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第四册下册一、基本实体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第四册下册一、基本实体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知识点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题目(注明教科书名称及章节、页次题目等)玩转积木房——3Done基本实体的使用课程类型与课时安排新授课,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实体的概念和种类掌握基本实体设置位置和大小进行建造的方法掌握基本实体对齐平面的概念掌握使用阵列和镜像对实体进行基本编辑的方法掌握使用圆角进行造型改变的方法掌握对多个基本实体进行组合编辑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驱动学习和范例讲解教学,掌握建造基本实体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对基本实体进行编辑和造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软件的能力,倡导探究学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房屋设计与建造的活动,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实体设置位置和大小进行建造的方法掌握基本实体对齐平面的概念掌握使用阵列和镜像对实体进行基本编辑的方法掌握使用圆角进行造型设计的方法掌握对多个基本实体进行组合编辑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基本实体对齐平面的概念掌握使用阵列和镜像对实体进行基本编辑的方法掌握对多个基本实体进行组合编辑的方法教学方法主要是任务驱动法,辅以情景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广播教学、3Done模型资源展示教学资源积木房屋3D模型成品、每个活动的结果模型、教学PPT西南大学教育实习教案板 书 设 计 西南大学教育实习教案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主要教与学活动,教学方法)设计意图导入(3min)教师:提问“同学们小时候玩过积木吗?”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提问“积木房子有哪些立体图形构成?”学生:认真观察积木房子,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归纳立体图形种类,总结这些立体图形为实体。展示本节课要搭建的积木房子,询问“房子有几层,每一层有哪些实体?”学生:认真观察积木房子,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玩转积木房——3Done基本实体的使用”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范例教学法通过提问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提问引出实体的概念和种类展示本节课最终制作的成品,并将其分层简单化,为之后制作证件照的活动做铺垫。 通过教师的引导,明确学习主题和目标基本实体的概念(3min)教师:展示基本实体的图片,讲解由点构成线,线构成面,面构成实体,基本实体定义:基本实体是实体中的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用位置和大小确定基本实体。学生:认真观看PPT并听讲教师:打开3Done软件引导学生找到基本实体,引导学生观察网格面并了解每个数值。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讲解基本实体的相关知识,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 让学生看到有哪些基本实体并学会通过数字来设置位置和大小活动一:制作房屋的第一部分——长方体地基(3min)教师:引出活动1,在3Done中示范制作房屋第一部分的长方体的步骤,引导学生说出制作基本实体的步骤和设置位置与大小的方法学生:认真观察听讲并思考回答教师:再次展示活动1并进行要求的介绍,展示活动1的制作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活动1的制作步骤 学生:认真聆听,观看展示的活动要求和结果,思考并总结活动1制作基本实体的步骤。打开3Done软件进行活动1的自主操作,做得快的学生自主探究下一个活动:制作房屋的第二部分——4根圆柱体 教师:巡视、辅助、引导,展示基本实体大小设置方法和一些小技巧的PPT并加以强调,通过极域查看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制作基本实体的步骤和设置位置与大小的方法 向学生说明活动要求,明确活动的学习目的 学生明晰自己自主操作的目的,总结自己制作的步骤。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制作基本实体的步骤,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分层教学 通过展示PPT帮助遇到问题的学生,并把握学生活动进度,当大部分学生完成后推动课堂进度,如果大面积有问题就需要集中讲解一下阵列的概念和使用(4min)教师:询问学生有没有想到快速制作出4根圆柱的方法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 教师:1.