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土地是承载万物的媒介。《礼记》云:“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因为土地的重要性,对土地的依恋也成为人类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心理情结。尽管“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也都有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现象,但在中国文化中,这种“恋土情结”却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传统中国就是乡土社会,如《乡土中国》一书所描述的:“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乡土”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底色。可以说,对土地的依恋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基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逻辑。
作为一种物质和元素,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共识和集体记忆。早在先秦流行的中国传统“五行”观念中,土就是居中的,最为尊贵也最为重要。中国人不仅把土地看作是一切生命的母体,也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在中国传统社会,“入土为安”也是一种重要的死亡和丧葬观念。选择一方“风水宝地”,不仅能够护佑自己,也可以护佑整个家族。中国人信仰的“风水观念”也与土地密切相关。
中国人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在汉语和汉字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乡土”“风土人情”“土生土长”等词语都体现了对土地的依恋。中国古代常常用“社稷”来代表国家,“社”,即土地神,“稷”则是谷神。在中国文化中,土地及其所生的谷物成为“国家”的代表,这当中体现的即是农业民族的土地崇拜观念。
在中国传统社会,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土地庙,里面伺奉着“土地公公”或“土地奶奶”。在乡民的眼里,土地神是一方乡土的保护神。“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对土地的崇拜观念和祭祀仪式,日复一日,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就形成了一个共同体“社会”。可以说,中国文化饱含了对土地的历史记忆,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我们的语言词汇,处处可见“恋土情结”的印记。
对土地的依恋和崇拜伴随了中国文化的始终,并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不论游子、战士还是商人或移民,他们都会带一包家乡的泥土在身边。“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土地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也是一种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土地给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财富,也是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正是千百年来对土地的辛勤耕耘,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影响到了士人的价值观,“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一向是中国圣贤先哲所倡导的一种精神。
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也造就了另一个文化基因,那就是平和。固守土地使中国人变得十分温和,乐天知命,安土重迁,这样的民族本能地反对暴力和侵略,追求和平。“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更是把“安土”和“修身”联系在一起,如《礼记》中所言:“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土地与“乡土”情结也影响着中国人的交往观念。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人的社交圈子往往局限在他们生长的那块土地上,“乡土情谊”在中国人的交往观念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乡谊网络”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浙江的温州人就用“一人带一人去,一家带一家去”的方法,把很多同乡和产业带到了世界各地。“乡土文化资本”“乡谊关系”成为华人交往实践和交往理念的重要特色。
在人与土地的关系中,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这种观念无疑是一种中国智慧,对于今天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也极富启示价值。立足新时代,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中的“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地建立“文化自信”,并在社会层面实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发展。
(摘编自潘祥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恋土情结”及其扬弃》)
材料二:
