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铝及其化合物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930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铝及其化合物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930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铝及其化合物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930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48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铝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铝及其化合物,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铝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3春·北京西城·高三北师大实验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事实”不相符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及事实
实验结论
A
绿豆大小的Na和K分别投入水中,K与水反应更剧烈
金属性:
B
将盐酸滴入碳酸钙中得到
的非金属性强于C
C
向装有沉淀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盐酸和溶液,振荡后,均得到无色溶液
是两性氢氧化物
D
向盛有片的试管中加入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稀,溶液逐渐变蓝,试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在酸性环境中具有氧化性
A.A B.B C.C D.D
2.(2023春·广东广州·高三广州市第二中学校考期中)室温下,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A.A B.B C.C D.D
3.(2023春·贵州贵阳·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含,不含
B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加热,用玻璃棒蘸浓硝酸靠近时产生白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将未打磨的薄铝片放在火焰上加热,晃动铝片,内部有液态物质流动,但没熔融下滴
金属铝的熔点高
A.A B.B C.C D.D
4.(2023春·北京海淀·高三清华附中校考期中)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
表现出一定的酸性
D
把绿豆大的Na和K分别投入水中,K与水反应更剧烈
金属性:
A.A B.B C.C D.D
5.(2022秋·江苏连云港·高三统考期中)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Ag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常温下,Mg在CO2中燃烧生成MgCO3
C.常温下,Al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会产生气体
D.常温下,铁分别与稀盐酸和氯气反应,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6.(2023春·河南驻马店·高三校联考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腐蚀磨口玻璃塞:
B.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沉淀:
C.往NaOH溶液中滴加NaHS溶液:
D.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产生有毒气体:
7.(2023·山东潍坊·统考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影院中放映口发出的光形成光柱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B.铝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可作下水管道的疏通剂
C.氧化亚铁可应用于瓷器制作中使釉呈绿色
D.亚硝酸与氨基生成氮气的反应可用于蛋白质含量检测,体现了亚硝酸的还原性
8.(2023春·青海海东·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9.(2023·广东·统考二模)生产劳动创美好的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中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布擦干潮湿的自行车
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B
向庄稼施加草木灰
草木灰含有K元素
C
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水解生成胶体
D
用发酵粉烘焙糕点
小苏打受热分解出
A.A B.B C.C D.D
10.(2022秋·河南洛阳·高三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氧化铬(Cr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Cr2O4)为原料制备Cr2O3的流 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煅烧”,可以在氧化铝耐高温熔炉中进行
B.“煅烧”,时Na2CrO4和 Fe2O3均为还原产物
C.可以用盐酸也可以用硫酸"“酸化”
D.热还原,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
11.(2023春·浙江·高三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B.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铝粉:Al+OH-+2H2O=Al(OH)3+H2↑
C.过量铁粉投入稀硝酸中:3Fe+8H++2=3Fe2++2NO↑+4H2O
D.少量Ba(OH)2和过量NH4HSO4溶液混合:Ba2++2OH-+H+++=BaSO4↓+H2O+NH3•H2O
12.(2023春·四川绵阳·高三四川省绵阳江油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B
将两根一样的Cu丝分别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浓硝酸反应更加剧烈
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C
