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524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524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524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
1. 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对其进行在轨测试时,地面测试系统与该卫星之间的通讯利用了( )
A. 红外线 B. 电磁波 C. 超声波 D. 次声波
2. 2023年4月12−27日,50多部小戏小剧优秀作品在人民广场轮番上演,唱“红”了沂蒙时代新旋律,关于戏剧演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演员的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空气传来的
C. 女高音演员清脆的歌声的音调低 D. 男中音演员高亢的歌声是超声波
3. 4月20日,天空上演了2023年的首次日食,本次日食出现了日全环食现象,给人们带来难得一见的天文盛宴。下列光现象,与该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水中倒影
C. 镜中文字
D. 空中彩虹
4. 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舟六号货运飞船( )
A. 离开地面时不受重力 B. 加速上升时质量减小
C. 与火箭分离前相对静止 D. 入轨后运动状态不变
5. 沂蒙山区地处中纬度区,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气温适宜,四季分明,物态变化万千,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雾绕山峦
C. 霜满枝头 D. 滴水成冰
6. 自劳动课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以来,小明已学会了多种菜肴的烹饪方法,下列与烹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锅把手上刻有花纹可以增大摩擦 B. 燃气的热值大小与是否完全燃烧有关
C. 菜被炒熟是做功改变了它的内能 D. 油和水很难融合表明分子间没有间隙
7. 2023年2月10日,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在机械臂的辅助下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员的首次出舱活动,机械臂类似人的手臂,具有抓住、拉回、锁死等功能。如图所示工具,正常使用时与机械臂属于同一类杠杆的是( )
A. 瓶起子 B. 钢丝钳
C. 核桃夹 D. 食品夹
8. 2023年5月7日上午,我市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暨第七届万人健步行活动在五洲湖广场开启。如图所示,航拍本次活动的无人机匀速下降的过程中( )
A. 重力不做功
B. 动能减小
C. 重力势能不变
D. 机械能减小
9. 关于电和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B. 通电导体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C. 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线 D.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电流
10. 2023年5月18日,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拉开帷幕,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力组塔机器人展示了自主攀爬越障等一系列施工作业。机器人灵活的动作均是由电动机带动的,下列实验,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11. 中国物流之都临沂拥有众多仓库,对仓库的管理也规范有序。某仓库分辨前后门来人的电路为:前门来人闭合开关S1时,红灯L1亮、电铃响;后门来人闭合开关S2时,绿灯L2亮、电铃响。下列四种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2. 2023年1月16日,我国首艘具有破冰功能的大型航标船“海巡156”轮(如图)在天津列编,正式投入使用。“海巡156”轮( )
A. 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力平衡
B. 匀速航行时所受合力向前
C. 加速破冰时惯性越来越大
D. 卸货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
13. 2023年5月28日12时31分,自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的国产大飞机C919安全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如图),圆满完成了首个商业航班飞行,C919大飞机( )
A. 机身是由密度大、硬度大的材料制成的
B. 加速起飞的过程中所受空气浮力大于重力
C. 匀速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下方的大
D. 大功率航空发动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14.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80cm B.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km/h
C. 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mg D. 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4×106Pa
15. 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1.5V,电阻R1的阻值为2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 )
A. 通过R1的电流大于0.3A B. 电阻R1和R2是并联的
C. 电压表的示数为0.9V D. 电阻R2的阻值为3Ω
1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能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实验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 B. 光屏上的像是烛焰放大的实像
C. 仅将凸透镜左移不能再次成像 D. 仅将光屏右移可模拟近视眼成像
17. 闭合如图所示电路的开关,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如图,则( )
A. 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 B. 电源的左端为正极
C. 电流表的左端为“+”接线柱 D. R的滑片不能置于最右端
18. 将一只“6V 3W”的小灯泡与一个阻值为12Ω的电阻串联后接到12V的电源上,闭合开关后,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
A. 大于3W B. 等于3W C. 小于3W D. 无法确定
19. 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质量相等但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 B. 甲容器中的液体的密度大
C. 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 D. 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
20. 图甲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的过程中,两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
A. a是灯泡的U−I图线 B. 灯泡电阻的最小值为10Ω
C. R的最大阻值为25Ω D. 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2W
21. 2023年4月29日,我市“水韵琅琊⋅夜游沂河”文旅项目试营业,游客可乘船观看全国首部东夷和魏晋文化主题行进式实景演出,如图所示。
(1)该项目所在三河口处宽阔的水面能对气温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______ 。
(2)岸边的太阳能景观灯利用的太阳能属于_____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船上的游客看到水中欢快游动的鱼儿是光的______ 形成的虚像。
(4)一阵风吹来,游船随风微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游客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时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实景演出时,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到演员黄色的衣服上时,衣服呈______ 色。
(6)游玩结束后,关闭了发动机的游船依然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游船具有______ ;游客逐渐离船上岸的过程中,游船排开的水的质量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面下0.5m深处的船舷受到的水的压强为______ Pa(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22. 2023年,淄博烧烤火出了圈,人们纷纷赴淄“赶烤”,满足味蕾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淄博人民的热情好客。