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文化体制的高度集中,也造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因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这是由我们的历史文化决定的。余光中经历了“双重放逐”,先是到因政治因素与大陆相隔的宝岛台湾,后来又赴美留学,在另一个不同文化的海外生活,他先是接受台湾另一种政治形态的熏陶,后又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也曾对传统文化产生怀疑,但是思维中固存的“落叶归根”的想法让多愁善感的诗人的乡土情结尤为浓重,以致后来他意识到他的西化是苍白和空虚的,然后清醒地回归并坚定传统文化的路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一种乡愁情结中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和坚守。
余光中对于乡愁的看法是:“所谓乡愁,原有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层次,不必形而下地系于一乡一镇。地理当然不能搬家,民族何曾可以改种,文化同样换不了心,历史同样整不了容。乡愁并不限于地理,他应该是立体的,还包含时间。一个人的乡愁如果一乡一镇就可以解,那恐怕只停留在同乡会的层次。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魄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这段话映射出他认为乡愁中应包含的“文化回归”和对中华民族血脉的认同。“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魄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投射于他的诗中,更是表现出余光中对故园的渴念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摘编自傅天虹《诗国的游子—论余光中诗歌的原乡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但在中国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
B. 中国人对土地的依恋在语言文字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用“社稷”来代表国家,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土地的崇拜观念。
C. 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表现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余光中的经历生动地体现这一点。
D. 余光中认为乡愁不是系于某人出生地的具体的那个乡镇,而是立体多层次的,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多处引经据典,不仅分析了“恋土情结”在中国文化中的表征,同时也阐释了其对中国文化及国民心理的影响,论证精当有力。
B. 在中国传统社会,人在死后也会选择“风水宝地”作为归宿,这既体现了中国人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的理念,也体现了迷信落后的一面。
C. 中国古代有“春祈秋报”祭祀仪式,即春耕前举行祭祀,祈祷土地神保佑丰收,秋收后举行仪式报答土地神的恩德,这是“恋土情结”的一种体现。
D. 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如能对其中的“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必然会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一项是( )
A. 云闲望出岫,叶落喜归根。——(宋)陆游《寓叹》
B. 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宋)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C.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D.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李觏《乡思》
4. 请结合材料一概括“恋土情结”对中国文化及国民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为建设好“美丽乡村”,某地拟“乡情为骨,乡韵为魂”为主题的座谈活动,请根据上述材料为他们提两点建议。
【答案】1. D 2. B 3. C
4. ①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特别重视故乡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②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③造就了中国人“平和”的文化基因;④影响了中国人“乡土情谊”的交往观念。
5. ①宣传好“乡土情结”,留住本地人建设家乡;②利用好“乡谊网络”吸引在外地发展成功的老乡回乡投资;③挖掘好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天、地、人”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环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不是系于某人出生的具体的那一个乡镇”说法错误,文中说的是“不必形而下地系于一乡--镇”,是“不必”,不是“不是”。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也体现了迷信落后的一面”于文无据,原文“在中国传统社会,‘入土为安’也是一种重要的死亡和丧葬观念。选择一方‘风水宝地’,不仅能够护佑自己,也可以护佑整个家族。中国人信仰的‘风水观念’也与土地密切相关”并没有体现这是迷信落后的依据。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C.主要表达了诗人的抱负,不能体现中国人“安土重迁”。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对土地的依恋和崇拜伴随了中国文化的始终,并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可知,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特别重视故乡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