加热NH4Cl固体,未能收集到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4Cl未分解
D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Na2SO3被氧化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
1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1)“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_______;为回收金属,用稀硫酸将“滤液①”调为中性,生成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4.(2023春·上海松江·高三上海市松江二中校考期中)金属镁铝均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活泼金属,镁铝合金是合金中的一种,密度一般小于,具有很好的强度、刚性和尺寸稳定性,使其在交通运输、航空工业和航天工业上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1)镁铝合金的熔点和硬度与纯金属铝比较,正确的是______
A.熔点高、硬度大 B.熔点低、硬度小 C.熔点高、硬度小 D.熔点低、硬度大
(2)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______
A.盐酸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3)下列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透明溶液,不用任何试剂,只需互滴就能鉴别出来的是______
A.明矾溶液和烧碱溶液 B.明矾溶液和盐酸
C.溶液和烧碱溶液 D.盐酸与烧碱溶液
(4)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______
A.1.6g B.2.7g C.3.6g D.5.4g
(5)向硫酸铝钾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当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中的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_。
15.(2023秋·河南驻马店·高三统考期末)现有下列9种物质:① ②淀粉液 ③ ④ ⑤ ⑥Al ⑦纯醋酸 ⑧NaOH溶液 ⑨ 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2)标准状况下,若④和⑤混合气体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14.5,则④和⑤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标准状况下,VL 溶入100mL (1g/mL)中,溶液密度为g/mL,则氨水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为______mol/L。
(3)物质⑥对应的氧化物为______(填“酸”、“碱”或“两性”)性氧化物,其与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⑩将逐渐取代成为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常用和溶液混合并加入稀酸化后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______。
1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绿豆大小的Na和K分别投入水中,K与水反应更剧烈,说明K的金属性更强,“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事实”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
B.将盐酸滴入碳酸钙中得到CO2,不能得出Cl的非金属性强于C ,比较非金属性主要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事实”不相符,故B符合题意;
C.向装有Al(OH)3沉淀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盐酸和NaOH溶液,振荡后,均得到无色溶液,氢氧化铝和盐酸和氢氧化钠均要反应,则说明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事实”相符,故C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Cu与稀硫酸不反应,加入NaNO3固体,NaNO3电离出,酸性下具有强氧化性,能与Cu反应生成NO气体,NO遇到氧气生成NO2,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C
【详解】设Mg和Al的质量为mg,则,,Al产生的气体氢气体积大,Mg活动性比Al强,所以Mg反应的快,故答案选C。
3.B
【详解】A.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该溶液含,可能含,钠的黄色火焰遮盖了钾的紫色火焰,再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就能确定是否有钾离子,故A错误;
B.向某盐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加热,用玻璃棒蘸浓硝酸靠近时产生白烟,说明有氨气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故B正确;
C.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故C错误;
D.将未打磨的薄铝片放在火焰上加热,晃动铝片,内部有液态物质流动,但没熔融下滴,不是因为金属铝的熔点高,而是因为表面的氧化铝熔点高,将熔融的金属铝兜在里面,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B
【详解】A.滴加氯水,溶液先变红,随后褪色,氯水含HCl、HClO,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溶液褪色,故A符合;
B.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也可能是Ag2CO3等,则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故B不符合;
C.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溶于NaOH溶液,表现出一定的酸性,故C符合;
D.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剧烈,由操作和现象可知,金属性:Na<K,故D符合;
故选:B。
5.C
【详解】A.钝化反应指活泼金属在浓硝酸或浓硫酸中发生的化学稳定性明显增强的现象,Ag与浓硝酸不发生钝化,A错误;
B.常温下,Mg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故B错误;
C.常温下,Al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会产生氢气,故C正确;
