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精品解析: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精品解析: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01
    精品解析: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02
    精品解析: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解析: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岳阳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的是个人的感情,一旦有了个人情感色彩,就不科学了,没有意义了,可是在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或心理学的知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正是因为“歪曲”了,或者用一个术语来说“变异”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才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可靠索引。
    有些作品,往往并不直接诉诸感觉,尤其是一些直接抒情的作品,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
    这时用感觉的还原就文不对题了,应该使用的是情感逻辑的还原。这里的诗句说的是爱情是绝对的,在任何空间、时间,在任何生存状态,都是不变的,永恒的。爱情甚至是超越主体的生死界限的。这是诗的浪漫,其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用逻辑还原的方法,明显不符合理性逻辑。理性逻辑是客观的、冷峻的,是排斥感情色彩的,对任何事物都取分析的态度。按理性的逻辑的高级形态,亦即辩证逻辑,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不变的。在辩证法看来,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一切都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把恋爱者的情感看成超越时间、地点、条件是无理的,但是,这种不合理性之理,恰恰又是符合强烈情感的特点。
    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叫做“无理而妙”。为什么妙?无理对于科学来说是糟糕的,是不妙的,但,因为情感的特点恰恰是绝对化,无理了才有情,不绝对化不过瘾,不妙。所以严羽才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也。”
    当然,情感逻辑的特点不仅是绝对化,至少还有这么几点,它可以违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人真动了感情就常常不知是爱还是恨了,明明相爱的人偏偏叫冤家,明明爱得不要命,可见了面又像贾宝玉和林黛玉那样互相折磨。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按通常的逻辑来说是绝对不通的。可要避免这样的自相矛盾,就要把他省略了的成分补充出来:“有的人死了,因为他为人民的幸福而献身,因而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这很符合理性逻辑了,但却不是诗了。越是到现代派诗歌中,扭曲的程度越大,现代派诗人甚至喊出“扭曲逻辑的脖子”的口号。在小说中,情节是一种因果,一个情感原因导致层层放大的结果。按理性逻辑来说理由必须充分,这叫充足理由律。可是在情感方面是充足了,在理性方面则不可能充足。说贾宝玉因为林黛玉反抗封建秩序,思想一致才爱她,理由这么清楚,却一点感情也没有了。
    在现代派小说中,恰恰有反逻辑因果的,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整个小说的情节的原因和结果都是颠倒的,似乎是无理的。情节的发展好像和逻辑因果开玩笑,反因果性非常明显。种种荒谬的情节,仔细研读,你会发现,在表面上绝对无理的情节中,包含着一种深邃的道理。这样的哲学深邃性,就是无理中的有理,这样的无理,比之一般的道理要深邃得多。
    (摘编自孙绍振《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
    材料二:
    所谓“无理而妙”,所表现的往往是一种特定的微妙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正是那种不受控于“理”的主观的情愫。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感情乃是源于一种心理变态,一种超理智的状态,当人的情感达到相当的强度时,便自然进入物我一体、真假不辨、幻想与现实混淆一类虚幻迷妄的心理变态。所以诗人表现这种特定的微妙的感情,就可以“曲写心灵”(王夫之语)。比如说,边远地区得不到春风的吹拂,那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咄咄怪事。但欧阳修竟然怀疑起来了,“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这固然写出了山城的僻远和寒冷,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一种惆怅之情,而这种感情又是同他贬居生涯心境的寂寞相联系的。
    一般地说这类抒情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生命力,是普遍写常情与写心理常态的作品所不可比拟的。正如袁枚所说“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这里的“必不可解”,大致相当于“无理”。“无理而妙”,或无理而情至,不仅概括了诗艺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一点精微之处,体现了艺术辩证法,而且抓住了诗的审美特质,显示了“情”与“理”的差异性和矛盾性,或许可以称得上古人论诗运用双向思维的一个范例。
    (摘编自王文龙《“无理而妙”的现代阐释》)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艺术感觉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它们经过了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变异。
    B. 那些用绝对化表达的文学作品,往往因为无理才有情,解读时必须使用情感逻辑。
    C. 用理性逻辑说不通的艺术感觉,因为情感逻辑的作用反而可能具有哲学的深邃性。
    D. “无理而妙”是一种心理变态,指人的情感达到一定强度时进入虚幻迷妄的状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将有理和无理进行了比较,不过二者比较的目的并不相同。
    B. 理性逻辑中爱情无法超越主体的生死界限,但读爱情诗也不应完全罔顾理性。
    C. 有的诗歌一旦符合理性的逻辑,可能就不是诗了,诗人需对此情况审慎考虑。