根据“正是千百年来对土地的辛勤耕耘,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可知,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根据“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也造就了另一个文化基因,那就是平和”可知,造就了中国人“平和”的文化基因;
根据“土地与‘乡土’情结也影响着中国人的交往观念”可知,影响了中国人“乡土情谊”的交往观念。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对土地的依恋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基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逻辑”可知,宣传好“乡土情结”,留住本地人建设家乡;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乡谊网络’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浙江温州人就用‘一人带一人去,一家带一家去’的方法,把很多同乡和产业带到了世界各地。‘乡土文化资本’‘乡谊关系’成为华人交往实践和交往理念的重要特色”可知,利用好“乡谊网络”吸引在外地发展成功的老乡回乡投资;
根据“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这种观念无疑是一种中国智慧,对于今天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也极富启示价值”可知,挖掘好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天、地、人”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环境,吸引人才回归。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活界碑
丁迎新
将军来了,年逾九旬的将军脱下军装已久,心中仍装着千军万马,装着边疆,人人还叫他将军。将军是来验证一件事,一个人,他不相信媒体上看到的,唯有目睹,必须目睹。
这是新疆毗邻某国边境几十平方公里的无人区,之所以无人,是因为环境恶劣。根本不适宜人生存。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一望无边,夏天蚊虫独霸天下,号称“十个蚊子一盘菜”;冬季零下四十摄氏度,狂风暴雪是主人,积雪深达一米。这一切,将军再熟悉不过,五十年前的亲身经历至今难以忘怀。
面前的人让将军吃惊不已,没想到他会如此老相,看上去跟自己一样老。面色黑褐,石般质地,满是皱纹如刀刻,腰背略显佝偻,步伐却矫健,精神抖擞。面对将军,他显得格外兴奋活泼。
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将军放眼望去,有变化,也有些没变,是他熟悉的地方,也有他陌生的事物。只有他俩,在偌大的天地之间巡视。
居住的屋,石块垒砌,不大,但牢固,坚不可摧。屋有些年份了,一次次发黑,又一次次刷白,在荒原上格外醒目。荒凉已属于过去,如今有绿草茵茵,似一张绿毯向四方铺陈。环屋而立的是树,一排排,一行行,个个精干,像严阵以待的士兵,不分昼夜站岗放哨。
最夺目的是屋门正前方场地边的旗杆上,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从不停歇地飘扬。旗杆是一棵削枝去叶的树干,下接大地,上顶蓝天,虽不够光滑,不够笔直,但绝对直立向上。四面八方的树木草茎随时听从号令,向它看齐。
屋里屋外忙碌的女人,同样苍老,手脚却没闲的时候,总是有事在做。偶尔远眺的目光。天地全在视野的范围,无物可以躲避。男人嘿嘿地笑,向将军介绍,还是她。也是山东临沂的,中间曾后悔,受不了苦,跑回了家,我又把她追了回来。跟我一样,如今死都不想走了。将军的目光投注到女人的一刻,有了温度,不再冷硬。
有草了,在原先风卷沙土扬的荒原上,虽不茂盛稠密,但毕竟是有了斑斑驳驳的草。男人指着那些草说,种的,一次不行两次,一年不行两年,我有的是时间和干劲,它耗不过我。
有树了,稀稀拉拉,像针插在地上,偶尔会成排,那肯定是在特定的位置上。男人说,种树更难,我对儿子和女儿都没对它们好,眼睛盯着,用手扶着,怀里搂着。水,我舍不得喝,一口口喂给它们。搬石头围成圈,天天守着它,它不敢不活,不活就对不起我了。
将军有新的发现,这里或那里,同样是树是草,长在那一块范围的是一个国旗的形状。另一块是党徽的形状,又一块是八一的形状。平原广阔平坦,土黄草青树绿,站在远处高处看,异常醒目。以将军一生的经历,这是三个再熟悉不过的图案,也时时可见,但眼前的景象,改变了根深蒂固的荒凉,竟心潮涌动,不能自抑。男人不在意,只是嘿嘿地乐,说,反正是植草,是栽树,不如一物多用。让那边的人一眼就能明白,这是咱中国的地盘,不但我在坚守,而且一草一木都在坚守。
眼前是边境线了,将军看到了界碑。界碑只有一块,可沿着界碑,是一排长长的石头堆出来的长城,两端看不到边际。石头有大有小,有方有圆,但相互咬合穿插,像无数个人相互握手拥抱,肩腰搂缠,汇聚成强大的壁垒,生根兀立。这是什么样的工程?这里最多的是土,仅仅是土,鸡蛋大的鹅卵石都不易发现。男人凭借一个人的力量,花费了多少时间,花费了多少心思,又是什么样的毅力、斗志和干劲?
它们跟界碑一样,比我尽责多了。男人有点儿不好意思。不过,关键时候还得靠我。五十来年,劝返制止临界人员有上千吧,不多,一年不过二十次,没发生一起涉外事件。说到这,男人的自豪感又上来了,还有自信。
男人领着将军攀上一个高处,方圆几十公里尽收眼底。石墙,树木,草丛,早已置换了曾经的荒凉,处处生机。男人的大手从左指到右,转了一圈,骄傲地对将军说。我官不比你小啊,它们都是我的兵,是祖国的兵。白天晚上都在站岗放哨,戍守边疆。当年建制撤销解散,我让您犯了错误,特批我留下,我没愧对您吧?
将军忍不住了,闭了半天的嘴一声干咳,喊出了立正的口令。男人发愣,怎么还要挨训?小时候,一喊立正就意味着训斥。将军的眼里隐隐闪烁着泪的珠光,说,你站好,我给你敬个礼。
这一个军礼,沉重庄重,蕴含无限。男人的回礼是颤抖的,礼毕,哽咽着说,抱歉!我不能陪您终老了。我要在这儿守下去,死后的骨灰也埋在这些树根下,让树继续长,再壮些高些,陪它们一起往下坚守。
