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阅读】记叙文 专题 03 赏析环境描写方法(讲义+试题) 六年级语文(含答案、解析)
展开记叙文 专题 03 赏析环境描写方法
【典型例题】
一、品读句子,体会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这句话属于_______描写,“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描写出雨势之_______。而且表现出雨水的______________,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洪水比作__________,生动地描绘出洪水的凶猛骇人之势。句中的词语________写出了山洪声音大,_________写出了水流速度快,________写出了洪水来势迅猛。
(3)上面的句子都属于环境描写,营造出危险步步逼近的紧迫感。请你对句子“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进行赏析。
【思路引导】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社会背景。 ②心理暗示。 ③揭示性格。 ④反衬形象。 ⑤增加真实性。
⑥渲染气氛。 ⑦烘托心情。 ⑧反映性格。 ⑨推动情节。 ⑩深化主题等。
【方法总结】
1.环境描写的好处/作用/赏析:描写方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内容+作用
【答题模板】
环境描写的赏析
即模板为:
答:“句子”运用了 什么 描写方法,写出了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课堂精讲】
①我去天山旅游,那里地处偏远,人们生活节奏缓慢,太阳升得老高才起床张罗生意,我第二天一大早要上山抓景,就准备买些方便面当早餐,也要准备照相机电池。
②我到宾馆下面的小街购买,女店主听我说要电池和方便面,淡淡地说:“这里没有,往下走彩云商店有。”
③我来到彩云商店,那是一家只有六七平方米的鸽子笼店,招牌、货柜都很旧了,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太太窝在里面,活动空间很小,这里倒是有我要的方便面和电池,可是老太太的货品简单稀少、杂乱陈旧,让人没有购买的欲望。
④我转身离开,去不远处的超市。那家超市有货架二十几排,小具规模,货物琳琅满日,环境也不错,但里面居然没有最常见的方便面和电池。
⑤我再次来到彩云商店,老太太起身拿货非常艰难,她拄着拐棍,手都颤颤巍巍的。
⑥我折回来,从女店主嘴里知道了真相。她说:“方便面和电池这条街只有彩云商店里有,这是我们约定好的,有几种货品大家都不卖,只留给彩云商店。”
⑦原来,彩云商店老太太的老伴早逝,她靠吃低保过活,日子过得窘迫,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邻居们想帮她,但老太太脾气倔,不愿意欠大家的,邻居们能为她做的,就是达成一致,留一些生意让她独享。
⑧女店主打了个比方:“老人家生活困苦,心情总是背离阳光,我们扳不过她的身子,便当镜子,把阳光折射给她。”
⑨我回头望望这条狭窄的小巷,只觉得阳光照下来,每个角落都好明亮。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张罗:
(2)独享:
2.我们学过给文章拟题的方法,请给短文拟个恰当的题目。
3.第②段描写女店主生意时“淡淡”的态度,说明女店主( )
A.不在乎小利润买卖 B.本能地提防陌生人
C.故作矜持另存商机 D.舍己为人暗助老太太
4.小说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第③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5.第⑥段中所提及的“真相”是什么事?
6.第⑧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里“背离阳光”是指______________,而“把阳光折射给她”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什么“我”觉得小巷每个角落的阳光都好明亮呢?