    D. 边远地区也有春风拂过,欧阳修的“春风疑不到天涯”其实是借此曲写心灵。
    3. 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中“无理而妙”这一特征的一项是( )
    A. 李煜于亡国后创作《虞美人》,怅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B.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咏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 杜甫思念兄弟时写下《月夜忆舍弟》,吟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 李清照天涯沦落时写《声声慢》,感慨:“雁过也,正伤心,却旧时相识。”
    4. 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分析。
    5. 诗歌的“情”与“理”有何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D 2. A 3. B
    4. ①对比论证,如对比艺术家的感觉和科学家的感觉,论证艺术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
    ②引用论证,如引用严羽诗论内容,论证诗歌无理而妙的特点;
    ③举例论证,如举《长恨歌》、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为例佐证其观点。
    5. ①诗歌的“情”与“理”存在差异性和矛盾性。
    ②“情”与“理”分别从情感和理性两者进行考虑,二者分属不同角度,具有差异性。
    ③诗歌中的“有情”和“无理”构成了二者的对立。
    ④诗歌的“无理而妙”,或无理而情至体现了“情”与“理”的对立统一。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D.“是一种心理变态”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所谓‘无理而妙’,所表现的往往是一种特定的微妙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正是那种不受控于‘理’的主观的情愫。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感情乃是源于一种心理变态,一种超理智的状态”,其本身是一种文学理念,而非一种心理变态。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将有理和无理进行了比较”说法错误,结合材料一“这样的哲学深邃性,就是无理中的有理,这样的无理,比之一般的道理要深邃得多”材料二“所谓‘无理而妙’,所表现的往往是一种特定的微妙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正是那种不受控于‘理’的主观的情愫”等内容,可知材料一与材料二未将有理和无理进行比较。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信息的能力。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两句写驿道、客舍周围的景象,并无不合常理之处,不符合“无理而妙”这一特征。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可是在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或心理学的知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运用了对比论证,对比艺术家的感觉和科学家的感觉,论证艺术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
    材料一第四段“所以严羽才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也’”是引用论证,引用严羽诗论内容,论证诗歌无理而妙的特点。
    材料一第二段“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第五段“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按通常的逻辑来说是绝对不通的”运用了举例论证,举《长恨歌》、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为例佐证其观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第二段“显示了‘情’与‘理’的差异性和矛盾性,或许可以称得上古人论诗运用双向思维的一个范例”可知诗歌的“情”与“理”存在差异性和矛盾性。
    结合材料一第三段“理性逻辑是客观的、冷峻的,是排斥感情色彩的,对任何事物都取分析的态度……但是,这种不合理性之理,恰恰又是符合强烈情感的特点”可知“情”与“理”分别从情感和理性两者进行考虑,二者分属不同角度,具有差异性。
    结合材料一第四段“无理对于科学来说是糟糕的,是不妙的,但,因为情感的特点恰恰是绝对化,无理了才有情,不绝对化不过瘾,不妙”可知诗歌中的“有情”和“无理”构成了二者的对立。
    结合材料二第二段“‘无理而妙’,或无理而情至,不仅概括了诗艺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一点精微之处,体现了艺术辩证法,而且抓住了诗的审美特质”可知诗歌的“无理而妙”,或无理而情至体现了“情”与“理”的对立统一。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西线无战事
    【德】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能够静幽幽地坐在一个什么地方,譬如说在饭店主人的花园里面,九柱戏球道旁边的栗树底下,是很有乐趣的。树叶飘落在桌上和地上,只有那么几片,最初的几片。面前搁着一杯啤酒,我在部队里已经学会喝酒了。酒杯空了一半,可是杯子里还有美味凉爽的几大口,尽够我喝的。这里既没有号音,也没有炮击,主人家的几个孩子在九柱戏球道上玩耍,一只狗将头搁在我的膝盖上。天空蓝漾漾的,栗树叶中间,矗立着圣玛格丽特教堂那绿盈盈的尖塔。
    这很好,我挺喜欢。但是跟人们我却处不来。我母亲是唯一百事不问的人。可我父亲就不是这样。他要我把前线的情况讲给他听,他的那种好奇,我发现既动人又愚蠢,后来我跟他再也没有真正的接触。只要这么听着,往往比什么事都更叫他喜爱。我知道他并不懂得,要把这些事情变成语言,对我来说那是一种危险,我害怕那样一来它们会变得十分庞大,叫我制服不了。如果前线发生的种种事情,我们样样都很清楚的话,那我们还不知道会变成个什么样咧。
    到了街上,电车的嘶吼声听上去真像一发正在直射过来的炮弹的呼啸,这响声把我吓了几跳之后,有个人在我肩膀上拍了一下。原来是我的德文老师,他冲着我净问那些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啊,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可怕吧,可怕吧,是不是?是的,那是吓人的,可是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而且不管怎么说,我听人讲,你们在那边至少吃的东西还很不错。你气色很好,保罗,身体也结实。这里自然要差多了,这也很自然,原是理所当然的事,凡是最好的东西总要留给我们的战士!”