将军好想说,儿子,还有我呢,我们一起。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军来到边境,“是来验证一件事,一个人,他不相信媒体上看到的”,小说一开始就为读者留下悬念,引人入胜。
B. “将军放眼望去,有变化,也有些没变”,没变的是环境的恶劣与生活的艰苦,变化的是这里有了草木、“长城”等等。
C. 将军看到青草绿树组成的国旗、党旗与八一图案,“心潮涌动,不能自抑”,主要因为这些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D. 将军眼里闪着泪光,庄重地给“男人”敬了个军礼,以这种反常的举动,表达了对戍边战士的肯定、尊重与礼赞。
7. 关于文中对“男人”形象的刻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人区”“蚊虫独霸天下”“狂风暴雪是主人”等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了“男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B. “面色黑褐”“精神抖擞”,这些肖像描写与心理描写,体现了“男人”守边艰苦与意志的坚定。
C. “眼睛盯着,用手扶着”“一口口喂给它们”,这些细节表现出“男人”甘于奉献、一心守边的情怀。
D. 为了刻画“男人”形象,作者除了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8. 作品的结尾出人意料,将军与“男人”是父子。其实,前文有多处伏笔,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9. 小说为什么以“活界碑”为题目?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C 7. B
8. 示例:
①“面对将军,他显得格外兴奋活泼。”士兵见了将军,更多的应该是毕恭毕敬,而儿女见了父母,则是“兴奋活泼”。
②“将军的目光投注到女人的一刻,有了温度,不再冷硬。”将军的目光应该是严肃的“冷硬的”,而长辈看晚辈才会“有了温度”。
③“小时候,一喊立正就意味着训斥。”一般的士兵,在小时候不会被将军训斥,而孩子被父母训斥,则是常事。
④“抱歉!我不能陪您终老了。”士兵一般不会陪将军终老,而儿子陪父亲终老,则是常理。
9. ①从形象塑造上看,主人公“男人”就是“活界碑”,塑造了一个忠心爱国的戍边战士的形象。
②从情节安排上看,文中描写的树木、草丛、石墙,都是“活界碑”,都是祖国的兵,都在站岗放哨,成守边疆,使叙事情节更集中。
③从主题上看,这些“活界碑”,日夜坚守,突出了为祖国站岗放哨、成守边疆的爱国精神。
④从表达效果上看,题目新颖,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主要因为这些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戎马生涯”错误。原文是“这是三个再熟悉不过的图案,也时时可见,但眼前的景象,改变了根深蒂固的荒凉,竟让人心潮涌动,不能自抑”,将军激动的原因固然有军旅情结,但更主要的是被眼前的青草绿树打动,被“男人”的毅力与精神打动。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B.“这些肖像描写与心理描写”错误,原文“精神抖擞”不是心理描写。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
结合“面前的人让将军吃惊不已,没想到他会如此老相,看上去跟自己一样老。面色黑褐,石般质地,满是皱纹如刀刻,腰背略显佝偻,步伐却矫健,精神抖擞。面对将军,他显得格外兴奋活泼”可知,面对将军,他显得格外兴奋活泼,士兵见了将军,更多的应该是毕恭毕敬,而儿女见了父母,则是“兴奋活泼”。
结合“屋里屋外忙碌的女人,同样苍老,手脚却没闲的时候,总是有事在做。偶尔远眺的目光。天地全在视野的范围,无物可以躲避。男人嘿嘿地笑,向将军介绍,还是她。也是山东临沂的,中间曾后悔,受不了苦,跑回了家,我又把她追了回来。跟我一样,如今死都不想走了。将军的目光投注到女人的一刻,有了温度,不再冷硬”可知,将军的目光投注到女人的一刻,有了温度,不再冷硬。将军的目光应该是严肃的“冷硬的”,而长辈看晚辈才会“有了温度”。
结合“将军忍不住了,闭了半天的嘴一声干咳,喊出了立正的口令。男人发愣,怎么还要挨训?小时候,一喊立正就意味着训斥”可知,小时候,一喊立正就意味着训斥。一般的士兵,在小时候不会被将军训斥,而孩子被父母训斥,则是常事。
结合“这一个军礼,沉重庄重,蕴含无限。男人的回礼是颤抖的,礼毕,哽咽着说,抱歉!我不能陪您终老了。我要在这儿守下去,死后的骨灰也埋在这些树根下,让树继续长,再壮些高些,陪它们一起往下坚守”可知,抱歉!我不能陪您终老了。士兵一般不会陪将军终老,而儿子陪父亲终老,则是常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从形象塑造上看,主人公“男人”就是“活界碑”,小说写他在几乎无法生存的新疆“无人区”坚守,植树种草,用石头垒“长城”,塑造了一个忠心爱国的戍边战士的形象。
从情节安排上看,“环屋而立的是树,一排排,一行行,个个精干,像严阵以待的士兵,不分昼夜站岗放哨”“旗杆是一棵削枝去叶的树干,下接大地,上顶蓝天,虽不够光滑,不够笔直,但绝对直立向上。四面八方的树木草茎随时听从号令,向它看齐”“这里或那里,同样是树、是草,长在那一块范围的是一个国旗的形状。另一块是党徽的形状,又一块是八一的形状。平原广阔平坦,土黄草青树绿,站在远处高处看,异常醒目……反正是植草,是栽树,不如一物多用。让那边的人一眼就能明白,这是咱中国的地盘,不但我在坚守,而且一草一木都在坚守”“界碑只有一块,可沿着界碑,是一排长长的石头堆出来的长城,两端看不到边际。石头有大有小,有方有圆,但相互咬合穿插,像无数个人相互握手拥抱,肩腰搂缠,汇聚成强大的壁垒,生根兀立”,文中描写的树木、草丛、石墙,都是“活界碑”,都是祖国的兵,都在站岗放哨,成守边疆,使叙事情节更集中。
从主题上看,文章反复强调树“像严阵以待的士兵,不分昼夜站岗放哨”;树、草组成国旗、党徽、八一的形状,“一草一木都在坚守”;石头垒的长城“手拥抱,肩腰搂缠,汇聚成强大的壁垒”;男人说“它们都是我的兵,是祖国的兵,白天晚上都在站岗放哨,戍守边疆”。这些“活界碑”,日夜坚守,突出了为祖国站岗放哨、成守边疆的爱国精神。