【课堂训练】
向生命鞠躬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迅速扑过去用双手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张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是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是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⑪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⑫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⑬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1.对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表达对生命的尊重、敬畏。
B.表达对孱弱而顽强的生命的敬佩之意。
C.表达对儿子的愧疚。
D.表达对自己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愧疚、自责。
2.短文第④自然段“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第⑧自然段“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两次提到“流血”,下列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次流血程度不同,说明蚂蚱受到了重创。
B.突出了蚂蚱为重获自由不懈努力的精神。
C.体现了蚂蚱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
D.说明蚂蚱的壮举在人世间不可能发生。
3.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将“我”对蚂蚱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补充完整。
( )→难以想象→( )→( )→鞠躬
4.第②自然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6.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蚂蚱的行为中得到什么启示。
【能力提升】
一件小事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不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儿,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但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办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活,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停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不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使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现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1.给画线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件小事”的起因和结果。
起因:
结果:
3.文章主要捞写了______个人物,其中运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
4.文章环境描写精当,请你找到文中第四处环境描写,说说它的作用。
【课后巩固】
爱心救了自己
老家离县城100多里,那时还没通公路,去县城全靠步行。那天,天刚蒙蒙亮,我跟父亲就出发了。
我们翻了一座山又一座山,来到一个小村庄时,①突然乌云滚滚,一场暴雨如泼一般下了起来。我们来到一户人家避雨,这家只有一个老奶奶,老奶奶见了我们非常客气,又是倒水又是给我们弄饭吃。
老奶奶知道我们去县城,她来了精神,说:“我大儿子在县城一中教书,你给我捎句话,我现在很好,让他放心,让他好好教书。”
父亲说:“没问题。”
吃完饭,雨小了点。父亲知道老人也不容易,掏出2元钱想作为饭钱,老人说啥也不肯收,走时老奶奶找来两块塑料布说:“我们没有伞,你们父子俩就用它遮遮雨吧。”
父亲说:“谢谢了,回来时我们一定还你。”
老奶奶说:“还啥,值不了几个钱。”
我们走出村不久,②雨突然大了,山洪暴发,河水猛涨。转眼间,房屋倒塌,人们哭叫着在四处奔跑,父亲拉着我朝山上跑去,躲进山上的一座古庙里。
父亲说:“我躲在这里不行,得下山救人。”他又对我说,“你留下,我下山救人。”“不,我跟你一块儿去救人。”我想起了那位慈祥的老奶奶,决定下山去救她。父亲摸了摸我的头笑了笑:“不愧是我的好儿子。”
③下山的路不好走,有的路被雨水冲毁。好不容易下了山,四周汪洋一片,有的房屋继续在倒塌,哭叫声一片。老奶奶的房子已被洪水淹没了,可怜的老奶奶一定被洪水卷走了,我的心顿时难受起来。
突然,在江边草丛中,我发现了老奶奶。她晕倒了,上涨的江水在冲着她的脚,她的鞋子被冲掉了。我和父亲奔了过去,父亲背起她,逃到一个更高的山坡人家。老人这时醒了,父亲放心不下,就让我照顾老奶奶,他继续去救人。
那晚,父亲一共救了10个人,他像一个指挥家,观察水位,指挥着逃生的人们。
④天亮时,暴雨停了,江水也在下降。