(1)串羊肉串的钢签前端尖细,可以减小受力面积,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钢签对肉的压强,便于串肉。
(2)烤肉串的过程中,通过______ 的方式增加了肉的内能;肉串散发出香味表明分子______ 。
(3)烧烤现场“人声鼎沸”指声音的______ (选填“音调高”或“响度大”);相对于正在一路小跑上菜的服务员,坐在烧烤炉旁的顾客是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4)为让肉串受热均匀,味道更好,部分店家使用了一种新型电烧烤炉,这种烧烤炉可在电热丝烤肉串的同时,由电动机带动肉串缓慢转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电热丝R的阻值为55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2W,该烧烤炉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热丝R的电流为______ A;电动机10min消耗的电能为______ J。
23. 图甲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_ Ω;断开开关后,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 Ω。
24. 作出图中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O为小球的重心)。
25. 敬老爱亲的小明跟奶奶拉呱时,发现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______ 。
(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______ (选填“A”或“B”),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
(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______ (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
(4)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______ (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
26. a、b两个实验小组用相同的酒精灯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实验过程中,烧杯口出现的“白气”是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2)由图象可知,水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沸腾后温度______ 。
(3)进一步分析可知,______ 组所用水的质量较小。
(4)a、b两组所测水的沸点均不是100℃,这是由于______ (选填“实验误差”或“当地气压”)引起的。
(5)对实验进行评估可知,b组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过长,你给他们的合理化建议是:______ (填写一条即可)。
27. 2023年5月17日,我省莱州市西岭村金矿新勘查出金金属储量200t,成为国内最大单体金矿床。为研究西岭金矿矿石,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一小块矿石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中,通过向右盘加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______ ,使天平平衡。
(3)天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及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 g。
(4)向量筒中倒入60mL的水,用细线拴住矿石并放入量筒中后,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 cm3。
(5)实验所测矿石的密度为______ g/cm3。
(6)因矿石具有吸水性,实验所测矿石的密度值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28. 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阻,电源电压为3V。
(1)图甲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画一条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2)改正错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示数,可能是小灯泡______ (选填序号)。
A.短路
B.开路
C.实际功率太小
(3)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4次实验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V。接下来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4)由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 Ω(保留1位小数)。
(5)为顺利完成该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不小于______ Ω。
(6)仅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0.6
1.0
1.5
2.5
电流I/A
0.16
0.2
0.24
0.26
0.3
电阻R/Ω
2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煎饼已由果腹的家庭主食变为临沂的一道美食。图甲是具有两挡加热功率的煎饼锅,图乙是其内部简化电路图。当开关S1和S2均闭合时,煎饼锅的加热功率为968W;仅闭合开关S1时,煎饼锅的工作电流为1A。求:
(1)当开关S1和S2均闭合时,煎饼锅的工作电流和电阻R1的阻值。
(2)电阻R2的阻值。
30. 2023年3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四座氢内燃机飞机验证机(如图)成功首飞。这架飞机翼展为13.5m,机身长度为8.2m,高压气态储氢罐可储氢4.5kg,最大起飞质量可达1260kg。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1×103cm2;在空中以180km/h的速度匀速巡航时,前置螺旋桨提供的牵引力为1.4×103N,已知氢气的热值为1.4×106J/kg,g取10N/kg,求:
(1)达最大起飞质量的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高压储氢罐内4.5kg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飞机以180km/h的速度匀速巡航1h牵引力所做的功。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地面测试系统与该卫星之间的通讯利用了电磁波,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答案】B
【解析】解:A、歌声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空气传来的,故B正确;
C、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女高音演员唱歌时,声带振动频率快,声音的音调高,故C错误;
D、男中音演员高亢的歌声,人耳能够听见,不属于超声波,故D错误;
故选:B。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4)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属于超声波,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本题考查声现象的基本知识。
3.【答案】A
【解析】解:日食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
B、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
CD、镜中文字和空中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D错误。
故选:A。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属于基础题。
4.【答案】C
【解析】解:A、地球上的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均受到重力作用。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离开地面时受重力,故A错误。
B、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加速上升时位置变化,但其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B。
C、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火箭分离前相对于火箭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与火箭分离前相对静止,故C正确。
D、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入轨后做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1)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没有关系。