从表达效果上看,“活界碑”题目新颖,什么是“活界碑”?是干什么的?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丛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B. 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C. 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D. 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11. 关于文中加点的文化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古代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字。
B. 寻,文中是随后、不久之意。《桃花源记》中“寻病终”与本文词义不同。另外,俄、旋在古文中也有“不久”的意思。
C. 兼,有兼任、都等词义,文中是兼任的意思,该词义“兼”多出现在官职之前。官职前的“署”与之不同,是代理或暂任官职之意。
D. 谥,即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据德行被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的色彩。
12.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文采受人赏识。应举进士科,他的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代知名。
B. 韩愈一度仕途畅通。宰相董晋征召他到幕府任巡官,在此之前,徐州张建封曾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
C. 韩愈具有修史才能。宰相看到韩愈的《进学解》之后,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
D.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张籍名声不显达时,韩愈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韩愈显贵后,与之论文赋诗,和昔日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2)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
14. 皇帝为什么起先“诏愈撰《平淮西碑》”,后来又“诏令磨愈文”?
【答案】10. A 11. B 12. B
13. (1)韩愈曾经呈上几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听从,发怒贬谪让他担任连州阳山令。
(2)李愬的妻子出入宫中,借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令让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
14. ①淮西和蔡平定之后,韩愈随裴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宪宗诏命韩愈编写《平淮西碑文》②韩愈在碑文中较多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李愬功劳应为第一,所以李愬对碑文不服,李愬妻出入禁中,申诉碑文不实。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
“父仲卿”是判断句,单独成句,排除BD;
“三岁”是“生”的补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B.错误。《桃花源记》中“寻病终”与本文词义相同。句意:不久韩愈考中进士科。/不久病死了。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
B.“宰相董晋征召他到幕府任巡官,在此之前,徐州张建封曾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先后逻辑错误。宰相董晋征召韩愈在前,徐州张建封聘请韩愈在后。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尝”,曾经;“章数千言”,定语后置,几千字的奏章;“极”,极力;“为”,担任。
(2)“禁中”,宫中;“因”,趁机,借机;“诏”,下诏令;“磨”,磨掉。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可知,淮西和蔡平定之后,韩愈随裴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宪宗诏命韩愈编写《平淮西碑文》。
②由原文“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可知,韩愈在碑文中较多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李愬功劳应为第一,所以李愬对碑文不服,李愬妻出入禁中,申诉碑文不实。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代知名。不久韩愈考中进士科。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晋幕府撤除后,徐州张建封又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一些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市的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议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曾经呈上几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听从,发怒贬谪让他担任连州阳山令。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他上奏请韩愈任行军司马。淮西和蔡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宪宗还下诏命韩愈编写《平淮西碑文》,韩愈在碑文中较多记述了裴度的事迹。而就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一事而言,李愬功劳为第一,所以李愬对碑文不服。李愬的妻子出入宫中,借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令让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并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碑上。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于考中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后来韩愈虽然显贵,但每遇公事之暇,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然而他对待诸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招入家中的十有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达十人。长庆(穆宗年号)四年十二月韩愈去世,死时五十七岁,朝廷追赠韩愈礼部尚书的官职,谥号为“文”。