D.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与HCl、氯气的氧化性有关,产物中Fe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3价,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A.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而腐蚀磨口玻璃塞:,A正确;
B.氯化铝液中滴加氨水,生成沉淀,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难电离,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往NaOH溶液中滴加NaHS溶液生成硫化钠和水,,C错误;
D.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次氯酸根离子和洁厕灵中盐酸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A.黑暗的电影院中,放映口发出的光会在影院中形成光柱是气溶胶产生了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产生的氢气可疏通堵塞的下水管道,所以铝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可作下水管道的疏通剂,故B正确;
C.青瓷的颜色是由釉中所含的氧化亚铁产生出来的,所以氧化亚铁可应用于瓷器制作中使釉呈绿色,故C正确;
D.亚硝酸与氨基生成氮气的反应可用于蛋白质含量检测,体现了亚硝酸的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D。
8.C
【详解】A.铁和水蒸气高温生成四氧化三铁,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A不符合题意;
B.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而不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灼烧得到氧化铝,B不符合题意;
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亚硫酸,C符合题意;
D.氮气和氧气放电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水不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详解】A.用布擦干潮湿的自行车是防止铁和氧气、水常温下反应生锈,不是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A符合题意;
B.草木灰含有K元素可作为植物的钾肥,与所述化学知识有关联,B不符合题意;
C.明矾水解生成胶体,胶体可以加速水中悬浮物沉降,与所述化学知识有关联,C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受热分解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糕点疏松,与所述化学知识有关联,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分析】FeCr2O4和碳酸钠、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O2、Fe2O3、Na2CrO4,“水浸”得Na2CrO4溶液,Na2CrO4溶液酸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Na2Cr2O7晶体,用C粉还原Na2Cr2O7生成Cr2O3、CO、Na2CO3。
【详解】A.氧化铝在高温条件下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煅烧”,不能在氧化铝耐高温熔炉中进行,故A错误;
B.“煅烧”时,Cr、Fe元素化合价都升高,Na2CrO4和 Fe2O3均为氧化产物,故B错误;
C.Na2CrO4具有强氧化性,Na2CrO4能氧化Cl-,不能用盐酸"“酸化”,故C错误;
D.热还原,发生反应Na2Cr2O7+2C Cr2O3+CO+Na2CO3,C元素化合价升高,C是还原剂,Cr元素化合价降低,Na2Cr2O7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故D正确;
选D。
11.C
【详解】A.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aSO3氧化为CaSO4,所以最终产物中不含有CaSO3,A不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铝粉,发生反应生成NaAlO2和H2等,B不正确;
C.过量铁粉投入稀硝酸中,反应生成Fe(NO3)2、NO气体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Fe+8H++2=3Fe2++2NO↑+4H2O,C正确;
D.少量Ba(OH)2和过量NH4HSO4溶液混合,生成BaSO4沉淀和水:Ba2++2OH-+2H++=BaSO4↓+2H2O,D不正确;
故选C。
12.B
【详解】A.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钝化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并不是不不反应,故A错误;
B.铜与浓硝酸反应比稀硝酸更加剧烈说明浓硝酸的夺取电子的能力强于稀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故B正确;
C.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的氯化氢和氨气重新反应生成氯化铵,不可能收集到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故C错误;
D.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硫酸钡沉淀氧化为硫酸钡,则加入足量稀硝酸,部分沉淀溶解不能说明亚硫酸钠被氧化,故D错误;
故选B。
13.(1) 除去油脂,溶解Al、A12O3、SiO2 AlO+H++H2O=Al(OH)3↓
(2)2Ni2++ClO—+4OH—=2NiOOH↓+Cl—+H2O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向废镍催化剂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浸,可除去油脂,且Al、Al2O3和NaOH发生反应生成NaAlO2,SiO2和NaOH反应生成Na2SiO3,过滤得到含有NaAlO2、Na2SiO3的滤液①和含有Ni、Fe及其氧化物和少量不溶性杂质的滤饼①;向滤饼中加入稀硫酸酸浸时,金属氧化物溶于稀硫酸得到可溶性硫酸盐,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可溶性硫酸盐的滤液;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溶液将Fe2+氧化为Fe3+,再加入NaOH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除去氢氧化铁,得到含有硫酸镍溶液,控制溶液pH浓缩结晶得到硫酸镍晶体。
