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04份)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48DNA的复制及计算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48DNA的复制及计算,共3页。
A.将甲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7/8
B.小麦细胞 DNA 有多个复制起点,而大肠杆菌DNA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C.两者均从复制起点开始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
D.小麦细胞DNA在不同起点处开始复制的时间可能不同
2.[2023·广东佛山模拟]真核生物的DNA分子中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可以大大提高DNA复制速率。中科院李国红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精细的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调控机制,该成果入选202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起始位点是解旋酶与DNA的初始结合位点
B.DNA的两条链在复制起始位点解旋后都可以作为复制模板
C.可将外源的尿嘧啶类似物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来鉴定复制起始位点
D.DNA复制时可能是从复制起始位点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
3.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B.边解旋边复制
C.复制需要氨基酸和酶
D.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两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那么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有15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
A.25% B.50% C.75% D.100%
5.如果对某DNA分子进行标记,此DNA分子连续复制四次,那么第四次复制后的DNA中,含有标记链的DNA占( )
A.1/16 B.1/8 C.1/4 D.1/2
6.已知某DNA分子含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后,共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利用多少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
A.2 100 B.4 200 C.4 800 D.2 800
7.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其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则如图所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8.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放回含轻氮的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轮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分析可能为( )
9.科学家将大肠杆菌置于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使其DNA双链均被15N标记后,转至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每30 min繁殖一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DNA是全保留复制,90 min后含15N标记的DNA占1/8
B.若DNA是半保留复制,90 min后含15N标记的DNA占1/4
C.大肠杆菌的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脱氧核苷酸等物质参与
D.大肠杆菌的拟核DNA中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专练48 DNA的复制及计算
1.A DNA分子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将甲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得到8个DNA分子,但由于原料中含有15N,故得到的DNA分子含有15N的是100%,A错误;由图中箭头可知,小麦细胞DNA有多个复制起点,而大肠杆菌DNA只有一个复制起点,B正确;根据复制环的对称性可知,两者均从复制起点开始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提高了复制的效率,C正确;根据图乙中复制环的大小不同可知,小麦细胞DNA在不同起点处开始复制的时间可能不同,D正确。
2.C DNA解旋成为单链之后才能开始复制,而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双链中的氢键打开,因此,DNA复制起始位点是解旋酶与DNA的初始结合位点,A正确;DNA复制过程是以解开的两条单链分别为模板进行的,即DNA的两条链在复制起始位点解旋后都可以作为复制模板,B正确;尿嘧啶不是组成DNA的碱基,故不能将其类似物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鉴定复制起始位点,C错误;DNA复制时可能是从复制起始位点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而且表现为多起点复制,进而提高了DNA分子的合成效率,D正确。
3.C 细胞核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A正确;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正确;DNA分子复制中需要酶的催化,需要原料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误;DNA分子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
4.D 模板链含15N,原料含14N,复制一次后,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一条含有15N,另一条含有14N,因此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每一个精子中的所有DNA都是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因此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为100%。
5.B 细胞的一个DNA分子进行标记,然后把它放在没有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连续进行4次有丝分裂,共形成24=16个细胞,其中含有标记的细胞只有2个,所以含有标记的细胞占所有细胞的比例为1/8。
6.B 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的碱基数是1 000个,一条链上的A∶G∶T∶C=1∶2∶3∶4,则该链中G=1 000×2/10=200个,C=1 000×4/10=400个,另一条链中的G=400,该DNA分子中G=200+400=6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后,共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利用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600×(23-1)=4 200个。
7.D 1个两条链都含有15N的DNA分子,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经4次复制后,共产生24=16个DNA分子;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这16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的1条链含15N、另1条链含14N;余下的14个DNA分子的2条链均含14N。综上分析,只含15N的a=0个,同时含有15N和14N的b=2个,只含14N的c=14个。
8.A 轻氮(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后,DNA分子全为15N/14N,再返回轻氮(14N)环境中培养复制两次,第一次复制完成后轻氮型和中间型各占1/2,第二次复制后轻氮型占3/4,中间型占1/4。
9.D 90 min DNA复制3次,产生的DNA分子共23=8个,若DNA是全保留复制,则被标记的DNA只有1个,所以90 min后含15N标记的DNA占1/8,A正确;若DNA是半保留复制,则被标记的DNA有2个,90 min后含15N标记的DNA占1/4,B正确;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C正确;大肠杆菌的拟核DNA是环状DNA分子,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错误。
选项
DNA分子
轻氮型
中间型
重氮型
A
3/4
1/4
—
B
1/4
3/4
—
C
—
1/2
1/2
D
1/2
1/2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5免疫失调,共3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47DNA的结构及计算,共3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44伴性遗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