我突然发现山上那座庙不见了,整座山都变了样,树木倒塌,狼藉一片。原来是半夜山体滑坡,古庙被泥石流掩埋。
我抱住父亲哭了,是我们的爱心救了我们自己!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刻画了老奶奶和父亲怎样的形象?结合相关情节说一说。
(1)老奶奶:
(2)父亲:
3.第①②③④处画“ ”的环境描写分别起( )、( )、( )、( )的作用。
A.推进情节的发展 B.表明避雨的原因
C.衬托人物的品质 D.暗示故事的结局
4.作者说“爱心救了自己”,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记叙文 专题 03 赏析环境描写方法
【典型例题】
一、品读句子,体会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这句话属于__环境 _____描写,“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描写出雨势之___ 大____。而且表现出雨水的____来势凶猛__________,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洪水比作_____ 野马 _____,生动地描绘出洪水的凶猛骇人之势。句中的词语__ 咆哮 ______写出了山洪声音大,___ 狂奔______写出了水流速度快,___势不可当_____写出了洪水来势迅猛。
(3)上面的句子都属于环境描写,营造出危险步步逼近的紧迫感。请你对句子“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进行赏析。
这句话写出了水位不断上升,形势越来越来紧张。“蹿”写出水上涨的速度非常快。“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出了洪水疯狂凶猛的样子致。
【重点解析】
(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描写方法的掌握与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理解句子,要领会句子中的内容要点,概括出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注意辨析句子的含义,做此题,要多揣摩。仔细思考,加以分析。解答时主要是抓句子里面的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结合的中心意思来理解句子。
细读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可知,这句话属于环境描写,不仅写出了雨之大,还写出了来势之猛,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辨析,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结合句子“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洪水比作野马,生动地描绘出洪水的凶猛骇人之势。句中的词语“咆哮”写出了山洪声音大,“狂奔”写出了水流速度快,“势不可当”写出了洪水来势迅猛。据此填空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能力。解答这类题时,可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人物描写等角度来理解与赏析。
结合句子“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可知,这句话写出了水位不断上升,赋予“水”人格化的动作““蹿””、“舔”,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疯狂肆虐的洪水的恶魔形象。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思路引导】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社会背景。②心理暗示。③揭示性格。④反衬形象。⑤增加真实性。
⑥渲染气氛。 ⑦烘托心情。⑧反映性格。⑨推动情节。⑩深化主题等。
【方法总结】
1.环境描写的好处/作用/赏析:描写方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内容+作用
【答题模板】
环境描写的赏析
即模板为:
答:“句子”运用了 什么 描写方法,写出了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课堂精讲】
①我去天山旅游,那里地处偏远,人们生活节奏缓慢,太阳升得老高才起床张罗生意,我第二天一大早要上山抓景,就准备买些方便面当早餐,也要准备照相机电池。
②我到宾馆下面的小街购买,女店主听我说要电池和方便面,淡淡地说:“这里没有,往下走彩云商店有。”
③我来到彩云商店,那是一家只有六七平方米的鸽子笼店,招牌、货柜都很旧了,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太太窝在里面,活动空间很小,这里倒是有我要的方便面和电池,可是老太太的货品简单稀少、杂乱陈旧,让人没有购买的欲望。
④我转身离开,去不远处的超市。那家超市有货架二十几排,小具规模,货物琳琅满日,环境也不错,但里面居然没有最常见的方便面和电池。
⑤我再次来到彩云商店,老太太起身拿货非常艰难,她拄着拐棍,手都颤颤巍巍的。
⑥我折回来,从女店主嘴里知道了真相。她说:“方便面和电池这条街只有彩云商店里有,这是我们约定好的,有几种货品大家都不卖,只留给彩云商店。”
⑦原来,彩云商店老太太的老伴早逝,她靠吃低保过活,日子过得窘迫,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邻居们想帮她,但老太太脾气倔,不愿意欠大家的,邻居们能为她做的,就是达成一致,留一些生意让她独享。
