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2部分 解题技巧与增分策略 二、图像法在物理中的应用(含解析)
展开二、图像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处理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也可以用数学函数式来表示,还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利用图像描述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图像法.图像包含的信息内容非常丰富,可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等特点,能使物理问题简化明了.
一、常见的图像
| 斜率 | 面积 | |
运动学 | x-t | k=v |
|
v-t | k=a | 面积表示位移 | |
a-t | 面积表示Δv | ||
v2-x | k=2a |
| |
-t | k= |
| |
动力学 | a-F | k= |
|
a- | k=F合 |
| |
能量和 动量 | F-x |
| 面积表示功 |
F-t |
| 面积表示冲量 | |
Ek-x | k=F合 |
| |
Ep-h | k=mg |
| |
E机-x | k=F其它 |
| |
电场 | φ-x | k=E |
|
E-x |
| 面积表示ΔU | |
Ep-x | k=qE |
| |
Q-U | k=C |
| |
电路和 电磁感应 | q-t | k==I |
|
I-t |
| 面积表示电荷量 | |
Φ-t | k==E |
| |
U-I | 图线(或某点与原点连线)斜率表示电阻 |
| |
U-I | |k|=r,截距表示电动势E |
| |
光电效应 | Ek-ν | k=h |
|
机械振动 | T2-l | k= |
|
二、图像的应用
1.识图——利用图像找信息
(1)看清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是运动学图像(v-t、x-t、a-t),还是动力学图像(F-a、F-t、F-x),明确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制约关系.
(2)看图线本身:识别两个相关量的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具体的物理过程.
(3)看交点、斜率和面积:明确图线与图线的交点、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图线斜率、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例1 (2020·福建龙岩市检测)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v0=24 m/s一前一后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正常行驶时,两车间距为100 m.某时刻因前方突发状况,两车同时刹车,以此时刻为t=0时刻,两车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所示,比较两车刹车过程,则( )
图1
A.t=2 s时,两车相距最远
B.两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均为12 m/s
C.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D.甲车的前进距离大于乙车的前进距离
答案 D
解析 甲车在前乙车在后,2 s之前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所以2 s前两车距离越来越近,A错误;v-t图线和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x甲=×1 m+×10×5 m=42 m,x乙=×24×3 m=36 m,平均速度甲===7 m/s,乙===12 m/s,B错误,D正确;v-t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为加速度,根据图线的倾斜程度可知,1 s前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1 s后乙车停止前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C错误.
例2 (多选)(2020·四川攀枝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考)如图2甲所示,物块A、B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受到大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作用,A、B间的摩擦力Ff1、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f2随水平拉力F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A的质量m=3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图2
A.物块B的质量为4 kg
B.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D.当F=10 N时,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5 m/s2
答案 BD
解析 由题图可知,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AB=6 N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0.2,选项B正确;由题图可知,当F=4 N时,AB整体相对地面开始滑动,则μB地(mA+mB)g=4 N,当F=12 N时,A、B即将产生相对滑动,此时对整体a=,对物块A,μABmAg=mAa,联立解得mB=1 kg,μB地=0.1,选项A、C错误;当F=10 N时,A、B两物块一起加速运动,则A、B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1.5 m/s2,选项D正确.
2.选图
(1)排除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物理量正负,增大与减小,图线的曲直,斜率的增大与减小等.
(2)根据需要由物理规律写出两物理量的函数关系,把函数关系与图像进行比对,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还是二次函数,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例3 如图3所示,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磁场在y轴方向足够宽,在x轴方向宽度为a.一直角三角形导线框ABC(BC边的长度为a)从图示位置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在图乙中感应电流i、BC两端的电压UBC与导线框移动的距离x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图3
答案 D
解析 导线框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E=BLv,感应电流i==,在0~a内,有效长度L均匀变大,感应电流i均匀变大,在a~2a内,有效长度L均匀变大,感应电流均匀变大,由楞次定律可知,在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电流是正的,在线框离开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感应电流是负的,故A、B错误;BC两端的电压UBC=iR,在0~a内,i均匀增大,UBC均匀增大,且B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UBC>0;在a~2a内,i均匀增大,UBC均匀增大,且B点电势低于C点电势,UBC<0,故C错误,D正确.
例4 (2020·湖北随州市3月调研)某物体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向右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4所示,下列关于物体所受合外力F、瞬时速度v、距起始点的距离x、合外力做功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像正确的是( )
图4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可知,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外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物体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一直增加,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斜率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物体一直向一个方向做加速运动,位移一直增加,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故斜率一直增大,故C错误;根据功率公式可知,合外力为零时,功率为零,则当加速度为零时,功率为零,故D错误.
