上写好的代码也不能运行,工程师们还需要把程序制作成打孔纸带,把打孔纸带输 入计算机,计算机才能读取程序并运行。从1943年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发明开始,给计算机输入打孔纸带就是当时的“编程”方式。直到电子显示器发明并大规模应用后,纯数字化的代码输入得以实现,打孔纸带才退出了“编程”的舞台。
④我们再向前追溯,还能发现比打孔纸更早的“编程”装置。这些装置中有两种我们比较熟悉,是音乐盒和自动人偶。能自动演奏音乐的音乐盒最早出现在公元9世纪,在19世纪成为大量生产的工业化产品,是当时人们的休闲娱乐用品。音乐盒内部有一个滚筒,滚筒侧面安装有一排发音簧片,每一个簧片被拨动后能发出特定的音高。工匠对照着乐谱,在滚筒上对应行列的位置做出凸起。滚筒转动时,各个凸起依次拨动簧片,就形成了旋律。在19世纪末,大型音乐盒开始使用更轻便、也更容易更换的打孔圆盘替代了滚筒。
⑤自动人偶最早的记载见于古希腊时期,我国的《列子·汤问》中也有记载一位工匠“偃师”给周穆王献了一个跳舞人偶。有制造结构记载的,和有实物保存的自动人偶都使用了凸轮来“编程”。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个由英国工匠制造并赠送给乾隆皇帝的“铜镀金写字人钟”。钟底部的写字机械人由发条驱动,能自动用毛笔在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这样一套复杂的动作,就是由若干个凸轮转动来控制人偶的手臂、手腕和头部同时运动。中文的书写非常复杂,写字人钟无法装载更多的凸轮来写出更多文字。字母文字的书写相对简单很多,18世纪的瑞士钟表匠皮埃尔·雅克德罗制作的“书写者”自动人偶就可以自由定义书写内容。虽然理论上我们可以控制自动人偶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但更换凸轮无疑是一种低效的方式。不过直到今天,人型机器人的动作控制依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⑥往更早的历史中寻找,我们会发现在公元60年,还有一个可编程的发明。这个装置是古希腊的数学家、工程师希罗发明的“可编程”三轮车。这辆车有两个驱动轮和一个被动轮。两个驱动轮分别有独立的车轴,在车轴绕上绳子,绳子的另一头由挂在车子桅杆上的重物拉动,驱动轮就转动起来,带动车前进。希罗巧妙地在驱动轮车轴上钉了几根钉子,这样就可以反绕绳子,而且多次改变绕绳方向。当重物拉动绳子时,两个驱动轮的不同正转与反转的组合就实现小车的前进、后退、左右转弯。只要预先设计好绕绳方式,希罗就能控制小车按既定路线行走,实现对小车的“编程”。
⑦打孔机、音乐盒、自动人偶、三轮车等都是历史上的“可编程”发明,它们推进了“编程”进程的发展。
(节选自《中国科技教育》,有改动)
16. 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纯数字化代码输入实现后,打孔纸带退出历史舞台。
B. 音乐盒的滚筒转动时,各个凸起依次拨动簧片,就变成了音乐旋律。
C. 人形机器人可以做出各种动作,说明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它进行了成功的“编程”。
D. 布罗发明的“可编程”三轮车有两个驱动轮和一个被动轮,只要预先设计好绕绳方式,就能控制小车按既定路线行走。功的“编程”。
17.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8. 选文第④段中加点词“依次”能否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五)议论文阅读
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①日前,记者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采访。走进学校与学生攀谈几句便发现,他们思维清晰、谈吐流畅。仔细了解后得知,在锡山高中,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要拥有600万字的阅读量。谈及为何如此,校长唐江澎的话引人深思:“多读书远比会做阅读理解题重要,阅读能让生命更加优雅从容。”因此,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②阅读对于儿童成长至关重要。首先,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翻开书籍,和伟大的经典对话,如同打开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
③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有教育学家曾说,当偏僻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有了与中心城市的孩子一样多的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起点就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拉乌彝族乡,拉乌完全小学校长谢红芬常常在周末背上书包,装满精心挑选的书籍,到学生家中和孩子、家长一起读书。对这些孩子而言,一本薄薄的书籍,就能让他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目前,在一些中西部地区,很多儿童拥有的课外读物数量还很少。如何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多的优质图书,保障他们阅读的权利,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
④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书籍本身并不缺乏,但大多数孩子依然面临着“该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的困惑。当“浅阅读”“碎阅读”充斥于眼前,如果不增强甄别能力、思考能力,就很容易在无边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前段时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明确课外读物的质量标准,要求学校做好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这一举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有助于发挥阅读的育人功能。