⑧女店主打了个比方:“老人家生活困苦,心情总是背离阳光,我们扳不过她的身子,便当镜子,把阳光折射给她。”
⑨我回头望望这条狭窄的小巷,只觉得阳光照下来,每个角落都好明亮。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张罗:原指照料处理。文中指人们生活节奏缓慢,太阳升得老高才起床处理照料生意。
(2)独享:原指独自享有或享受。文中指邻居们留一些生意让她独自享有。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可以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其含义。结合文中“我去天山旅游,那里地处偏远,人们生活节奏缓慢,太阳升得老高才起床张罗生意……”分析可知,“张罗”意思是照料处理。结合“原来,彩云商店老太太的老伴早逝,她靠吃低保过活,日子过得窘迫,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邻居们想帮她,但老太太脾气倔,不愿意欠大家的,邻居们能为她做的,就是达成一致,留一些生意让她独享。”分析可知,“独享”意思是独自享有或享受。
2.我们学过给文章拟题的方法,请给短文拟个恰当的题目。
折射给你温暖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给文章加标题,给文章加标题方法:
①根据主要内容概括出题目;
②根据文章主旨提炼出题目;
③利用相关的景或物做题目;
④代表性时间、地点做题目;
⑤用主要人物或事件做题目。
文章讲述了“我”去天山旅游买东西时,了解到宾馆下面小街的人们为了帮助老太太,有几样商品不卖,只有彩云商店的老太太卖的故事,再结合文章结尾“老人家生活困苦,心情总是背离阳光,我们扳不过她的身子,便当镜子,把阳光折射给她。”分析可知,本题标题可拟为:折射给你温暖。
3.第②段描写女店主生意时“淡淡”的态度,说明女店主( D )
A.不在乎小利润买卖 B.本能地提防陌生人
C.故作矜持另存商机 D.舍己为人暗助老太太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第二自然段中“女店主听我说要电池和方便面,淡淡地说:‘这里没有,往下走彩云商店有。’”及第六自然段中“方便面和电池这条街只有彩云商店里有,这是我们约定好的,有几种货品大家都不卖,只留给彩云商店。”“彩云商店老太太的老伴早逝,她靠吃低保过活,日子过得窘迫,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邻居们想帮她,但老太太脾气倔,不愿意欠大家的,邻居们能为她做的,就是达成一致,留一些生意让她独享”分析可知,第②段描写女店主生意时“淡淡”的态度,说明女店主舍己为人暗助老太太。
4.小说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第③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借助环境描写表达老太太不但年迈而且生活困苦。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要仔细阅读文章分析作答。环境描写是作者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等景物和民俗民风。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人物心情和渲染气氛都有很大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社会背景。②心理暗示。③揭示性格。④反衬形象。⑤增加真实性。⑥渲染气氛。⑦烘托心情。⑧反映性格。⑨推动情节。⑩深化主题等。结合第七自然段中“彩云商店老太太的老伴早逝,她靠吃低保过活,日子过得窘迫,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邻居们想帮她,但老太太脾气倔,不愿意欠大家的,邻居们能为她做的,就是达成一致,留一些生意让她独享。”分析可知,第三自然段借助环境描写表达老太太不但年迈而且生活困苦。
1. 第⑥段中所提及的“真相”是什么事?
这条街的所有商店都不卖方便面和电池,只留给彩云商店卖,为的是暗中帮助老太太。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第六自然段中“方便面和电池这条街只有彩云商店里有,这是我们约定好的,有几种货品大家都不卖,只留给彩云商店”及第七自然段中“彩云商店老太太的老伴早逝,她靠吃低保过活,日子过得窘迫,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邻居们想帮她,但老太太脾气倔,不愿意欠大家的,邻居们能为她做的,就是达成一致,留一些生意让她独享。”分析可知,“真相”指这条街的所有商店都不卖方便面和电池,只留给彩云商店卖,为的是暗中帮助老太太。
6.第⑧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里“背离阳光”是指_老太太脾气倔强,不愿意接受大家的帮助_,而“把阳光折射给她”的言外之意是_大家把方便面和电池的生意留给老太太独自做__。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第六自然段中“方便面和电池这条街只有彩云商店里有,这是我们约定好的,有几种货品大家都不卖,只留给彩云商店”及第七自然段中“彩云商店老太太的老伴早逝,她靠吃低保过活,日子过得窘迫,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邻居们想帮她,但老太太脾气倔,不愿意欠大家的,邻居们能为她做的,就是达成一致,留一些生意让她独享。”分析可知,“背离阳光”是指老太太脾气倔强,不愿意接受大家的帮助,而“把阳光折射给她”的言外之意是大家把方便面和电池的生意留给老太太独自做。
7.为什么“我”觉得小巷每个角落的阳光都好明亮呢?