    他把我拉到一张照例围坐着许多老顾客的桌子那里。他们热情地接待我,一位校长跟我握了握手,说道:“原来你是从前线回来的?那边的士气怎么样?了不起吧,了不起吧,是不是?”
    我做了说明,回家嘛,人人都是乐意的。
    他哈哈大笑:“这话我完全相信!不过,你们首先得把法国佬打个痛快!你抽烟吗?这里,你不妨来一支。服务生,也给我们的年轻战士来一杯啤酒。”
    我悔不该接受那支雪茄,弄得我只好留下来了。他们都洋溢着一片盛情,要推却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我心里还是非常懊恼,便使劲地抽烟,简直像烟囱似的。为了至少要表示一点领情,我就一大口把那杯啤酒喝干了。可马上又为我要来了第二杯。人们都知道,他们受了军人多少的恩惠啊。他们争论着我们应当吞并哪些地方。系着钢表链的校长,认为至少要比利时的全部,法国的煤矿区,以及俄国的一大块土地。他提出我们一定要这些地方的理由,而且还一个劲坚持他的意见,直到别人最后都对他让步了才罢。于是他开始解释,突破口一定要挑在法国的某个地方,随后他转过身来,对我说道:“现在,用你们那种持久的阵地战,在那边稍稍向前移动一点。赶走那些鬼家伙,到那时和平就可以来到了。”
    我回答他,按照我们的想法,突破也许是不可能的。敌军的后备部队也许是太多了。此外,战争也许跟人们想象的并不都一致。
    他傲慢地拒绝考虑这种说法,并向我指出,我对这些事一点也不懂。“确实是这样,这是个别的情况,”他说,“可是它关系到总体。而对于这一点,你就不可能判断了。你只看见你们那小小的一段地区,因此就不了解全貌。你效忠尽职,你甘冒生命的危险,这都应该授以最崇高的荣誉,应该给你们每一个人颁发一枚铁十字勋章,但是首先,必须在佛兰德突破敌军的阵线,随后从北面席卷而下。”
    他喘了口气,抹了下胡子。“那必须是全面的席卷,从南到北。随后直捣巴黎。”
    我真想知道,他自己是怎么样把这些事想象出来的,我把第三杯啤酒灌了下去。他马上又要了一杯。
    然而我决然告辞了。他又拿了几支雪茄塞在我的口袋里,还亲热地拍拍我,放我离去。“一切顺利!希望我们不久就听到你们的好消息。”按照我的想象,休假绝不是这样的。说真的,一年以前也确实不是这个样子。当然,在这期间起了变化的是我。在今天和当时之间横着一道鸿沟。当时,我对战争还一无所知,我们只是驻扎在一个平静的地带。可现在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属于这里,这里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这里的人有的提出一些问题,有的什么也不问,可是人们可以看得出来,那些什么也不问的人却为他们的缄默而自豪,他们甚至常常带着一种无所不晓的神色,说这些事情根本没法谈论。他们为此而暗自夸耀。
    依我看,他们话讲得太多。他们有忧虑,有目标,有愿望,可是对于这些我都不能跟他们持共同的见解。我常常跟他们中间的一个人,坐在饭店主人那小小的花园里,试着向他解释,其实只有这么一件事情:就像这样静幽幽地坐着。他们当然也明白,也同意,甚至也有所察觉,但那只是说说而已,说说而已,是的,就是这句话,他们有所察觉,不过往往只是他们的半个人,另外的半个却从事别的活动,他们自己这样分心,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全身心地来体验这一点。我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当我在这里,在他们的屋子里,在他们的办公室里,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看见他们的时候,我觉得其中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使我也想待在这里,把战争忘掉,可是那也同样使我反感,它是那样的狭窄,怎么能充实一个人的生活,应当把它砸个粉碎。当前线的弹片在弹坑上空呼啸,照明弹高高地往上直蹿,伤员被放在帐篷布上给抬回来,战友蜷缩在壕堑里,他们怎么能这样干!他们在这里是另一种人,是一种我所不能正确理解的人,这种人我既嫉妒又鄙视。我不能不想到卡钦斯基,想到克罗普,想到缪勒和加登,他们在干些什么呢?也许他们正坐在营房食堂里,或者在游泳,要不了好久,他们又得上前线去了。”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回到家后,所见景象与在前线大不相同,饭店主人那祥和美好的花园,也是“我”重获宁静的心灵写照。
    B. 我理解父亲对前线好奇,但他不理解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正因为他的“愚蠢”造成了父子俩永远的隔膜。
    C. 我回到的家乡于我而言已经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我对留在家乡的人们既嫉妒又鄙视,因为我真正经历过了战争。
    D. 我和留在家乡的人们没有了共同的语言,但我还是试着向他们解释,可惜的是对于我的话,他们并不真正理解。
