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5讲 我国的水资源 讲学案
展开第15讲 我国的水资源
【学习目标】
-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基础知识】
1、水资源概念 :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 原因 | |
空间分布不均 | 南丰北缺 (以长江北界为界) 东多西少 | 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南方地区降水多; 北方地区降水少,除此自然原因以外,北方地区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更加剧了缺水状况,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
时间分布不均 | 夏秋多,冬春少 | 受季风影响: 河流丰水期,水资源丰富;河流枯水期,水资源相对不足。 |
年际变化大 | 降水年际变化大,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大, 水资源年际变化也大 |
3.我国最干旱的地区并不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西北地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降水少,沙漠广布,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但西北地区耕地少,人口少,工农业不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少,其缺水问题不是最突出的。而华北地区人多、地多、水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1)自然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雨季还未到,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春旱严重。
(2)社会经济原因:华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区,用水量大;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生产方式落后,单位产值的耗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
(1)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2)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3)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5、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措施
(1)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兴建水库
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
如:黄河的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的三峡水利枢纽就起到了防洪以及水资源调配发挥了重要作用。
(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把水资源较为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问题。
如:南水北调工程、引黄入晋、引栾入津
南水北调工程
调水方案 | 东线 | 中线 | 西线 |
可调水量 | 大 | 较大 | 小 |
源地水质 | 较差 | 较好 | 最好 |
起点 | 长江下游扬州江都 (江苏省) | 丹江口水库(湖北省) | 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青海)、雅砻江、大渡河 |
终点 | 山东、天津 | 北京、天津 | 黄河上游 |
影响
| (1)利:缓解了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问题,有利于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弊:耗资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搬迁问题,调水量过少,发挥不了经济效益;调水量过多,可能会使枯水期长江的水量不足,影响长江的航运,引发长江流域的生态危机 |
6、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1)人均不足 (2)水污染严重 (3)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
7、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农业: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管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工业: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家庭: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右图是节水标志(绿色的标志,不是黑色):3月22日世界水日。
【考点剖析】
考点 水资源
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
A.东北多,西南少 B.北方多于南方 C.从西向东减少 D.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最有效的途径是( )
A.人工降水 B.提高水价 C.跨流域调水 D.抽取地下水
【答案】1.D 2.C
【解析】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读图可得,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跨流域调水,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C正确。一般在自然云已经降水或者接近于降水的条件下,人工降水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由于降水的自然变率很大,人工增加降水量的幅度较小,如何估价人工降水的效果就显得十分困难;提高水价能促使人们节约用水,但不能解决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大量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表塌陷、沿海海水倒灌,ABD错误。故选C。
【真题演练】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下列资料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表,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图表,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紧缺性 | 人均水量/m3 |
轻度缺水 | 1700-3000 |
中度缺水 | 1000-1700 |
重度缺水 | 500-1000 |
极度缺水 | <500 |
1.根据资料可知我省山东的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
A.轻度缺水 B.中度缺水 C.重度缺水 D.极度缺水
2.针对这一实际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兴修跨流域调水工程 B.人工降雨
C.循环利用水资源 D.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3. 关于山东省水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多水带 B.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C.水资源年际变化不大 D.旱涝灾害较少
【答案】1.D 2.B 3.B
【解析】
1.由图可知,山东的人均水量是<500m³,属于极度缺水,故D正确。轻度缺水的人均水量是1700-3000m³,中度缺水的人均水量是1000-1700m³,重度缺水的人均水量是500-1000m³,故排除ABC,故选D。
2.针对以上的缺水这一实际问题,可兴修跨流域调水工程、循环利用水资源、科学用水,节约用水,防止水源被污染,故ACD措施可行,不合题意;人工降雨需要云层条件,缓解不了极度缺水的问题,故B措施不可行,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措施不可行的选项,故选B。
3.山东省位于我国半湿润区,属于平水带,故A错误。受降水不均的影响,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故B正确。受夏季风影响,年际变化大,故C错误。受夏季风的影响,旱涝灾害较多,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点睛】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1)南北方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2)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沿着京杭运河向北输水,它使运河文明在流淌中得到延伸和发展。2022年4月,在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调水和水库调控等共同作用下,京杭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下左图示意京杭运河,右图为京杭运河穿过某河流河床底部隧道施工现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京杭运河输水隧道从某条河流河床底部穿过,该河流是( )
A.海河 B.黄河 C.淮河 D.长江
5.南水北调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 )
①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状况②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
③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④减轻南方地区的水体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4.B 5.A