(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4)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如果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说明运动状态不变。
此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重力、质量及其特性、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涉及到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但总体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即可正确作答。
5.【答案】A
【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变为液态水的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A符合题意;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快速降低时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答案】A
【解析】解:A、在压力一定时,锅把手上刻有花纹可以增大摩擦,故A正确;
B、热值是燃烧的特性,与燃料燃烧情况无关,故B错误;
C、炒菜时,菜从锅中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食物的内能,故C错误;
D、水的分子和油的分子结构差别很大,很难融合,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间隙,故D错误。
故选:A。
(1)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变滚动为滑动;变湿摩擦为干摩擦;
(2)热值是燃烧的特性,与燃料燃烧情况无关;
(3)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
(4)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
本题考查了增大摩擦的方法、热值、变内能的方法、分子动理论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7.【答案】D
【解析】解:机械臂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A、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A不符合题意;
B、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B不符合题意;
C、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C不符合题意;
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省距离,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从而选出与题干属于同一类的杠杆。
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8.【答案】D
【解析】解:
A、航拍本次活动的无人机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重力做了功,故A错误;
BCD、航拍本次活动的无人机匀速下降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所以机械能减小,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的和。
本题考查了做功的必要条件,以及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的大小变化,属于基础题。
9.【答案】B
【解析】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一定存在磁场,故B正确;
C、磁感线是科学家引入的模型,并不存在,故C错误。
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只有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才会有感应电流,故D错误。
故选:B。
(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2)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其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3)磁感线是科学家为了更加直观的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其实并不存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4)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才会有感应电流。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奥斯特实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摩擦起电的实质和磁感线等问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常见题型。
10.【答案】C
【解析】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
A.此实验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不符合题意;
B.此实验是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C.此实验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符合题意;
D.此实验是探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通过小磁针转动知道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是奥斯特实验;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并且知道磁性强弱是通过其吸引铁钉多少判断的;
(3)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且图中有电源;
(4)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就叫做电磁感应现象,且图中没有电源。
此题是考查学生对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掌握情况,有一定综合性。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图易混淆,是易错题。
11.【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前门来人闭合开关S1时,红灯L1亮、电铃响;后门来人闭合开关S2时,绿灯L2亮、电铃响,这说明红灯和绿灯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开关S1与红灯串联在一条支路中,开关S2与绿灯串联在一条支路中,电铃串联在干路中,故B正确。
故选:B。
由开关的状态和灯与铃的工作状态,根据串联和并联电路特点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答案。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充分理解题目中的要求,然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灵活的判断开关的连接方式即可得到合适的电路。
12.【答案】A
【解析】解:A、“海巡156”轮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受力平衡,故A正确;
B、船匀速航行时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所受合力为零,所以并不是合力向前,故B错误;
C、加速破冰时船的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C错误;
D、卸货过程中船的总重力变小,所受浮力变小,故D错误。
故选:A。
(1)物体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平衡力的合力为零;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漂浮条件的认识、对平衡状态及合力的理解、对惯性的应用,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13.【答案】C
【解析】解:A、飞机材料除需要较高的牢固度外,质量要较小,因此要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故A错误;
B、飞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不是利用浮力大于重力而加速上升的,故B错误;
C、飞机匀速飞行时,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机翼上方的流速就大于机翼前方的流速,故C正确;
D、航空发动机即使功率再大,在工作时总会有能量的散失,所以发动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D错误。
故选:C。
(1)因为飞机在天上飞要克服较大的空气阻力还要应付各种突发情况,材料除需要较高的牢固度外;飞机还要轻一些,太重的话,飞机起飞就需要更多的能量;
(2)飞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的;