    7. 关于家乡的人们和我交谈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德文老师对前线的事情非常感兴趣,但他并不真正了解战争的可怕。
    B. 那位校长欣赏“我”的效忠尽职,给我啤酒,雪茄来表达对军人的热情。
    C. 相较于我的德文老师,校长对前线的认识更为全面,谈论内容更加具体。
    D. 人们对前线的争论,体现他们关注战争,但战争和他们想象的很不一样。
    8. 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9. 回到家乡休假期间,战争带给“我”的影响也逐渐显现,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6. A 7. C
    8. 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用“我”耳闻目睹,向读者讲述士兵回乡休假的经历,更加真实可信,感染力更强;
    ②将“我”与家乡的人们形成对比,揭示出经历战争的“我”和家乡格格不入的困境;
    ③以“我”的所思所想揭示主旨,揭露战争给人带来的无法愈合的创伤,表现出反战的主题。
    9. ①战争带来的死亡威胁。“我”甚至觉得“电车的嘶吼声听上去真像一发正在直射过来的炮弹的呼啸”。这说明战争给“我”带来的恐惧一直如影随形;
    ②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我”无法向父亲用语言描述战争,这种描述给我带来让“我”无法承受的痛苦与危险;
    ③战争带来的思想变化。“我”发现,“我”和家乡的人们格格不入:他们对战争的前景的展望“我”不能认同,他们也无法理解战争的残酷真相,无法理解一个战士的心理创伤。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也是‘我’重获宁静的心灵写照”错误,“我”喜欢静幽幽地坐在饭店主人的花园里,但“我”的心灵并没有重获宁静。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校长对前线的认识更为全面”错误,校长对战争的认识源于他自己的想象。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叙事视角作用的能力。
    结合“我悔不该接受那支雪茄,弄得我只好留下来了。他们都洋溢着一片盛情,要推却是不可能的”“我回答他,按照我们的想法,突破也许是不可能的。敌军的后备部队也许是太多了。此外,战争也许跟人们想象的并不都一致”“我真想知道,他自己是怎么样把这些事想象出来的,我把第三杯啤酒灌了下去。他马上又要了一杯”可知,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用“我”的耳闻目睹,向读者讲述士兵回乡休假的经历,更加真实可信,感染力更强;
    结合“当然,在这期间起了变化的是我。在今天和当时之间横着一道鸿沟。当时,我对战争还一无所知,我们只是驻扎在一个平静的地带。可现在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属于这里,这里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这里的人有的提出一些问题,有的什么也不问,可是人们可以看得出来,那些什么也不问的人却为他们的缄默而自豪,他们甚至常常带着一种无所不晓的神色,说这些事情根本没法谈论。他们为此而暗自夸耀”可知,我回到的家乡于我而言已经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我对留在家乡的人们既嫉妒又鄙视,因为我真正经历过了战争。将“我”与家乡的人们形成对比,揭示出经历战争的“我”和家乡格格不入的困境;
    结合““当我在这里,在他们的屋子里,在他们的办公室里,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看见他们的时候,我觉得其中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使我也想待在这里,把战争忘掉,可是那也同样使我反感,它是那样的狭窄,怎么能充实一个人的生活,应当把它砸个粉碎”可知,“我”想把战争忘掉,它怎么能充实一个人的生活,应当把它砸个粉碎。以“我”的所思所想揭示主旨,揭露战争给人带来的无法愈合的创伤,表现出反战的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战争带来的死亡威胁。结合“到了街上,电车的嘶吼声听上去真像一发正在直射过来的炮弹的呼啸,这响声把我吓了几跳之后,有个人在我肩膀上拍了一下”可知,“我”甚至觉得“电车的嘶吼声听上去真像一发正在直射过来的炮弹的呼啸”,这说明战争给“我”带来的恐惧一直如影随形;
    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结合“可我父亲就不是这样。他要我把前线的情况讲给他听,他的那种好奇,我发现既动人又愚蠢,后来我跟他再也没有真正的接触。只要这么听着,往往比什么事都更叫他喜爱。我知道他并不懂得,要把这些事情变成语言,对我来说那是一种危险,我害怕那样一来它们会变得十分庞大,叫我制服不了。如果前线发生的种种事情,我们样样都很清楚的话,那我们还不知道会变成个什么样咧”可知,“我”无法向父亲用语言描述战争,这种描述给我带来让“我”无法承受的痛苦与危险;