⑤“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阅读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内容,为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努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在某个固定时间段,放下手中的工作,开展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应不断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开发出适合孩子特点的阅读指导课程;此外,图书馆、书店、书展等公共阅读空间,也应强化配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儿童阅读环境。
⑥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让他们学会阅读、热爱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心灵,孩子们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选自2022.4.24《人民日报》)
19.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0.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1. 选文第③段和第④段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六)记叙文阅读(12分)
桐花满地
雪小禅
①起初,我是不喜欢桐花的。
②桐花命贱,粉不粉艳不艳的,大朵大朵地开着,形状也散。因为大,觉得没了形似的。更有那颜色,有灰败的暗在里面,所以,我初见桐花,便觉得不是我的花。只因为它没有灵性,好像一个呆滞的乡下女子。
③后来喜欢了看电影,发现电影院里有几棵泡桐,高大健硕,足有几十年了吧?三四月间,一树一树的花开,粉灰色的桐花开遍了天空。我恰是十五六岁的年龄,一下子惊艳过去。
④那是故乡的老电影院,院子里因为有几棵泡桐,显得鬼魅而虚幻。我常常和同学跑去看电影,当然是要逃课的。电影票两毛钱一张,今天是粉的,明天是蓝的,细细的长条,前面印了座位,多少排多少号,后面是日期。我们偶尔也逃票,如果当天恰好是蓝色的票,而我们前几天恰好用过蓝色的票,于是混进去,感觉占了极大便宜。无限的快乐,贼的快乐。
⑤那时玲是我的蜜友,她总是与我一起跳过一中的墙去看电影,有时去得早,就捡几朵桐花放到书里。玲说,这花要是不败该多好啊。这句话多傻啊!我笑话她总是说傻话,她又说,花无百日红。
⑥后来她转学走了,我一个人再去看电影时总是会想起她。
⑦我把桐花夹在信里寄给她。我问她,你那里有桐花吗?问她的时候,她就哭了。因为我发现,信纸是湿的。
⑧天上学都要过电影院,我总是不经意地扭头看那些泡桐,春去春回,看了三年。我离开了故乡,从此再也没有回去。小城的桐花,已散落在记忆的河岸上,桐花穿过两岸光阴,只是无比的凄美。惨绿的少年就那样一挥而去。
⑨再回故乡,却不见了桐花。
⑩电影院早就黄了,于是拆掉,盖了商城,里面无限的热闹。电影院不复存在,当然也没有桐花了。正是人间四月天,我却惶惶然,好像失了什么,无限地惆怅。
⑪多年之后,我和玲再度联系上。她没有考上大学,一个人在异乡奔波,不停地在路上奔波。下岗失业,做生意赔本,失恋离婚,玲的命运一波三折,但她却没有抱怨过。我想起桐花,那样努力地开着,不好看,可是,为了春天的到来,一直努力着。
⑫我问玲还记得我寄给她的桐花吗?她在电话中说,已经干掉了,没了颜色。可是,她一直留着。因为,上面有光阴的痕迹。
⑬还有一次去开会,我觉得闷,出来透气,在窗口,忽然看到了桐花。一枝枝伸展着,在三楼的窗前,那些桐花几乎伸手可及。天正在下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地上有一片落花,真是桐花万里路。我伸出手去,摘下一朵,那朵又软又绵的桐花,就在我的手上,上面有雨露儿,颤抖着,微张着,这是一朵还没有完全开的花,还有着青涩的美。我捧着它,想起与桐花的初见,我并不喜欢它。如今,与君再相见,我心中,俱是欢喜的花儿,一朵、两朵地开着,桐花满地。我记得故乡的桐花,也更喜这眼前的一朵。
⑭我给玲发了一条短信:“玲,有空回来看桐花吧,它们又开了呢。”
⑮玲很快回了短信。她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还当去跳墙偷看电影的少年吧。因为那里有我和你的桐花万里路。”
22. 请分析选文第①段有何作用?
23. 第⑬段中“我”为什么会“更喜欢这眼前的一朵”?
24. 根据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1)只因为它没有灵性,好像一个呆滞的乡下女子。(从修辞的角度)
(2)正是人间四月天,我却惶惶然,好像失了什么,无限地惆怅。(从加点词语的角度)
25. 文章以“桐花满地”为题,有什么作用?
三、作文(50分)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以笔为舟,文人墨客书写了山水诗路;以书为舟,莘莘学子邀游着知识海洋;以梦为舟,航天英雄创造出太空神话。
“舟”是远行的依靠,是成长的阶梯,是圆梦的翅膀。请用“以_________为舟”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日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23年湖北省仙桃荣怀学校中考复习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仙桃荣怀学校中考复习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仙桃市荣怀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水平能力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仙桃市荣怀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水平能力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仙桃荣怀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仙桃荣怀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使用不当的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综合性学习,古诗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