【详解】(1)由分析可知,“碱浸”中NaOH的作用是除去油脂,溶解Al、A12O3、SiO2;用稀硫酸将“滤液①”调为中性时,溶液中偏铝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铝沉淀,而硅酸钠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则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H2O=Al(OH)3↓,故答案为:除去油脂,溶解Al、A12O3、SiO2;AlO+H++H2O=Al(OH)3↓;
(2)由题意可知,生成碱式氧化镍的反应为碱性溶液中,镍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碱式氧化镍沉淀、氯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i2++ClO—+4OH—=2NiOOH↓+Cl—+H2O,故答案为:2Ni2++ClO—+4OH—=2NiOOH↓+Cl—+H2O。
14.(1)D
(2)A
(3)A
(4)D
(5)
【详解】(1)一般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金属,硬度大于纯金属,故镁铝合金的熔点和硬度与纯金属铝比较,熔点低、硬度大,答案选D;
(2)A.盐酸为非氧化性酸,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硝酸为氧化性酸,与镁、铝反应不会生成氢气;
C.镁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
D.镁与浓硫酸(18mol/LH2SO4) 反应生成SO2气体,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常温),
以上分析可知:加入盐酸,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氢气量最多;故答案为A;
(3)A.明矾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没有现象,后生成沉淀,而氢氧化钠滴加到明矾溶液中,开始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现象不同,可鉴别,选项A符合;
B.明矾溶液和盐酸不反应,无论互滴的顺序如何,均无明显现象,不可鉴别,选项B不符合;
C.溶液和烧碱溶液不反应,无论互滴的顺序如何,均无明显现象,不可鉴别,选项C不符合;
D.盐酸与烧碱溶液,无论如何滴加,均不明显现象,不可鉴别,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A;
(4)根据铝的质量相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若Al都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应相等,而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 1: 2,由方程式: 2Al + 6HCl=2AlCl3 + 3H2↑、2Al + 2NaOH + 2H2O=2NaAlO2 + 3H2↑,可知酸与金属反应时酸不过量,碱与金属反应时碱过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均为0.1L3mol/L = 0.3mol,设铝与酸反应时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则:
解得x= =0 .15mol,则碱与金属铝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2=0.3mol,碱与金属铝反应时铝完全反应,设与碱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为y,则:
解得y==0.2mol,则铝的质量为0.2mol27g/mol=5.4g,答案选D;
(5)当硫酸根完全沉淀时,则钡离子和硫酸根的个数比为1:1,该离子方程式为,反应结束时铝离子全部以偏铝酸根的形式存在,答案为。
15.(1)①③⑦⑨
(2) 4:5
(3) 两性
(4)
【详解】(1)①是盐,属于电解质;②淀粉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属于盐,是电解质;④是非金属性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⑤是非酸性气态氢化物,属于非电解质;⑥Al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⑦纯醋酸是酸,属于电解质;⑧NaOH溶液是电解质溶液,不属于电解质;⑨是盐,属于电解质;⑩是非金属性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则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⑦⑨;故答案为:①③⑦⑨。
(2)标准状况下,若④和⑤混合气体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14.5,其平均摩尔质量等于14.5×2g∙mol−1=29 g∙mol−1,设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xmol,氨气物质的量为ymol,,解得,则④和⑤物质的量之比为4:5。标准状况下,VL (物质的量为)溶入100mL (1g/mL)中,溶液密度为g/mL,则氨水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为;故答案为:4:5;。
(3)物质⑥对应的氧化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为两性性氧化物,氧化铝与⑧(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两性;。
(4)工业上常用和溶液混合并加入稀酸化后制得,中氯化合价降低1个价态,亚硫酸根化合价升高2个价态,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得到氯酸根系数配2,亚硫酸根系数配1,根据质量守恒ClO2系数为2,硫酸根系数为1,根据前面差氢元素,在根据电荷守恒,则前面应该添加正电荷即氢离子,氢离子系数为2,则水系数为1,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16.除去油脂,溶解铝及其氧化物
【详解】由题给条件可知,该废镍催化剂表面覆有油脂,且其中含有Ni、Al、Fe及其氧化物等,“碱浸”时,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而被除去,铝及其氧化物也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被除去,“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除去油脂、溶解铝及其氧化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铝及其化合物,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铝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铝及其化合物,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