    战争带来的思想变化。结合“当然,在这期间起了变化的是我。在今天和当时之间横着一道鸿沟。当时,我对战争还一无所知,我们只是驻扎在一个平静的地带。可现在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属于这里,这里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这里的人有的提出一些问题,有的什么也不问,可是人们可以看得出来,那些什么也不问的人却为他们的缄默而自豪,他们甚至常常带着一种无所不晓的神色,说这些事情根本没法谈论。他们为此而暗自夸耀”可知,我回到的家乡于我而言已经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我对留在家乡的人们既嫉妒又鄙视,因为我真正经历过了战争。将“我”与家乡的人们形成对比,揭示出经历战争的“我”和家乡格格不入的困境;他们对战争的前景的展望“我”不能认同,他们也无法理解战争的残酷真相,无法理解一个战士的心理创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①;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②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材料二:
    傅青主善医。其乡人王尧客都门,忽头痛,经多医不效,就诊于太医院某,按脉毕,命之曰:“此一月症也,可速归家料理后事,迟无及矣。”王急治任旋里。会傅入都遇诸途问王归意以疾告,曰:“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某叹曰:“仆之归,从其命也。”乃具告所言。傅骇曰:“果尔,奈何?试为汝诊之。”按脉良久,叹曰:“彼真国手也,其言不谬。”王泫然泣曰:“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然君久著和、缓③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傅又沉思久之,谓曰:“汝疾万无生理,今思得一法,愈则不任功,不愈亦不任过,试之何如?”王大喜,求方。傅命归家,遍觅健少所用旧毡笠十余枚,煎浓汤,漉成膏,旦夕服之。王归家,如法治之,疾果愈。寻至都见傅,喜慰异常。更谒某,某见王至,瞿然曰:“君犹无恙耶!”王具以傅所治之法告之。某叹曰:“傅君神医,吾不及也。吾初诊汝疾,乃脑髓亏耗,按古方,惟生人脑可治,顾万不能致。今傅君以健少旧毡笠多枚代之,真神手,吾不及也。若非傅君,汝白骨寒矣,谓非为鄙人所误耶?医虽小道,攻之不精,是直以人命为儿戏也,吾尚敢业此哉!”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
    (节选自《清稗类钞·傅青主善医》)
    注释:①〔带下医〕妇科医生。②〔痹〕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症。③〔和、缓〕春秋时期秦国两位名医的名字。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会A傅B入C都D遇E诸F途G问H王I归J意K以L疾M告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文中指四海之内,与《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中的“天下”含义不同。
    B. 奈何,文中指怎么办,与成语“无可奈何”中的“奈何”含义相同。
    C. 更,文中指又、再,表动作重复,与《登鹳雀楼》“更上一层楼”中的“更”含义不同。
    D. 攻,文中指致力研究,与《师说》“术业有专攻”中的“攻”的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扁鹊行医不拘一科一地,擅长随俗而变,在邯郸做过妇科医生,在洛阳做过专治耳目疾患的医生,在咸阳还做过儿科医生。
    B. 太医确诊王尧的头痛病无法医治,只能活一个月,但是王尧认为傅青主的医术更高明,能起死回生,想让他为自己医治。
    C. 王尧在傅青主的医治下病愈,太医看到他十分惊讶和惭愧,认为如果不是傅青主的诊治,王尧的病情就被耽误了。
    D. 两则材料的叙事语言都通俗易懂,清畅可读;材料一介绍了随俗行医、名闻天下的扁鹊,材料二介绍了医术高明的傅青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乡人王尧客都门,忽头痛,经多医不效,就诊于太医院某。
    (2)汝疾万无生理,今思得一法,愈则不任功,不愈亦不任过,试之何如?
    14. 扁鹊与傅青主都以医术高明而闻名,正所谓“树大招风”,他们分别引起了周围医生怎样的反应?写这些反应有什么作用?