(3)根据飞机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分析受力情况;
(4)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存在能量的散失,所以热机的机械效率总小于100%。
此题以C919大飞机为载体,考查力学的多个知识点,虽然难度不大,但是综合性非常强,符合中考的命题思路。
14.【答案】A
【解析】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在4km/h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两个鸡蛋的质量约是100g,故C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的体重G=6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4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600N,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p=FS=600N0.04m2=1.5×104Pa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5.【答案】D
【解析】解: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所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都为0.3A,故AB错误;
R1两端的电压U1=IR1=0.3A×2Ω=0.6V,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则R2两端的电压U2=U−U1=1.5V−0.6V=0.9V,故C错误;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R2=U2I=0.9V0.3A=3Ω,故D正确。
故选:D。
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和电流表的示数确定通过两电阻的电流,根据U=IR计算R1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R2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定值电阻R2的阻值。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属于基础题。
16.【答案】D
【解析】解:AB、由图可知u=30.0cm,v=15.0cm,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30.0cm>2f,f
D、近视眼成像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将光屏右移可模拟近视眼成像,故D正确。
故选:D。
当u>2f,f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需熟练记忆,并灵活应用。
17.【答案】C
【解析】解:AB、已知小磁针静止时N极水平向左,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所以电源左端为负极,右端为正极,故AB错误;
C、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所以电流表的左端为“+”接线柱,故C正确;
D、R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电流最小,不会对电路安全有影响,故D错误。
故选:C。
(1)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源的正负极。
(2)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据此分析电流表的接法;
(3)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分析。
本题考查通电螺线管的极性、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要知道安培定则不但可以判出螺线管的磁极,也能根据磁极判出电流方向。
18.【答案】B
【解析】解:灯泡的电阻为:
RL=UL2PL=(6V)23W=12Ω;
灯泡和电阻串联后接到12V的电源上时,电路中的电流:
I=UR+RL=12V12Ω+12Ω=0.5A;
根据P=I2R可得,灯泡的实际电功率为:
PL实=I2RL=(0.5A)2×12Ω=3W。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可利用公式RL=UL2PL求出其电阻,再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灯泡和电阻串联后电路中的电流,最后根据P=I2R求出灯泡的实际功率,据此选出正确选项。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
19.【答案】C
【解析】解:
AB、根据图示可知,物体在甲中处于悬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液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密度;在乙中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液体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所以物体在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同,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于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故AB错误;
C、容器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液体的重力、物体的重力相同,所以甲、乙两个装置的总重力是相同的,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乙的受力面积小,根据p=FS可知,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故C正确;
D、根据图示可知,两个容器都是规则形状的,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都等于液体和物体的重力,所以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2)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3)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p=FS分析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4)根据容器的形状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压强公式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物体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同时要搞清不同状态下(漂浮、悬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20.【答案】C
【解析】解:闭合开关,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V1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则电路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a是滑动变阻器的图像,b是灯泡的图像,故A错误;
通过灯泡的电流最小时,灯泡的电阻最小,由图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V,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A,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V,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灯泡的最小阻值RL=ULI=1V0.2A=5Ω,故B错误;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URI=5V0.2A=25Ω,故C正确;
电源电压U=UL+UR=1V+5V=6V,
由图可知通过电路的最大电流为0.6A,电路的最大功率为P=UI′=6V×0.6A=3.6W,故D错误。
故选:C。
闭合开关,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V1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结合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化,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据此确定a、b对应的元件;
通过灯泡的电流最小时,灯泡的电阻最小,由图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V,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A,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V,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灯泡的最小阻值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电源电压,由图可知通过电路的最大电流,根据P=UI计算电路的最大功率。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正确读取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大 可再生 折射 运动状态 吸收 黑 惯性 减小 5000