【解析】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条河流中只有黄河属于地上河,因此输水隧道需要从河床底部穿过。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南水北调有利于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①③正确;南水北调工程疏浚了京杭运河的河道,补充了水源,有利于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②正确;南水北调对于减轻南方地区的水体污染没有影响,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选A。
【点睛】南水北调的意义:
(1)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控制地面沉降。
6.2022年3月22日时第三十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本届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北缺南丰,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衡。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城市缺水严重,一些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以缓解缺水的问题。导致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水资源数量本身有限②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③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工农业的飞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大增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水资源污染严重⑤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浪费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答案】C
【解析】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从自然原因看,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从人为原因看,北方地区人口、城市稠密,工厂较多,水资源需求量大,而严重的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④⑤都属于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但①②是自然原因,③④⑤是人为原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1年12月初,受自然原因影响,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供水部门相继发布供水预警公告,提醒广大市民积极应对今冬明春严峻的供水形势。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珠三角地区本次水资源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水资源浪费,水污染加重 B.冬季气温偏高,蒸发量大
C.冬季用水量大,供不应求 D.降水量偏少,咸潮上溯
8.珠三角地区应对本次供水不足,最合理的措施是( )
A.暂停上游农业灌溉 B.上游水库向下游补水
C.兴建海水淡化工厂 D.加强人工降雨
【答案】7.D 8.B
【解析】
7.根据材料“2021年12月初,受自然原因影响”、“提醒广大市民应对今冬明春严峻的供水形势,且深圳正面临建市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可知珠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干燥,降水量偏少,导致珠江水位较低,海水倒灌,咸潮上溯,水质降低,从而出现本次水资源危机,D正确。水资源浪费,水污染不是冬季才会的,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冬季气温偏高,且气温偏高对珠三角地区本次水资源危机影响甚微,B错误。冬季农业用水量小,总体用水量少,C错误。故选D。
8.暂停上游农业灌溉会导致农业减产,农业损失惨重,A不合理。上游水库向下游补水,可增加下游水资源的供应量,缓解供水紧张的形势,B合理。海水淡化受海水淡化厂产能的制约,很难短时间提高海水淡化能力,C错误。人工降雨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而且降水量小,很难应对本次供水不足,D错误。故选B。
读2021年北京、南昌和昆明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用水阶梯 | 水价(元/立方米) | ||
北京 | 南昌 | 广州 | |
第一阶梯 | 5 | 2.38 | 1.98 |
第二阶梯 | 7 | 3.17 | 2.97 |
第三阶梯 | 9 | 5.54 | 3.96 |
9.北京的居民用水价格高于南昌、昆明的根本原因是北京( )A.经济发展快 B.居民收入高 C.水资源紧缺 D.水资源优质
10.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节约水资源的是( )
A.汽车采用喷洗 B.污水未经处理排放 C.尽量一水多用 D.推广节水器具
【答案】9.C10.B
【解析】
9.北京水价高于南昌、昆明的根本原因是北京水资源缺乏,该城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且过于集中,C正确。经济发展快、居民收入高和水资源优质不是根本原因,故AB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10.汽车采用喷洗、尽量一水多用和 推广节水器具都属于节约水资源的做法,ACD不符合题意;而污水未经处理排放是浪费水资源的做法,不利于节水,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北京由于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再加上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水资源严重不足。
【过关检测】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在其开发利用上应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中,肩负着“一库净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重要使命的是( )
A.四川 B.湖南 C.湖北 D.上海
2.“一库净水北送”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北方缺水状况 B.减轻南方洪涝灾害
C.提高北方河流航运能力 D.解决沿途河流污染问题
3.下列有利于“一江清水东流”的做法是( )
①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②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③扩大下游围湖造田面积④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监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A 3.B
【解析】
1.湖北省作为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生态地位极为特殊,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三峡坝区所在地,也是长江重要涵养水源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一库净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的重要使命,故C选项正确,AB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2.“一库净水北送”主要是从丹江口水库向北调水,是为了解决北方缺水状况,故A正确。水库调水是在枯水期,并不能减轻南方洪水期的洪涝灾害,故B错误。水库调水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不是为了提高北方河流航运能力,故C错误。“一库净水北送”并不能解决沿途河流污染问题,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3.有利于“一江清水东流”的做法有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监测。而扩大下游围湖造田面积会使得湖泊调蓄能力下降,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故①②④正确,故选B。
【点睛】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
秦岭是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更是涵养八百里秦川的一道生态屏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古语,与秦岭—淮河一线有密切关系的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该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
A.改善汉江流域生态环境 B.开发汉江上游的水能资源
C.缓解渭河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D.减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6.保护秦岭的举措不合理的是( )
A.在秦岭山麓大量建设楼盘,满足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
B.建立自然保护区,依法保护
C.发展生态农业,防止农业污染
D.倡导文明旅游,防止旅游中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4.C 5.C 6.A
【解析】
4.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淮河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受气候的影响,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差异,C正确;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指的是长江的水流速度快,A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指作物生长受地形影响,山区由于海拔高,花期晚,B错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西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D错误。故选C。