四、名言名句默写(6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了当时庸人违背准绳而追随邪曲、以迎合讨好为法度的恶劣行径。
(2)《蜀道难》中,描写行人走在蜀道上可以摸到星辰,并且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答案】 ①. 背绳墨以追曲兮 ②. 竞周容以为度 ③. 扪参历井仰胁息 ④. 以手抚膺坐长叹 ⑤.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⑥.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需要重点注意的字,如“扪”“胁”“抚”“膺”“僮”等。
五、古代诗歌阅读(满分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闰月访同年李夷伯①子真于河上②子真以诗谢次韵
宋·黄庭坚
十年不见犹如此,未觉斯人叹滞留。
白璧明珠多按剑,浊泾清渭要同流。
日晴花色自深浅,风软鸟声相应酬。
谈笑一樽非俗物,对公无地可言愁。
【注】①李夷伯:字子真,与黄庭坚同年举进士。②河上:此时作者在北京国子监任职,南临黄河,故曰河上。
1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用词平易而含蕴丰富,写出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感受,也体现出二人友情的深厚。
B. 诗人在称赞友人品行的同时对其处境表示了担忧,并告诫他要稍收敛锋芒,适应环境。
C. 二人河上相会,花朵争艳,鸟声此起彼伏,用盎然的初春之景,反衬作者惆怅之感。
D. 全诗情、景、理交融,既写出了对友人的关切,也富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引人思考。
17. 诗人通过本诗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6. C 17. ①诗人对友人清高品格的赞美之情。直言对老友的印象“犹如此”多年不改其志,美行像白璧、明珠一样莹洁。②劝告其收敛锋芒,体现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颔联劝友人随和同流,悄悄收敛锋芒,适应环境,免遭暗算,等待时机。③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之情。颈联河上相会的美景,以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色,衬托出与友人聚会的欢快心情。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C.“反衬作者惆怅之感”错。尾联“谈笑一樽非俗物,对公无地可言愁”的意思是:杯酒谈笑我们都非俗物,对着你实在不容我说忧愁。由此可以看出是“友人聚会的欢快心情”,而不是“惆怅之感”。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联直言对老友的印象,“犹如此”三字,既是与友人阔别重逢的总体感受,也是对他不改昔日思想品格的真实写照。诗人未曾感到子真因没升官而长吁短叹,生动地刻画了子真的秉性耿介和不阿附权贵。直言称赞友人不因一时失意而沉沦,言辞恳切。
颔联言子真“滞留”的原因,并委婉劝导友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说子真的美行高材像白璧、明珠一样莹洁,容易引起一些人的嫉恨,难免使人按剑而视。诗人劝说子真:您看,浑浊的泾水和澄清的渭水不是合流了?合流后清浊界线依然分明,您不妨随和些。诗人一面赞美友人的品格清高,一面劝以随和同流,要子真稍稍收敛锋芒,适应环境,免遭小人的暗算,等待“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时机。
颈联宕开笔锋,描写河上相会的美景,以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色,烘托出友人聚会的欢快心情;尾联极写两人谈笑饮酒之乐。此处不再直接全面,更体现出诗人的委婉高妙。诗中委婉而恳切地对友人的沉沦表示同情和慰勉,对他的高雅情操表示敬佩,同时劝其采取清醒而随和的态度。
六、语言文字应用(满分共20分)
A(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踏入西安城门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进入了一座中华历史博物馆,这里有古朴沧桑、历经千年的青石砖墙,有“抖落黄尘举世惊”的秦兵马俑,还有见证着千年日升日落的雁塔晨钟……
周礼秦制、汉唐风韵,无数远古神话、史书典籍、出土文物、古迹遗址,赋予了这座城市___①____的气质。在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坐标簇拥下,西安没有沉醉其中___②____,而是无比自信地敞开胸怀拥抱一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西安____③___,古典与现代并存,传统与时尚同在。