若学生回答复制、镜像等则讲解这两种方法的特点和不足:都只能一次多制作1根圆柱,不能一次把剩下3根甚至更多根圆柱制作出来,而老师下面要将的方法就可以一次性制作出多个圆柱。2.若学生回答阵列,则提问什么是阵列,为什么你觉得这4根圆柱可以使用阵列,从而引出阵列的定义和特征 教师:询问学生这4根圆柱有什么排列特征可以让他们被快速制作出,引导学生回答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教师:讲述4根圆柱的排列特征,然后通过与学生排队、排方阵的类比引出阵列,并讲解阵列的定义学生:认真听讲并联想思考 教师:打开3Done,先制作阵列所需的一个实体对象,示范圆柱体的建立,询问学生“圆柱体”建立在哪个平面上学生:认真听讲,复习实体的建立方法,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对齐平面,建立好圆柱体后引导学生找到阵列的所在位置,示范阵列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讲述如何调整阵列的相关参数。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并回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3Done中的相关工作操作 回应学生,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通过讲解让学生更理解3种方法的特点和本质,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使用阵列的原因。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法 让学生知道什么情况下能使用阵列,了解阵列的一些特征通过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排队进行类比,让学生更加明白阵列的含义 教师的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实体建立的基本方法步骤,通过提问引出对齐平面 让学生明确建造的平面,掌握对齐平面和阵列的使用方法,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出阵列相关参数的调整方法,加深理解并掌握活动二:制作房屋的第二部分——4根圆柱体(5min)教师:引出并展示活动2,进行要求的介绍,展示活动2的制作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活动2的制作步骤 学生:认真聆听,观看展示的活动要求和结果,思考并总结活动2通过对齐平面制作基本实体并阵列的步骤。打开3Done软件进行活动2的自主操作,做得快的学生自主探究下一个活动:制作房屋的第三部分——长方体+拱形 教师:巡视、辅助、引导,展示阵列的使用方法和一些小技巧的PPT并加以强调,通过极域查看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向学生说明活动要求,明确活动的学习目的 学生明晰自己自主操作的目的,总结自己制作的步骤。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制作基本实体、对齐平面和使用阵列的步骤,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分层教学 通过展示PPT帮助遇到问题的学生,并把握学生活动进度,当大部分学生完成后推动课堂进度,如果大面积有问题就需要集中讲解一下组合编辑的概念和使用方法(4min)教师:让学生观察第三部分不规则的实体由哪些部分构成?引导学生回答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 教师:通过动画展示由长方体和圆柱体如何制作出带拱门的长方体的过程,引出本次活动要用到的组合编辑,讲解组合编辑的含义学生:认真听讲并观看PPT教师:打开3Done,先制作组合编辑所需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示范两个实体的建立,询问学生“长方体和圆柱体”分别应该建立在哪个平面上学生:认真听讲,复习实体的建立方法和对齐平面的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制作好长方体和圆柱体以后,引导学生在左侧工具栏中找到组合编辑,示范讲解组合编辑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讲述使用过程中每一步应该选择什么?学生:认真听讲观察并思考回答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不规则实体可以由哪些实体变形得到 用动画形象展示组合过程,便于学生理解组合编辑的含义和一些特征 教师的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实体建立的基本方法步骤并通过提问强调对齐平面 引导学生掌握组合编辑的使用方法,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出组合编辑相关参数的调整方法,加深理解并掌握活动三:制作房屋的第三部分——长方体+拱形(6min)教师:引出并展示活动3,进行要求的介绍,展示活动3的制作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活动3的制作步骤 学生:认真聆听,观看展示的活动要求和结果,思考并总结活动3通过对齐平面制作基本实体并对两个实体进行组合编辑的步骤。打开3Done软件进行活动3的自主操作,做得快的学生自主探究下一个活动:制作房屋第四部分——两个的圆柱体 教师:巡视、辅助、引导,展示组合编辑的使用方法和一些小技巧的PPT并加以强调,通过极域查看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向学生说明活动要求,明确活动的学习目的 学生明晰自己自主操作的目的,总结自己制作的步骤。