3.作图——紧扣物理情景,反映物理规律
例5 如图5所示为一宽度为L=40 cm,磁感应强度B=1 T的匀强磁场区域,边长为l=20 cm
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每边电阻相等,4个边总电阻为R=0.1 Ω,沿垂直于磁场方向以速度v=0.2 m/s匀速通过磁场.从ab边刚进入磁场(即ab边恰与图中左边虚线重合)开始计时到cd边刚离开磁场(即cd边恰与图中右边虚线重合)的过程中,
图5
(1)规定a→b→c→d→a方向作为电流的正方向,画出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2)画出线框ab两端的电压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x在0~段:线框进入磁场的时间:t1== s=1 s
x在~L段:线框完全进入磁场,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时间为:t2== s=1 s
x在L~L段:线框穿出磁场的时间:t3== s=1 s
x在0~段:线框进入磁场,根据楞次定律判断知感应电流沿a→d→c→b→a方向,为负值;
感应电动势E=Blv=0.04 V,
感应电流的大小为:I== A=0.4 A
ab边切割磁感线ab相当于电源,则ab两端电压为路端电压,故U1=E=0.03 V;
x在~L段:线框完全进入磁场,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产生,ab两端的电势差U2=E=0.04 V;
x在L~L段:线框穿出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动势E=Blv=0.04 V,方向为正;
感应电流的大小为:I== A=0.4 A,
此时ab为用电器,其电压U3=E=0.01 V.
则电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4.用图——以图像为工具,巧解物理问题
有一些物理问题,用常规方法比较复杂或不能解决,利用图像法可避开繁琐的计算,巧妙的解决问题.
例6 将如图6所示的交变电压加在平行板电容器A、B两板上,开始B板电势比A板电势高,这时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电子正处在两板的中间,它在电场力作用下开始运动,设A、B两极板间的距离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电子一直向着A板运动
B.电子一直向着B板运动
C.电子先向A板运动,然后返回向B板运动,之后在A、B两板间做周期性往复运动
D.电子先向B板运动,然后返回向A板运动,之后在A、B两板间做周期性往复运动
答案 D
解析 根据交变电压的变化规律,可确定电子所受电场力的变化规律,从而作出电子的加速度a、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电子在第一个内做匀加速运动,第二个内做匀减速运动,在这半个周期内,因初始时B极板电势高于A极板电势,所以电子先向B极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在第三个内做匀加速运动,第四个内做匀减速运动,但在这个半个周期内运动方向与前半个周期相反,电子向A极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所以,电子做周期性往复运动,综上分析正确选项为D.
例7 (多选)(2020·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联考)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平稳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震惊了全世界.嫦娥四号展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在有光照时,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电源,其路端电压与干路电流的关系如图7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该电池板的电动势为2.80 V
B.随着外电路电阻增大,其内阻逐渐增大
C.外电路阻值为1 kΩ时电源输出功率约为3.2 W
D.外电路阻值为1 kΩ时电源效率约为64%
答案 AD
解析 从图像可知电动势E=2.80 V,选项A正确;
外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图线斜率减小,反映出内电阻减小,选项B错误;
在原图中作出阻值为1 kΩ的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与原图线交于(1.8 V,1.8 mA),此交点即表示电阻的实际状态,
所以电源输出功率约为1.8 V×1.8 mA≈3.2×10-3 W,故C错误;
此时电源的效率η==×100%≈64%,故D正确.
5.数形结合的应用
例8 (2020·北京市高三学业考试)如图8甲,小球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绕定点O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经过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绳子拉力大小为FT,拉力FT与速度的平方v2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像中的数据a和b以及重力加速度g都为已知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8
A.数据a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B.数据b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C.比值只与小球的质量有关,与圆周轨道半径无关
D.利用数据a、b和g能够求出小球的质量和圆周轨道半径
答案 D
解析 当v2=a时,此时绳子的拉力为零,小球的重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mg=m
得:v2=gr,解得:a=gr
与小球的质量无关,A错误;
当v2=2a时,对小球受力分析,则有:
mg+b=m
解得:b=mg
与小球的质量有关,B错误;
根据A、B选项分析可知:=
与小球的质量有关,与圆周轨道半径也有关,C错误;
若FT=0,由题图乙知:v2=a,则有:mg=m
解得:r=
当v2=2a时,则有:mg+b=m
解得:m=,D正确.
例9 (2020·河南新乡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节选)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用一电阻箱R,结合电流表用图9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水果电池b的电动势E和内阻r.实验时通过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测得多组数据,作出-R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流表内阻为100 Ω,则水果电池b的电动势E=________ V,内阻r=________ Ω.
图9
答案 1.0 900
解析 由题图甲所示实验电路可知,水果电池电动势为:E=I(r+R+RA)
则有:=R+
由题图乙所示图像可知,图像斜率k===1.0
则水果电池电动势为:E=1.0 V
图像纵轴截距b==1 000
解得水果电池内阻为:r=900 Ω.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热点排查练 5.功能关系及应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热点排查练 5.功能关系及应用(含解析),共5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热点排查练 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图像(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热点排查练 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图像(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m,5,10) m=150 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二)(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二)(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eV,不在1,0-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