    【答案】10. DGK 11. C 12. B
    13. (1)他的同乡王尧寄居在京城,忽然患头痛病,经很多医生诊治都没有效果,到太医院某医生处就诊。
    (2)你的病绝无生存的希望,不过我现在想到一个办法,治好了不承担功劳,治不好也不承担过失,试一试怎么样?
    14. 第一问:扁鹊引起太医令李醯的嫉妒,遭遇刺杀;傅青主令太医院某太医惭愧,闭口不谈医术。第二问:李醯刺杀扁鹊从反面衬托出扁鹊的医术高明;某太医因惭愧而闭口不谈医术从正面衬托傅青主的医术高明。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正好傅青主来京城,在路上遇到王尧,就问他回家的原因,王尧把病情告诉傅青主。
    “会傅入都”语意完整,“都”做“入”的宾语,其后应断开,故D处断;
    “遇诸途”中,“诸”为兼词,相当于“之于”,“途”后置,做“遇”的地点状语,其后断开,故G处断;
    “问王归意”中,“王归意”为“问”的双宾语,其后断开,故K处断。
    综上,DGK处断。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天下”,四海之内/天下人。句意:扁鹊的名声在四海之内闻名。/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
    B.正确。“奈何”,怎么办。句意:如果真是这样,我该怎么办呢?/不知道怎么办。
    C.“含义不同”错,二者含义相同。“更”,又、再。句意:王尧又去拜见太医。/又上一层楼阁。
    D.正确。“攻”,致力研究。句意:研究不精通。/研究学问各有专长。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但是王尧认为傅青主的医术更高明,能起死回生”错,文中“然君久著和、缓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的意思是:不过您久负名医的美名,竟不能起死回生吗?这只是一种询问,并不是确定的认为傅青主的医术更高明,能起死回生。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客”,寄居;“效”,效果;“就诊于太医院某”,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太医院某就诊”,到太医院某医生处就诊。
    (2)“理”,希望;“任”,承担;“过”,过失。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一问:
    由“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可得出:扁鹊引起太医令李醯的嫉妒,遭遇刺杀;
    由“某叹曰:‘傅君神医,吾不及也……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可得出:傅青主令太医院某太医惭愧,闭口不谈医术。
    第二问:
    从手法看,李醯刺杀扁鹊为反面衬托,突出了扁鹊的医术高明;某太医因惭愧而闭口不谈医术为正面衬托,突出了傅青主的医术高明。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扁鹊的名声在天下闻名。他经过邯郸的时候,听说当地人尊重妇女,就做妇科医生;经过洛阳的时候,听说周人敬爱老人,就做专治耳聋、眼花、四肢痹痛的医生;到了咸阳,听说秦人喜爱孩子,就做儿科医生:他随着各地习俗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医治范围。秦国的太医令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就派人刺杀了扁鹊。直到现在,天下谈论诊脉法的人,都遵从扁鹊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二:
    傅青主善于治病。他的同乡王尧寄居在京城,忽然患头痛病,经很多医生诊治都没有效果,到太医院某医生处就诊,太医按脉完毕,吩咐他说:“这种病症显示你只有一个月的存活时间了,尽快回家料理后事吧,慢一点就来不及了。”王尧急忙整理行装返乡。正好傅青主来京城,在路上遇到王尧,就问他回家的原因,王尧把病情告诉傅青主,傅青主说:“太医院的某先生,是医道冠绝全国的医生,为什么不请他治病?”王尧叹息说:“我回家,就是听从他的吩咐啊。”于是将太医说的都告诉他 。傅青主吃惊地说:“如果真是这样,我该怎么办呢?让我再试着给你诊断一下。”按脉很久,叹息说:“太医他真是国手啊,他说的没错。”王尧流着眼泪说:“如果确实像您说的那样,我真的没有活着的希望了。不过您久负名医的美名,竟不能起死回生吗?”傅青主又沉思很久,对他说:“你的病绝无生存的希望,不过我现在想到一个办法,治好了不承担功劳,治不好也不承担过失,试一试怎么样?”王尧很高兴,求处方。傅青主吩咐他回家去,四处寻找十几顶健壮青年使用的旧毡笠帽,煮成浓汤,过滤成药膏,早晚服食。王尧回到家里,按照傅青主的方法医治,病果然好了。不久他到京城见傅青主,傅青主非常欣慰。王尧又去拜见太医,太医见他来,吃惊地说:“你还活着!”王尧把傅青主治病的做法告诉他。太医叹息说:“傅先生真是神医,我比不上他 。我当初诊断你的病,是脑髓亏损,按照古药方,只有用活人脑才可以医治,但是确实不能得到。现在傅先生用多顶健壮青年使用的旧毡笠帽代替活人脑,真是本领高超,我比不上。如果不是傅先生,你早就死了,可以说不是被我耽误吗?行医虽说是小本领,研究不精通,这简直是把人命看作儿戏,我还敢从事这种职业吗!”太医送王尧出门之后,立即请求退休,关上门谢绝求医的人,闭口不再谈医术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②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碛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轮台:古西域地名(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吐鲁番的火焰山正逢六月,酷热难耐,赤亭道口人迹罕至,环境异常恶劣。
    B. 李副使虽常出入边地驰骋沙场,可轮台的月亮也深深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
    C. 诗人挽留李副使下马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足见两人的深情厚谊。