以往,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沧桑的历史。如今,西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以“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的城市品牌而____④____。这座弥漫着历史人文气息的古老城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再次绽放青春活力!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修改为没有语病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删增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无与伦比
②固步自封
③与时俱进
④声名远播
19. 人们来到西安,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里感受城市恢宏的气势,从珍贵的文物古迹里感受沧桑的历史。
20. ①结构相同,使用了“有……有……还有……”三个相同的分句句式;内容相关,“青石砖墙”“秦兵马俑”“雁塔晨钟”都是西安城的历史遗迹。
②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加强语气,突出强调西安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能力。
第一空,此处语境是指赋予了这座城市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气质,所以应该用成语“无与伦比”。“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第二空,此处语境是指西安没有沉醉其中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所以应该用成语“固步自封”。“固步自封”,自己停留在原地。比喻保守,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第三空,此处语境是指西安不断进取,永不停滞,所以应该用成语“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与时间一起前进。指不断进取,永不停滞。
第四空,此处语境是指以“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的城市品牌而名声传得很广,远近闻名,所以应该用成语“声名远播”。“声名远播”,名声传得很广,远近闻名。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
一是结构混乱,画波浪线的句子陈述对象是“人们”,而后面句子的主语变成“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珍贵的文物古迹”,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和“珍贵的文物古迹”的前后加上“从……里”;
二是搭配不当,“见证……气势”“品味……历史”搭配不当,改为“感受……气势”“感受……历史”。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线句子连续运用三个“有……青石砖墙”“有……秦兵马俑”“还有……雁塔晨钟”句式相同的整句,构成排比;“青石砖墙”“秦兵马俑”“雁塔晨钟”均为西安城的历史遗迹,与前文“一座中华历史博物馆”相应。
三个整句“有古朴沧桑、历经千年的青石砖墙”“有‘抖落黄尘举世惊’的秦兵马俑”“还有见证着千年日升日落的雁塔晨钟”,读起来节奏感强,加强语势,突出强调西安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
B(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座城市无论它多么现代和雄伟,如果____①_____,这个城市在美学上,不过是砖块砂砾堆砌的高楼而已,不过是____②______。他们告诉世人,城市不仅是一个物质的空间,还是一个精神的家园, 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营造它的美感和内涵。真正伟大的城市,是诗在支撑它的建筑,是艺术在彰显它无处不在的美。那些直立在时间中的建筑物,____③_____,还是新起和新颖,只要可以引起行人注目,那些建筑就一定是一首直立着的诗,是一件巨大脱颖而出的艺术品,是诗和艺术结合的城市和美学。希腊古代诗人西蒞拉则在论及城市与诗的关系时说:“唯诗歌是城市的灵魂。”哲学家培根也提出更具有概括意义的表述:“城市、诗歌和艺术,三者相互交织,共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和智慧。”既然让我们生活在城市里,那就让我们也生活在诗歌和艺术中;既然热爱诗歌和艺术,那就让你所在的城市充满诗歌和艺术!
21.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加点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那人也带了点儿惊讶说:“二老你还不知道?就是我们河街上的傩送二老!就是岳云!”
B. 但是,谁要侮辱一下秦腔,他们要争死争活地和你论理,以至大打出手,使你永远记住教训。
C. 比赛提前进行的消息,让他们仨很诧异,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知说什么。
D. 他不住地埋怨自己:“海娃, 海娃,你怎么搞的,连-封鸡毛信都不会送啊!”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的,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答案】21. B 22. ①没有诗和艺术的精神支撑。 ②钢筋水泥浇筑的建筑罢了 ③无论是古老和陈旧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人称代词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你”是泛指,可以指任何人;
A.指代听话一方,指翠翠;
B.泛指,可以指任何人;
C.“你”和“我”是用两个不同的人称代词前后呼应,不确指某人;
D.指代自己。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后文“真正伟大的城市,是诗在支撑它的建筑,是艺术在彰显它无处不在的美”可知,真正伟大的城市要有诗和艺术的精神支撑,再结合下句“这个城市在美学上,不过是砖块砂砾堆砌的高楼而已”可知,讲的是假设城市没有诗和艺术的精神支撑下的情况,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没有诗和艺术的精神支撑”。