我被小巷中的店主们的温情所感动,觉得小巷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爱心,充满了光明,所以内心觉得很明亮。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讲述了“我”去天山旅游买东西时,了解到宾馆下面小街的人们为了帮助老太太,有几样商品不卖,只有彩云商店的老太太卖的故事,再结合文章结尾“老人家生活困苦,心情总是背离阳光,我们扳不过她的身子,便当镜子,把阳光折射给她。”分析可知,我被小巷中的店主们的温情所感动,觉得小巷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爱心,充满了光明,所以内心觉得很明亮。
【课堂训练】
向生命鞠躬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迅速扑过去用双手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张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是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是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⑪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⑫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⑬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1.对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表达对生命的尊重、敬畏。
B.表达对孱弱而顽强的生命的敬佩之意。
C.表达对儿子的愧疚。
D.表达对自己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愧疚、自责。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根据文章最后四段中“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分析可知,作者的“鞠躬”中有对生命的尊重、敬畏;有对孱弱而顽强的生命的敬佩之意;也有对自己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愧疚、自责。并没有对儿子的愧疚。
2.短文第④自然段“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第⑧自然段“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两次提到“流血”,下列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两次流血程度不同,说明蚂蚱受到了重创。
B.突出了蚂蚱为重获自由不懈努力的精神。
C.体现了蚂蚱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
D.说明蚂蚱的壮举在人世间不可能发生。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文章第七自然段中“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第八自然段中“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及第九自然段中“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分析可知,短文第④自然段“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第⑧自然段“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两次提到“流血”,突出了蚂蚱为重获自由不懈努力的精神。
3.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将“我”对蚂蚱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补充完整。
( 惊讶 )→难以想象→( 震撼 )→( 震惊 )→鞠躬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要认真审题,在原文中找到大致的答题范围,再细读范围内的内容,提取作答所需的关键信息即可。根据第二自然段中“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第就自然段中“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及第十一自然段中“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可知,“我”对蚂蚱的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应依次填写惊讶、震撼、震惊。
4.第②自然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②自然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蚂蚱生存的环境,突出了蚂蚱生命力的顽强。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环境描写的作用包括:
①交代社会背景;②心理暗示举;③揭示性格;④反衬形象;⑤增加真实性;⑥渲染气氛;⑦烘托心情;⑧反映性格;⑨推动情节;⑩深化主题。