5.引汉济渭工程将汉江水调入渭河,可以增加渭河水量,主要缓解渭河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局面,C正确;“引汉济渭”工程和改善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开发汉江上游的水能资源、减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无关,ABD错误。故选C。
6.在秦岭山麓大量建设别墅会破坏秦岭的生态环境,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依法保护有利于保护秦岭,B正确;发展生态农业,防止农业污染,有利于保护秦岭,C正确;倡导文明旅游,防止旅游中对环境的污染,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A。
2021年4月29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新乡段峪河退水闸等开始开闸放水,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工作全面展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此次生态补水选择在3~5月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江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
B.秦岭、大巴山地积雪大量消融,水源充足
C.丹江口水库进入汛期,此时排水可腾出库容
D.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可缓解缺水现状
8.“南水”进京7年超70亿立方米,“南水”进京的影响是( )
A.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降低了北京城区的地下水位
C.彻底解决了北京缺水的问题 D.北京可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答案】7.D 8.A
【解析】
7.3~5月时汉江流域还没有进入雨季,径流量小,A错误;秦岭、大巴山由于纬度低、海拔不高,山顶并没有永久积雪冰川,所以也不会出现积雪大量消融的情况,B错误;3~5月丹江口水库还没有进入汛期,C错误;3~5月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因为气温回升,蒸发量大;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小麦返青,需水量大,夏季风还没到来,降水少,D正确。故选D。
8.南水北调中的“南水”进京对于北京来说意义重大,可以缓解北京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南水北调把长江流域富裕的水调入到缺水的华北地区,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A正确;“南水”进京会减少北京地下水的开采,不会降低北京城区的地下水位,B错误;“南水”进京并不会彻底解决了北京缺水的问题,可以缓解北京的缺水问题,C错误;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相较于南方少,水热匹配没有南方好,南水北调的水资源有限,不适合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D错误;故选A。
【点睛】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点睛】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规划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华北地区缺水的状况;兴建水库解决的是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9.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资料一:2021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7周年,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约494亿立方米,汩汩清水惠泽1.4亿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重视节水治污,必须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资料二:图1为我国四个地区水资源、人口、耕地、GDP比重示意图,图2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比较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哪个地区用水更为紧张____?并说明判断理由____
(2)水资源缺乏会导致一系列严重问题,试从经济发展或社会生活任选一方面加以说明____。
(3)读图2,在南水北调三条线路中,找出调水到华北地区的线路:____。
(4)习总书记重视节水治污,请你分别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具体措施____。
【答案】(1) 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水资源总量虽比西北地区略多,但人口更加稠密,人民生活需水量大;耕地面积大,且多为旱地,农业生产需水量大;经济发达,工业生产等用水量也大,所以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用水更加紧张。
(2)经济发展:农作物缺水会减少产量、工厂缺水会导致停产。
社会生活:水资源缺乏导致居民饮用水紧张,影响正常生活,造成社会不稳定。(合理即可)
(3)东线,中线
(4)节约用水方面:农业:发展节水农业,提倡喷灌滴灌;培育耐旱的作物品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工业: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提升高耗水企业用水效率;生活:积极推广节水器具;一水多用;城市:收集城市雨水、生活污水等经过处理后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喷洒道路等。
防治水污染措施方面: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生活:尽量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
【解析】本大题以我国四个地区水资源、人口、耕地、GDP比重示意图和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及原因、水资源紧张导致的问题、调水路线、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具体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文字表达能力。
(1)据图1比较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可以看出,华北地区用水更紧张。从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用水上进行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总量虽比西北地区略多,但人口比西北地区更加稠密,人民生活需水量大,西北地区因为人口较少,所以用水量没有华北地区多;耕地面积大,且多为旱地,农业生产需水量大,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畜牧业,种植业较少,所以农业生产用水量较少;华北地区经济发达,工业生产等用水量也大,所以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用水更加紧张。
(2)选择经济发展这一方面可以这样说明:水资源短缺对于经济发展影响很大,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短缺会造成作物的减产,工业生产中水资源短缺会导致工业生产无法继续甚至停产。选择社会生活这一方面可以这样说明: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资源,如果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短缺,会导致居民用水的紧张,然后造成正常生活秩序的混乱,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二者选其一)
(3)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所以东线和中线都调水到华北地区,解决华北地区的用水短缺问题。
(4)节水治污主要从农业、工业、生活用水三个方面进行总结。节约用水方面:农业上:我们要开源节流,多发展节水农业,提倡喷灌滴灌,尽量减少大水漫灌,减少水浪费,培育耐旱的作物品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工业上: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进行产业升级,提升高耗水企业用水效率,减少水的浪费;生活上:积极推广节水器具;坚持一水多用,比如淘米水冲厕所等,主张海绵城市的建设,收集城市雨水、生活污水等经过处理后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喷洒道路等。防治水污染方面:农业上: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对水的污染;工业上:对于污水的排放严格管控,污水达标排放;生活上:洗涤剂和清洁剂的使用会污染水资源,尽量少洗涤剂和清洁剂的使用等。
0
【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9讲 我国的工业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9讲 我国的工业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9讲我国的工业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9讲我国的工业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8讲 我国的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8讲 我国的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8讲我国的农业因地制宜发展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8讲我国的农业因地制宜发展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7讲 我国的农业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7讲 我国的农业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7讲我国的农业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7讲我国的农业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