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制作基本实体、对齐平面和使用组合编辑的步骤,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分层教学 通过展示PPT帮助遇到问题的学生,并把握学生活动进度,当大部分学生完成后推动课堂进度,如果大面积有问题就需要集中讲解一下圆角和镜像的含义和使用(6min)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两个的圆柱体可以如何变换得到?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回答 教师:1.若学生回答使用组合编辑,首先表扬,然后询问组合编辑得到半圆柱对比我们的结果图中间有没有一根线,从而得出我们想要的是两个的圆柱体,展示圆角工具的图片,结合长方体,可以得到圆柱体,从而讲解圆角。2.若学生回答圆角则询问为什么觉得是圆角,你观察到了什么让你觉得可以使用圆角,从而讲解圆角的含义和特征。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两个的圆柱体有什么特征?从大小、形状、对称性方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回答教师:通过特点引出镜像,讲解镜像的含义和特征,打开3Done,先制作组合编辑所需的长方体,示范实体的建立,询问学生“长方体”应该建立在哪个平面上?学生:认真听讲,复习实体的建立方法和对齐平面的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制作好长方体以后,选中需要圆角操作的边,引导学生找到圆角工具,示范讲解圆角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讲述使用过程中长度和边应该怎样选择?学生:认真听讲观察并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制作好一个的圆柱体以后,选中该实体,引导学生找到镜像工具,示范讲解镜像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讲述使用过程中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学生:认真听讲观察并思考回答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不规则实体可以由哪个实体怎样变形得到,自主探究3Done中的工具 回应学生,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通过讲解工具让学生更理解不同工具的本质,同时让学生理解选择圆角工具的原因。多种方法的讲解示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法,多样化学习 通过提问让学生知道什么情况下使用镜像,了解阵列的一些特征 了解镜像的含义与特征,教师的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实体建立的基本方法步骤并通过提问强调对齐平面 引导学生掌握圆角的使用方法,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出圆角相关参数的调整方法,加深理解并掌握 引导学生掌握镜像的使用方法,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出镜像的使用方法与步骤,有利于掌握活动四:制作房屋第四部分——两个圆柱体(5min)教师:引出并展示活动4,进行要求的介绍,展示活动4的制作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活动4的制作步骤 学生:认真聆听,观看展示的活动要求和结果,思考并总结活动4通过对齐平面制作基本实体并对实体进行圆角和镜像操作的步骤。打开3Done软件进行活动4的自主操作,做完的学生保存作品,存储为Z1格式,重命名为自己的名字,将作品提交上来 教师:巡视、辅助、引导,展示圆角和镜像的使用方法和一些小技巧的PPT并加以强调,通过极域查看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在大屏幕上查看、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向学生说明活动要求,明确活动的学习目的 学生明晰自己自主操作的目的,总结自己制作的步骤。通过实际操作学习通过对齐平面制作基本实体、对实体进行圆角和镜像操作的步骤,学会保存并提交作品的方法步骤 通过展示PPT帮助遇到问题的学生,并把握学生活动进度。检查并表扬学生的作品。通过作品完成情况来掌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拓展:使用实体进行自主创作(1min)老师:展示用实体创作出的优秀作品,并告诉学生这是下节课要进行活动“使用实体进行自主设计创作”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拓展部分的优秀作品吸引学生兴趣,引出下节课的主题,为下节课的教学做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西南大学教育实习教案 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创设用实体搭建积木房子的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教师:同学们,组成我们积木房子的立体图形有圆柱、长方体、拱形、三棱柱…这些立体图形就叫做实体,我们来观察本节课要搭建的积木房子由哪些实体构成?