本文第二自然段中“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这些自然环境的描写,描写交代了蚂蚱生存的环境,突出了蚂蚱生命力的顽强。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我”与儿子爬山时,发现并捉住了蚂蚱,“我”用草秆穿透其身体给儿子玩。蚂蚱脱逃,“我”再次捉住蚂蚱,仍用草秆穿透其身体,“我”看到了蚂蚱是如何艰难脱逃的,“我”向顽强的生命鞠躬。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本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讲述了“我”与儿子爬山时,发现并捉住了蚂蚱,“我”用草秆穿透其身体给儿子玩;第六自然段讲述了蚂蚱脱逃,“我”再次捉住蚂蚱,仍用草秆穿透其身体;第七至第十一自然段讲述了“我”看到了蚂蚱是如何艰难脱逃的。第十二至第十三自然段讲述了“我”向顽强的生命鞠躬。由此可知,本文主要讲述了“我”与儿子爬山时,发现并捉住了蚂蚱,“我”用草秆穿透其身体给儿子玩。蚂蚱脱逃,“我”再次捉住蚂蚱,仍用草秆穿透其身体,“我”看到了蚂蚱是如何艰难脱逃的,“我”向顽强的生命鞠躬。
6.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蚂蚱的行为中得到什么启示。
一只蚂蚱,无论如何是敌不过人类的,但是在强大的人类面前,它没有屈服,而是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斗争精神,让人钦佩。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也应该像蚂蚱一样永不屈服,用顽强的斗争精神去面对它。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本文主要讲述了“我”与儿子爬山时,发现并捉住了蚂蚱,“我”用草秆穿透其身体给儿子玩。蚂蚱脱逃,“我”再次捉住蚂蚱,仍用草秆穿透其身体,“我”看到了蚂蚱是如何艰难脱逃的,“我”向顽强的生命鞠躬。由此可以得到启示:一只蚂蚱,无论如何是敌不过人类的,但是在强大的人类面前,它没有屈服,而是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斗争精神,让人钦佩。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也应该像蚂蚱一样永不屈服,用顽强的斗争精神去面对它。
【能力提升】
一件小事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不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儿,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但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办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活,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停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不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使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现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1.给画线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 。” , :“ ……”
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件小事”的起因和结果。
起因: 因为生计关系,我到s门去,雇定了一辆人力车。
结果: 我请巡警转交车夫一大把铜元之后离开。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这篇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有起因经过结果。本题要求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起因和结果。起因指事情发生的原因,结果是指这件事最后怎样了。学生通读全文可以在第一段找到起因,简单概括为因为生计关系,我到S门去,雇定了一辆人力车。结果在文中找到12、13段可以找到,即我请巡警转交车夫一大把铜元之后离开。
3.文章主要捞写了___4___个人物,其中运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人物是___老女人_。
【重点解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文六要素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读全篇可知,文章一共描写了“我”、车夫、老女人和巡警这四个人物。
外貌描写是指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动作描写是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语言描写是指人物的语言和对话。故在这四个人中,其中运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人物是老女人。
4.文章环境描写精当,请你找到文中第四处环境描写,说说它的作用。
第四处环境描写:风停了,路上安安静静。用安静的环境来烘托“我”此时复杂的心理活动。
【重点解析】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它有以下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的心情。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5、推动情节的发展。6、深化作品主题。通读全文可找到第四环境描写即风停了,路上安安静静。在这里就起烘托气氛的作用,自己内心却不安,周围安安静静。
【课后巩固】
爱心救了自己
老家离县城100多里,那时还没通公路,去县城全靠步行。那天,天刚蒙蒙亮,我跟父亲就出发了。
我们翻了一座山又一座山,来到一个小村庄时,①突然乌云滚滚,一场暴雨如泼一般下了起来。我们来到一户人家避雨,这家只有一个老奶奶,老奶奶见了我们非常客气,又是倒水又是给我们弄饭吃。
老奶奶知道我们去县城,她来了精神,说:“我大儿子在县城一中教书,你给我捎句话,我现在很好,让他放心,让他好好教书。”
父亲说:“没问题。”
吃完饭,雨小了点。父亲知道老人也不容易,掏出2元钱想作为饭钱,老人说啥也不肯收,走时老奶奶找来两块塑料布说:“我们没有伞,你们父子俩就用它遮遮雨吧。”