    D. 这首诗一反送别诗常见的悲悲戚戚,写得格调高昂,显示出豪迈的气势。
    16. 作者称赞李副使“真是英雄一丈夫”的理由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他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为完成使命,不畏艰辛,勇往直前。②他经常出塞,驰骋沙场,不再因望月而生愁。③他远赴万里杀敌,渴望在战场上立功扬名。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轮台的月亮也深深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错误,“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副使将离武威,远赴碛西,因而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因而理由之一是:他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为完成使命,不畏艰辛,勇往直前。
    三、四两句在写法上作一转折,明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岂能见到轮台的月亮而惹起乡愁呢?”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因而理由之二是:他经常出塞,驰骋沙场,不再因望月而生愁。
    后三句,送您到万里之外西击胡。功名富贵只向马上求取,您不愧是一位英雄大丈夫。表明李副使他远赴万里杀敌,渴望在战场上立功扬名。因而理由之三是:他远赴万里杀敌,渴望在战场上立功扬名。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曾在《赤壁赋》中以剪影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了曹操豪迈英武、文武双全的风姿。
    (2)以流水比喻时光流逝,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句,屈原在《离骚》中也有类似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间”常作为展示生存环境或表达生命体验的载体在古诗词中出现,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酾酒临江 ②. 横槊赋诗 ③. 汨余若将不及兮 ④. 恐年岁之不吾与 ⑤. 金风玉露一相逢 ⑥. 便胜却人间无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酾、槊、汨、与、露、清、浑、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大我当空降兵”,2008年汶川大地震,12岁的四川什邡男孩高举这样一条横幅送别救援部队的画面,感动了千万人。这个男孩叫程强。
    2013年,17岁的程强参军入伍,暗下决心:“一定要去英雄连!”他的训练劲头十足,成绩 ① :跑步冲刺全连第一、实弹考核50环满分、跳示范伞……2020年,程强保送到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学习,他把新目标定在了夯实综合素质、提升理论基础上,不断补齐自身短板。他不仅光荣地成为“黄继光班”的一员,还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和战友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胜利完成阅兵任务。
    程强曾一度放松自我要求。连指导员余海龙 ② 地说:“黄继光直到牺牲都保持着冲锋的姿态,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丢掉这个光荣传统。”为了鼓励程强 ③ ,他安排程强睡在老班长床位的上铺。此后,程强更加努力,理论学习扎扎实实,军事训练从难从严,成为单位少有的全能战斗班长。 是的,环境和身份可以变,但血脉里的红色基因以及军人的使命担当永远不能变。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遥遥领先;②语重心长;③再接再厉
    19. 环境可以变,但血脉里的红色基因永远不能变;身份可以变,但军人的使命担当永远不能变。
    20. 2020年,程强被保送到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学习,他把新目标定在了提升综合素质、夯实理论基础上,不断补齐自身短板。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是说程强训练劲头足,成绩远远超过其他人,可用“遥遥领先”。“遥遥领先”,远远地走在最前面。
    第二空,语境是说程强曾经放松自我要求,指导语诚恳而用心地劝说他,可用“语重心长”。“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第三空,语境是指导语鼓励程强不要满足,要再创佳绩,可用“再接再厉”。“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整句,就是形式整齐的句子,一般要有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句子形式一致。
    分析画线句,前面“环境”“身份”,分别对应后面的“血脉里的红色基因”“军人的使命担当”。由此可以将这个句子拆成两个分句,先说“环境”和“血脉里的红色基因”,再说“身份”和“军人的使命担当”。句式用“……可以变,但……永远不能变”。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语病:
    一,“程强保送到”不合逻辑,“程强保送到”一句,“程强”是“保送”对象,而不是“保送”发出的施动者,可改为“程强被保送到”;