对有长方体、圆柱体、带有拱形的长方体和圆柱体,这些都是我们的实体,而我们这节课的目标就是用这些搭建出这个展示的积木房子,本节课的主题就是“玩转积木房——3Done基本实体的使用”【知识点1】了解基本实体的概念和种类运用情景教学法和讲授法,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创设使用实体搭建积木房子的情景。教师讲解基本实体的定义并打开3Done观察有哪些基本实体教师:讲解基本实体定义。基本实体是实体中的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用位置和大小确定基本实体。打开3Done软件找到基本实体后,我们可以看到基本实体有六面体、球体、圆环体、圆柱体、圆锥体和椭球体【知识点1】了解基本实体的概念和种类运用讲授法和演示法,使用口头语言辅以多媒体展示基本实体的定义和种类。教师示范制作基本实体的方法步骤完成活动1教师:首先选择基本实体中的六面体,然后通过设置六面体点的坐标确定实体位置,然后通过拖动箭头或直接输入数值改变实体的大小,最后点击确定建造成功【知识点2】掌握基本实体设置位置和大小进行建造的方法使用讲授法、演示法和范例教学法,示范通过设置位置和大小建造基本实体的方法学生自主进行活动一:制作房屋的第一部分——长方体地基教师展示基本实体大小设置方法和一些小技巧学生按照基本实体的制作步骤进行长方体地基的制作【知识点2】掌握基本实体设置位置和大小进行建造的方法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主进行活动1。运用讲授法,在学生自主操作时进行提醒教师讲解阵列的概念并示范使用方法教师:讲解阵列的定义。阵列是将一个实体通过不同的队列形状,在对应位置上复制出大量相同特征的实体。讲解阵列的特征。在地基上建立圆柱体时讲解对齐平面,建立好圆柱体后示范讲解阵列的使用方法。【知识点3】掌握基本实体对齐平面的概念【知识点4】掌握使用阵列对实体进行基本编辑的方法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讲解对齐平面和阵列的概念,示范如何对齐平面以及阵列的使用方法学生自主进行活动二:制作房屋的第二部分——4根圆柱体教师展示活动2的操作步骤和阵列的使用方法学生按照操作步骤,使用阵列工具进行4根圆柱体的制作【知识点3】掌握基本实体对齐平面的概念【知识点4】掌握使用阵列对实体进行基本编辑的方法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主进行活动2。运用讲授法,在学生自主操作时进行提醒教师讲解组合编辑的概念并示范使用方法教师:通过动画展示由长方体和圆柱体制作出带拱门的长方体的过程,讲解组合编辑的含义。示范讲解组合编辑的使用方法。【知识点5】掌握对多个基本实体进行组合编辑的方法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讲解组合编辑的概念,示范组合编辑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自主进行活动三:制作房屋的第三部分——长方体+拱形教师展示活动3的操作步骤和组合编辑的使用方法学生按照操作步骤,使用组合编辑工具进行带拱门的长方体的制作【知识点5】掌握对多个基本实体进行组合编辑的方法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主进行活动3。运用讲授法,在学生自主操作时进行提醒教师讲解圆角和镜像的含义,并示范使用方法教师:通过观察的圆柱体可以从长方体使用圆角工具变形,讲解圆角的概念,通过观察两个的圆柱体的特征,引出镜像,讲解镜像的概念。镜像就是建立对称轴将一个实体对称复制一个相同实体放在另一端。在3Done中示范圆角和镜像工具的使用方法【知识点6】掌握使用圆角进行造型改变的方法【知识点7】掌握使用镜像对实体进行基本编辑的方法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讲解圆角和镜像的概念,示范圆角和镜像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自主进行活动四:制作房屋第四部分——两个圆柱体教师展示活动4的操作步骤和圆角与镜像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按照操作步骤,使用圆角与镜像工具进行两个圆柱体的制作【知识点6】掌握使用圆角进行造型改变的方法【知识点7】掌握使用镜像对实体进行基本编辑的方法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主进行活动4。运用讲授法,在学生自主操作时进行提醒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第四册下册一、草图绘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知识点7,知识点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冀教版第20课 哭泣的森林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概述,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帮助和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0课 哭泣的森林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图片,谈话导入,接受任务,搜索信息,观察模仿,设计页面,欣赏优秀网页结构图,交流,动手实践,制作网页,欣赏作品,交流心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