父亲说:“谢谢了,回来时我们一定还你。”
老奶奶说:“还啥,值不了几个钱。”
我们走出村不久,②雨突然大了,山洪暴发,河水猛涨。转眼间,房屋倒塌,人们哭叫着在四处奔跑,父亲拉着我朝山上跑去,躲进山上的一座古庙里。
父亲说:“我躲在这里不行,得下山救人。”他又对我说,“你留下,我下山救人。”“不,我跟你一块儿去救人。”我想起了那位慈祥的老奶奶,决定下山去救她。父亲摸了摸我的头笑了笑:“不愧是我的好儿子。”
③下山的路不好走,有的路被雨水冲毁。好不容易下了山,四周汪洋一片,有的房屋继续在倒塌,哭叫声一片。老奶奶的房子已被洪水淹没了,可怜的老奶奶一定被洪水卷走了,我的心顿时难受起来。
突然,在江边草丛中,我发现了老奶奶。她晕倒了,上涨的江水在冲着她的脚,她的鞋子被冲掉了。我和父亲奔了过去,父亲背起她,逃到一个更高的山坡人家。老人这时醒了,父亲放心不下,就让我照顾老奶奶,他继续去救人。
那晚,父亲一共救了10个人,他像一个指挥家,观察水位,指挥着逃生的人们。
④天亮时,暴雨停了,江水也在下降。
我突然发现山上那座庙不见了,整座山都变了样,树木倒塌,狼藉一片。原来是半夜山体滑坡,古庙被泥石流掩埋。
我抱住父亲哭了,是我们的爱心救了我们自己!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父子俩在一位老奶奶家避雨,临走时老奶奶送给他们两张塑料布遮雨,他们走的途中再遭大雨又到一座古庙躲雨;转而父子俩离开古庙下山救人,救出了那位老奶奶,第二天发现那座古庙被泥石流掩埋。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作答时,学生要认真阅读原文,抓住文中主要人物、情节,将重要情节和结局进行简短地概括,语言通顺合理即可。本文主要写了父子俩在一位老奶奶家避雨,临走时老奶奶送给他们两张塑料布遮雨,他们走的途中再遭大雨又到一座古庙躲雨;转而父子俩离开古庙下山救人,救出了那位老奶奶,第二天发现那座古庙被泥石流掩埋。
2.本文刻画了老奶奶和父亲怎样的形象?结合相关情节说一说。
(1)老奶奶:老奶奶是一个心地善良、不求回报的人。她给“我们”倒水做饭吃,不收“我们”一分钱,还送塑料布给“我们”遮雨。 (2)父亲:父亲是一个懂得感恩、急人所急、乐于助人的人。他痛快地答应老奶奶所托,不顾生命危险勇救受灾群众。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作答时,学生要仔细阅读原文,从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或者侧面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品质,用几个词简练地概括他的主要特征,并说明理由,语句通顺合理即可。
(1)老奶奶是一个心地善良、不求回报的人。从她允许“我们”到她家避雨,并且还倒水做饭给“我们”吃,不收“我们”一分钱,还送塑料布给“我们”遮雨可看出。
(2)父亲是一个懂得感恩、急人所急、乐于助人的人。从他痛快地答应老奶奶给她儿子托话,还有冒着泥石流的危险,不顾生命勇敢积极地救助受灾群众可以看出。
3.第①②③④处画“ ”的环境描写分别起( B )、( A )、( C )、( D )的作用。
A.推进情节的发展 B.表明避雨的原因
C.衬托人物的品质 D.暗示故事的结局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描写的作用。
作答时,学生要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环境描写句子的深层含义,对于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主题等是否有影响,平时要多做题。
第①处“突然乌云滚滚,一场暴雨如泼一般下了起来”为写“我们来到一户人家避雨”表明了避雨的原因,故选B;
第②处“雨突然大了,山洪暴发,河水猛涨”为后面写父亲和“我”一起去救助受困群众埋下了伏笔,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故选A;
第③处“下山的路不好走,有的路被雨水冲毁”写出环境的艰辛和危险,在这样的境地下父亲仍然毫不畏惧地选择下山救人,衬托了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品质,故选C;
第④处“天亮时,暴雨停了,江水也在下降”写出危险已经停止,一切恢复平安,暗示故事的结局,故选D。
4.作者说“爱心救了自己”,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我同意“爱心救了自己”这种说法。本来父子俩在山上古庙躲雨,可他们想到受灾的群众,于是下山救人,而到了第二天发现古庙被泥石流掩埋。正是因为他们有爱心,选择离开古庙救人才幸免于难。
【重点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作答时,学生要认真阅读原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理解,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平时要多做题。山中突发泥石流,他们本来在庙里躲雨,可他们想到受灾的群众时,毅然决然地决定下山救人,而到了第二天发现古庙被泥石流掩埋。如果当时他们没有选择救人,或许就在庙中被掩埋。正是因为他们有爱心,选择离开古庙救人才幸免于难。
【暑假阅读】记叙文 专题 04 赏析人描写方法(讲义+试题) 六年级语文 (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暑假阅读】记叙文 专题 04 赏析人描写方法(讲义+试题) 六年级语文 (含答案、解析),共23页。
【暑假阅读】记叙文 专题 04 赏析描写或修辞方法(讲义+试题) 四年级语文 (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暑假阅读】记叙文 专题 04 赏析描写或修辞方法(讲义+试题) 四年级语文 (含答案、解析),共22页。
【暑假阅读】记叙文 专题 03 理解关键句子意思(讲义+试题) 四年级语文(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暑假阅读】记叙文 专题 03 理解关键句子意思(讲义+试题) 四年级语文(含答案、解析),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