【解析】解:(1)三河口处宽阔的水面能对气温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即温差变化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
(2)太阳能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
(3)船上的游客看到水中欢快游动的鱼儿,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4)一阵风吹来,游船随风微动,本来静止的物体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游客感到凉爽是因为吹风加快空气流动而加快汗液蒸发,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5)实景演出时,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到演员黄色的衣服上时,黄色衣服只能反射黄光,吸收红光,因而衣服看上去呈黑色。
(6)游玩结束后,关闭了发动机的游船依然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游船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游客逐渐离船上岸的过程中,船的重力减小,始终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因而浮力减小,则游船排开的水的质量减小;
水面下0.5m深处的船舷受到的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5m=5000Pa。
故答案为:(1)大;(2)可再生;(3)折射;(4)运动状态;吸收;(5)黑;(6)惯性;减小;5000。
(1)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像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折射;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蒸发需要吸热;
(5)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
(6)′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重力改变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排开液体的质量变化;根据p=ρgh计算液体的压强。
本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属于典型的综合题,难点不是很大。
22.【答案】增大 热传递 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响度 运动 41.32×104
【解析】解:(1)串羊肉串的钢签前端尖细,可以减小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钢签对肉的压强,便于串肉。
(2)烤肉串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肉的内能;
肉串散发出香味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人声鼎沸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以正在一路小跑上菜的服务员为参照物,坐在烧烤炉旁的顾客与正在一路小跑上菜的服务员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坐在烧烤炉旁的顾客是运动的。
(4)通过电热丝R的电流IR=UR=220V55Ω=4A;
由P=Wt可得,电动机10min消耗的电能:
W=Pt=22W×10×60s=1.32×104J。
故答案为:(1)增大;(2)热传递;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响度;运动;(4)4;1.32×104。
(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2)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发声体的振幅大,响度大;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4)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电热丝R的阻值为55Ω,由I=UR可求得通过电热丝R的电流;由W=Pt可求得电动机10min消耗的电能。
此题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力学、热学、声学和电学的多个知识点,难度不大,但综合性强,要求学生具备全面扎实的物理学知识储备,属于中考热点题型。
23.【答案】22.5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A2示数大于电流表A1的示数,所以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1.5A,即I=1.5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总电阻R=UI=3V1.5A=2Ω;
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即I1=0.3A,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知,通过L2的电流为:I2=I−I1=1.5A−0.3A=1.2A;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电阻R2的阻值:R2=UI2=3V1.2A=2.5Ω。
故答案为:2;2.5。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A2示数大于电流表A1的示数,所以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1.5A,即I=1.5A;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路总电阻;
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即I1=0.3A,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计算通过L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结合欧姆定律计算电阻R2的阻值,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流表的读数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会确定两电流表的量程是关键。
24.【答案】解:小球受浮力和重力,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如下图:
【解析】首先根据小球的状态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小球静止,受重力和浮力,而且二力平衡,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点都在小球的球心,所画线段的长度要相等,表示二力平衡,大小相等。
画力的示意图时要考虑到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就是平衡力。
25.【答案】垂直 A 前后 虚
【解析】解:(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垂直。
(2)为使像清晰,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
(3)奶奶认为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与人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前后位置不同。
(4)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虚像的道理。
故答案为:(1)垂直;(2)A;(3)前后;(4)虚。
(1)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否则成的像偏高或偏低,实验无法完成;
(2)为使像清晰,玻璃前的蜡烛点燃,玻璃后的蜡烛不点燃;
(3)奶奶认为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与人平面镜的距离有关,据此分析;
(4)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本题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特点,考查注意事项、对实验操作的理解。
26.【答案】液化 不变 a 当地气压 减少水的质量
【解析】解:(1)“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2)根据图象可知,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3)观察图乙中的图象可知,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a升温快、b升温慢,a组水的质量小于b组水的质量;
(4)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5)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适当减少水的质量、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给烧杯加盖子等。
故答案为:(1)液化;(2)不变;(3)a;(4)当地气压;(5)减少水的质量。