第二空,结合上句“不过是砖块砂砾堆砌的高楼而已”可知,讲的是假设城市没有诗和艺术的精神支撑下的情况,所填内容结构要与前一句保持一致,应填“钢筋水泥浇筑的建筑罢了”。
第三空,结合上句“那些直立在时间中的建筑物”可知,是从时间上讲建筑物,可见是“古老和陈旧”,再结合下句中的“还是”,此句应该用“无论”,所以应该填写“无论是古老和陈旧”。
七、作文(共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史记》中记载,伯禽受封于鲁,向周公汇报政绩时说:“改变他们风俗中不合礼仪的地方,要三年才能看到效果。”姜太公封于齐地,向周公汇报政绩时说:“我简化君臣间繁琐礼节,一切因地制宜。
后来姜太公听说伯禽的情况,叹息道:“唉!鲁国的后代将要臣服于齐。”
以上材料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勇于变革固然好,善于变革技更高
《史记》中记载,伯禽受封于鲁,因改变风俗教化人民用了三年时间;而姜太公受封于齐仅用五月时间就完成了改革。两者相差近两年半时间,原因在何?乃是伯禽对当地风俗进行了完全地整改,而姜太公顺从当地风俗,在已有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成了一次高效而成功的改革。
伯禽勇于变革的精神固然为时代所需,是一种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推陈出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力量;但姜太公善于改革,精于改革,结合实际情况高效变革的智慧更是我辈青年应当重视的。故笔者以为:“勇于变革固然好,善于变革技更高。”
《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何谓变革?是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到现存的弊病并提出可实际操作的办法对现状进行修正、改变,以最终达到改变现状将其引上发展正轨目的的一种方式。大到国家政策的改变,小到学校规章制度的改变,甚至个人习惯的微调都可视作一种变革。为何变革?其意义不言自明,即改变现状,创造一个更好的国家,企业,或是更好地“立人”。而勇于变革,便是将说易行难的变革付诸实践,勇于改变不够完好的现状。如伯禽一般,不惧民俗中糟粕的繁多,以坚韧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念耗费三年时间改风易俗,为人民的礼乐教化做出贡献,便是勇于变革精神的体现。
但有“勇”无“谋”只是匹夫之勇,难以成大事,立大业,而对于变革而言,“谋”便是善于变革的智慧。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人民温饱成问题的国家,摇身一变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面小康依然实现的东方大国,完成了人类史上的发展奇迹。试想,若是只有勇于变革的精神而无善于变革的智慧,中国很可能仍然处于“落后挨打”的境遇,更别提雄踞于世界强国之林。由此观之,勇于变革固然有益,但在此基础上善于变革、顺应实情发挥最大的效益,在短时间内创出实绩,岂不美哉?
伯、姜二人都是变革,但时间差距如此之大,关键在于后者善于变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若把变革比作渡过湍急的江河,那么勇于变革便是拥有直面困难,渡江前行的勇气,而善于变革,则是有“假舟楫”的智慧,以最高效的方式安全渡河。
身处“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吾辈青年,当“有勇有谋”,执变革之勇为刀,以变革之巧为纲,顺势而上,方可化繁为简,举重若轻,共筑中华前所未有之盛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属于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这则材料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周公与伯禽的对话,第二层是周公与姜太公的对话。周公与伯禽对话,得到的信息是伯禽改变民众的风俗,所以汇报政绩的时间迟了;周公与姜太公对话,得到的信息是姜太公顺从民众的风俗,所以汇报政绩的时间快了。这里面包含了一组对比:三年——五个月,迟——快;不过迟快是表象,导致迟快的原因“改变——顺从”才是核心理念。材料中包含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伯禽汇报政绩迟,而姜太公汇报政绩快?写作中必须紧扣这个问题展开,不能泛泛而谈。
材料中包含了一组对比,写作中必须结合材料,辩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明确的观点。伯禽的做法与姜太公的做法是否有重叠与交叉,伯禽重在改变,但也不是乱改瞎改;姜太公重在顺从,但也不是盲从伪从,他们都是依据现实,必须改的就要改,能够保留的则保留。行文时可以从赞同伯禽的做法的角度写,也可以从赞扬姜太公的做法的角度写。本材料立足的角度是从政治民,写作时可以进行合情合理的迁移,大到国家方针,小到个人生活,都可以写,但首先要将材料中的关系与内涵厘清。切忌空谈,要将虚题实写、大题小写,选准一个小角度切入。
立意:
1.改革要久久为功,不必贪一时之快。
2.顺应规律才能事半功倍。
3.为政处事都要从现实出发。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绥化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黑龙江省绥化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信息类文本阅读,三段是一个层次,第四,文言文阅读,理解性默写,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三十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三十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七绝是以清逸曲峭为主的,卷十八专讲杜诗,文言文阅读,理解性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两千八……,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应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