    二,“夯实综合素质、提升理论基础”搭配不当,“夯实综合素质、提升理论基础”动宾不搭配,应改为“提升综合素质、夯实理论基础”。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电子烟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自诞生以来,有人把它看作传统香烟的安全替代品,有人标榜电子烟不会致癌不会成瘾,是“戒烟神器”。还有一些年轻人把使用电子烟看作一种时尚。那么电子烟究竟是烟民的“救星”,还是损害健康的“魔鬼”?近年来 ① 使用量快速增长的背后缘于许多烟民认为电子烟比卷烟更安全,因为电子烟使用时不会产生焦油。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国外研究者发现,不同品牌的电子烟每口尼古丁含量范围在0.5—15.4毫克,而某些品牌的香烟每口的尼古丁含量仅为27—43微克。此外,电子烟烟液成分复杂,含有金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多环芳烃、香料、溶剂载体、烟碱等成分, ② 。在电池加热并雾化的作用下,这些有害物质更易于被皮肤、黏膜、气道及胃肠道所吸收。大多数电子烟使用的烟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尼古丁。而尼古丁是导致卷烟等烟草制品成瘾的物质,所以电子烟也具有成瘾性。③,而且使用后同样会让人上瘾。
    21.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B. 聂赫留朵夫忽然对玛丝洛娃改称“你”了。
    C.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
    D. 聂将军收到了电报,人民称他是“活菩萨”。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D 22. ①电子烟在全球的使用量迅速增长
    ②这些成分均被证明对人体有害
    ③因此电子烟并不是“戒烟神器”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的“救星”“魔鬼”为特殊含义(比喻)。
    A.为特定称谓;
    B.突出强调;
    C.为反语;
    D.与特殊含义。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下句分析原因,有“使用量快速增长”,可见此处是说近年来电子烟使用量增长的情况,应填:电子烟在全球的使用量迅速增长。
    ②处,前文“含有金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多环芳烃、香料、溶剂载体、烟碱等成分”是说电子烟含有有害成分,下文说对人体的害处,应填:这些成分均被证明对人体有害。
    ③处,此处位于短尾,具有总括性,文段主要针对电子烟是“戒烟神器”的说法进行反驳,摆出事实,得出结论,据此应填:因此电子烟并不是“戒烟神器”。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物理学史上的有趣课题。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在17世纪末阐述了他的光波动原理,认为光是一种波,沿直线与球面传播。稍后,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光微粒说,认为光是由非常奥妙的微粒组成,遵守运动定律。由于牛顿无与伦比的学术地位,他的粒子理论在一个多世纪内无人敢于挑战,而惠更斯的理论则渐渐被人淡忘。直到十九世纪初衍射现象被发现,光的波动理论才重新得到承认,而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争论从未平息。后来又经过托马斯·杨、菲涅尔、麦克斯韦、赫兹、普朗克、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的长期研究,到二十世纪初物理学界才最终认识到,光除了具有波动性质以外,也具有粒子性质,这即是光的“波粒二象性”。
    你从材料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所给材料简要叙述了物理学家对光的性质的认识过程。“波动说”与“微粒说”这两种理论的交锋,持续了两个多世纪,涉及众多物理学家,最后大家才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材料启发我们,不要盲目迷信权威,要有自己的判断。学术结果往往是在争论碰撞之中产生的,学术研究要尊重并鼓励不同的见解,相异甚至相反的说法也许会弥补我们认识上的不足。科学认识的过程往往是漫长而艰难的,一项科技发明或一种科学发现总是在不断求索、不断继承、不断借鉴、不断超越、不断融合之中取得成果,对此,我们应该在坚定自我的基础上,多方借鉴融合,不迷信权威,于碰撞中促进发展。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坚持自我与借鉴融合的关系,不断求索的重要性,如何促进人生、社会的发展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如何促进社会发展”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如促进社会的永续发展需要不盲目迷信权威,有自己的判断;需要善于借鉴,博采众长;需要勇于求索,不断超越等。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的事例,论证争论碰撞是发展的前提,应不断借鉴融合,促进社会发展。也可以引用爱因斯坦“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的名言,论证要勇于打破权威,勇于超越。
    立意:
    1.探索无止境,发展无已时。
    2.善于借鉴,善于超越。
    3.社会发展贵在融合。
    4.不盲从权威,兼听则明。


    相关试卷

    重庆市远恒佳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远恒佳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双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组,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共23页。

    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组,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