(1)“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2)由图象分析可得结论;
(3)同样的装置,水的质量少升温快;
(4)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5)加热时间与水的多少、是否给烧杯加盖、水的初温有关;水的量越少、水的初温越高,达到沸点所吸收的热量越少,所以加热时间越少;同时给烧杯加盖,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缩短加热时间。
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考查了物态变化、分析实验数据、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实验建议等。
27.【答案】右 向右移动游码 48.8202.44偏大
【解析】解:
(1)根据图甲知,指针偏左,说明右盘偏轻,故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根据题意知,称量矿石质量时,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左,说明右盘中砝码质量小于矿石的质量,故应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根据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矿石的质量m=20g+20g+5g+3.8g=48.8g;
(4)由图丙知,总体积为80mL,故矿石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
(5)矿石的密度ρ=mV=48.8g20cm3=2.44g/cm3。
(6)由于矿石具有吸水性,导致矿石浸没后的总体积偏小,计算出矿石的体积就偏小,由密度公式可知,实验所测矿石的密度值偏大。
故答案为:(1)右;(2)向右移动游码;(3)48.8;(4)20;(5)2.44;(6)偏大。
(1)根据天平称量质量前的调节平衡方法,解答即可;
(2)根据天平称量质量时调节平衡的方法,解答即可;
(3)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对应质量的和;
(4)利用排水法计算出矿石的体积;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矿石的密度;
(6)由于矿石具有吸水性,导致称量的矿石体积有偏差,再利用密度公式分析测得矿石密度的偏差情况。
本题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密度的计算。密度测量值的偏差分析,属于基础题。
28.【答案】C 2 左 8.315不能
【解析】解:(1)原电路图中,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与灯泡并联是错误的,变阻器与灯泡应串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灯泡两端,如下图所示:
;
(2)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说明灯泡两端有电压,且有电流通过,则不发光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灯泡的实际功率太低造成,故应选C;
(3)根据图甲可知,电压表选用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V,因为小灯泡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要想让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减小,分压减少,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使灯泡正常发光;
(4)根据I=UR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UI=2.5V0.3A≈8.3Ω;
(5)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的电压为U滑:U−U1=3V−0.6V=2.4V,
由I=UR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U滑I1=2.4V0.16A=15Ω;
(6)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应控制电阻不变,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是一个定值,因此,仅利用本实验的器材不能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C;(3)2;左;(4)8.3;(5)15;(6)不能。
(1)变阻器与灯泡应串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灯泡两端;
(2)两电表均有示数,则电路为通路,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两端的实际电压太低,实际功率太小造成;
(3)根据图中电压表小量程读数;通过滑动变阻器的分压作用分析滑片的移动方向;
(4)利用I=UR计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5)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变阻器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得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多少。
(6)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应控制电阻不变。
本题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考查了电路连接、电路故障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等,是一道综合性非常强的题目。
29.【答案】解:(1)由图乙可知,当开关S1和S2均闭合时,R2被短路,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
由P=UI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1=P加热U=968W220V=4.4A,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1的阻值:R1=UI1=220V4.4A=50Ω;
(2)仅闭合开关S1时,两电阻串联,
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UI2=220V1A=220Ω,
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电阻R2的阻值:R2=R总−R1=220Ω−50Ω=170Ω。
答:(1)当开关S1和S2均闭合时,煎饼锅的工作电流为4.4A,电阻R1的阻值为50Ω;
(2)电阻R2的阻值为170Ω。
【解析】(1)由图乙可知,当开关S1和S2均闭合时,R2被短路,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根据P=UI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1的阻值;
(2)仅闭合开关S1时,两电阻串联,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电阻R2的阻值。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分清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30.【答案】解:(1)飞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1260kg×10N/kg=1.26×104N。
飞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FS=1.26×104N2.1×103×10−4m2=6×104Pa;
(2)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放=m氢气q氢气=4.5kg×1.4×106J/kg=6.3×106J;
(3)由v=st可得,飞机航行1h的距离为:
s=vt=180km/h×1h=180km=1.8×105m,
牵引力做的功为:W=Fs=1.4×103N×1.8×105m=2.52×108J。
答:(1)达最大起飞质量的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6×104Pa;
(2)高压储氢罐内4.5kg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3×106J。
(3)飞机以180km/h的速度匀速巡航1h牵引力所做的功为2.52×108J。
【解析】(1)求出飞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然后由压强公式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2)已知氢气的质量和热值,根据Q放=mq计算4.5k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根据v=st求得飞机航行1h的距离,根据W=Fs求得牵引力做的功。
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热量的计算、及功的公式的掌握和应用,关键是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是一道难度适中的计算题。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下列物体,有力对其做功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临沂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